三焦為上焦、中焦、下焦,三焦辨證是根據溫熱病發展發生的一般規律而創立的一種辨證方法,為中醫辨證方法之一,在臨床多有應用。邪在上焦、中焦、下焦時各有什麼樣的表現?如何進行辨證?下文為您講解。
(1)邪襲肺衛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咳嗽,頭痛,口微渴,舌邊尖紅赤,舌苔薄白欠潤,脈浮數等。
辨證要點:以發熱、微惡風寒、咳嗽為辨證要點。
病機: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手而統衛,故溫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合皮手而統衛,故溫邪犯肺,外則衛受邪鬱,內則肺氣失宣。
(2)邪熱壅肺
證候:身熱,汗出,口渴,咳嗽,氣促,氣喘,苔黃,脈數等。
辨證要點:以身熱、咳喘、苔黃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熱壅肺,肺氣閉鬱。
(3)溼熱阻肺
證候:惡寒發熱,身熱不揚,胸悶,咳嗽,咽痛,苔白膩,脈濡緩等。
辨證要點:以咳嗽、苔白膩為辨證要點。
病機:溼鬱衛表,肺失宣降,即吳鞠通所說:「肺病溼則氣不得化。」《溫病條辨·下焦篇》42條自注吳氏所說「肺病溼」是指溼犯太陰,其「氣不得化」指肺失宣化。肺氣失宣,影響鬱遏衛表溼邪失於宣散。
(4)邪陷心包
證候:舌質紅絳,神昏譫語或昏憒不語,舌謇肢厥等。
辨證要點:以神昏、肢厥、舌絳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陷包絡,機竅阻閉是其主要病機變化。邪陷途徑有肺衛溫邪不解,內傳心包,導致機竅阻閉(稱為逆傳心包)者;有溫邪從表及裡,漸傳心營者;有溫邪直中(如暑熱病邪),逕入心包者。熱陷心包常夾痰兼瘀。
(5)溼蒙心包
證候:神志昏蒙,時清時昧或似清似昧,舌苔垢膩,舌色不絳。
辨證要點:以神志時清時昧,舌苔垢膩為辨證要點。
病機:氣分溼熱釀蒸痰濁,蒙蔽包絡是其主要病機變化。
(1)臨床常見證型包括邪襲肺衛,邪熱壅肺,溼熱阻肺,邪陷心包和溼蒙心包等證。
(2)多種感染性或傳染性疾病導致的中毒性休克、現代流行性感冒、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乙腦、流腦、流行性出血熱等病某些臨床表現與上焦病證頗為相似,可參照本證辨證施治。
(1)陽明熱盛
證候:壯熱,不惡寒,反惡熱,面紅目赤,汗出,口渴引飲,氣粗,苔黃燥,脈洪大。
辨證要點:以壯熱,汗多,渴飲,苔黃燥,脈洪大為辨證要點。
病機:溫邪侵入胃經,邪正劇爭,裡熱蒸迫是其主要病機變化。足陽明胃為燥熱之經,多氣多血,喻為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皆從其稟受。因其陽氣旺盛,故抗邪力勝。邪熱傳入胃經,正氣奮起抗邪,邪正相爭,裡熱熾盛,外而肌腠,內而臟腑,無不受其燻灼,故見一派裡熱蒸迫證候。
(2)腸腑熱結
證候:日晡熱甚,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腹部硬滿疼痛,苔黃黑焦燥,脈沉有力。
辨證要點:以潮熱、便秘、苔黃黑而燥、脈沉有力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熱結聚,與腸道糟粕相搏,耗傷陰津,腸道傳導失司是其主要病機變化。
(3)溼熱中阻
證候:高熱持續,不為汗衰,煩躁不安,脘腹痛滿,噁心欲嘔,苔黃膩或黃濁。
辨證要點:以身熱、嘔惡、苔黃膩或黃濁為辨證要點。
病機:溼熱俱盛,或熱重溼輕,困阻脾胃,使脾胃升清降濁受阻,氣機失於宣展。
(4)溼熱積滯搏結腸腑
證候:身熱,煩躁,胸脘痞滿,腹痛不食,大便溏垢如敗醬,便後不爽,舌赤,苔黃膩或黃濁。
辨證要點:以身熱,腹痛,大便溏垢,苔黃膩或黃濁為辨證要點。
病機:腸道溼熱與糟粕積滯相搏,腸道傳導失職。
(1)臨床常見證型包括胃經熱盛、腸道熱結、溼邪困脾、溼熱中阻和溼熱積滯搏結腸腑等證。12月9日河南新型膏藥、液體膏藥、三伏貼、乳膏劑及美容塗膜劑製作培訓班--點擊查看
(2)西醫疾病糖尿病、便秘、抑鬱症、膽囊炎、黃疸等病某些臨床表現與中焦病證頗為相似,可參照本證辨證施治。
(1)腎陰耗損
證候:身熱,顴紅,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燥咽幹,脈虛神倦,耳聾等。
辨證要點:以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口燥咽幹,脈虛神倦為辨證要點。
病機:邪熱深入下焦,耗傷腎陰,形體及臟腑失於滋養是其主要病機變化。
(2)虛風內動
證候:手指蠕動,甚或瘛瘲,神倦肢厥,心中憺憺大動,舌幹絳而痿,脈虛弱等。
辨證要點:以手指蠕動或瘛瘲,舌幹絳而痿,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病機:腎陰耗損,肝木失養,風從內生是其主要病機變化,即所謂「水不涵木」。虛風內動是在腎精耗損的病理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故有腎精耗損的基本表現,再則是虛風內動的症狀。
(1)臨床證型包括腎陰耗損和虛風內動證。
(2)西醫疾病甲亢、遺精、急性大失血、脫水等病某些臨床表現與下焦病證頗為相似,可參照本證辨證施治。
掃描底部二維碼免費贈送以下福利 ! !
第十期筋膜軟組織平衡調節與針刺療法臨床實戰精英班暨筋膜系統與肌肉-骨骼-神經新鮮實體精細解剖高級研修班
(全新理念+理論精講+精準評估+新鮮大體+實體練習+指導實操)
【學術背景】
針灸醫學、經絡醫學是中國醫學文化的寶貴遺產,具有悠久的歷史、完善的理論體系、臨床操作簡易、療效確切明顯,且經濟方便等特點,深受歷代人民接受和認可;但怎樣進一步提高療效、與現代醫學相融合,使針灸醫學真正的發展創新?經絡的結構基礎又與現在醫學的神經、肌肉、筋膜、血管、淋巴管等組織有著那些千絲萬縷的關係?怎樣用現在人的視角、現代醫學的觀點理解經絡存在?怎樣用解剖學知識理解針灸、理解穴位,達到精準評估、精確定位、針出症消的目的,是當代醫師值得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怎樣理解全身的筋膜組織形成的人體軟性框架與中醫的整體觀、經絡腧穴、陰陽平衡的關係?筋膜系統所形成的人體軟性框架與人體內骨骼、肌肉、神經系統、循環淋巴系統及內臟的關係?怎樣用現代醫學觀點理解針刺幹預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神經-免疫系統功能反應及針刺效應與應激反應的關係;也是開展本次「第七期筋膜軟組織平衡調節與針刺療法臨床實戰精英班暨筋膜系統與肌肉-骨骼-神經新鮮實體精細解剖高級研修班」的核心目的。
「筋膜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南方醫科大學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科原負責人原林教授及科研團隊,在國家863項目「數位化虛擬人體若干技術」「數位化虛擬中國人的數據集構建與海量資料庫系統」和國家973課題「針灸理論的筋膜學說基礎研究」的研究成果上,是在探索人體「經絡」解剖學實質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並原創的學科理論體系。其研究的主要對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筋膜支架網絡。通過中醫學和解剖學結合,以筋膜為載體把中醫的功效表現挖掘出來,回歸科學中醫的本質,是用中醫思維對人體觀和方法論的一次全新嘗試。
恩科斯說過:「沒有解剖學就沒有醫學。」鍾南山院士說:「解剖學是醫學的基礎。」遍布全身的筋膜纖維性結構,構成了軀體、內臟、器官及各個功能組織連續性的龐大網絡支持系統,使人體各個功能組織、器官構成統一的整體;筋膜組織內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經支及神經末梢,對機體具有支持、儲備、調控與修復更新的作用。筋膜內神經的支配和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調控為組織局部及功能系統提供了穩定的內環境。
怎樣理解人體筋膜系統與中醫整體觀的關係?筋膜(人體軟性框架系統)、運動系統(骨骼、肌肉)平衡與慢性疼痛及內臟功能性疾病的關係;在針刺幹預或手法康復治療怎樣能夠做到精準評估、精確定位、提高診療效果,尤其是遠期療效五年甚至十年以上不復發?我們從筋膜系統的精細解剖入手,由筋膜學創始人原林教授、筋膜實戰型解剖學專家原海旺教授領銜主講;詳細講解全身筋膜系統與骨骼、肌肉、神經及內臟的關係;筋膜系統平衡失調與慢性疼痛及內科疑難病發病機理;及筋膜系統人體軟性框架平衡理念下針對慢性疼痛及內科疑難病,針刺幹預的定點、定位、針刺方法和技巧;新鮮實體解剖下對人體筋膜系統的重新認識;我們相信通過本次「第十期筋膜軟組織平衡調節與針刺療法臨床實戰精英班暨筋膜系統與肌肉-骨骼-神經新鮮實體精細解剖高級研修班」的學習,一定會讓您有所啟迪、有所收益,2021年12月10日—13日(9日報到)河南•鄭州,期待您的參與!
【講師團隊】
1、原海旺:筋膜解剖實戰型專家
受聘於河南省醫學臨床模擬解剖創始人、筋膜軟組織整合醫學創新發展聯盟副主席、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軟組織診療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軟組織解剖組主任、河南省軟組織病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頸肩腰腿痛醫師學會解剖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解剖委員會理事、中國科學院解剖院士工作站高級工程師、中國中醫藥研究協會軟組織診療委員會理事、鄭州宏科衛教用品有限公司解剖技術總監。從事臨床解剖教學20餘年,曾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廣州中山醫科大學,浙江大學,溫州醫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新疆醫科大學等,醫學院校的基礎解剖教學及生命科技館的建設解剖技術支持!參與編著鼻整形外科學,脂肪移植抗衰,實物解剖圖譜,臨床實物解剖應用學等著作。
(註:以上專家為筋膜軟組織整合醫學創新發展聯盟講師團隊,本次研修班現場授課老師以課程安排為準。)
【授課內容】
一、筋膜學基礎理論及上肢肩背部平衡失調及針刺幹預(12月10號)
(一):筋膜基礎理論專題
1、筋膜學的人體觀和方法論;2、人體結構的兩系統理論;3、筋膜學相關基礎研究;4、筋膜--結締組織臨床的重要性;5、什麼是筋膜(筋膜的本質的探討);6、筋膜與神經的關係;7、筋膜運動張力傳導;8、筋膜對機械負荷的適應性;9、肌筋膜的力學傳遞(運動中的筋膜力線);10、筋膜的生理和生物學;11、筋膜是—感覺器官;12、筋膜的主要功能;13、筋膜組成成分的功能;14、筋膜的重要性;15、筋膜系統與中醫針灸機制的探討。
(二)頭面部、肩頸部、上肢平衡失調專題
1、頭面部、肩頸部、上肢部平衡失調骨性元素、筋膜、軟組織元素分析;2、頭面部、肩頸部、上肢部平衡失調生物力學特點;3、頭面部、肩頸部、上肢部平衡失調代償機制及臨床症狀分析;4、頭面部、肩頸部、上肢部平衡失調的相互影響與相關症狀分析;5、頭痛(全頭痛、偏頭痛、枕後痛、頭頂痛、前額痛、叢集性頭痛、緊張性頭痛、經期頭痛等)、頭暈、面癱、耳鳴、三叉神經痛等筋膜平衡理念下疼痛原發部位的尋找及針刺幹預方案的設計;6、頸痛(前屈痛、後伸痛、側彎痛、旋轉痛、自覺痛)、肩痛、手麻、肘內側痛、肘外側痛、背痛(上背痛、下背痛)等筋膜平衡理念下疼痛原發部位的尋找及針刺幹預方案的設計。
二、腰背部、骨盆、下肢部平衡失調及針刺幹預(12月11號)
1、腰背部、骨盆、下肢部平衡失調骨性元素、筋膜、軟組織元素分析;2、腰背部、骨盆、下肢部平衡失調生物力學特點;3、腰背部、骨盆、下肢部平衡失調代償機制及臨床症狀分析;4、腰背部、骨盆、下肢部平衡失調的相互影響與相關症狀分析;5、習慣性腰扭傷、腰痛(睡下腰痛、晨起腰痛、久坐腰痛、久站腰痛、抱物痛、翻身痛、彎腰痛、腰部運動檢查時疼痛等)、腰椎管狹窄、坐骨神經痛、大腿根疼痛、會陰痛、痛經、下肢奇冷、下肢靜脈曲張等筋膜平衡理念下疼痛原發部位的尋找及針刺幹預方案的設計;6、膝痛(內側痛、外側痛、前側痛、後側痛、全膝痛、鵝足痛、伴有膝關節功能障礙的膝痛等)、跟底痛(小腿前傾、骨盆前旋、胸椎曲度加大與頭前移、神經分布區過敏)、前足痛等筋膜平衡理念下疼痛原發部位的尋找及針刺幹預方案的設計。
三、頭面部、頸背部、上肢部新鮮實體解剖專題(12月12號)
(一)、頭面部新鮮實體解剖專題
1、頭面部筋膜、肌肉、神經、循環新鮮實體精細解剖;2、12對腦神經的解剖學特點;神經走行、支配區域、功能特點;3、12對腦神經與頭面部筋膜、脂肪、肌肉、骨骼及功能器官眼、耳、鼻、舌、咽等解剖學關係;4頭面部疾病神經學評估及針刺幹預治療解剖學要領和風險的逃避;4、常見頭面部疾病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假性近視、屈光不正、視網膜病、視神經萎縮、青光眼、耳鳴、神經性耳聾、鼻炎、鼻竇炎、失聲等針刺幹預治療方案的設計和特效部位(穴即一針治療)定點、定位及進針要領的把握。
(二)、上肢部新鮮實體解剖專題
1、肩帶及上肢部筋膜、肌肉、神經、循環新鮮實體精細解剖;2、臂叢神經及其分支神經走行、支配區域、功能特點;3、臂叢神經及其分支肩帶及上肢部筋膜、脂肪、肌肉、韌帶、骨骼等組織解剖學關係;4、肩胛上神經、胸外、內側神經、上、下肩胛下神經、胸背神經、腋神經、肌皮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及上肢皮神經等神經學損害評估及針刺幹預治療解剖學要領和風險的逃避;5、常見頸肩、上肢部軟組織損害及肩周炎、上肢神經卡壓類疾病的針刺幹預治療方案的設計和特效部位(穴)定點、定位及進針要領的把握。
四、軀幹部、下肢部新鮮實體解剖專題(12月13號)
(一)、頸背軀幹部新鮮實體解剖專題
1、頸背軀幹部筋膜、肌肉、神經、循環新鮮實體精細解剖;2、脊髓、腦脊膜及神經根管內脊神經及神經根的被膜及其系;3、椎管骨內膜、硬脊膜、硬膜外隙、硬膜下隙、蛛網膜、軟脊膜的解剖學特點;4、脊神經的分支及其功能;5、31對脊神經的解剖學特點;發出、神經走行、支配區域、功能特點;6、脊神經與項背部筋膜、脂肪、肌肉、韌帶、骨骼等組織解剖學關係;7、項背部常見疾病神經學評估及針刺幹預治療解剖學要領和風險的逃避;8、常見項、頸、胸、腰、骶部軟組織損害;枕大神經、枕小神經、脊神經後支、臀上皮神經卡壓;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等針刺幹預治療方案的設計和特效部位(穴)定點、定位及進針要領的把握。
(二)、盆帶和下肢部專題新鮮實體解剖專題
1、盆帶和下肢部筋膜、肌肉、神經、循環新鮮實體精細解剖;2、腰叢、骶叢神經及其分支神經走行、支配區域、功能特點;3、腰叢、骶叢神經及其分支盆帶及下肢部筋膜、脂肪、肌肉、韌帶、骨骼等組織解剖學關係;4、股神經、閉孔神經、坐骨神經、脛神經、腓總神經、臀神經及下肢皮神經等神經學損害評估及針刺幹預治療解剖學要領和風險的逃避;5、常見盆帶、下肢部軟組織損害及男女性功能障礙、生殖系統疾病、股骨頭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跟骨痛、下肢神經卡壓類疾病的針刺幹預治療方案的設計和特效部位(穴)定點、定位及進針要領的把握。
【招生對象】
從事中醫、骨科、外科、內科、疼痛科、針灸推拿科、康復理療科等各級醫院、醫療單位的臨床醫生,個體診所、門診、民間醫生及醫療健康相關科研及服務人員均可參加學習。
(該研修班以筋膜系統精細解剖為基礎,核心探討筋膜與骨骼、肌肉、神經的關係;在筋膜「人體軟性框架系統」平衡的理念下,對疾病的重新認識,找到疾病的原發部位精準評估、精確定點、定位;在新鮮實體上指導老師指導學員針刺練習及臨床操作技巧;在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下力求使每個學員都能夠獨立操作。)
(特別聲明:該班臨床上所用針具為多種針具,根據治療目的可選擇傳統針灸針、圓利針、針刀、內熱針、銀質針、撥針、浮針、筋膜針、腦針、筋骨針、髓針、松骨針、骨針等)。
【其他事項】
收費標準:6800元/人(預交500元,贈送價值3600元的原海旺老師主講的「筋膜軟組織平衡調節線上直播課程」),老學員復訓需交納2000元材料費)。
註:因場地和實操材料限制,為提高教學質量;該班只招收30名學員,招滿為止(可安排下期)。
報到時間:2021年12月9日全天報導(10—13號全天培訓)
報名諮詢:魏老師13718030904
報名地點:鄭州
課程諮詢掃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