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詩詞裡有著無數佳作,或格調慷慨直抒胸臆,或低沉蕭瑟抑抑難平。其中當然也有隻讀便會沉醉其中的詩句,聯想畫面更是美不勝收。這裡為大家挑選了幾首,一起來品味下吧。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這首詞是歐陽修在元宵節寫來思念情人之作,最新奇的地方就是用時間跨度作對比。詞的上片寫出去年元宵之夜的熱鬧,自己和情人在美好的夜裡婉轉悠長。下片則是突出物是人非之感,同樣的夜不同的人,那是歐陽修的一往情深。
這首詞最美的就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黃昏一般多用來表達哀傷的心情。在這裡卻用來營造意境的美: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和情人約定黃昏之後共敘衷腸。隔著文字就感覺到了情意綿綿。
江南春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是杜牧筆下江南的明媚春光,此詩美就美在一種朦朧感。全詩意思是:江南大地鳥啼聲與紅花綠草交相輝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都有酒旗飄動。南朝遺留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只讀兩句便覺得一副江南美景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江南本身這個名字都饒有詩意,配合上春意盎然的山水情景,就像進了一幅畫裡嗎,恨不得讓人醉死在江南煙雨中。
詩的最後兩句則是點睛之筆,直接為整幅畫好像蒙上了一層水霧。置身事外只覺得迷離至極,迫不及待想要進去一展風採。而在裡面則又有一種滄桑之感,時間的流逝只留下了這些朦朧的古寺。
關於這首詩的分歧一直以來都有,主要是他的情感,有沒有借古諷今諷刺統治者大興土木。其實筆者認為,大可不必為了這個耗費精神。欣賞它的美景就夠了,以一片美景映出整個江南,不可謂不美。
望海潮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這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柳永是婉約詞人。這首詩卻一反柳永的風格,以大開大合的手法描寫了杭州盛景。這首詞由杭州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下手,上來就給讀者厚重的感覺。並且就像是俯瞰一樣的領略杭州風景,氣勢宏大至極,錢塘江鬱鬱蔥蔥是堤上的樹木綠意盎然,而錢塘江的潮水捲起浪花好像看不到盡頭。商品又是琳琅滿目,杭州人家富裕無比。
下片柳永描寫的則是西湖,西湖自古都是文人墨客喜歡誇得地方,西湖這裡的詩詞數不勝數。而柳永則一反常態,他把西湖的美景一筆帶過,還去寫人們安居樂業的愜意。「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兩句高度凝練,把西湖最美的情景概括出來。即便有眾多描寫西湖的好詩詞,這首也絕對能名列前茅。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是白居易在廬山大林寺隨口吟成的一首七絕,前邊兩句更是成為了千古佳句。當時白居易是四月份來到大林寺,當時春天已過,山下的花都已經凋零,沒想到古寺的花剛剛盛開。詩人不免欣喜的感嘆: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找而惆悵,卻不知道它是跑到這裡來了。
據說白居易回去之後整理這首絕句,當時與他同遊的有十七人,他回去後為這首詩寫了篇小序,把十七人的名字都加了進去,小序竟然足足有三百多字。序比正文內容還多,也算是不多見的了。
整首詩都沒有其他玄奧的地方,也沒有其他的情感。然而就因為頭兩句的平淡自然,讀者被詩人的欣喜帶入進去,引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讀起來自然是美輪美奐的春景圖。
詩詞長河中美的詩詞不計其數,有真情美有風景美。讀美詩能安撫心靈培養情操,那麼你們認為美的詩是什麼呢?說出來給大家分享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