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樹上》與去年滿分例文相似,高考作文閱卷組長「既當教練又當裁判」合適嗎?

2020-08-12 新京報

從機制上講,閱卷結果也需要在「閱卷組共識」和「組長權威」之間尋求平衡,如果有人既當教練又當裁判,那顯然並不合適。


全文1334字,閱讀約需2分鐘

文/思凝(媒體人)編輯 胡博陽 校對 吳興發


▲資料圖。


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所引發的爭議還在繼續。從最初對文風文字的討論,如今已經演變成「如此充滿爭議的滿分作文如何出爐」的追問。而當初力排眾議給出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則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8月9日,有網友曬出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正在銷售,同時陳建新還在各處講課輔導高考作文。故而網友質疑:既當閱卷組長,又出書授課「一條龍」,恐有不妥。澎湃新聞就此事致電陳建新本人,其表示對參與編著高考作文書一事不清楚,隨即掛斷了電話。

在這本上架銷售的高考作文書中,網友還發現《生活在樹上》與去年的一篇滿分例文與文風接近、語氣類似、引用名人的路數也非常相似。

說實話,當初我看到這篇作文的時候,第一感覺是——「我大學和研究生的哲學怕是白讀了,為啥這些名言我在原著裡沒看到過?」再讀又覺得,這篇作文簡直比海德格爾、維根斯坦的原著還要晦澀。

古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篇文章的優劣往往見仁見智,優中選優更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給高考作文打分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章評析,公平公正是其永恆的底色。如何克服內心的主觀偏好,從立意、審題、文字、思想等各個角度對文章進行客觀評價、公正打分,是每一位閱卷老師的崗前必修課。


而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則是諸多裁判中的「裁判長」,往往掌握著對作文題目的解析權、評分標準制定權以及滿分作文的審判權。責任之重,無須諱言。保持客觀中立,尤為重要。否則,便不能杜絕個別考生鑽研組長的喜好來搞投機。從機制上講,閱卷結果也需要在「閱卷組共識」和「組長權威」之間尋求平衡。

從這個角度看,雖然陳建新被質疑講課賣書一事還有待繼續調查,但一個應該被承認的常識是,無論是誰,頂著「閱卷組長」的名頭各處授課,解讀高考作文打分規則,這種「既當教練又當裁判」的做法,並不合適。也因此,無論是陳建新個人,還是當地相關部門,都應該主動站出來,回應輿論質疑。

正如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溫儒敏所指出的:「高考閱卷評分應當有保密性,所有參與閱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閱卷情況,這是紀律。這次浙江滿分作文第一時間在刊物上披露,是違規的。」陳建新主持浙江高考作文閱卷工作長達20年,不可能不知道閱卷的規矩及其背後的利害。

說到底,教育公平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而比起客觀性較強的其他科目來說,作文又是保證高考閱卷公平公正的「壓艙石」。「作文閱卷組長」與其說是一種頭銜,不如說是一種責任。

處在這一位置上,自然需要豐富的經驗,通過群策群力,去維繫高考閱卷公平。在閱卷完成之後,則需功成身退,甘當「無名英雄」;同時也要進一步開拓眼界、追尋寫作上的多種可能,以求讓評價體系更加多元、更加科學、更加貼近時代、貼近教育的初心。

而回到參與編著高考作文輔導書一事,陳建新本人稱「不清楚」。但在白紙鉛字的證據之下,這樣的回應未免太過單薄。因此,從澄清事實和遵守規範的角度來說,也希望陳建新能夠站出來回應輿論的關切。此外,當地相關部門也不妨介入調查,並且以此為契機,釐清並且完善相關的倫理規範。

相關焦點

  • 《生活在樹上》與去年滿分例文相似,高考作文閱卷組長「既當教練又當裁判」合適嗎?
    從機制上講,閱卷結果也需要在「閱卷組共識」和「組長權威」之間尋求平衡,如果有人既當教練又當裁判,那顯然並不合適。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既當教練,又當裁判,被停職冤嗎?
    前段時間,浙江的一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被傳到網上,引發極大爭議。這篇作文用詞艱澀,引據眾多,又以哲學思考為立意,非一般人能讀懂。從39分,到55分,最終閱卷組長拍板,給了滿分。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難道不好好說話、一個勁兒地掉書袋,就是好作文嗎?隨後有人發現,閱卷組長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正在銷售,這篇滿分作文和其中的一篇例文極其相似,無論是文風、語氣,就連引用的名人名言風格都如出一轍。種種質疑下,有群眾對閱卷組長陳建新提出了實名舉報,提請調查。
  • 閱卷組長被質疑賣書講課「一條龍」,既當教練又當裁判?
    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所引發的爭議還在繼續。從最初對文風文字的討論,如今已經演變成「如此充滿爭議的滿分作文如何出爐」的追問。而當初力排眾議給出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則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8月9日,有網友曬出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正在銷售,同時陳建新還在各處講課輔導高考作文。
  • 閱卷組長被質疑賣書講課「一條龍」,既當教練又當裁判?|新京報快評
    從機制上講,閱卷結果也需要在「閱卷組共識」和「組長權威」之間尋求平衡,如果有人既當教練又當裁判,那顯然並不合適。資料圖。文 | 思凝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所引發的爭議還在繼續。從最初對文風文字的討論,如今已經演變成「如此充滿爭議的滿分作文如何出爐」的追問。而當初力排眾議給出滿分的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則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8月9日,有網友曬出陳建新主編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一書正在銷售,同時陳建新還在各處講課輔導高考作文。
  • 擔任21年高考閱卷組長開講座賣書,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真難懂」
    2020年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已公布,《生活在樹上》初評為39分,隨後兩位老師給出55分,最終審核組定為滿分,就引起許多熱議和爭議,文章的焦點是作文的內容普通大眾「讀不懂」。,新京報發表文章說,《生活在樹上》與去年滿分作文例文相似,是否套用模板。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實名舉報:既是教練又是裁判
    作者 | 難得君 來源 | 難得讀書 「生活在樹上」出事了。 今年高考,最具有爭議的滿分浙江考生作文《生活在樹上》,我想大家都看過相關的文章,我這裡就不再詳說。
  • 被指既當教練又當裁判,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 ,其中有無貓膩?
    2018年3月,陳建新在一講座中強調,作文要重視真情實感,反對矯揉造作。而8月8日,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實名舉報其「既做教練,又當裁判」。接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人士稱,收到舉報,會進行了解。延伸閱讀: 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回應爭議:相信會給我一個公正合理的結論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因文風和評分標準引熱議。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再發酵,閱卷組長「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
    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經歷一波三折之後,終被閱卷組長陳建新「一錘定音」:滿分!第一次評卷閱卷老師給出:39分; 第二次和第三次:55分; 大組長陳建新評閱之後,一口咬定:60分!現目前這篇文章已經「落地」,但給出滿分的陳建新卻遭到了實名舉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再發酵,閱卷組長「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
    浙江這篇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經歷一波三折之後,終被閱卷組長陳建新「一錘定音」:滿分!第一次評卷閱卷老師給出:39分; 第二次和第三次:55分; 大組長陳建新評閱之後,一口咬定:60分!現目前這篇文章已經「落地」,但給出滿分的陳建新卻遭到了實名舉報。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對閱卷組長教育腐敗的質疑?
    引用魯迅、屈原、蘇東坡的話都屬於套話作文」很難相信這句話出自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陳建新之口。難怪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沒有一句話引用自中國古聖先賢的名言佳句,全是外國人的話。難道中國人沒有這方面有哲理的話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庸》裡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屈原的句子「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 既當裁判,又當教練,浙江高考作文評卷組長引爭議
    不久前,一篇晦澀難懂的作文《生活在樹上》在網上流傳開來,與此同時,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作為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給《生活在樹上》這篇語言晦澀難懂的作文打了滿分,而在此之前,第一位老師只給這篇作文打了39分,隨後兩位老師打了55分,而在最後才被陳建新打為滿分,所以由此引發了巨大爭議。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組長被停職,滿分作文可以模仿嗎?
    在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這個話題上,再次引起熱議,箭頭直接指向了閱卷組的組長。我們可以先看下這篇文章。  作家馬伯庸評論說,《生活在樹上》很難簡單地用「滿分」或「爛」來評價。文章使用了大量的生僻詞、生僻典故、祓魅與賦魅、實踐領域的劃分、理想期待範式等學術表述。
  • 既當閱卷組長,又主編高考作文書,還有償教作文課,這樣合適嗎?
    每年高考結束後,高考滿分作文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對象,尤其是正在上高中的學子們,畢竟他們將來也會參加高考。滿分作文對於他們而言就是風向標,從中借鑑好的寫法,並將其運用到自己今後的寫作當中。《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之路也是比較坎坷,第一位閱卷老師僅給出了39分的分數,然而最後卻被閱卷組組長給出了60分滿分,此外,閱卷組組長的點評也被公布了出來,尤其是其中一句「邏輯嚴謹,沒有多餘的廢話」更是引發網友們的熱議,很多網友認為這種晦澀難懂的寫作方式,無非就是名人名言的拼湊,沒有一點文學性可言,而且還有部分哲學博士發聲表示這些名人名言還用錯了地方,可謂是尷尬不已。
  • 浙江省滿分作文引來禍端,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疑涉嫌利益輸送
    高考結束後,正當考生們正忙著填報志願的時候,關於今年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的討論一直未消停。一篇題目為《生活在樹上》高考作文,雖然有閱卷老師判了39分,但浙江省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老師力排非議,堅持給了60分滿分,引發網絡熱議。
  • 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陳建新賺得啥錢咋賺得錢心裡就沒一點數嗎
    【導引】陳建新頂著「閱卷組長」的名頭各處授課,解讀高考作文打分規則,這種「既當教練又當裁判」的做法,僅從倫理規範來說,到底合不合適?「背後那點事兒」相信網友掰掰腳趾都明白了!此外,這種出書、講「規則」賺得啥錢,有無不當取利之嫌,陳建新心裡沒一點數嗎?對於參與編著高考作文輔導書一事,陳建新本人稱「不清楚」則有矇混過關之嫌,這就更不對了。
  • 滿分作文閱卷組長被舉報停職!什麼情況?真相是什麼?
    一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眾議,背後的閱卷組組長陳建新,也被捲入輿論。8月10日,有媒體爆料,其開講座,辦網課,出作文書。參與閱卷老師稱,其從浙大退休,擔任閱卷大組組長已有20年。2018年3月,陳建新在一講座中強調,作文要重視真情實感,反對矯揉造作。而8月8日,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實名舉報其「既做教練,又當裁判」。接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的人士稱,收到舉報,會進行了解。
  • 浙江滿分作文閱卷組長陳建新,被實名舉報:既是教練員又當裁判員
    作者 | 難得君來源 | 難得讀書(ID:ndsy201603)今年高考,最具有爭議的滿分浙江考生作文《生活在樹上》,我想大家都看過相關的文章,我這裡就不再詳說。而且,這場對所有家庭和孩子最重要的考試,作文閱卷大組組長是什麼?其實就是這場競賽的裁判。那麼作為一個裁判,四處走穴搞講座,出書寫秘籍,開網課傳授寫作套路,這豈不是既當裁判又當教練!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熱議,浙江回應:評卷組長被停職
    圍繞著《生活在樹上》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話題又掀波瀾,箭頭直指閱卷組組長,至於是如何處理,自有相關部門介入,不作談論。我們可以先來「欣賞」一下文章。專業作家評論:令人驚訝作家馬伯庸在評論稱,《生活在樹上》很難用「滿分作文」或者「爛作文」來簡單地評價。他稱,文章用了一大堆生僻詞、生僻典故以及祓魅與賦魅,實踐場域的分野、理想期望範式等學術語句。
  • 閱卷人洩露高考作文被問責「滿分作文崇拜」會降溫嗎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前段時間,浙江省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在網上引發巨大爭議。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通報稱,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評卷工作紀律,停止其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
  • 閱卷人洩露高考作文被問責,「滿分作文崇拜」會降溫嗎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前段時間,浙江省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及專家點評,在網上引發巨大爭議。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發布通報稱,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擅自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嚴重違反評卷工作紀律,停止其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