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宮,是古代韓國皇室住的地方。它的建築樣式和風格完全是和我們中國的古代建築如出一轍。都是飛簷翼角、鬥拱彩畫、朱柱金頂造型。但是景福宮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包括佔地面積、整體規模、宮殿的雄偉氣質以及內部裝飾的豪華程度 都遠遠是不能與我們北京的紫禁城相比。
它不但比北京的故宮要小得多,更沒有我們北京故宮的華麗富貴和帝王的威嚴大氣 。 因為歷史上朝鮮與中國長時期保持著宗主國關係,即朝鮮是中國的屬國,朝鮮的君主是由中國皇帝冊封的王,其地位當然是要比皇帝低一個等級。當時的高麗不但每年要向中國朝廷按時納貢上交美女,還要接受中國提供的「保護」。所以它們的皇宮建築之間也就沒有了可比性。
我站在異鄉的土地上不禁再一次感嘆古代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超的建築藝術。不過, 這裡所代表的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歷史時期的建築文化理念,它同樣也是屬於人類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
當我們走到景福宮的光化門附近時,忽見一隊打著一面繪有「龍」,「鳳」圖案的旗子,許多身穿朝鮮古代士兵服裝,手 執盾牌、長矛和 大長刀的「古代守宮門將士」雄赳赳,氣昂昂的走過來。原來這是景區為了吸引遊客,正在仿照朝鮮王朝 時代
景福宮大門換崗儀式所進行的定時文藝表演 。我們紛紛慶幸自己的「運氣」,能有這樣的「眼福」,忙著與這些「古 代守宮門的將士」合影留念。
皇后住寢的宮殿叫」交泰殿」 ,皇帝接見貴賓的地方叫「興禮門」,皇帝休息的地方叫「康寧殿」。漢字的博大精深也同樣融入到了這些古建築之中的脊 髓裡,賦予了這些古建築特殊的藝術寓意,我想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語言文字都無法比擬的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