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故宮大對比,韓國:我們的故宮更大,也要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2020-12-20 旅途中新的自己

北京有著名的故宮,故宮太有歷史紀念意義了,韓國也有一座宮殿,它不僅規模大,而且比北京的故宮還要古老,韓國的宮殿叫做景福宮,是朝鮮半島上最後一個統一王朝——朝鮮王朝的宮殿,是韓國首爾五大宮殿的之首,景福宮位於朝鮮王朝的漢城,也就是現在的首爾,是韓國首爾的五大宮之首,也是朝鮮王朝的政治中心,今天我要說的是中韓故宮大對比,韓國:我們的故宮更大,也要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的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極其豪華壯觀,它已成為明清兩代的權力中心紫禁城,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結構建築,明成祖時期開始修建,北京的紫禁城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其他國家的宮殿,如白金漢宮、克裡姆林宮和白宮,現在是權力中心。

在古代韓國和中國一直是附屬關係,韓國每年都會送禮物給中國,在這一千多年的關係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到韓國,對韓國的節日、服飾、飲食、建築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建於朝鮮王朝的1395年,它得名於《詩經》中的一句話,「君子活萬年,解二精服活」,無論房屋的結構、輪廓、風格,都是仿照中國的宮殿建造的,可以說是對中國宮殿的複製。

韓國的景福宮只是李氏王朝的專屬宮殿,日本吞併了朝鮮半島,在宮殿前修建了朝鮮知事府,並拆除了景福所有的南方亭子,只拆除了行政宮和慶功廳等象徵性建築,今天看到的宮殿是在韓國獨立後重建的,於2010年完工,因此整個景福宮不是文物,而是對古建築的一種修復,它與我們的永定門和大同城牆有著同樣的意義,當然在歷史價值上沒有北京故宮那麼珍貴。

相比之下,北京的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有幾十座宮殿和9000多座房屋,然而,韓國故宮的面積只有57.75公頃,無法與北京故宮的面積相比,在中國封建社會,朝鮮皇宮的大小可能只相當於諸侯國的宮殿,由於當時中國和朝鮮是超附庸國,朝鮮無法繼位。

就面積而言,韓國的故宮比中國的故宮大得多,因此許多韓國人都在問,為什麼中國的故宮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而我們的卻沒有,如上所述,雖然中國故宮經歷了幾次災難,但整體建築仍保存完好,韓國故宮的歷史文物不像中國故宮那樣豐富、久遠,也不像中國故宮那樣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最重要的是,韓國的宮殿它是一個仿製品,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故宮為什麼是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在什麼時候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架銀色的直升飛機經特別批准,以低空航拍了一張天安門全景,從這張照片上一條清晰的中軸線南北延伸,一直通至鐘樓和鼓樓,在天安門北側無數座瑰麗無比,富麗堂皇的宮殿,宛如寶石般砌成的宮宇,這張造今為止最完整的天安門廣埸和故宮全景的鳥瞰圖像,從它發表這張照片是至今為止就震驚了世界。
  • 韓國景福宮歷史比故宮悠久,面積有57萬平,為何名氣比不上故宮?
    比如把孔子和西施強行劃分成他們國家的歷史人物、申請端午節為他們的世界文化遺產、聲稱四大發明有三大發明是他們發明出來的等等,都是他們在這些幻想下做出的行為。本身文化的薄弱是韓國景福宮名氣不足的重要原因大家覺得他們這種連文化都需要複製我們的小國家,在歷史方面有什麼地方可以吸引得到世界各國的人?一般歐美國家的人如果想要來到亞洲感受古老的東方文化,他們首要的選擇就是來到我們國家。
  • 故宮到底有多大?
    世界遺產項目中的故宮面積故宮的佔地面積、建築面積有各種版本,世界文化遺產項目中的北京故宮面積為86萬平方米(不包括護城河),某度百科上故宮佔地面積是73萬平方米——這是許多文章常引用、使用的數據,僅算故宮城牆內部分,佔地面積就超過80萬平方米,不知這個73萬平方米(73公頃)從何而來。
  • 故宮的文物、遺產和「國家寶藏」
    長達八公裡、世界最長的中軸線在先輩的守護下穿午門而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由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經歷六百年光陰,中軸線代表著中華民族的開拓進取和遠大前途,始終在向前延伸。「歷史源於一代代人的書寫,既有故事,又有遺珍,更沉澱出文化、閃耀著智慧。
  • 越南「山寨版」故宮,效仿中國故宮成世界遺產,看到實物國人笑了
    我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歷史長河當中,很多周邊國家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就像是服裝、文字、飲食等。在古代,一些鄰近的國家甚至成為中國的藩屬國,例如越南這個國家。由於歷史因素,越南一些習俗和文化與中國有所相似,在文物建築上,也出現很多相似之處。越南「山寨版」故宮——太和殿要是大家曾去過越南順華旅遊的話,可能就會知道這個景區。
  • 韓國一座宮殿,比北京故宮早建11年,世界知名度卻比故宮低
    韓國一座宮殿,比北京故宮早建11年,世界知名度卻比故宮低很多去韓國旅遊的驢友,首選打卡地一定是濟州島,要不就是江原道,但是韓國作為中華文明圈內的國家,在它的首都首爾,就存在這麼一個在韓國人心中非常重要的景點,它便是韓國的故宮景福宮
  • 瀋陽故宮博物院與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交流展籤約
    於海洋 攝中新網瀋陽7月4日電 (沈殿成)瀋陽故宮博物院與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交流展協定籤約儀式,7月4日在瀋陽舉行,韓國國立古宮博物館館長池炳穆一行四人專程赴瀋陽參加籤約儀式。此次籤約明確了未來兩年雙方展覽交流的計劃。
  • 故宮院長王旭東:教育能夠從文化遺產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對我一個學理工科的人來講,應該是非常幸運的,能夠為兩處中國最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做服務,感到非常的榮幸。博物館有四大功能,其中教育是重要的功能之一。博物館是一個大學校,我在敦煌待了28年,小學還沒有畢業,沒想到突然又來到紫禁城重新開始,現在剛剛從幼兒園向小學一年級進發。但是我還是願意跟各位朋友分享一下,我對這兩處世界遺產的粗淺認識。
  • 故宮裡的怪獸來教育我們要珍惜歷史文化遺產
    在這由怪獸,神仙和人類組成的故宮世界裡,每天都發生著神奇古怪的事情,看起來貌似可怕,真正地去感受,其實這些怪獸和神仙也很可愛,辛苦,生活也很有意思,跟著他們,孩子不知不覺中收穫許多。二、怪獸的工作很辛苦,我們應該珍惜故宮裡的文物性格溫順的椒圖,主要工作是不停地吹泡泡,因為他要修理故宮各個門上的門釘。門釘是泡泡做的,每次門釘壞了,他都要吹泡泡來維修,做門釘的泡泡要完美,不僅形狀要合適,不能有小氣泡,還要非常光滑,吹起來可真是不容易。
  • 我國被「低估」的古代宮殿,被譽為千宮之宮,面積比故宮大
    我們國家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其實有很多燦爛的光輝,留下了許多其他的古典文化,而另一邊卻有許多令人驚嘆的歷史文化建築遺蹟,而在我們國家目前所遺留下來的一些古文化遺蹟,實際上也成了我們國家鮮活歷史的見證和承載者,這實際上也是我們國家悠久文化最能彰顯的一部分。
  • 故宮博物院院長為基輔大學師生講述「故宮的世界」
    人民網基輔4月19日電(記者 譚武軍)4月19日,正在烏克蘭訪問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應邀為基輔國立大學師生舉辦題為「故宮的世界,世界的故宮」專題講座,將博大精深的故宮文化介紹給烏克蘭青年學子。 講座中,單霽翔回顧了故宮輝煌的歷史,介紹了故宮的現狀及「故宮人」為發揚光大故宮文化而付出的努力。
  • 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北京故宮一篇建議收藏
    例如,故宮,其屋簷下的綠色畫和朱紅的屋簷,門窗形成了冷與暖、明與暗的對比,相互滲透的情況。主色調中對比色調的比例很小,這不會破壞整體色彩效果,但起到了和諧與平衡的作用。黃金裝飾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兩種對比色調之間的過渡不那麼僵硬。
  • 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他們都是做什麼的你清楚嗎?
    說起故宮,在我們的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北京故宮了。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值得每一個國人去自豪。
  • 三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獨家講述他們與故宮的故事
    如何保護故宮周邊環境是規劃的重要內容,包括劃定故宮周邊區域建設高度控制規劃,即以故宮為中心,確定規劃綠地、平房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等,力圖避免高大建築影響故宮文化景觀。1987年故宮成為我國第一批世界文化遺產。就在第二年,我開始負責北京城區規劃管理工作,有更多機會參與故宮保護實踐。
  • 故宮出版社王亞民:賦能商業地產 要從故宮文化中汲取精華
    活動現場上,全國政協委員、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帶來了《商業地產:文化賦能——以故宮「宮囍龍鳳呈祥」項目為例》主題演講。     王亞民表示,提取故宮文化DNA,以故宮文化創意賦能商業地產,要體現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情感價值以及市場價值。
  • 北京文化底蘊之故宮和故宮博物院有什麼區別?
    它在歷史上曾是六朝都城,從燕國起到2019年的今天,這2000多年裡,北京市在各個方面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內涵,這些使得北京的文化底蘊日漸加深。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首都的故宮,和臺北的故宮有什麼不同?驢友:差別真大!
    首都的故宮,和臺北的故宮有什麼不同?驢友:差別真大!在我們中國福原遼闊的土地之中,有著數以萬計的歷史遺蹟,其中最著名最標誌性的建築物,要屬我們首都北京的故宮了吧。小編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去首都的故宮看一看,出來工作之後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之後,也有幸的參觀了首都的故宮,裡面的建築景觀與藏品都令人嘆為觀止。在我們中國,除了北京之外,在臺灣省的省會臺北也有一個故宮,這讓不少驢友們都好奇,首都的故宮和臺北的故宮有什麼不同呢?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其中的差別吧。
  • 故宮的價值與地位
    這本大書,僅印刷60餘部,現今完整存世者已寥寥無幾。 (三)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故宮(1987年以後)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確定為了人類的今天和未來,將世界範圍內被認為具有突出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以確保遺產的價值能永續保存下去。
  • 單霽翔談「故宮文創研發的啟示」:以優質文化產品增強文化認同
    博物館及其文物富含中華民族文化信息,是人們形成文化認同、加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多年來,博物館通過展覽等傳統方式,滋養人們對中國文化的歸屬和認同。同時我們也看到,隨著時代發展,博物館傳統展陳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費訴求,還要通過更多途徑和方式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在增強中華民族自信心和向心力上發揮更大作用。
  • 越南一處地標性建築,與我國故宮甚為相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至少有一個標誌性建築,大部分都與當地的歷史文化有關,像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和杜拜的國王塔一樣,它們是世界聞名的建築,地標往往給人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當我們看到一個地標時,我們可以把它與當地的發展水平聯繫起來,這可以被視為整個城市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