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上加「惜」,別讓婚宴成為餐飲浪費的重災區

2020-12-20 環京津新聞網

現在正是「金九銀十」的結婚旺季,每到周末,各大酒店的婚宴都排得滿滿當當。但記者走訪時發現,宴席就餐仍存在明顯的浪費現象。笑語歡聲,賓客散去,獨留下滿桌的雞鴨魚肉、果盤糕點,大碗大盤,甚至有的整桌都沒動幾筷子,看來著實讓人心痛。

結婚是人生大事,辦幾桌喜宴招待親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也正是基於這份文化傳承和情感寄託,與三五成群的小聚相比,婚宴酒席的性質更為特殊,也更易導致不必要的浪費。從主家角度看,婚宴是新人高光一刻的見證,絕不能丟了面子。面對送來祝福的親友,宴席檔次就是重視程度,寧豐勿儉、寧剩勿缺,才說得過去。從賓客角度看,雖然剩菜滿桌看著可惜,但畢竟是別人家擺的宴,那麼多雙眼睛看著,自己打包實在丟人。為了虛無的面子,浪費一大桌好飯,這樣的情感「綁架」,正是婚宴浪費屢禁難絕,更愈演愈烈的深層動因。

「吃一半倒一半」,婚宴浪費是餐飲浪費的集中體現,不僅在於其量大面廣、觸目驚心,更在於透過這滿滿一桌,能夠體察到推進「光碟行動」的諸多現實痛點。比如菜單「一刀切」,不少飯店都對婚宴制定套餐,宴請者只能選價格檔次,而每個檔次的菜量都遠遠「超標」,「一桌80%都是肉菜,太膩了,看著就飽了,根本吃不動」。比如餐食「太難吃」,為了確保飯菜及時上桌,不少飯店對婚宴採取的都是套餐成品「再加熱」模式,菜品熱得快涼得也快,沒有色相、口感欠佳,自然難有食慾。再加上婚禮現場往往都有繁複的各種儀式,「儀式不完不發筷子」,結果眾賓客只能看著越摞越高的餐盤碗碟無所適從,最後那些被壓在下面、推到裡面的菜只能被迫「剩下」。從這個意義上說,制止婚宴浪費,不僅是餐桌上的那點事,更意味著一整套已成體系的利益鏈條、規製程序的深度革新。

婚宴不能成為餐飲浪費的重災區,而應當成為力倡節儉、反對浪費的突破口。如果說面子文化裹挾下的人情世故一時半會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根本扭轉,那麼附著於餐桌之上的諸多環節,卻是可以立行立改、即時見效的。一方面,需要給繁雜的菜單「減減負」,既然婚宴都要提前預定,那就不妨將點菜的自主權交給顧客,引導大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搭配菜品,不貪多不求「硬」。一方面,需要給飯菜的質量「加加碼」,不能因為是大桌包餐就糊弄事兒,飯菜可口,食之可心,對飯店本身來說也是一個積攢口碑的過程。此外,也要注意配好公勺公筷,減少大家打包時的內心糾結。縱然這每個環節的改變都意味著「更麻煩」,特別是面對幾十桌同時起菜的壓力,飯店難免有力不從心之感,但如果置身反對浪費的大環境下審視,這同樣是店家自我加壓、發展升級的契機,應當抓住,也值得抓住。

從更長線的視角看,移風易俗的關鍵還是要突破「面子」的羈絆。宴請者不刻意追求花裡胡哨、大而無當,出席賓客也要放下心理負擔,該打包打包。如果婚宴能做到盤光碗淨、人走桌清,那必將成為節約風尚的一面鏡子。「光碟」不丟份,浪費才可恥。厲行節約,喜上加「惜」,這樣的婚宴自然皆大歡喜。

相關焦點

  • 宴席成餐飲浪費「重災區」 「舌尖文明」如何守護?
    近期,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引發社會強烈關注,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然而仍有部分餐飲浪費「重災區」。宴席成餐飲浪費「重災區」8月22日7點左右,合肥濱湖區一家星級酒店的大廳內人頭攢動,一場熱鬧非凡的婚宴正在進行,賓客紛紛拿起筷子用餐。
  • 漢中餐飲浪費「重災區」,被曝光!
    調查結果顯示,漢中近八成消費者存在餐飲浪費行為,商務宴請、公務接待和朋友同事聚餐成為餐飲浪費「重災區」;漢中居民在反對餐飲浪費理念上形成較高共識。 一、近八成消費者存在餐飲浪費行為,商務宴請、公務接待和朋友同事聚餐成為餐飲浪費「重災區」 對消費者的調研結果顯示,63.75%的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偶爾會剩餘飯菜,13.13%的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經常剩餘飯菜,也有23.13%的消費者表示堅決踐行「光碟行動」,從不餐飲浪費(見圖1)。
  •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吃不回本就虧了?自助餐成為食物浪費「重災區」
    滿滿當當放著盛滿了食物的餐盤,而大多數最終成為剩菜。8月13日,記者走訪了四川多家自助餐廳,發現「不吃虧」的消費心理,讓自助餐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每日廚餘垃圾可達幾十公斤,主食、酒水浪費情況嚴重8月13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了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鎮的某家星級酒店。
  • 婚宴浪費現象嚴重:每桌至少20道菜 剩菜打包有點難
    婚宴的菜餚豐盛,桌子上擺不下,有的則要盤子層層疊加,挨挨擠擠。宴席結束,桌上常常剩菜剩飯不少,有的整盤菜餚都沒動過筷子。婚宴為何成了食物浪費重災區?如何杜絕這樣的浪費?記者進行了調查。「當下正在大力提倡節約糧,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可是在婚宴上還沒有看到節約的樣子。」該市民告訴記者,他參加的婚宴是在一家比較高檔的酒店裡辦的,上的菜都是一些「硬菜」,有鮑魚、甲魚、澳龍、石斑魚等比較名貴的菜,宴席結束後,有些菜都沒人動過筷子。離席不一會,服務員將這些菜當作餐廚垃圾處理了。
  • 餐飲浪費還有哪些「重災區」
    日前,首都文明辦、市商務局以及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發布「制止餐飲浪費 踐行光碟行動」倡議書。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近日走訪京城餐館、高校、機關單位食堂、居民小區,發現儘管市民整體上對「踐行光碟行動、節約糧食」的意識有所提升,但落實在行動上仍存在浪費現象,相比在外就餐,家庭成了不可忽視的食物浪費「重災區」。
  • 紅網調查丨大型宴會成餐飲浪費「重災區」 主食和蔬菜浪費率近90%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他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金華全省首倡「婚宴光碟」
    市區25家飯店積極響應,並共同商議推出「婚宴光碟」八項舉措。據了解,金華也是我省首個倡導「婚宴光碟」的城市。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體現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然而,婚宴卻成為餐飲節約的「重災區」。2013年「光碟行動」推行後,全社會逐漸形成了「人人以光碟為榮,人人節約糧食」的文明用餐風尚,但「光碟行動」倡導7年多來,一直沒有撼動「婚宴」這塊頑石。
  • 剩菜率超30%,吃完就是「虧面子」……昆明婚宴浪費何時休?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自古以來,敬天惜糧、勤儉節約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然而,隨著物質生活逐漸富裕,餐桌、宴席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而婚宴浪費尤為顯著。「龍蝦、鮑魚剩下一半,豬肘子只動了一點皮,清蒸鱸魚沒動筷,酸菜扣肉、米飯、果盤全新……」一場宴席結束後,桌上滿是剩菜剩飯。
  • 餐飲從業者稱大型宴席浪費率普遍在30%以上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採訪發現,相比日常「下館子」,講究排場的婚宴、壽宴、生日宴、升學宴等大型宴席中食物浪費情況更突出,成為餐飲浪費重災區。一些受訪餐飲從業者表示,目前大型宴席的浪費率普遍在30%以上,有的達到50%甚至更高。宴席普遍剩三成以上,有的吃一半扔一半位於太原晉陽街的金伯爵是一家主營婚宴的主題婚禮酒店。
  • 禾視頻|@嘉興新人們,這樣的婚宴你喜歡嗎?
    使用公筷公勺,更有利於光碟行動,將一些乾淨的剩菜打包回家,也成為了如今婚宴結束後流行起來的新「食」尚。「大家看看,有些菜沒有吃過的,或者還剩很多的,幫忙打包一下,有需要的可以帶回去。」婚宴結束後,在服務員的提醒下,新郎父親號召親戚幫忙打包。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對餐桌上一些乾淨的剩菜進行打包回收。
  • 記者走訪西安多個宴會現場 喜宴已成浪費「重災區」
    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喜宴上的浪費,可以說是一種較普遍的現象。近日,華商報記者對西安的多個宴會現場進行了走訪,發現喜宴已經成為浪費「重災區」。剩下的大量菜餚,被服務員端上餐車,在後廚統一按照廚餘垃圾進行處理。據了解,該婚宴菜品包括8涼8熱,兩個點心、一個主食以及果盤,每桌價格為1288元。
  • 婚宴成「剩宴」,如何減少浪費?3個技巧或能幫到你
    百合佳宴總經理 高索:「結婚的時候,很多中國人都會要面子,很多人都要講排場,所以一定要加量加菜,我覺得大可不必,這些菜已經足夠吃了。」雖然婚宴企業也會勸說新人不必再加菜,但新人們往往都不會採納這個意見。此外,在傳統觀念中,也有盈餘的說法。
  • 婚宴只擺一桌酒宴?有餐飲企業開始招攬"微婚宴"生意
    浙江在線02月28日訊婚宴只辦一桌,一共只請了20多位客人,飯菜按來賓喜好一人一份……最近,網友「心在旅途814」在微博上曬出了江蘇南京一對新人的「微婚宴」,引起了網友和媒體的關注。  傳統婚宴最大的弊病就在餐飲上的浪費,「微婚宴」的出現能否把從儉之風吹向婚宴市場?
  • 舌尖上的浪費:婚宴捧場重於吃喝 自助餐罰款止於口號
    齊魯網濟南7月21日訊 由於上班比較忙,周末現在就成了結婚的好日子,婚禮不少,但婚宴結束,飯菜當然也沒少。大熱天,剩飯即便帶回家,吃不了,也放不住。婚禮上的美食,變成了舌尖上的浪費。
  • 淅川縣九重二小開展「愛糧惜糧,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主題教育活動
    南陽網訊(通訊員王 曉)為貫徹習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8月28日中午淅川縣九重二小開展了「愛糧惜糧,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形成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風尚。
  • 原標題:[記者調查]遏制大型宴席「舌尖浪費」 瀘州餐飲行業「頻出...
    記者看到,大部分餐桌上的菜品都沒有吃完:一些被疊在主菜餐盤下面的涼菜,如涼拌雞、滷肉拼盤等幾乎紋絲未動;一些分量較多的菜,如土豆燒牛肉、烤豬排、清蒸魚等剩了近一半;果盤內也剩下不少水果。&nbsp&nbsp&nbsp&nbsp當天下午,記者來到龍馬潭區蜀瀘大道某酒店婚宴廳看到,一場娃娃百日宴已近尾聲,客人們正陸續離開酒店。
  • 淄博市桓臺縣實驗小學開展「愛糧惜糧,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主題教育活動
    為貫徹習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的重要指示,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8月14日起,淄博市桓臺縣實驗小學開展了「愛糧惜糧,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主題教育活動,推動形成倡導綠色生活、反對鋪張浪費的良好風尚。一是各班主任以PPT為媒介,通過圖片、視頻等方式直觀展示了小麥、玉米的生長過程,介紹了食用五穀雜糧的好處,教育學生不偏食不挑食,愛惜每一粒糧食。
  • 婚宴、成人禮、自助餐……這些舌尖上的浪費你注意了嗎
    新聞調查丨婚宴、成人禮、自助餐……這些舌尖上的浪費你注意了嗎?  倡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從2013年,各地就陸續開展光碟行動,倡導公眾在餐館點菜適量,剩餐打包,而在2020年的特殊背景下,餐飲浪費又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杜絕餐桌浪費管理如何「硬起來」
    近日,全市多部門發出倡議,制止餐飲浪費,引導綠色消費。本期播出的《百姓問政》以「厲行節約拒絕浪費」為主題,探討現實生活中各種餐飲浪費現象。記者走訪幾家商場餐廳發現,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在餐盤迴收區,不少即將回收的盤子裡還有大量剩菜剩飯,有的幾乎是整盤飯菜都浪費了。商場管理人員表示,商場不可能設立專門部門管理餐飲浪費。屬地商務局則說,目前沒有具體措施進行相關處罰。有些餐廳張貼了拒絕浪費的宣傳海報,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商家出臺對浪費餐食的處罰規定,實施過程中卻時常與顧客發生爭執。
  • 打包成好習慣 小份菜受追捧 快餐和自助餐成浪費重災區
    主食類浪費現象普遍自助餐都想「吃回本」一張餐桌上,滿滿當當放著盛滿了食物的餐盤,而其中的一些食物最終被浪費掉。這一場景,在自助餐廳裡時常上演。提起自助餐,「一定要吃回本」是大多數人的第一想法。8月14日,記者走訪我市幾家自助餐廳,發現很多人「不吃虧」的消費心理,讓自助餐成為食物浪費的重災區。位於市區黃河路的一家自助餐廳內,一桌客人剛剛離去。記者發現,餐桌上剩下4個盤子。盤子裡裝著只咬了一口的小蛋糕、一些義大利麵、沒有動過的壽司和一些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