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背後的人生道理,很多人都沒想到,對你會有啟發

2020-12-15 山寨農夫2020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古話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句話的意思是想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一定要大量讀書,而且還要了解社會,熟悉人文地理,參與社會實踐。「讀萬卷書」是指應該全面吸收書本知識,使自己具有淵博、紮實的文化素養;「行萬裡路」是指不能單純地沉迷於書本,還必須廣泛了解、認識和接觸社會,並把書本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綜合這兩句話的整體內涵,就是既要重視書本知識,也要重視社會實踐,或者說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然而,僅是上面這兩句似乎還是不足以完成人生的歷練,總是感覺缺少很多。筆者多年思考,從其意而發揮,總結了這樣幾句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

高人指路不如貴人相助;

貴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

人生的成長和成就,讀書、閱人、明師、貴人、自悟缺一不可。但最為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所謂「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就是這個道理吧。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此句與願意相同,只不過是特別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但讀書是前提,不讀書,只行路,那縱然萬裡也不過是個快遞和郵差。這絕不是對快遞和郵差的歧視,只是說讀書是人生價值實現的基礎和前提,相當於修煉中的築基,是根本。但讀書的目的還是要去實踐,是要去改造自然世界。

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這是要求人們要去把自己融入到社會之中,要了解、理解人性,去認識形形色色的人,要學會辨別真、善、美和假、惡、醜,要知道人間前冷暖和人情世故,其目的還是要與人為善、與人合作,弘揚正氣,為社會造福。相反,往往會與社會格格不入。

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人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的挫折,也會遇到人生的轉折,此時,人們往往會迷失方向,就需要人生導師給予指導和指引,這就強調了明師的重要作用。明師指導和指引需要你自己首先是可塑之才,而非「朽木不可雕」。明師好比伯樂,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遇到明師是人生福分和幸事。

另外,「三人行必有吾師」,也要求你見賢思齊,善於以人為師。

高人指路不如貴人相助。在人生的重要時刻和關鍵節點,貴人就顯得至關重要。貴人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做好自己最為關鍵。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好的別人。貴人也是如此,你只要努力做好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可刻意強求。做好你自己往往就會有貴人相助。

貴人相助不如自己去悟。內因是根本,不管怎樣,決定自己命運的最終還是自己的努力,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離開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是枉然。

這幾句話是遞進的,有點像修行的次第,需要漸次而行。

以上心得與網友分享。歡迎批評指正,敬請關注傳播。

相關焦點

  • 董卿: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
    整幅畫面露出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原來獵人和熊所處的地方是山頂平衡木的兩端,如果獵人開搶,自己也可能墜崖身亡。選手的回答已經很出色,沒想到董卿的「槍響之後,沒有贏家」一說出口,大家直接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有網友說:每次聽董卿說話,都覺得自己該讀書了。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原本的意思和現代人的理解出入比較大,「讀萬卷書」原意是:讀書是為了進京趕考,以實現金榜題名的人生理想;「行萬裡路」原意是:步入仕途,以實現忠君報主的人生理想。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決定了人生格局!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你經歷過的所有的事都會影響你的人生格局。 視野決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 人們常說,我們可以用一年學會說話,但是卻要用一生學會閉嘴。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
    近幾年「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可以說是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著名作家王蒙也多次以此為主題演講。在諸多觀點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似乎更受追捧,有人甚至提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特別是2014年3月美國當時第一夫人米歇爾在北京大學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為主題演講,由於她的特殊身份讓這一觀點甚囂塵上。
  • 常言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這對於已經讀破萬卷書,學富五車卻極少出門的學者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這句話有失偏頗,並非適合所有人。對於正在求學的莘莘學子來說,應該是讀萬卷書比走萬裡路更重要,側重點要放在讀萬卷書上。如果我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那麼,路就在我們腳下。 「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是人生缺一不可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 你如何看待「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句話?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出自董其昌先生《畫禪室隨筆——卷二》中的一句畫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立成鄄鄂。」是指既要發奮讀書,讓自已的才識過人,也要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哪個更為重要?
    也有人說行萬裡路同樣可以改變人生境遇,也可以幫你實現夢想,因為旅途中有可能見識到不同的風景、認識到各種優秀的人,也有可能運氣當頭。讀萬卷書還是行萬裡路對於很多人來說,沉下心來認真讀書真的不是一件簡單地事情,這也是很多人選擇行萬裡路的原因所在,通過行萬裡路,進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那麼,讀萬卷書?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你覺得對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是對的,讀書是讀人生百態,風土人情,行萬裡路可以解除更多鮮活的圖像,有利於記憶。所以對比而言,讀到一定數量的書以後,就要去實踐了。但是「行萬裡路」真的解決一切了嗎?老子曾經說過「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老子的話提示我們在我們不斷參悟人生的時候,總是把複雜的問題減少,變成一個簡單的問題。
  • 人可以沒有文憑,但絕不能沒有文化,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都有道理
    家裡的藏書館很大,甚至我們能想到的書裡面都有,你可以沒有文憑,但是絕對要有經過書香的文化,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真的是非常好。很多人覺得上學就應該是拿到一個文憑,學會一份技能,能夠在這個社會之中好好的生活。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能夠望子成龍,這是在孩子的學生時期,一直覺得學習不好就對不起自己的努力。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關於教育的另一種理解)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十個字,是兩個意思,是從一到二的過程。沒有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會變成盲走和忙走,甚至是茫走。如果你生活在鶴壁,那麼,那個叫做鬼谷子的人,你自己知道多少,你作為成年人,在經歷了無數人生故事之後,你準備怎樣和孩子討論這樣一個奇蹟一樣的人?
  • 讀萬卷書重要還是行萬裡路重要
    圖片來源生活讀萬卷書:自古就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從追逐名利的角度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字裡行間給我們的啟示是讀書考取功名是當時人生的一條絕佳出路都說高考是貧困地區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最有效的辦法,我非常贊同,只有考上了好的大學,才能學到更加專業的學識,才能拿到學歷證書,才有可能在走向社會時不會這麼迷茫,才會有更廣闊的機遇和運氣。行萬裡路:前面說了讀萬卷書的重要性,那行萬裡就不重要了嗎?
  • 你讀「萬卷書」,中科宏浩帶你行「萬裡路」
    古人都把「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作為一種人生追求。這樣的文字排序仿佛先要讀萬卷書才能行萬裡路,但是這兩者都能使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和能力。有人說讀萬卷書勝過行萬裡路,也有人說行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無論是哪一者更勝一籌,就現實而言「讀萬卷書」遠比「行萬裡路」更容易的多,很多人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行路」是在實踐中學習。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這是我今年最有感觸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前一半很熟悉,後一半不是看今年的主持人大賽完全忘得一乾二淨了。也是看主持大賽感觸頗大多的一句話,選手姚軼賓和王嘉寧的比賽很精彩,但是最後評委董卿的話才是亮點,我反反覆覆看了幾遍。
  • 對於孩子來說,「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哪個重要?
    有這樣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哪個重要?這是個有趣的話題,也是很多人都會思考和遇到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
  •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請問:路在何處?
    明代畫家董其昌在《畫旨》這本書裡,提了一個觀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後人在這句話上,依據自己的理解又添了幾句上去: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 活100歲,行萬裡路,讀萬卷書
    古人是一直信守「人天各半」的,「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盡人事」的一半,其他一切隨緣。我認為在當下的社會裡,最應該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莫過於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探求世界就兩個途徑: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既是人生態度,更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 「行萬裡路」的夢想與「讀萬卷書」的心性
    明明知道的道理,可擋不住網癮的誘惑。我心想,要是沒有了網絡也許會有所改變吧。至少能騰出一點散步鍛鍊身體的時間。這也是我在新房子裡不安網絡的重要原因。反正,單位都是有電腦和網絡的,要真是需要上網完成一些工作其實也還是很方便的。有了更多的清閒時間,可以幹些什麼呢?我想到了讀書。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
    三萬方略:「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萬個人」讀萬卷書。學校學習雖然主要就是念書,但一個學期下來念的就是那幾本書,知識面非常狹窄。讀萬卷書能拓寬視野,對素質培養大有脾益。今天,雖然有電視,有網路,書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載體。
  • 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原標題:行萬裡路和讀萬卷書  如今的假期,帶孩子旅遊仿佛成了一項必不可少的作業,國內、國外,草原、海邊,朋友圈裡到處曬著帶孩子出去玩的照片和體會。有位朋友家長跟我抱怨:「一年10天假,5天給了孩子暑假,5天給了孩子寒假,沒有一天是給我自己的假。」
  •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身體與靈魂總有一個得在路上
    我們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書是案頭的山水,山水乃大地之書,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旅行與讀書。人生需要讀萬卷書>一個人要學習知識,不僅要從書中尋找,也得從百態社會中總結思考,行萬裡路才能看透人間冷暖,明白人情世故,而旅行必然是行萬裡路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