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傷仲永》老生常談,為什麼這樣的悲劇今天還在不斷上演

2021-01-14 晴子媽媽育兒

傷仲永[ 宋 ]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孩子,5歲的時候,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卻能寫詩題字,並且他寫的詩還很有文採和道理,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神童,就花錢請他題字。方仲永的父親認為有利可圖,就每天帶著方仲永四處賺錢,而不讓他學習,最終方仲永長大後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其中的道理也都懂,但是,這樣的悲劇在今天仍然在不斷的上演。

01

臺灣四歲神童曦曦,才思敏捷,語出驚人,成功學的雞湯文對答如流:

臺下觀眾: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有什麼不一樣?曦曦: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這樣你懂嗎?

臺下觀眾:工作上遇到挫折,你怎麼教我?曦曦:順境的人生人人會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學著走逆境,而且越年輕越好,因為逆境才是真的學習成長的機會。

曦曦這樣的孩子無疑和方仲永一樣的聰明伶俐,他的父母也和方仲永的父親一樣把他當成了斂財的工具。如果不讓他好好學習,最終曦曦也一定會泯然眾人也。

我不禁在想:隨著曦曦一天天的長大,如果父母不好好培養孩子成才,這樣的神童光環過去之後,除了心理的落差和各種流言蜚語,他還能留下什麼?

02

大家還記得參加《出彩中國人》被大家熟知的張峻豪嗎?3歲多的他聰敏活潑,思維敏捷,跟臺上評委對答如流,收穫了眾多觀眾的喜愛。

張峻豪5歲就參加了央視春晚,商演不斷,甚至年入百萬。他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賺錢,基本上放棄了孩子的學業。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對他失去了興趣,沒人請他參加商業演出,他的學業也早已追趕不上。談起這樣的經歷,他的父母也是後悔不已。

03

有機構曾經對北京各小學做過一項關於「理想」的抽樣調查,結果有將近80%的小學生長大以後想成為「網紅明星」。

不僅如此,現在很多父母,為了賺錢,不惜以犧牲孩子的健康和未來把孩子包裝成網紅。3歲的佩琪為了配合父母做起了吃播視頻,被父母餵到70斤,孩子的身體健康嚴重受損,平臺也將相關視頻禁播,這樣的結局令人唏噓。

為什麼這樣的悲劇一再發生,還是因為父母的格局太小,只顧眼前的利益。

作為父母真的需要眼光放長遠一點,為孩子的未來好好打算,這樣才能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作者往期文章:

孩子整天不著家,三請四請都不回家,4個小妙招教你輕鬆搞定!

碩士爸媽:用盡洪荒之力,為什麼我的孩子仍然是個「學渣」

「字如其人」,教孩子寫字要抓住黃金時期

我是晴子媽媽,一個愛學習,愛育兒,愛分享的二胎寶媽,精耕育兒領域,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古文閱讀-傷仲永(王安石)
    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天帶領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回到家鄉,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十二三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了。」
  • 曾風光一時的「五道槓」少年,如今無人問津,網友:現代版傷仲永
    小樹只有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地修剪多餘的枝葉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孩子也同小樹一樣,無論先天有多高的天賦,都需要後天的不斷學習不斷進取從而增進自己的能力。作為孩子的父母,也行還懂得督促孩子。但是一些父母卻因為錯誤的教育,從而導致古代「傷仲永」的悲劇在現代再次上演。
  • 避免現實版「傷仲永」上演,家長這樣督促孩子學習,效果更好
    就連她的小姨也不得不感嘆小彩旗越跑越偏了,這樣好的苗子如今成了這樣,真是令人唏噓不已。可見除了有一技之長和亮麗的外表,人還得有精緻的內涵來裝點自己,這樣才不會輕易被物慾橫流的社會中的誘惑所帶偏為了避免現實版「傷仲永」再次上演,家長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法來督促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非常管用哦!
  • 《傷仲永》:諸君求學,當引以為鑑!
    《傷仲永》宋·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明道二年,與方仲永同齡的王安石跟隨父親回金溪探親,在舅舅家遇見了方仲永。他請方仲永作了幾首詩,但他有些失望。因為「神童作家」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聰明。康定元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親。此時方仲永已做回了農民。慶曆三年公元,王安石從揚州回到臨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寫下《傷仲永》一文。
  • 現代「傷仲永」:他6歲兩登春晚,身患血癌被迫繼續演出,8歲離世
    現代「傷仲永」:他6歲兩登春晚,身患血癌被迫繼續演出,8歲離世說到《傷仲永》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是宋代文人王安石的一篇短文。文中主要描述一個5歲大就能出口成詩的神童方仲永因父母有利可圖,成為「賺錢機器」而耽誤學業,最後淪為和普通人一樣的故事。
  • 《傷仲永》練習題與答案
    《傷仲永》複習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從《傷仲永》一文,看父母教育孩子成長的3種路徑
    我們從王安石的《傷仲永》一文中,可以看到這種傳奇的一面: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 從「天資聰穎」到「泯然眾人矣」,《傷仲永》說明了什麼?
    王安石在《傷仲永》中的文字,警告了從遠古至今的無數父母和孩子。即使他們擁有最出色的才能,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指導,最終都會淪為常人。但是今天,沉重的社會壓力常常使父母不知所措。結果,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孩子的職業教育,忽略了孩子的家庭教育,並且有信心地將他們交給學校和老師。
  • 少年天才還是現代「傷仲永」?(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名單想到的)
    許多被錄取的學生「有關或無關」的學校或機構似乎像打了興奮劑似的,紛紛上演邀功大戰。一時間,你出喜報,我發紅榜。似乎慢一步,就要被別人搶了功勞。網絡也是鋪天蓋地跟進,深怕晚了自己新聞敏感性都會受影響。華Z注意到,從西安交大1985年開始培養少年班的學生開始,就一直爭議不斷。
  • 是神童輩出還是現代版傷仲永?
    還記得《傷仲永》的故事嗎?神童方仲永展露作詩天賦後,其父帶著他四處拜訪而不讓他讀書,結果神童如昔日黃花,泯與眾人。王安石當時感慨說,人有天賦都需要學習,普通人更需要了。這何嘗不是一種現代版的傷仲永? 三 要避免和改善這種情況,家長日常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蛋蛋覺得,當孩子的行為讓你覺得開心或者生氣的時候,就是你需要注意的時候。不管是認可還是批評,都需要思考幾個問題—— 孩子的行為有沒有進步?
  • 他是現代版的傷仲永,13歲上名校,17歲中科院讀研,卻被退學
    這樣的人被我們稱為「天才」「神童」,如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是一位十足的天才,從小就能作詩寫文,比我們大人都還要優秀。但是,最後卻因為父親的教育原因變成了一介凡人。我們現在要講的這位人物他的經歷和方仲永有些相似,因此他也被稱為現代版的「傷仲永」。他也是從小才華橫溢,十三歲考入重點名校,十七歲考入中科院讀研究生。可最後也是因為家庭教育與個人原因被退學了,令人唏噓不已。
  • 2016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傷仲永
    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強調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中華書局1959年版)   「傷」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為仲永這樣一個天才最終淪為一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層意思是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後天教育,思想落後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層意思是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
  • 王安石很經典的一篇短文,說理嚴謹,不得不佩服荊公的才華
    北宋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也讓一位作家陷入沉思。下面就分享王安石很經典的一篇短文,說理嚴謹,不得不佩服荊公的才華。《傷仲永》(節選)宋代: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 王安石、司馬光和蘇東坡
    這是申鶴公眾號第618天的第618篇原創文章今天要寫一篇歷史大稿,很怕寫不好。然而,這正是事情的不幸與悲劇所在。天還沒亮,王安石起得太早了。而因為那場變法,讓原本和睦的三個人漸行漸遠、反目成仇,終於徹底葬送了友情,成為政治上的死敵。他們就是王安石、司馬光和蘇軾。
  • 王安石的哀嘆(全文)
    王太說:「那就對了,他是不是還不說話啊?」大家講:「是啊。」王太說:「那我明白了,他想事情的時候,才不管前面放的是什麼,有什麼就吃什麼,你就是放盆人肉,他都吃完了。」王安石的變法迅速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強烈狙擊,王安石馬上一把鼻涕一把淚跑去小粉絲宋神宗面前:「我們這都是為了國家啊,你看這麼多人不知好歹,為了眼前的利益不肯變法。」小粉絲宋神宗立刻被偶像憂國憂民的情懷打動了,他再次握緊了雙拳:「誰阻止我們?說,站出來!」很快,反對王安石的大臣被放外或流放了一批。馬上又起來一批。
  • 不斷成長,才是最大的成功?
    肖然覺得這樣的情感領域很好玩,不過豆瓣的限制很多,想盡情的玩也沒法盡興。當你的興趣遭遇鐵板,無法得到滿足時,有的人選擇放棄,掉頭尋找另一個興趣愛好;而肖然卻是一腳踢翻鐵板,堅定地往前走。用戶每日劇增,營業額也不斷飆升,而為了全身心的投入進去,肖然下定決心,毅然地辭去了他年薪20萬的穩定工作。
  • 溫家寶引用王安石著名詩句 表達不斷革新之決心
    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人民網前方報導組)今天上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鳳凰衛視記者問:上屆政府曾經有兩次令全球華人為之牽掛的突發危機的發生。5年前,新任總理的您經歷了「非典」,人們還不知道您當時的心路歷程。
  • 1.10.2桂枝香(登臨送目)(必背+精讀)-王安石-宋——古文選二2012版...
    桂枝香王安石1.作者簡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王安石為文講究實用,散文筆鋒犀利,說理深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也多有佳作。有《臨川先生文集》。[13]門外樓頭:指六朝陳被隋滅亡的歷史悲劇。杜牧《臺城曲》詩:「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隋朝大將韓擒虎在帶兵伐陳進入金陵時,後主陳叔寶還在結綺閣上與寵姬張麗華尋歡作樂,被韓擒虎俘獲,於是陳亡,結束了六朝。門外:指金陵皇宮臺城門外。
  • 現代版「傷仲永」,3歲看新聞,7歲寫文章,如今怎麼樣了?
    現代版「傷仲永」,3歲看新聞,7歲寫文章,如今怎麼樣了?記得中學語文課本中有一篇文章,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寫的《傷仲永》。聽起來,黃藝博堪比,周瑜7歲學文,九歲習武,十三歲官拜水軍都督,更有5歲作詩的傷仲永之才。能力突出的黃藝博,瞬間就走紅了網絡,成了別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