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仲永[ 宋 ]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故事講的是一個叫方仲永的孩子,5歲的時候,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卻能寫詩題字,並且他寫的詩還很有文採和道理,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神童,就花錢請他題字。方仲永的父親認為有利可圖,就每天帶著方仲永四處賺錢,而不讓他學習,最終方仲永長大後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區別。
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其中的道理也都懂,但是,這樣的悲劇在今天仍然在不斷的上演。
01
臺灣四歲神童曦曦,才思敏捷,語出驚人,成功學的雞湯文對答如流:
臺下觀眾: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有什麼不一樣?曦曦: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這樣你懂嗎?
臺下觀眾:工作上遇到挫折,你怎麼教我?曦曦:順境的人生人人會走,只是速度快慢而已。人一定要學著走逆境,而且越年輕越好,因為逆境才是真的學習成長的機會。
曦曦這樣的孩子無疑和方仲永一樣的聰明伶俐,他的父母也和方仲永的父親一樣把他當成了斂財的工具。如果不讓他好好學習,最終曦曦也一定會泯然眾人也。
我不禁在想:隨著曦曦一天天的長大,如果父母不好好培養孩子成才,這樣的神童光環過去之後,除了心理的落差和各種流言蜚語,他還能留下什麼?
02
大家還記得參加《出彩中國人》被大家熟知的張峻豪嗎?3歲多的他聰敏活潑,思維敏捷,跟臺上評委對答如流,收穫了眾多觀眾的喜愛。
張峻豪5歲就參加了央視春晚,商演不斷,甚至年入百萬。他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賺錢,基本上放棄了孩子的學業。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對他失去了興趣,沒人請他參加商業演出,他的學業也早已追趕不上。談起這樣的經歷,他的父母也是後悔不已。
03
有機構曾經對北京各小學做過一項關於「理想」的抽樣調查,結果有將近80%的小學生長大以後想成為「網紅明星」。
不僅如此,現在很多父母,為了賺錢,不惜以犧牲孩子的健康和未來把孩子包裝成網紅。3歲的佩琪為了配合父母做起了吃播視頻,被父母餵到70斤,孩子的身體健康嚴重受損,平臺也將相關視頻禁播,這樣的結局令人唏噓。
為什麼這樣的悲劇一再發生,還是因為父母的格局太小,只顧眼前的利益。
作為父母真的需要眼光放長遠一點,為孩子的未來好好打算,這樣才能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作者往期文章:
孩子整天不著家,三請四請都不回家,4個小妙招教你輕鬆搞定!
碩士爸媽:用盡洪荒之力,為什麼我的孩子仍然是個「學渣」
「字如其人」,教孩子寫字要抓住黃金時期
我是晴子媽媽,一個愛學習,愛育兒,愛分享的二胎寶媽,精耕育兒領域,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讚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