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一):傳遞性

2020-08-22 中考數學當百薈

01--傳遞性是什麼?

傳遞性是什麼?象快遞小哥,風裡來,雨裡去,一站一站上傳下達。傳遞性象接力棒,雖被不同的人掌握,但都是為一個共同的目標,一棒一棒去拼搏。傳遞性象人類基因,承載著上輩喜怒哀樂的信息編碼,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一段文字,用文學的手段,描述了我們心中的傳遞性。但如鋼鐵般冷峻而理性的數學不會以此定義傳遞性的。數學中的傳遞性是什麼?傳遞性是指數量之間(或圖形之間)關係的傳承不變性。

02--哪些關係具有傳遞性?

初中數學數量之間的關係,相等,不等(大於,小於)等。圖形之間的關係,平行,相交,垂直,全等,相似等。這些關係中,哪些具有傳遞性?

細數起來,這些關係具有傳遞性:相等,大於,小於;平行,全等,相似。

比如:

數量之間關係有傳遞性:

  • 若a=b,b=c,則a=c(相等的傳遞性);
  • 若a>b,b>c,則a>c(大於的傳遞性);
  • 若a<b,b<c,則a<c(小於的傳遞性)。

圖形之間關係有傳遞性:

  • 若a//b,b//c,則a//c(平行的傳遞性);
  • 若△ABC≌△DEF,△DEF≌△GHI,則△ABC≌△GHI(全等的傳遞性);
  • 若△ABC∽△DEF,△DEF∽△GHI,則△ABC∽△GH(相似的傳遞性)。

03--這些關係為什麼具有傳遞性?

這些看似天經地義,「不證自明」的道理,你能否用數學的邏輯自圓其說呢?

  • 若a=b,b=c,則a=c(相等的傳遞性)

假設a≠c。因為a=b,則b≠c。這與已知b=c矛盾,因而假設不成立,所以a=c。

故相等關係具有傳遞性。

  • 若a>b,b>c,則a>c(大於的傳遞性);

從形的角度來看,在數軸上,數與點是一一對應的。越靠右的點所對應的數越大,越靠左的點對應的數越小;越大的數,對應點越靠右,越小的數,對應點越靠左。

如圖,在數軸上a,b,c的對應點分別為A,B,C。因為a>b,則點A在點B的右邊。因為b>c,則點B在點C的右邊,因而點A在點C的右邊,所以a>c。

故大於關係具有傳遞性。

  • 若a<b,b<c,則a<c(小於的傳遞性)。

因為若a<b,則b>a,又b<c,則c>b,所以c>b,b>a,由「大於的傳遞性」得,c>a,即a<c。

故小於關係具有傳遞性。

  • 若a//b,b//c,則a//c(平行的傳遞性);

如圖,設直線d與a,b,c同時相交,組成一組同位角∠1,∠2,∠3。

因為a//b,所以∠1=∠2;因為b//c,所以∠2=∠3。由「相等的傳遞性」得,∠1=∠3,所以a//c。

故平行關係具有傳遞性。

  • 若△ABC≌△DEF,△DEF≌△GHI,則△ABC≌△GHI(全等的傳遞性);

因為△ABC≌△DEF,所以△ABC與△DEF的三邊對應相等,三角對應相等;因為△DEF≌△GHI,所以△DEF與△GHI的三邊對應相等,三角對應相等。由「相等的傳遞性」得,△ABC與△GHI的三邊對應相等,三角對應相等,所以△ABC≌△GHI。

故全等關係具有傳遞性。

  • 若△ABC∽△DEF,△DEF∽△GHI,則△ABC∽△GH(相似的傳遞性)。

因為△ABC△DEF,所以△ABC與△DEF的三邊對應成比例,三角對應相等;因為△DEF△GHI,所以△DEF與△GHI的三邊對應成比例,三角對應相等。由「相等的傳遞性」得,△ABC與△GHI的三邊對應成比例,三角對應相等,所以△ABC△GHI。

故相似關係具有傳遞性。

04--這些關係為什麼不具有傳遞性?

我們知道,要說明一個結論是成立的,光靠舉例來說明是不夠的。一千個例子,也不足以說明結論的正確。但要說明一個結論不成立,一個反例就夠了,一個反例足以推翻一個結論。

我們來看看,「≠」關係具有傳遞性嗎?

若a≠b,b≠c,則a≠c。

此結論不成立。舉反例:1/2≠1,1≠4/8,但1/2=4/8=0.5。

所以「」關係不具有傳遞性。

垂直關係具有傳遞性嗎?

在同一平面內,若a⊥b,b⊥c,則a⊥c。

如圖,

因為a⊥b,所以∠1=90°。因為b⊥c,所以∠2=90°,由「=」的傳遞性得,∠1=∠2,所以a//c,因而a與c不垂直。

這就是定理「一條直線垂直於平行線的一條,也垂直於平行線的另一條」的由來。

這條定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垂直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所以「」關係不具有傳遞性。

05--結語

相等,大於,小於,是表示數量之間的關係;平行,全等,相似是表示圖形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是初中數學中最最基本的關係,而傳遞性是它們所共有性質。傳遞性,看起來是不證自明的,但數學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們總能用數學的邏輯自圓其說,具備這種自圓其說的本領正是學習數學證明的目的。

從說明這些關係具有傳遞性的證明方法中,我們發現:

  • 自圓其說都是建立在一些最基本的數學概念、公理、定理之上,同時一個結論被證明以後,它又可以作為進一步推理的基礎,由此派生出新的結論,數學大廈由此建構。
  • 圖形的(平行/全等/相似)關係總是轉化為(邊/角)數量關係來說明,有時候數量之間的(大小)關係又轉化為圖形之間的(位置)關係來說明。這正是「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的體現。
  • 難則反(證法),不易直接說明的,可以從假設(否定結論)出發,推出矛盾,再否定假設,從而得證。
  • 有限的舉例,不足以結論的正確性,但一個反例,足以說明結論的反面成立。

相關焦點

  • 數學中那些看起來不證自明的道理(二):唯一性
    數學中,也有唯一性這種說法,但這些唯一性背後的數學邏輯,往往為人所忽視。數學中的唯一性大多出現在相關的幾何概念之中,一般是由位置的唯一性而產生相關圖形唯一,數量關係確定。01--數學中唯一性的相關概念細數起來,初中幾何入門從直線、相交線、平行線、垂線、中點、角平分線等這些基本概念開始,我們陸續接觸到與唯一性的概念。
  • 淺析兩種「不證自明主旨」的差距,更好體悟閱讀哲學作品的提示
    對於哲學作品中蘊含的那些「不言自明主旨」的重要性,每一個睿智而富有獨立思維的人都不會否認的。這種主旨最重要的特性在於:它們是一種不需要進行證實,不能夠被否認的事實。不證自明主旨是不需要被證明的從此方面特性而言,它們更接近於科學或歷史知識,而不隸屬於哲學或數學知識。
  • 傳遞性、三段論、歸納法——初中數學演繹推理三大基本方法
    1、傳遞性推理模式傳遞性推理模式的表現形式為:A→B,B→C, 則A→C。 在初中數學中,最典型的傳遞性推理模式就是平行的傳遞了。通常被用於證明某個給定命題在整個(或者約束的局部)數集範圍內成立。 用完全平方公式的應用來說明完全歸納法。 設二次函數表達式為 y=x^2+2x+3,證明函數值恆大於0。
  • 淺析哲學作品中「不證自明之理」,明晰閱讀哲學作品的前提條件
    每個人在閱讀哲學作品過程中都會遇到許多困惑,這些困惑種類繁多而且是因人而異的。但這其中最為常見的困惑之一,就是哲學作品中涵蓋的那些所謂的「不證自明」主旨。哲學作品最常見困惑「不證自明之理」之所以稱它們為「不證自明」的主旨,是因為在作者的觀念中它們是一種不容置疑的真實存在。
  • 從證明到不證自明
    從證明到不證自明 ■方奕晗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08-18    [列印] [關閉]     一位剛剛從國外學成歸來的朋友最近正在急切地找工作    當然,無論對蘇菲還是對更多的職場新人來說,在這樣的自我證明過程中,的確可以迸發出巨大的潛力,大到足以嚇自己一跳。蘇菲的「復仇」計劃一招接著一招,花樣百出,創意無限;而在我身邊,生產力最旺盛的永遠是工齡小於等於兩年的新人,白天撒出去滿世界採訪,晚上回來三五千字的文章倚馬可待,而這種工作熱情和勞動強度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日復一日地持續下去。
  • 《幾何原本》裡的傳遞性命題
    傳遞性是「等價關係」的三個要素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自反性--元素a和它自身滿足這種關係;對稱性--元素a和b若滿足這種關係,則b和a也滿足這種關係。最常見、最平凡的傳遞性出現在相等關係中。而在《原本》的年代裡,雖然還沒有等價關係的概念,卻有關於傳遞性的命題,下面簡要介紹。公理一:等於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 簡「證」放權才能不證自「明」
    媒體曝光的是一起典型案例,其實很多人「不在辦證就在辦證的路上」。曝光後的處理問責,多多少少給了輿論一個交待。  在這個證明泛濫的時代,誰也不能倖免。「用一個謊言去驗證另一個謊言,得到的往往還是個謊言。」用一個證明來證明另一個證明,我們將得不到一個「證明」。曾有文章指出,證明過多過濫,除了審批事項太多外,還因為原本應由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相互核實,但同級職能部門間卻互相推諉。
  • 數學學院開展「證青春 明真理 幫你答」學霸助教團宣傳活動
    近日,數學學院研究生會開展「證青春 明真理 幫你答」學霸助教團宣傳活動。 宣傳活動中,研究生會成員為感興趣的同學詳細耐心地講解學霸助教團微博在線答疑的參與方式,希望通過線上平臺幫助同學們解決在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的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 數學中的相鄰思想為何如此重要?
    相鄰思想在數學歸納法中的重要意義 數學歸納法是一種數學證明方法,通常被用於證明某個給定命題在整個(或者局部)自然數範圍內成立。除了自然數以外,廣義上的數學歸納法也可以用於證明一般良基結構。這種廣義的數學歸納法應用於數學邏輯和計算機科學領域,稱作結構歸納法。在數論中,數學歸納法是以一種不同的方式來證明任意一個給定的情形都是正確的(第1個,第2個,第3個,一直下去概不例外)的數學定理。如有四元變量的費馬方程,指數變量n從第3,第4,一直下去都符合命題要求,亦算滿足數學歸納法,但是它們的相鄰間隔單位彼此是不一樣的。
  • 數學學院舉辦「證青春 明真理 幫你答」高數答疑直播答疑活動
    12月21日,數學學院2019年「證青春 明真理 幫你答」高數答疑直播答疑活動落下帷幕。此次直播答疑活動由數學學院榮獲數學微課堂競賽山東省特等獎的教師秦婧、榮獲數學微課堂競賽全國一等獎的教師包雲霞、榮獲數學微課堂競賽山東省一等獎的教師潘雅麗、榮獲山東省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比賽一等獎的教師宋毅、榮獲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的教師陳麗麗以及榮獲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三等獎的教師王海霞共同擔任主講。
  • 那些帶你入坑的拼圖「魔術」:錯覺中的數學原理(一)
    如下圖,由四塊(兩個直角三角形、兩個L形)拼成一個大直角三角形。在這個大直角三角形中,平移其中的三塊位置後,憑空多出一個小方塊,還原這三塊的位置後,這個小方塊又消失了。ta只是巧妙地抓住了普通觀眾普遍具有的數學認知:四小塊,剛好填滿大直角三角形,這一點不會變化。但展現在觀眾眼前事實是:平移其中的三個小塊後,這個大直角三角形卻未被填滿,空出了一個小方塊。從而在觀眾心裡產生巨大的認知衝突,將觀眾陷入於不惑境地,分不清內心的認知與眼前的事實孰是孰非。
  • 數學中的爭議 | 三門問題(蒙提霍爾問題)
    回復「XX競賽」,即可查看你想知道的競賽介紹(如:想了解袋鼠數學競賽,回復「袋鼠數學競賽」即可)。回復「國際數學競賽」,即可查看各類國際數學競賽。回復「817」,即可查看2020年U.S.News全球大學排名之數學專業完整排名。之前,小編給大家分享過三個數學中的爭議。爭議一:1=0.999...
  • 高考完了,說說數學為什麼重要(下)
    )繼續嘮……相信大家都喜歡聆聽優美的音樂,不管是古典音樂還是流行音樂,音樂其實也是數學。同理道理,如果一個聲音的頻率為f,另一個聲音的頻率為f的一半f/2,那麼後一個聲音就是前一個聲音的&34;低音。中國古代的音階叫&34;,即&34;五個音。宮相當於西方音樂的1(do),商相當於2(re),角相當於3(mi),徵相當於5(sol),羽相當於6(la),中國古代音樂沒有4(fa)和7(si)這兩個音。
  • 那些有趣的數學定理!
    這三點是顯然共線的,因為我們可以在三個球上找到另一個公切面(想像一塊玻璃板從上面蓋下去),那麼這個切面上也包含了三個圓錐的頂點,而這兩個切面的交線是唯一的一條直線。這個證法的妙處在於把平面幾何問題通過在空間裡做輔助線進而巧妙地在空間裡解決了。
  • 中學數學邏輯結構基礎的匯總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應試教育下學生為了考試而學數學,掌握了做題的套路卻忽略了數學的本質,要想學好數學,首先要搞清楚數學邏輯結構的基礎。第一公理與原理公理:是指依據人類理性的不證自明的基本事實。①經過人類長期反覆實踐的考驗,不需要再加證明的命題,如:如果A=B,B=C,則A=C。
  • 數學分析第七章《實數完備性》備考指南
    一元函數是數學分析研究的主要對象之一,它所依賴運行的平臺是實數(定義域值域),而第一章《實數集與函數》並沒有徹底解決實數的問題,比如無理數是如何產生的?建立實數遵循什麼原則?實數的完備性如何表現出來?實數的運算是如何定義的?
  • 那些生命歲月中溫暖或者暗黑的師者(一)——我的小學老師
    是我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但模糊的記憶碎片裡,有溫柔捲髮的林老師一點也不溫柔,腦海中關於三年級前的印象中,總是有許多沒寫完作業的同學在教室前面站一排,接受她的懲罰。自認為乖巧膽小的我,永遠記得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被老師打,就是林老師一拳頭懟在我胸前,沒防備的我向後倒,頭磕在身後的桌子上,又坐在了地上。
  • 數學可以這麼玩:Google 塗鴉中的那些數學人文故事
    Google Doodle,也就是谷歌塗鴉,是 Google 在原有 Logo 的基礎上所做的特殊設計,為慶祝節日、紀念日和緬懷著名藝術家、先驅者和科學家而對首頁 Logo 進行的藝術創作處理。1998年,Google 的兩位創始人因為要參加在內華達沙漠舉辦的火人節,將一個單線條人物圖畫放在單詞「Google」的第二個「o」後面,由此誕生了Doodle的概念。
  • 《函數》「內功心法」(一)(二)——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一
    然後我想推出一個高中數學「內功心法」系列,本系列是我平時教學中的個人原創總結,不求面面俱到(比如大眾化的內容講解到處都有),但求重難突出(揉入大量個人的見解和歸納),力求通俗易懂,變抽象為形象!由於碼字不易,符號難打,文章基本上是以手寫拍照的圖片的形式,字跡可能有些潦草,不清晰之處
  • 中證路演回放 | 太陽能電池背板製造商龍頭明冠新材(688560)IPO...
    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新型複合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作為國內最早涉及太陽能電池背板與鋰電池用鋁塑膜領域的企業之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推出一系列太陽能電池背板與鋰電池用鋁塑膜產品。12月11日,明冠新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網上路演在上證路演中心、中國證券報·中證網成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