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裡刨出「地瓜王國」 青年10年「賣」出產值近3億元公司

2020-12-17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章丘農民通過種植地瓜發家致富。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宋章峰艱苦創業成「地瓜王」。

&nbsp&nbsp&nbsp&nbsp靠著小小的地瓜,山東青年宋章峰「賣」出了產值達近3億元的公司,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更帶動了章丘文祖及周邊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目前章丘紅薯種植面積1.5萬畝,通過紅薯產業帶動就業人口200餘人,成功幫扶350多家貧困戶脫貧致富。

&nbsp&nbsp&nbsp&nbsp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傑

&nbsp&nbsp&nbsp&nbsp除了常規地窖儲存

&nbsp&nbsp&nbsp&nbsp還建多個恆溫保鮮庫

&nbsp&nbsp&nbsp&nbsp8月28日,在章丘文祖薯立方車間外,一輛滿載白色貨櫃的大貨車緩緩駛入薯立方工廠。歷經一個多小時,上千個貨櫃終於搬卸完工,整整齊齊堆在車間外。遠遠看去,猶如一道二三十米長的雪白城牆,頗為壯觀。

&nbsp&nbsp&nbsp&nbsp「眼看就是收地瓜的時候了,它們都是用來儲存地瓜的。」指著這些箱子,薯立方負責人宋章峰說道,三個月前自己便找廠家下單,預訂了萬餘個白色塑料貨櫃,「廠家三個月的訂單,全都給我們了」。

&nbsp&nbsp&nbsp&nbsp有了貨櫃,僅僅是第一步。為了更好地儲存地瓜,除了常規的地窖儲存,宋章峰今年還斥千萬元巨資建設了多個「恆溫保鮮庫」。

&nbsp&nbsp&nbsp&nbsp寬闊、敞亮是「恆溫保鮮庫」廠房給人的第一印象,整個項目佔地近6000平方米,有效存儲空間達到3萬立方米,可儲存地瓜2500萬斤。「大型廂貨可以直接開到車間的冷庫裡。」說著,宋章峰拉開其中一個冷庫大門,陣陣涼意迎面而來。

&nbsp&nbsp&nbsp&nbsp從最初那間五平方米的門頭房到如今年銷售兩億元的龍頭企業,一路走來,宋章峰「地瓜王國」的版圖擴張頗為順利。不過,2017年,他遇到了創業過程中第一次重大挫折——地窖中的幾十萬噸地瓜全部腐爛,讓宋章峰一下子損失了千萬元,「成車成車的壞地瓜往外面拉,別提多心疼了。」

&nbsp&nbsp&nbsp&nbsp也正是有了這次教訓,宋章峰才真正認識到地瓜儲存的重要性。除了進一步提升地瓜儲存的硬體設施,宋章峰還與山東農科院合作科研,舉辦地瓜種植培訓班,從種苗、育苗到種植、採摘等一系列環節上都做到萬無一失。

&nbsp&nbsp&nbsp&nbsp5平米小店到地瓜王國

&nbsp&nbsp&nbsp&nbsp他花了10年時間

&nbsp&nbsp&nbsp&nbsp「直播帶貨3個月,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離著工廠車間不遠,宋章峰還打造了一個直播帶貨的工作室,名叫「薯視頻」。工作室是一座二層小樓,其中有五間房專門用來直播帶貨。

&nbsp&nbsp&nbsp&nbsp「9.9元5斤,給大家包郵!可以看看這個顏色,非常誘人!」在一個直播間內,一名主播正在推銷薯立方的一款烤紅薯產品。

&nbsp&nbsp&nbsp&nbsp宋章峰與地瓜結緣要從十年前說起。2010年,宋章峰22歲,大三實習期他來到濟南,想當一名英語老師。可學歷低、經驗少,求職四處碰壁。他索性選擇創業賣地瓜。

&nbsp&nbsp&nbsp&nbsp找同學借錢進貨、求房東延期兩個月房租……就這樣,當年冬天,宋章峰把第一家店開在了濟南大學西校區旁,取名「地瓜坊」。一間5平方米的門頭房,專門銷售地瓜幹、地瓜條、地瓜片等產品。

&nbsp&nbsp&nbsp&nbsp「那時,店鋪銷售額每天都能達到1000多元,最多的一天賣了4800元。」開業一個月,宋章峰不僅還清房租,還大賺一筆。隨後,他又相繼開了多個分店。

&nbsp&nbsp&nbsp&nbsp既然選擇創業,就應做大做強。2014年,濟南薯立方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薯立方」營銷品牌,全面構建地瓜產品營銷體系。2015年,「泉城烤薯」正式推廣;2016年,全國合作客戶突破1000家。

&nbsp&nbsp&nbsp&nbsp也就是在這時,薯立方對於地瓜原料需求急劇增加,也讓它與現代農業掛鈎。於是,薯立方與章丘文祖等地籤署紅薯合作種植協議,打造地瓜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增加地瓜產業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條。

&nbsp&nbsp&nbsp&nbsp截至目前,薯立方集團已擁有7家子公司,打造了泉城烤薯、圈粉時代等多個品牌項目,年銷售額近3億元。

&nbsp&nbsp&nbsp&nbsp訂單種植不愁銷路

&nbsp&nbsp&nbsp&nbsp一畝能賺三四千

&nbsp&nbsp&nbsp&nbsp「不少農產品愁銷路,我們不存在這個問題。薯立方從市場前端做起,一步步做到了市場後端。」宋章峰坦言,區別於當下眾多農產品發展模式,薯立方從地瓜加工產品的營銷做起,進而一步步回溯到地瓜的種植上,最終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地瓜農業全產業鏈。

&nbsp&nbsp&nbsp&nbsp「我們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才下大功夫將其招過來」。章丘區文祖街道黨工委書記王鋒說,從項目洽談到落地建設,文祖街道多方協調用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分管負責人全程保姆式服務,讓宋章峰在這裡安心創業。

&nbsp&nbsp&nbsp&nbsp「我們這邊有種植地瓜的傳統,比起草藥種植等其他項目,人們更青睞於種地瓜。」王鋒說,除了種植傳統,文祖地區大都是高山富硒土地,晝夜溫差大,符合薯立方種植優質地瓜的需要。

&nbsp&nbsp&nbsp&nbsp更吸引王鋒,也讓當地老百姓放心的是,薯立方採用「訂單種植」的模式與農戶籤訂種植協議。統一種苗、統一培訓、統一技術,統一存儲、統一包裝、統一配送、統一銷售,一下子解決了農產品銷路難、靠天吃飯的問題,增強了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的信心。 「畝產六千斤左右,除去買地瓜秧苗、人工管護費用,種一畝地瓜能收入三四千元,遠比種玉米、小麥收益要高。」王鋒說,薯立方的引進,讓文祖乃至周邊農業種植結構正悄悄改變。

&nbsp&nbsp&nbsp&nbsp打造「地瓜扶貧小鎮」

&nbsp&nbsp&nbsp&nbsp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

&nbsp&nbsp&nbsp&nbsp「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工資,離家還不遠。」文祖東村村民劉秀學在薯立方工作兩年多了,不少村民和她一樣,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據統計,目前章丘紅薯種植面積8000餘畝,通過紅薯事業帶動就業200餘人,成功幫扶350多家貧困戶脫貧致富。

&nbsp&nbsp&nbsp&nbsp靠種植地瓜脫了貧,接下來就是讓農民靠「地瓜」致富。於是,王鋒便想到讓農民入股投資薯立方,與紅薯產業深度融合。同時文祖街道創新黨建模式,建立了青石山鄉村振興黨建聯盟,讓黨建引領整合薯立方等產業資源。

&nbsp&nbsp&nbsp&nbsp「我跟員工都混成了熟人!」為努力做好「店小二」,王鋒每個月都會去薯立方下車間四五次。「9月8日之前,要把通往西廠區的那條路給修好,而且要儘快解決冷庫電容量的問題。」9月份的地瓜豐收季即將來臨,王鋒說必須把這些問題都解決好。

&nbsp&nbsp&nbsp&nbsp而就在前不久,為了幫助企業發展,文祖街道幫薯立方申請到惠農貸等500萬元農業扶貧資金。

&nbsp&nbsp&nbsp&nbsp「今年,我們與薯立方共同打造電商服務中心,每年為文祖街道帶來10萬元的收益。」王峰介紹,這筆資金將用於非貧困村的貧困戶的救濟和公益崗的補貼。

&nbsp&nbsp&nbsp&nbsp「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地瓜扶貧小鎮』」,按照宋章峰的構想,要在章丘文祖建立集紅薯農事體驗、旅遊、休閒、觀賞、種植於一體的新興城郊農業旅遊綜合體,「國內首家地瓜博物館不久也將落地文祖」。

相關焦點

  • 土裡刨出「金疙瘩」:小夥10年「賣地瓜」賣出產值近3億元公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傑靠著小小的地瓜,山東青年宋章峰「賣」出了產值達近3億元的公司,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更帶動了章丘文祖及周邊地區農民脫貧致富。目前章丘紅薯種植面積1.5萬畝,通過紅薯產業帶動就業人口200餘人,成功幫扶350多家貧困戶脫貧致富。
  • 賣自家地裡刨出的青銅器被抓,盜墓者蜂擁而至,考古發掘倒似做賊
    就在火拼事件發生之前,東江村梁姓村民將一件從自家地裡刨出的銅「飯盒」,梁姓村民也沒有考慮那麼多,便說在自己家地裡刨出來的,離地面約60公分深,當時好多人在場。梁姓村民不知道,他手裡拿「飯盒」叫青銅簠,別說這東西還真與飯盒沾邊,屬於古代食器大系,為祭祀盛粱器具,使用時內盛稻粱,放置於供桌上,祭祀祖先。
  • 2013,杭州的土裡刨出好多寶
    其中,以東晉時期的墓葬最多,共10座。出土文物40件(組)。其中一對有模有樣的滑石「豬握」。  叫它「豬握」,其實就是用來握的。它和今天玉器飾品店裡出售的首飾可完全不一樣,此豬體長,顯得瘦削,四足縮在體下,整體約長12釐米,正好比拳頭寬度長些。  「漢代開始比較流行葬握,一般左右手各握一個。」
  • 「霸蠻」張天一:北大碩士賣米粉,30平的小店,4年賺5億
    2006年,北大陳生在廣州賣起了豬肉,社會非議不斷;2014年,北大又有一位碩士在北京CBD賣起了米粉。甚至於央視《青年中國說》有嘉賓當面怒斥,「北大畢業卻去賣米粉是對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如今,陸步軒身家過億,與陳生一起年銷至少20億元,而那些當年笑話他們的人又在哪裡呢?
  • 人稱「西部土豬王」!他用12年時間,將土豬生意做到20億元
    他讓街頭案板上的豬肉「登堂入室」他用12年時間將豬肉做出20億元的年銷售額他就是人稱「西部土豬王」的林其鑫(農視網專訪林其鑫)01名副其實的"西部土豬王"林其鑫"西部土豬王"的稱號名不虛傳,他經營的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區最早做土豬肉連鎖專賣店的公司,也是現在土豬行業影響力很強的企業。
  • 貴州百靈:擴能技改出實效 年增產值近7億元
    近年來,貴州百靈集團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雙千工程」的號召,為加快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在2018年謀劃了近8億元的擴能技改全產業鏈項目並分期實施。一期投資近3億元,新增建設7.5億顆粒擴能技改項目,投入5條自動包裝生產線,目前已開始投入產出。
  • 土地裡刨出「金飯碗」
    餘海舟在地裡查看土豆豐收情況。即便這樣,第二年青黃不接的時候,也依舊要為餬口發愁。那時,我就萌發了一個夢想,讓家人不再受餓,更要解放雙手,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母有更多的時間抬頭看看白雲藍天。2013年一開春,我無意間得知,百事公司要在中部地區建土豆種植基地。
  • 近日一宗土拍在江蘇無錫落槌 眾安集團以總價3.18億元競得澄地地塊
    浙江土儲佔比近3/4,上半年利潤遭腰斬下半年的土拍僅僅是眾安集團今年大幅擴充土儲的一個縮影。半年報數據顯示,眾安集團今年上半年共通過公開市場競買、合作開發等多種方式新增12幅土地,總耗資超111億元,新增土儲建築面積約134萬平方米。而在2019年全年,眾安集團僅新增了5宗土地,耗資約40億元,若計算下半年的4宗土地,眾安集團今年的土拍支出已超去年的3倍。
  • 賣盒子給年輕人的這家公司,憑啥值450億?
    賣盒子給年輕人的這家公司,憑啥值450億?利潤3年暴漲300倍去年4月泡泡瑪特從新三板退市,市值20億,這一次港股IPO,估值預計將超540億港元(約450億人民幣),一年時間足足翻了20多倍。從業績上看,泡泡瑪特算的上進步神速,從2017年的1.5億擴大到2019年的16.8億,增長10倍。利潤也從150萬擴大到了4.5億,3年時間翻了300倍。
  • 上海2020年土拍收金近3000億 金地五度落子
    2020年馬上收官,趁著年末,上海也正在抓緊最後一波的土地出讓。而隨著12月18日位於松江新城、普陀區的兩宗用地成功出讓,上海在2020年的土拍金額也將觸及3000億元。   憑藉這一成績,上海也成為2020年全國排名第一的「賣地王」。
  • 廣西忻城:石頭縫裡「刨」出了綠色脫貧之路
    這些年來,廣西忻城縣以滾石上山的韌勁,硬是在石頭縫裡「刨」出了一條綠色脫貧之路。專訪忻城縣委書記李振品。歐陽庚蘭:感謝黨讓我搬出了山區。曾經荒蕪的石頭山。忻城縣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在石頭縫裡「刨」出了一條綠色脫貧路,一個戰場統籌打好「兩場攻堅戰」。換個活法:搬出「石頭山」告別「窮窩窩」增仰村生存條件惡劣。圖為村民的舊房子。
  • 小鎮從廢品站刨出200億大產業!產品佔全球半壁江山
    來源:央視財經原標題:這個河南小鎮,從廢品站刨出200億大產業!出口產品佔據全球半壁江山!河南省虞城縣有一個鎮名叫稍崗鎮,這裡曾經多年是國家級貧困縣裡有名的貧困鎮。但就是在這個鎮,有兩個村的村民從廢品回收站裡刨出了一個年產值上百億元的捲尺產業。他們的產品出口到包括歐美在內的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1這個公司不簡單:一天生產七萬把捲尺、產量全世界第一!
  • 2020年深圳土拍收官:收金939億元人才安居集團成最大贏家
    12月16日,深圳土地房產交易大廈3樓,土地拍賣官一錘定音,深圳今年最後一宗住宅用地被聯發集團以上限價25.48億元+配建只租不售人才住房37100平方米競得。至此,2020年深圳土拍大戲正式收官。據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深圳共賣地約939.48億元,金額為近3年最高。
  • 帶領莊稼人 土裡刨出金(新時代的奮鬥者)
    「在大棚裡上課呢。」村民老田往前一指,轉身鑽回自家大棚。往前走,是8個蔬菜大棚。掀開大棚的塑料簾,暖意撲面。7個村民蹲在田坎邊,圍著一個戴眼鏡的年輕姑娘,聽得認真起勁。在大棚裡的田間課堂教種菜的,就是村裡的楊支書——楊媚。大學畢業,城裡白領,為啥要辭職到村裡當村官、種蔬菜?
  • 2020年德陽土拍成交超155億元,自然人拿地超11億元
    為什麼土拍成交金額還比去年更高呢! 今年難嗎?真的難嗎?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以及總結一下,2020年德陽全市的土拍盛況。 文章很長,從德陽主城區說起走吧,接著把區縣的土拍一併交代了。
  • 湖南90後小夥,北大畢業賣米粉,曾被董明珠罵,現公司值10億
    2014年,張天一跟同學湊了10萬元,開始創業。沒人支持,一片反對,卻靠著30多平米的小店,4年賣出了5個億,成為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張天一剛步入社會,就能在餐飲行業佔有一席之地,是有緣由的。
  • 一塊豆腐幾元錢,他堅持賣豆腐26年,打造出年入10億的公司
    一般來說,去菜場買塊豆腐也不是很貴,也就幾塊錢,但是,千萬不要小看賣豆腐的,有人專門賣豆腐,能夠年入10億,現在還準備將公司上市了,這就是祖名股份的蔡祖明。在前段時間,傳來消息稱,祖名股份的IPO通過審核,計劃將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一旦祖名股份上市成功,或將成A股「豆製品第一股」。由於祖名股份進行上市申請,所以,其業績情況也隨之曝光了。
  • 青島金王忍痛割愛:出售好公司留下壞公司 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圖|青島金王近5年業績,來源:wind除此之外,根據年報披露,青島金王2018年銷售費用6.01億元,同比增長63.33%;管理費用2.36億元,同比增長41.19%;貿易庫存量7.4億元,同比增長42.87%,公司商譽減值損失將達到1.0億。
  • 37歲「老男孩」開發手遊 「賣」了3.6億元--人民網遊戲_最權威中文...
    掌沃無限公司一角。2012年9月,張濤和幾個合伙人成立了掌沃無限公司,他出任公司CEO。   公司成立後,很快開發出首款也是迄今唯一一款遊戲《三國戰神》。據官方給出的數據,《三國戰神》月流水超過3000萬。接著,風投接連而至。
  • 2018年北京小微企業增值稅減免近10億元
    據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相關人員介紹,2018年1至10月,北京市申報享受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納稅人有90多萬戶次,申報銷售額300多億元,累計減免增值稅9.4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業發展和納稅人創業創新,為促進就業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自2013年起,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先後出臺多項增值稅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