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吳敏蘭: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

2020-10-24 辣媽黃小當

在上一篇文章讀書筆記|廖彩杏書單&有聲書播放記錄表中,我們聊到了廖彩杏書單,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同樣是臺灣三大英文繪本閱讀講師之一的吳敏蘭。


在這裡主要分享吳敏蘭在《輕鬆培養孩子的英語好感度》《繪本123: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兩本書中闡述的,對0-3歲英語啟蒙具有參考價值的主要觀點。


對比起其他幾位英語啟蒙界大咖來說,吳敏蘭的英語啟蒙理念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似乎沒有特別突出的主張,卻也正體現了一種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嚴謹。


如果你還沒來得及看書的話,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理清一下思路。


一、核心理念


1、每天20分鐘×英語繪本=自然養成英語閱讀力


孩子對英語的好感度將影響他們一輩子語言學習的動機。一開始如果用錯力氣,以後要花加倍的力量才能讓孩子對這個語言感興趣。而在幼兒階段,英文繪本的親子共讀絕對是讓孩子建立英語的好感度的最佳選擇。


爸媽是孩子最好的英文啟蒙老師,每天只要20分鐘的親子共讀時間,再加一小段的親密關係時間,就能讓孩子的世界大不同。


每天花二十分鐘念三本以上的書,就算是同一本書念三次都沒有關係。


2、用五感玩出英語好感度


在幼兒階段,一向主張帶著孩子「玩」英文,讓孩子通過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參與進來,親自感受繪本。

延伸活動的目的不是要「考試」,而是借著親子之間的遊戲,讓孩子領略語言學習的趣味,「原來英文這麼好玩」才是想帶給孩子的學習養分。


3、重視孩子「跨文化」的學習


如果英語閱讀,只學到了英文,這個語言對孩子的意義並不大,因為沒有「文化內涵」支撐著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們的孩子充其量只是「學習」英語,卻無法「應用」英語。想要讓孩子開口說英語,並且「言之有物」,給予大量的「養分」是很重要的。


二、吳敏蘭書單


將123本原版繪本按照年齡分級,讓父母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用繪本。不論孩子從哪個年齡段開始進行英語啟蒙,都可以找到語言簡單、讓零基礎的孩子也容易接受理解的繪本。


三、10個常見問題


1、如何看待「英文學習」?


英文只是個溝通的工具,孩子的思想、創造力與國際觀才是未來是否有競爭力的關鍵。


我們要給孩子的,應該不只是一個溝通工具,而是包含對文化的認識與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與包容。


如何進行跨文化的學習呢?


通過跨文化繪本的閱讀,讓孩子知道並了解世界各地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有哪些與我們不同的生活體驗。這不僅能拓展孩子的世界觀,也能讓孩子了解與尊重不同的文化習俗。


通過節慶的介紹,讓孩子更了解各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飲食、遊戲等,並且有機會讓孩子做文化間的比較。


③ 有機會和條件的話,帶孩子一起出國,在旅行中學習與外國人打交道時應注意的國際禮儀。


2、何時開始學英文比較好?


任何時候都是學習新語言的好時機,不要太執著於學習英文的時間點。如何給孩子一個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方式,引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讓孩子願意持之以恆地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之所以鼓勵在孩子小的時候多讓他們接觸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發音系統,目的不是要孩子學得多好、說得多溜,而是讓孩子能從小就多「練練舌頭」,保持舌頭的靈活度,因為發音的部分的確是在年紀小時會學得更標準。


3、爸爸媽媽的發音不標準怎麼辦?


只要父母帶給孩子的英文不是唯一的英文input,孩子平時能接觸到英文歌謠韻文、英文影片、英文廣播,英文有聲繪本等,能聽到多元的英文發音,父母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英文發音會對孩子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不過,期待孩子學,不如和孩子一起學。


爸爸媽媽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讀英文繪本,一起聽音頻、一起複述朗誦。這樣除了可以學正確的發音和句子外,也可以讓小朋友覺得「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學耶」,孩子們也因此更有興趣,更享受「親子共讀共學」的幸福時刻。


4、如何進行0-4歲的英語啟蒙?


0-2歲是開始與寶寶共讀的最好時機,因為這個時期的寶寶也許視覺發展還未完全成熟,但卻時時刻刻都在「聽」。此時的親子共讀可以提供寶寶豐富的英語「輸入」(input)環境,藉由共讀擴充寶寶的「語料」。


0-2歲寶寶的認知發展未成熟,對於「前因後果」概念仍然不清楚,沒有故事情節的書可以任意地玩和看,想從哪一頁翻就從哪一頁翻,所以共讀時,爸媽不妨鼓勵寶寶自己翻書,父母只要在一旁配合寶寶的翻頁「演出」,不時加入聲音和表情就可以了。


與0-2歲寶寶的英語共讀,爸媽甚至可以中、英文夾雜著說。這個年齡的孩子所選的書,特色是單詞少,圖畫大,句子不超過兩行,而且句型重複性高,父母也可以在念到重要英文詞彙時,加強語氣,就能在愉悅的共讀氣氛中很自然地將英語帶進寶寶的生活中。


這個時期的英語閱讀重點並不是「學英文」,而是讓寶寶先喜歡書,對書有好感度,很關鍵就是爸媽要充滿說故事的熱情。


爸媽說故事的熱情絕對能影響孩子對英語閱讀的好感度,所以養成寶寶英語好感度的第一步是父母要先熱愛說故事。


二到四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仍在發展中,包括語言的學習、大小肌肉的發展等。因此建議爸爸媽媽在家提供孩子學語言的環境時,給予多元的感官刺激,幫助其記憶,也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不是每個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都很好,我們必須藉由不同形式的活動給孩子不同的學習途徑,再從旁觀察每個孩子適合的學習機制。


5、孩子不喜歡英文怎麼辦?


當孩子說不喜歡英文時,我們需要多方思考,看看是否需要調整周圍提供語言學習環境的人,亦或是學習的方式需要修正,而不是一味強硬地逼迫孩子繼續學習!


首先,周圍的人應給予正面的鼓勵和喜愛英文的態度。


另外,要選擇適合孩子的英文學習方式。學習語言有很多方式,同一個方式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小朋友。帶著孩子看英文動畫、聽動畫裡的英文對話、一起聽英文歌曲,或是一起玩英文遊戲,都是學習英文的不同途徑。


重點是讓孩子感到輕鬆有趣沒壓力,才能引起學習的動機。要讓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得到成就感、建立信心。


6、孩子不開口說英文怎麼辦?


學語言會有一個「語言沉默期」,這個「語言沉默期」的長短因人而異。


語言學習是日積月累的,爸爸媽媽不必太緊張,而是要輕鬆地看待這件事。


語言的學習可以是有趣的、無意間的,甚至是刺激的,因為每個孩子的學習方式都是不同的。爸爸媽媽可以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孩子們一定是選擇用自己最輕鬆、最能夠表達的方式來應對。


如果家長比較強勢或硬是要求孩子用英文溝通,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導致孩子不想開口。


7、孩子只說單詞怎麼辦?


對於英語非母語的孩子來說,在學第二語言時,通常最早說出來的都是以「單詞」為主。因為我們不是在一個母語的環境中學習,沒有大量的語言刺激,所以一開始,往往都是將很多單詞拼湊成一個句子來表達自己的語義。


如果孩子們一直持續單詞的學習,往往會遇到瓶頸而無法正確表達語義。


其實,就算是單詞的學習,也應該在一個有意義的情境中進行,也就是讓單詞出現在一個句子中。這個單詞前後文所賦予它的意義,可能會有所不同。透過不同語句的閱讀,讓孩子看到這個詞在不同的句子中出現,才會進而了解這個單詞的不同意義與用法。


身為父母,要如何在家協助孩子進入「有意義的學習」呢?


閱讀繪本是最簡單的方式。繪本的文字較淺顯易懂、重複句型高,又有圖像輔助。在朗讀繪本故事時,孩子們聽到的是完整的句子,不只學到了裡面出現的單詞,更了解了書中句型的運用。


孩子需要時間累積句型的學習,年紀越小越需要更多刺激讓他們練習說出一些簡單的句型。爸爸媽媽在家可以嘗試運用不同的繪本、歌曲、影片或是遊戲,增加孩子開口說句子而不是說單詞的機會。


8、何時開始背單詞?


幼兒階段的英語學習,不應該是大量的背誦,而是有大量的聽的環境開始。只要我們提供適當的學習情境,孩子就會慢慢融入這個語言的情境當中,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大量的、有質量的輸入(input)。有朝一日,累積夠了,孩子想開口了,自然就會有輸出(output)了。


孩子從開始接觸英文、學習英文的時候,就已經在累積英文單詞了,只是很多家長關心的是什麼時候開始讓孩子以拼寫(spelling)的方式背誦單詞。

其實在幼兒階段,拼寫單詞並不重要,而是應該儘量提供給孩子聽、說、讀英文的環境。


如果您家中的小孩是幼兒園或低年級階段,不妨多和他們玩一些自然發音的遊戲,增強他們在phonics方面的能力。基礎打穩了,有助於提升以後背誦大量單詞的能力,也有助於減輕壓力。


孩子們在幼兒階段學好自然發音(Phonics),往後到了需要背誦大量英文單詞時,就可以運用自然發音所學到的歸類方法來背誦單詞,如此可以事半功倍!


9、如何幫孩子複習英文?


家長千萬不要自己扮演老師的角色。


因為一旦家長變成老師,對學習「成效」就會有所「期待」,孩子就會開始感到無形或有形的壓力,造成親子間的關係緊張。


建議把系統的英語教學留給學校的老師,家長在家則提供給孩子有別於學校的語言經驗,例如繪本閱讀、影音賞析、旅遊、唱歌遊戲,讓孩子有更廣泛的英文接觸。


10、外籍老師比較好嗎?


老師的英語流利度是否足夠,和孩子的互動是不是有一套,孩子們是不是能很快進入課程,教學內容的深度是否夠,對孩子使用錯誤的英文如何反應,對於多元文化是否有更多一分見解,是一位合適的英文老師的特質。


有雙語甚至多語背景的人,融合了東西方不同的文化成長背景。他們除了教孩子英文、帶給孩子不同的文化學習體驗之外,還可以幫孩子化解文化間的隔閡,讓孩子認識、尊重,甚至進一步欣賞這些多元文化。另外,不同的生活方式或是節慶的分享,也可以讓孩子了解世界各地風俗民情的不同。透過這些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分享,孩子的學習更多元,也可以接觸到不同口音的英文,而不是只學習到北美口音的英文。


四、關於繪本選擇與閱讀


1、如何選擇英文繪本?5個原則


① 語句的重複性要高


「重複性高」是第二語言學習的重要元素,語句出現的頻率高,就算是較為複雜的句型結構,孩子重複聆聽之後,才有機會模仿,進而跟著開口說英文。

② 從字大句短的書開始


剛開始接觸英語繪本,可以先從字大、音節少、句型短的書起步,目的是在構建孩子「基礎詞彙」能力。


而要吸引孩子「看」字,文字的呈現形式相對重要,大又可愛的字體、文字出現的位置等都會影響孩子的「視覺追蹤」。


家長帶讀時,第一次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閱讀的視線,通常孩子耳朵聽父母念,眼睛是在看圖。第二次帶讀時,可以「指字」,引導孩子的視線跟著我的手指,目的就是在帶孩子「認字」。


③ 符合適當的年齡


符合孩子年齡的適讀的書,才能引起孩子對故事的共鳴。即便是跨文化的繪本,挑選的原則也是符合幼兒的認知及生活經驗,只是故事的場景是發生在不同的國家。


④ 英文程度非關鍵


不論孩子的程度如何,父母只要掌握一個原則:「大量念讀」就對了


也不需要在意繪本的英文難易,這些都可以運用所謂的共讀策略來克服。因為繪本的可愛之處,就像看沒有中文字母的英文電影一樣,可以看圖說「畫」,讓孩子去「猜意思」,這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過程

因此,若父母選到英文程度較難的書,那麼圖像一定要有清楚的「示意」功能,或是父母可以改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來替代,自己「說故事」。遇到無字書,甚至可以顧慮孩子參與共讀說故事,說錯都沒有關係,目的是讓孩子有機會開口說。


⑤ 循序漸進、慎選繪本、不要迷信得獎書或套書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對於繪本的喜愛與否都是非常個人的經驗,爸爸媽媽們可以適度引導,大量給予閱讀環境,但請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過於主導孩子的喜好


有些得獎書的文學性過高,或是插畫的藝術性強烈,不夠貼近幼兒的認知發展及生活經驗,因此不適合作為進入英語繪本閱讀的入門書。


2、親子共讀英語繪本的6個要點


① 看不懂英文,仍然可以看圖說話


繪本之所以稱為繪本,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即是插畫,好的繪本可以讓孩子看圖就能了解文意。而且,幼兒的閱讀發展,是圖像先於文字,所以父母在帶讀時,千萬不要忽略了引導孩子觀察圖畫。


② 互動式閱讀,英語閱讀的敲門磚


父母第一次帶讀,或是孩子對閱讀有些卻步時,「互動式」閱讀可以當成幼兒閱讀的敲門磚,讓孩子感受到書本其實「很好玩」,接下來的親子共讀之路就不難走了。


③ 善用道具,但繪本才是主角


有時候,第二語言的學習,道具是必要的輔助,只是家長必須謹慎判斷使用的時機和方法。當道具過多時,孩子的眼光反而會「失焦」,目光集中在道具,而非主角繪本上。


可以試著先把道具藏起來,配合故事適時拿出來,或是等到故事情節進入高潮,甚至是故事結束之後,想帶著孩子「Retailling」,把故事再說一次,才將道具拿出來使用。如此,孩子會因為期待道具的出現而更願意耐心聆聽完故事。


④ 不要用繪本說教


在帶讀故事時,忠實地將故事念讀給孩子聽,不會進行過多的詮釋,孩子絕對有能力「感受」故事。


隨著成長階段的變化,孩子對同一個故事的解讀也會有所不同,父母不必心急地將自己的「理解」與「感受」強制灌輸給孩子,不妨把故事的「想像空間」保留給孩子。


⑤ 透過韻謠熟悉英語語感


有韻謠感的文字,可以幫助孩子第二語言的學習,透過音韻、有節奏的音節,孩子可以熟悉這個語言的語感。而且富有韻律感的文字,對幼兒來說也很容易模仿。


⑥ 適當運用有聲書


好的有聲書,聲音必須有表情,也會依著故事情節搭配合適的音效。爸媽挑選有聲書的訣竅就是,要選擇為這個故事「量身定做」的有聲書。


但不要把孩子的閱讀全交給有聲書。不要忘記,孩子長大後對於閱讀的記憶,應該包含了父母的陪伴,那種充滿溫暖的安全感。


枯燥的讀書筆記還能讀到這的話,你一定也在認真思考英語啟蒙這件事吧?吳敏蘭的英語啟蒙理念中,是否有你贊同或疑慮的點呢?歡迎留言交流~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
    自蒙育讀書活動中加入媽媽共讀組後,一大批媽媽都積極地參與其中,今天由太原小夕媽媽來分享暑期的共讀書<繪本123,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
  • 吳敏蘭書單: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文繪本書單
    吳敏蘭,臺灣人,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臺灣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吳敏蘭就是圖中這位美女媽媽啦
  • 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孫瑞玲老師微課
    經過聖誕歌曲的學習,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英語歌曲的魅力!如繪又要帶給大家一個好消息!
  • 【英語啟蒙微課堂】孫瑞玲:跟著歌謠學英語,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
    關於英語啟蒙,媽媽不知道如何教孩子? 繪本、兒歌資源那麼多,怎麼挑?父母英語不好,怎麼辦?
  • 用英文繪本做閱讀啟蒙,請一定要看看吳敏蘭
    今天咱們來聊聊英文繪本啟蒙界的第三位大咖——吳敏蘭。自從研究英語啟蒙,這三位大咖就是繪本啟蒙界的指南針一樣的存在。之前的兩周我帶大家了解了廖彩杏和汪培珽,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媽媽中的戰鬥機、真學霸——吳敏蘭,會有什麼樣不同的方法可供大家借鑑。
  • 0-6歲繪本推薦:吳敏蘭英文啟蒙書單為何深受家長們的喜愛?
    更重要的是這能幫助實現雙語啟蒙,並把讀書這個好習慣培養成他們的終身愛好。讀繪本的價值簡直可以另開一篇萬字長文,但實施起來卻非常容易。/如何選繪本/關於讀什麼繪本這個問題,我走了許多彎路,無論是公號的推文/團購,還是噹噹/亞馬遜熱銷排名,我都試過,命中好書的概率是有的,但是並不算高。
  • 吳敏蘭:英語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
    現在搜狐母嬰特邀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精通七門外語的著名英語繪本閱讀推廣人吳敏蘭,就是要告訴大家,英語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只要遵從兒童成長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用恰當的方法,英語啟蒙還是so easy。
  • 女神講座回顧【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
    啟蒙初期,寶媽們可以考慮選擇色彩鮮豔,畫面豐富,故事簡單,韻律節奏感強,重複性強,能夠吸引孩子培養孩子興趣的並且有原版配音的兒歌繪本,既可以增強她讀書的自信心,又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此外,我個人比較提倡將英文書和中文書分開,不是很喜歡雙語書籍,因為在中文強勢語種的大環境下,孩子很容易牴觸英語這種外來語種,特別是有一定中文識字能力的孩子,很容易將雙語教材當成中文書籍來閱讀,反而失去了雙語書籍原本的意義。同理,輸出問題亦是如此,每個單詞和句型都要去解釋和翻譯,就失去了英語本身的魅力。
  •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小朋友的英語啟蒙實用計劃2分鐘搞定!
    吳敏蘭老師的理念:獨創五感理論,讓孩子們從「觸覺型、視覺型、聽覺型、嗅覺型、味覺型」五個維度感受體驗,愛上英語。吳敏蘭認為,對孩子而言,英語最重要的不是學,而是啟蒙,吳敏蘭的觀念就是透過一邊讀一邊玩的過程,讓家長每天花20分鐘讀繪本給孩子聽,讓孩子覺得學習英文是件有趣的事。
  • 英語啟蒙?每個媽媽都能勝任!
    ,我想先推薦《Read to your bunny》這本為爸爸媽媽們所寫的書。   她一直致力於推動親子共讀,並相信幼兒能從經驗中學習,進入學校之前,孩子所有的學習經驗都來自於家庭,因此,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 吳敏蘭書單:英語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
    很多注重孩子英語啟蒙的爸爸媽媽們一定都知道「三大英語啟蒙體系」——廖彩杏、吳敏蘭和汪培珽。之前寶媽也和大家分享過廖彩杏書單的繪本資料,今天寶媽和大家分享的是吳敏蘭書單推薦繪本資料。吳敏蘭書單詳細列了0-6歲的階段分類吳敏蘭的分類較為客觀,有對書籍詳細介紹和推薦理由。從0歲就可以開始讀,一共120多本書。她的書的特點是趣味性強,異型書多。寶媽建議,應當先讀完廖彩杏,學會方法,打好基礎,再讀吳敏蘭推薦的書單。
  • 吳敏蘭譯作《屋頂上的貓》
    吳敏蘭(繁體版譯者)美國哈佛大學跨文化雙語教育碩士,現任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育有一子一女。兒時跟隨外交官父親遊走各國,受到6個國家文化的洗禮,學過7種語言。從小立志當幼兒園老師,夢想擁有一所自己的幼兒園。
  • 對孩子而言,英語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學,而是啟蒙. (附吳敏蘭書單)
    現在就讓吳敏蘭老師來告訴大家,英語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只要遵從兒童成長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使用恰當的方法,英語啟蒙也可以so easy!總有家長糾結何時開始英語啟蒙,其實英語啟蒙隨時開始都可以,重要的不是這點。問題在於,怎麼開始?什麼樣的素材開始?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 活動丨「故事魔法師」吳敏蘭講座報名:掌握這些方法,輕鬆勝任孩子...
    她是孩子們眼中的「故事魔法師」,也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作品上市以來印了5次,受到很多家長歡迎,被視為「英語啟蒙家長掃盲必修課」和「不能錯過的兒童英文親子家教閱讀指南」。更令人羨慕的是,她是兩個孩子的幸福媽媽,和先生志同道合,一起建立了夢想中的幼兒園。
  •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三大英文啟蒙書單丨乾貨分享8
    我們走的是廖彩杏路線,她推薦的書本很多都能唱讀,小孩比較喜歡。同時結合I can read系列的故事繪本,裡面的故事也比較有趣。盡信書則不如書,一本書能吸取一點對自己有用的就值了,剩下的每個娃不一樣,還是要自己觀察摸索,堅持和練習比較重要。
  • 【大咖免費微課】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
    別急,這次快樂英語微課堂很榮幸的邀請到了家庭英語啟蒙實踐經驗豐富的達人Bena 媽媽,本次她將通過英文啟蒙的最佳時間,英語究竟該如何學才能事半功倍?如何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等方面和大家分享並為大家揭秘小女神Bena 的英語啟蒙成功之路。
  • 發音不準就不能教孩子英語?聽聽四大英語啟蒙名家怎麼說!
    等等,網上碎片化的知識太多,且莫亂了心神,我們先看看專注英語啟蒙的大神怎麼說!本文觀點來源於廖彩杏《用有聲書聽出英語力》、吳敏蘭《繪本123 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文啟蒙》、安妮鮮花《不能錯過的英文啟蒙》、蓋兆泉《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四大英語啟蒙理論書各有特色,媽媽們背景各異,但都經歷了成功培養雙語寶寶的過程,對我們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
  • 【重磅】| 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英語啟蒙界的三大超級英雄
    (俗稱「廖單」)包括168本繪本並列出了52周詳細的學習計劃 對於英語啟蒙剛入門、工作繁忙的家長來說透過定時定量英文輸入,方法也是簡單容易操作 因為大部分繪本都能唱0-3歲的寶寶:躺著可以靜靜地聽吃飯、玩的時候也可以循環反覆地播放一天可以聽好幾個小時3-6歲的孩子可以一本本地讀,學唱兒歌啦
  • 正統英文啟蒙三大體系(廖彩杏、汪培珽、吳敏蘭)
    昨天班門弄斧的跟大家分享了一下自家野路子的英文啟蒙之路,有家長就比較好奇正統經典的英語啟蒙是啥樣的,好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 汪培珽的英語啟蒙之路,也太艱辛了吧
    臺灣兒童英語啟蒙界,比較出名的雞母有三個,廖彩杏,吳敏蘭,汪培珽。 這三個人寫的書,風格迥異。吳敏蘭對家長的要求不高,理念是讓家長陪小孩玩英語,推的書單重複多,夠簡單,朗朗上口。代表作有《繪本123,每個媽媽都能勝任的英語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