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獲取更多詩文學習乾貨!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考上名校,是許多學生多年苦讀的終極目標,也是很多人對「優秀」的標準定義。
然而那些站在高考金字塔尖的人,他們後來成功了嗎?他們是否過上了想要的生活?
在傳統的認知裡,我們很難把985和廢物這兩個概念拼湊在一起,
但前段時間,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小組悄悄成立。
5月10日組建至今,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這個小組吸引了近8萬的組員。
在這裡自稱「廢物」的人,大多都是985、211高校的學生。身為高考「成功者」的他們,分享的故事只有一個關鍵詞:失敗。
985、211、「雙一流」……這些標籤取代了學生們每一個具體而個性的願望,成為了普遍追求。在這樣的追求之下,「分數」成了幾乎唯一的度量標準。踏入名校後,擺脫了分數的束縛,也失去了遵守多年的「何為優秀」的度量衡。
高考中的成功者,在多元的標準和競爭面前仍顯稚嫩。在名校裡,很多人陷入了迷茫。
6月份,一篇名為「一個北大高考狀元的抗抑鬱史」的文章,更是把這個群體推向了高潮。
故事的主人公,是高考某省的文科狀元。像無數的小鎮做題家一樣,經歷過高考的璀璨後,他也曾幻想天高海闊任我飛。但進入大學後,卻驟然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學霸——十年寒窗啃書本,只會做題,沒有微信,沒有才藝,沒有興趣。突然襲來的迷茫讓她覺得自己是個垃圾。
在大三得了抑鬱症,休學一整年。
在這篇文章裡,有幾段自述令人印象深刻,她說:
那個時候,我借的馬爾克斯會被老師沒收;我在家讀《紅樓夢》會被我媽制止;我的周記會被老師評價:寫得很好,但想得太多。
高中是有社團的,我愛下棋,就報了西洋棋社。第一次上課,和兩個人下我全都贏了。我很開心地告訴我媽,沒想到她大罵了我一頓:你心思還在學習上嗎?你還想高考嗎?我說年級第一也去了。她反問我:那你是年級第一嗎?
考上北大後,選專業時,我放棄了嚮往了多年的文史哲選了商科,理由很簡單:家裡人都覺得念商科有前途,我不願跟家人衝突。但當時的我連金融是幹嘛的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以後具體能做什麼。
進入大學後,身邊的狀元濃度高得嚇人。天津狀元寫得一手好文章。新疆狀元跳起舞來光彩照人。遼寧狀元能力很強,性格乾淨利落。比起他們來,我就是個土鱉學霸。
我們發現,潛藏在這群「985廢物」的失敗之下的是迷茫,他們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這個真實豐富的世界。
高考,只是起點。僅靠一張高考成績單,是無法快速實現「鯉魚跳龍門」的。高考結束後,就不能再老老實實過獨木橋。八仙一起過海,必須各顯神通。
相比之下,還有一群孩子就非常幸運了:
還記得詩詞才女武亦姝嗎?
16歲就在央視《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憑藉強大的實力和淡定的心態,取得了詩詞大會開播以來的最高分,成功奪冠,被大家親切地譽為「國民才女」。
學習上,她很努力,也很自律,不僅文科成績好,理科成績也非常棒,今年上海高考滿分660分,她考了613分。
為人處事上,她大氣有禮,說起話來有理有據,比賽中戰況激烈,全員緊張的時刻,她不慌不忙,淡定說出那句讓評委和對手都極其讚賞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這不僅源於她強大的知識積累能力,更源於她強大的內心。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她都能保持一個平和淡定的心態,不焦躁、不驕傲、不氣餒、不妥協。
換做普通成年人,在相同情況下,也不一定能有她的這番從容。
而這番優秀,得益於家庭閱讀氛圍。小時候武亦姝成績差,爸爸媽媽就帶她去拜訪朋友家酷愛讀書的孩子,學習教育經驗。回來後全家就開始改變了。
媽媽棋牌室不去了,開始閱讀看上去就無聊的《二十四史》和《山海經》;手機也不玩了,改為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名著情節,改編故事結局。
這樣重視孩子精神富養的家庭也越來越多:70後父母們,無非就是給孩子上上課外補習班。80後父母們,籌備學區房,上興趣班,出國遊學。而我們的90後父母們,已經開始主動尋找應試教育的弊端,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甚至在思想教育這塊都各顯神通。
河北狀元郜楚煊,從小就在爸媽帶領下讀「閒書」,《紅樓夢》《史記》等等,樂在其中;
黑龍江的張子昂,五年級就跟著爸爸讀歷史,愛看書是他的生活習慣,2019年他以672分成為高考狀元;
以718分成為浙江理科狀元的張楚衣,很感謝自己的父母。父母從不要求她在課餘時間學習。比起成績,張爸反倒覺得女孩子眼界很重要。
腹有詩書氣自華。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人生的底色,在最美好的年少時光,就在書香筆墨、草長鶯飛的滋養中度過,對於孩子來說,只有打好了中國人的這個底色,人生奠基才會更厚實。
1、沉靜、滋養內心,養成非凡氣質
——古詩文的積累,決定你的教養和層次
這樣一句話這樣形容美人:聞過書香的鼻,吟過唐詩的嘴,看過字畫的眼,這樣的女子臉上是文氣,眼裡是慧氣,身上是靜氣。
美貌可以化出來,但一個人的教養和層次,只能通過日積月累的文化沉澱。其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古詩詞浸潤。
2、出口成章,練就出眾表達力
——古詩文是學習語言和中文最好的開始
春天,萬物復甦,懂詩的孩子能脫口而出「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而不是只會讚嘆「好美啊」!
看到群鳥飛過,懂詩的孩子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你看,好多鳥!」
從小學習古詩詞,中文之美就在心裡扎了根,之後再學習文言文,就輕車熟路多了。寫起作文來,語句表達也自然精煉。
3、傳習古人智慧,擁有強大處世能力
——古詩文豐富你對世界的認知
世事洞明皆學問,自然界的花開花落,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古文經典中,詩詞歌賦中,不僅有美景和情感,還有古人的處世智慧和人生態度。
領會詩詞的內涵,學以致用,讓孩子進入詩人的人生,暢遊歷史長河,把知識內化成看待世界的好奇心、面對事物的好審美、為人處世的好心腸。
4、脫穎而出,讓人生開出別樣的絢爛
——古詩文給你一份從容與力量
孩子的情緒在詩詞的世界裡被看見、被說出、被撫慰,詩詞成為了孩子成長的秘密花園。當面對人生困惑時,當我們面對挫折時,當我們面對離別時,從心發出的那一句句詩,會給我們解答,給我們慰藉。
讓他們在以後漫長的人生路中有了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01 緊密結合教育新改革
2019年9月起,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這是對語文閱讀積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理解的深度考察,沒有全面的、綜合的、過硬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學生是很難達標的。
因此,秦漢胡同古詩文課程結合教育新改革,語文的學習,拋開應試的怪圈,開啟素質培養的新篇章:
秦漢胡同學員詩集《蹣跚集》·葉嘉瑩先生題字
秦漢胡同古詩文學員作品
02 系統的課程體系
03 獨立研發教材
04 線上線下聯通配套
線下名師授課,在藏品中善文長物
原創獨家線上音視頻趣味學習
打卡跟進 + 學習認證等
線上+線下聯通配套
讓文心靈動的氛圍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