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獲取那麼多的信息?」
「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伴隨著腦海裡不斷閃現的問號,蘭州市公安局民警李剛拉開了轟動一時的「2.12」特大套路貸案偵破序幕。
見疑不放牽出巨網
2018年11月,李剛在手機應用市場上發現名為「甜兔—美味菜譜」等手機應用軟體的實際功能和應用描述不符,且網民差評反映非常強烈,稱之為:「掛羊頭賣狗肉」。
發現疑點後,他隨即對這些軟體進行了分析檢測,發現其不僅名不副實,還具有強行獲取包括通訊錄、通話記錄、簡訊、位置、內存、錄音機、攝像頭、麥克風等智慧型手機所有使用權限的問題。
作為一名「老刑偵」,李剛意識到這些軟體涉嫌犯罪的可能性極大,立即向上級作了匯報。
隨即,在蘭州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李剛組織全隊民警展開深入偵察,發現該平臺涉嫌網絡套路貸。
僅初步分析,甘肅省便有2000多名受害人,放貸金額高達數億元,每天的流水高達500多萬,案情極其重大。
經偵查研判,僅甘肅地區涉案就達數億,放射全國,其危害程度難以想像。似乎,一張無形的巨網已被李剛等人牽起一角。
鑑於案情重大,涉案地區廣人員多,蘭州市公安局指示相關部門聯合展開進一步偵查,反電詐中心根據提供的受害人信息核實案情,支撐打擊。
抽絲剝繭團夥顯現
2019年1月12日,李剛和辦案民警一起前往杭州某公司,根據檢測發現的IP位址,依法調取了犯罪團夥利用手中殼公司租用伺服器的數據。
160G,包涵了「甜兔」「網牛」「白條」等8個網貸平臺的資料庫數據。
時值春節,又遇祖母去世,但李剛匆忙參加完祖母葬禮後即可投入對數據的分析研判,多少個徹夜加班,李剛已經記不清,但最終的結果卻震驚眾人!
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8個平臺非法獲取了482萬人的通話記錄、通訊錄和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利用20多個主體殼公司及其對應的網貸平臺和APP應用,累計放貸113萬餘筆,放貸金額達19.46億元,收回資金30.25億元,非法牟利10.79億元之多。
同時,全國被騙人數達25萬餘人,僅甘肅就有受害人近3萬,其中蘭州市受害人數為2300餘人。平臺內註冊的工作人員帳戶多達600餘個(含催收人員),其催收外包公司有20餘家,平臺推廣的相關類似APP有1300餘個。
至此,這個潛伏在網絡世界,毒害百姓的無形巨網清晰地呈現在了警方眼前。
鎖定目標精準打擊
2019年2月12日,專案組成立,上級責成各警種、各部門密切配合,嚴密偵控,限期破案。
接到任務後,李剛再次組織民警對調取數據中發現的嫌疑人展開嚴密布控和落地核查,快速鎖定犯罪嫌疑人。同時,對主要嫌疑人的活動蹤跡進行實時布控,全面掌握了嫌疑人活動規律。
隨後,蘭州市公安局抽調各警種及城關、七裡河、安寧、紅古等各分局精幹警力500餘人組成聯合打擊隊伍,迅速趕赴西安、合肥、亳州、杭州等地開展集中收網。
為確保抓捕順利進行,3月11日李剛帶領工作小組先期前往西安、合肥、亳州、杭州等地作為先遣組,綜合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安排部署打擊方案。
3月14日晚,針對該犯罪團夥窩點分散、犯罪嫌疑人散落全國多地的特點,李剛組織辦案民警結合前期偵察組實地摸排核實情況,對關鍵嫌疑人的活動軌跡進行精準刻畫,在全面掌握了嫌疑人活動軌跡和規律後,配合專案組制定周密的抓捕方案。
3月16日凌晨,隨著收網令下,專案組在公安部統一指導下全面收網,一舉摧毀該套路貸特大犯罪團夥。
在杭州主戰場,李剛帶領大隊兩名年青民警一直戰鬥在收網一線,不僅完成本職工作,還肩負起了抓捕、看管、詢問等之前從未經歷過的工作。
固定證據圓滿收官
按照以往經驗,案件收網後他的工作即宣告結束,但「2·12」專案和以往的案件不同,所有的證據都在資料庫中。
為此,李剛又會同相關部門再次前往杭州某公司,調取該團夥控制的另外11個「網貸」平臺的相關數據,將該團夥開發運營的19個「網貸」平臺等數據全部核實。
而此時新的難題又出現:100多T的海量數據,如何存放?如何分析?如何展示?都是問題。
但是,李剛不光是偵查辦案的能手,更是具有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多學科知識的複合型人才,多次榮獲公安部和省廳的科技大獎,特別是2019年4月被市委組織部人才辦授予「蘭州市青年專家」榮譽稱號。面對這些問題,他與相關部門一起制定解決方案,積極建言獻策,最終解決了這些難題。
為搞清相關技術方面的問題,李剛還會同辦案民警一起對團夥技術人員進行了審問,為法制部門在與檢察院的溝通中進行電子證據的展示提供了技術保障。
從案件線索的發現、偵察、打擊到數據分析支撐審訊的整個過程中,李剛縝密的偵查思路對案件的成功偵破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常對隊員們說的一句話是「你們多關聯一下、多想一點、想細一點、想深一點」。
「要時時刻刻明白自己的身份」這是李剛常常對自己說的話。在運用各偵控系統信息資源和各個環節中都樹立法制理念,始終做到所辦的每一起案件、處理的每一起警情、使用的每一項措施手段都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有根可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