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路」終於要變成「水泥路」了!新疆哈密市蹚出基層社會治理新...

2020-12-20 中國長安網

「我們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8月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居家群眾依法調處矛盾糾紛913宗,解決困難訴求4360件,進行心理疏導3651人次,宣傳教育84359人次,查找問題隱患262件,整改落實254件……有效預防和化解了社會矛盾糾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哈密市伊州區城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法書記張斌如數家珍、一一道來。

城北街道轄區面積11.9平方公裡,與兵團、鐵路既是鄰居又形同一家。該街道總人口33454戶、78201人,其中鐵路人口就達19401人。街道自今年被確定為哈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單位以來,抱著「首試必成」的信心、決心迎接「大考」,努力蹚出一條具有時代特點、城北特色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子。

綿綿用力方能久久為功!年初以來,哈密市委政法委針對近年來平安建設中的各項工作進行了認真梳理、拓展、整合和升級,重點對城北街道進行了精準指導,目前該街道的醫療糾紛、金融消費糾紛、勞動爭議、家庭糾紛等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普遍建立,基本形成了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仲裁調解、商事調解有機銜接,政法委、法院、司法、公安、民政、婦聯等單位和部門協調聯動,逐步形成了社區吹哨、「三家」報到、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以民安護民生,城北街道正向著良法善治、文明暖城目標砥礪前行。

謀劃「一盤棋」工作聯動

有31棟居民樓的碧綠花園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民生問題的焦點,這個由兵團第十三師開發、伊州區管理的小區矛盾重重,從徵遷工作、物業管理、房屋質量到水電暖都令居民不滿。城北街道祥和社區雖是這裡的「大管家」,但也只是孤軍奮戰,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一直治標不治本。有些居民氣憤地說:「啥也幹不了,還管我們?」

被「懟」的城北街道班子成員決心以問題為導向,深刻理解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充分認識開展試點工作是建設高水平平安哈密的必然要求、保障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高標準補齊短板的難得機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於是,城北街道經過一次次摸排、調查,以融合治理、法治治理為切入點,及時召開「兵地聯席會」,到會人員有街道班子成員、祥和社區幹部、兵團第十三師火箭農場相關領導、房地產開發商、居民代表等20多人。把問題擺在桌面上,傾聽民意,各抒己見,現場氣氛熱烈,最終達成共識。兵團施工隊很快進入碧綠花園,修建道路、建設綠地等,9月8日完工。與此同時,主要是兵團第十三師居民的萬家樂平房區由祥和社區管轄,也通過「兵地聯席會」解決了道路修建問題,市政公司施工人員於9月5日進入該平房區。居住在這裡的居民欣聞此舉落地,紛紛奔走相告,「泥巴路」終於要變成「水泥路」了!

祥和社區的幹部和志願者在進行平房區衛生整治活動。(資料圖片)

城北街道陽光社區的「鐵地議事廳」「老鐵說事點」在轄區人人皆知。由於主要住戶是鐵路職工,為此專門設計了新穎的標誌「陽光下行駛的和諧號」,以體現鐵地高效聯動,無微不「治」的鄰裡情誼。

據陽光社區黨總支書記胡冬玲介紹,「鐵地議事廳」和「老鐵說事點」是該社區的兩張名片,「鐵地議事廳」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議事活動36次,參加人數達720餘人次,解決熱點難點問題110多件。另外,「老鐵說事點」由社區調解員、法律顧問、老黨員、德高望重人士等擔任說事員、信息員,採用開門說事、評理調事、便民答事的方式解決群眾身邊事。

陽光社區居民王秋愛是「哈密精神」的代表人物,她在33年前為滯留旅客免費送水送飯的感人故事家喻戶曉,如今她是該社區「家庭黨校」校長,從黨建知識到法治宣傳,課堂內容生動而豐富,已成為轄區居民的「必修課」。在該社區黨委的關心支持下,王秋愛還組建了「七彩陽光」義工服務團,分為「紅色文明勸導」「綠色環衛保潔」「橙色扶貧濟困」「白色醫療送診」「金色宣傳教育」「藍色安保巡防」「紫色調解糾紛」,隊員達140多人,大多是鐵路退休黨員及職工、家屬,努力將「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理念運用到基層社會治理領域,為哈密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平安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等錦上添花。

精織「一張網」初心為民

城北街道黨工委下設2個社區黨委、10個社區黨總支、1個村黨總支,33個網格黨支部,14個黨小組。據了解,1個網格黨支部大概服務1000戶左右,縱到邊、橫到底的社區網格化管理,讓社會治理的綜合職能下沉到最前沿,並在街道12個社區全面推開,暢通了社區服務的「神經末梢」,初步形成一套黨建統領、融合治理、法治治理、改革賦能、社會參與的「城北特色」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六心」服務:

健全普法工作機制,發揮領導作用「核心」;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聯合普法宣傳「強心」;深入開展依法治理,聯動法律服務「暖心」;突出重點法治宣傳,助力普法教育「攻心」;健全法律服務體系,聯手調解矛盾「舒心」;建立協調聯動機制,聯勤聯防聯控「融心」。

6月26日,社區幹部進行禁毒日宣傳活動。(資料圖片)

「六心」服務與民「心心相印」。城北街道整合了「黨的建設、綜合治理、綜合執法」等信息資源,不斷升級基層社會治理的精細化程度。

在城北街道機輛路社區,社區法官工作室已籌建完畢,現任伊州區人民法院審判員的丁卜海成了這裡的第一任「網格法官」,他的簡歷上醒目地印著八個字——「公正司法,司法為民」。在機輛路社區,還有一直為千家萬戶免費提供法律援助的蔡萬鵬律師和李蓉律師。機輛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柔鮮·圖爾遜說:「這些法律顧問都非常熱心,他們主要開展法律宣傳、協助調解糾紛、解答法律諮詢、實施法律援助、指導法治建設等工作。」由於兵鐵地人口密集,機輛路社區為補充力量,又專門聘請了一名律師,共同為社區群眾提供法律保障,讓法治之光時刻守望公平正義。

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盈今年7月經組織安排,成為城北街道躍進村黨總支第一書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長,目前,她正在做「三件事」。第一件是與市正信公證處籤訂協議,約定每年為村民提供3000元法律援助資金;第二件是與君始律師事務所籤訂包年協議,為村民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第三件是依法解決了1名村民與城北街道多年來關於村集體土地使用的糾紛。短短1個多月,劉盈及「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們以時不待我的精神,不舍晝夜地開展工作。

今年,哈密市智慧調解系統逐步完善,城北街道人民調解員全部成功註冊帳戶,並及時錄入調解案件,正向著機構人員模塊錄入完成率實現100%、每月案件的錄入率比照紙質報表100%完成、街道調解案例模塊按時上報率100%的「三個百分之百」目標努力。

用好「一根線」匯聚力量

「社區幹部+市、區、街道三級下沉幹部+『訪惠聚』工作隊+網格長+小區長+聯戶長+志願者」等,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打響後,城北街道因地制宜用好這「一根線」。人們說「社區守住了,街道就守住了,城市也就守住了。」一席話道出了基層社會治理重心要向下沉的重要性,城鄉社區處於黨和群眾連接的「最後一公裡」,一定要做到「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網格作戰成為核心。一切聽黨指揮,一切工作都要精、嚴、細、實和有條不紊。城北街道採取「定人、定崗、定時、定職、定責」五定工作法,實現組織動員在網格、任務執行在網格、問題發現在網格、防控服務在網格、責任追究在網格,真正將「最嚴」管控從「紙上」落到「地上」。同時,充分發揮小區業委會監督作用,壓實物業對小區居家隔離、人員流動管控、公共場所、樓道及電梯防疫責任,推動網格化管控力量進一步提升。

陽光社區老鐵志願者服務隊為轄區老人免費維修下水道。(資料圖片)

在疫情防控最艱難的時刻,經與中鐵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溝通,城北街道與哈密各站段建立聯繫機制,積極開展門口值守、居民勸導、法律宣傳、核酸檢測人員信息核實等工作,協助包聯村、社區開展網格化排查,挨家挨戶登門了解居民外出及發熱情況,同時做好小區居民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工作,幫助居民購買蔬菜糧油、購水購電、清理垃圾,測量登記體溫,晚上輪班值守,共同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一場疫「考」,考出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城北街道除居住著兵鐵地的群眾外,流動人口、外來人員較多,「城北阻擊戰」團結了轄區所有力量,實現「人防+技防+物防」戰「疫」格局,生動展現了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機輛路社區轄區居民田先生說:「我們居家就能享受到法律服務、得到法律援助。疫情防控期間,因孩子吵鬧、養狗等一些瑣事,鄰裡之間產生糾紛,社區工作人員調解得妥妥的,讓我們能安心居家!」四川籍外來務工人員張德勝說:「本以為自己是外地人,沒想到社區把我們當自家人一樣關心,家裡有沒有米麵油、勞動合同籤了沒有、娃兒上學有沒有著落……一件件事都想到問到、安排好。太暖心了!我也要為哈密做點事兒。」

一個個創新的「微」治理載體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形成了強大合力。在城北街道,我們看到一個個生動的鏡頭,映射出轄區居民平安、和諧、幸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泥路變成水泥路 快速催生「生態村」
    原標題:泥路變成水泥路 快速催生「生態村」,自身素質隨之提高,社會風氣因此改變……它像酵母,快速催生了一個生態村的形成。這是2月10日記者「新春走基層」走進貴港市港北區根竹鄉新民村所看到的可喜現象。   新民村舊村至六岸原為黃泥路,只能容一輛後驅動車通過,失修多年。村民梁明揚感慨,到處坑坑窪窪,每次拉石灰出去搖晃得厲害,「像跳舞一樣」,顛簸得厲害時還會搖下不少石灰;短短的路程要走半個小時;碰到會車那就更麻煩了,看到前面有車來,趕緊找地方停下來,讓對方車輛先過去。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河村村主任黃若景說,2011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後種植砂糖橘。那幾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種植的砂糖橘口感雖好,但只能用摩託車一筐一筐地拉到鎮上去賣,費時費力。近幾年,在中石化廣西石油梧州分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的接力幫扶下,黃若景家門口通向果園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砂糖橘種植面積也從10多畝擴大到30多畝。
  • 新疆新晶華玻璃環境違法行為仍在持續 四問哈密市有關部門
    距上次收到志願者舉報沒過多久,近日綠會政研室再次收到一封志願者的來信,內容還是有關新疆新晶華玻璃浮法有限公司違法排放汙染物的事件。反饋內容如下:從2020年9月18日點火投產至今,新疆新晶華浮法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晶華玻璃)無證排汙、大氣汙染物超標排放已逾4個月。
  • ...抓好貫徹落實 在轉型發展蹚新路的歷史進程中書寫新的篇章
    他強調,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全會精神融化在血液裡、體現在規劃中、落實在舉措上,勠力同心蹚出轉型發展新路,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書寫新的篇章。省領導呂巖松、李鳳岐、王一新參加有關活動。
  • 聚焦|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二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
    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二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總體思路、主攻方向和重點工作。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必須牢牢把握這一主題,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
  • 《求是》雜誌刊登樓陽生署名文章:--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
    《求是》雜誌刊登樓陽生署名文章: 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誌6月1日刊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的署名文章:《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成就】為基層社會治理嵌入一顆「紅色芯...
    為基層社會治理嵌入一顆「紅色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我市黨建工作紀實(克拉瑪依日報資料圖)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牢牢抓住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建設契機,主動適應城市轉型升級發展,以全域視野推動改革創新,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不斷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為基層社會治理嵌入一顆「紅色芯」,書寫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系統增效的生動篇章。
  • 本臺評論:牢記囑託勇攀高峰 堅定蹚出鹽湖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
    剛剛召開的區委十三屆十次全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及市委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做出全面部署,動員全區上下進一步強化思想武裝、凝聚共識合力、堅定必勝信念、保持戰略定力,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具有鹽湖特色的新路,乘勢而上書寫鹽湖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 社會共治:共青團參與基層治理的新命題
    目前,深化群團改革已被納入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大格局中,這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群團工作的高度重視,也反映了新時代推進群團合作、充分發揮治理效能的內在要求。面對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共青團等群團組織應積極參與基層治理,融入到構建本土化行動邏輯的實踐中來。
  •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率先蹚出轉型新路!武宏文宣講五中全會精神
    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率先蹚出轉型新路!我們要從大同實際出發,激發科技創新這個第一推動力,牢牢聚焦「六新」,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通用航空、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現代紡織、文化旅遊、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著力打造支撐轉型的「四梁八柱」,把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不斷引向深入。
  • 【周周會客廳】育新機開新路 蹚出畜牧發展新路子
    畜牧業作為我國傳統的產業,在改革開放的大局中,由小變大,由弱漸強,既滿足了社會對畜產品的需求,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這既是行業求生存的適應性調整,也是社會經濟和產業發展階段的規律性必然要求。近年來,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專家教授,將論文寫在沁源老區的大地上。得到「智力支持」的沁源,在農、林、牧等方面找到了轉型發展新思路,「激活」了多項新產業,找到了一條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產業轉型發展新路子。
  • 黨領導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邏輯研究
    《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以下簡稱《輔導百問》)有如下解釋:「黨領導基層社會治理,就是要堅持政治領導、組織引領、能力引領、機制引領,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中,使基層黨組織建設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良性互動,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用「烹小鮮」的匠心 築牢「基層治理」之魂
    百姓常說,「腰片要爆炒,快炒快出,便能鮮嫩爽口;雞湯要久煨,小火慢燉,便能湯濃味美」。正如烹飪需要掌握火候一般,在基層治理的決策制定中,同樣需要掌握火候。基層情況千差萬別,各有不同,鄉村多以老年人為主,人口稀少,以集體經濟帶動發展,而城市人群集中,兩者的實際情況不同,管理模式也要有針對性。
  • 黃色泥巴路的香氣
    墨色的山,蜿蜒的小河,泥土堆砌的牆,門前一條半米寬的泥路,路的一邊是土牆,一邊是桑田,沒有什麼青磚黛瓦的古韻,不浮誇,不張揚。但我就是愛它,愛它的恬淡,愛它的沉默。穿過記憶的洪流,任無數雙記憶的大手把我碾成輕塵,重回那段歲月。我就站在那兒,望著幾近倒下卻依然頑強的老香泡樹,望著泥土堆砌的房子的輪廓,望著田裡光禿禿的桑樹,望著不遠處蜿蜒流淌的小河。
  •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黨建引領是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根本保障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的領導。因此,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必須加強黨的領導,發揮黨組織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搭建城市基層黨建聯動機制,形成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體系。
  • 【兩會特輯】創新發展「楓橋經驗」,蹚出訴源治理「羅源模式」
    近年來,羅源法院在黨委領導、上級法院指導下,持續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主動融入基層治理,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訴源治理經驗。2019年來羅源法院加強訴訟與非訴訟的互動、聯動、協調和保障,持續推進訴源減量工程,促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西安高新區丈八街道基層社會治理更加精準高效
    近年來,為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加快落實「一核四化」基層治理機制,高新區多措並舉、群策群力,為基層治理打造出專門的「『一核四化』基層治理平臺」APP。這就在區域基層治理上更加領先一步。一名網格員,一部手機,即可操作完成事件上報和處置的整個流程。這完全得益於高新區為「一核四化」基層治理打造的智慧平臺。
  • 農村終於鋪上3.5米水泥路,為何車主依舊悶悶不樂?原因很扎心
    以前農村的路都是土路,一旦下雨就會變得泥濘難走,在汽車漸漸普及之後,為了更好地改善人們出行環境,也開始修建公路。於是車友就發現有一些農村終於鋪上了3.5米寬的水泥路,主要就是方便有車一族出行。本來是一件大好事,可為什麼車主依舊悶悶不樂呢?真實原因實在是太扎心了。
  • 老城村變成「網紅」花園?新疆和田在「三治融合」中探索市域治理新路
    如今,這座魅力之城正在繪就一幅欣欣向榮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美好圖景。去年以來,新疆和田市委、市政府圍繞建設「平安和田」的目標,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人民為中心,以法治為保障,努力打造一條城市網格化、城郊規範化、農村法治化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田市玉泉湖公園美景。
  • 濟南章丘城關:「聯調共治」走出基層社會治理新路
    多部門聯合組成聯調工作室濟南市章丘區繡惠鎮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各類社會矛盾交替疊加,各類糾紛錯綜複雜。濟南市公安局章丘分局城關派出所創建「心連心警調聯動工作室」,闖出了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發動群眾及時發現隱患為實現更廣度的多元共治,城關派出所積極組織各部門、社會組織和群眾進行更廣泛、多角度的參與式治理,形成「1+1>2」的工作合力,織密優勢互補的聚能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