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外賣收入增四成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詩卉 於桂桂)8月20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海底撈2019上半年總營收116.9億元,同比增長59.3%,新開餐廳130家,顧客人均消費從100.3元漲至104.4元,一線城市的人均消費從106元增長至110元。此前海底撈曾因迅速下沉二、三線城市遭國金唱空,認為其下沉戰略失靈,而從最新財報來看,門店數量激增並未影響海底撈整體的營收,二、三線城市的翻臺率與客單價均有所提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外賣訂單數量增加,外賣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0.9%。分析認為,由於海底撈管理模式和供應鏈優勢,下沉二、三線城市有很大的優勢,另外從火鍋外賣雖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但因配送等問題導致營收利潤較低甚至虧損。

據海底撈最新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業門店達到130家,全球門店網絡從2018年12月31日的466家增至2019年6月30日的593家,其中550家位於中國內地的116個城市,43家位於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及海外,包括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地。與門店激增相對應的是,海底撈的營收也呈現大幅上升趨勢,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海底撈整體營收11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59.3%,海底撈認為營收增長主要是源於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開了259家門店。

此外,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的表現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此前海底撈向二、三線城市下沉策略遭遇國金證券唱空,國金證券分析師唐川發布研究報告稱,儘管海底撈短期門店擴張帶來的增長較為確定,且其餐飲品牌影響力值得一定估值溢價,但目前股價隱含市場對公司未來三年50%-60%的淨利潤複合增速預期很難達到,因此下調海底撈評級從「增持」為「減持」。

但從海底撈2019年上半年的表現來看,一線城市的客單價格從2018年同期的106元增至110元,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客單價也出現了3-4元的增幅。同時在翻臺率方面,一線城市保持5.1次/天不變,而二、三線及以下城市則出現增長趨勢,且二線城市翻臺率高於一線城市。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二、三線城市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連鎖餐企新的戰略市場,針對這些城市,調整消費策略和供應鏈建設成為考驗連鎖品牌餐企的關鍵,而海底撈的供應鏈建設相對成熟,這位其下沉二、三線城市加分不少,除此之外,海底撈在管理模式上優勢明顯,在不同城市採取不同的管理、發展模式的經驗充足,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仍存一定的發展空間。

除了二、三線城市發展態勢向好之外,海底撈的火鍋外賣也逐漸成為重要的增量市場,財報顯示,由於外賣訂單數量的增加,海底撈的外賣業務收入從2018年上半年的1.334億元上升到2019年同期的1.879億元,增長幅度為40.9%。上述業內人士認為,近幾年火鍋外賣和零售領域是火鍋餐企不斷嘗試開拓的增量市場,但目前火鍋外賣市場尚未成熟,除去配送、人工成本,很多餐企反映火鍋外賣營收利潤較低,此外繁瑣的外賣流程和就餐工具也影響消費體驗,因此火鍋外賣有待於進一步標準化和流程化,從海底撈火鍋外賣的業績來看,消費者對於火鍋外賣還是有很大的消費需求。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海底撈2019年營收265.56億:96.3%來自餐廳,外賣業務增長近四成
    96.3%收入來自餐廳公告顯示,餐廳經營收入是海底撈的主要收入來源,公司於2019年貢獻總收入的比例為96.3%,金額從2018年的164.91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255.88億元,增長55.2%,主要由於2019年新開308間海底撈餐廳。餐飲行業營收和利潤率受到門店數量、人均消費額、翻臺率、成本結構等指標的影響。
  • 海底撈半年報出爐:人均消費不降反增,外賣業務增長124%
    公告稱,本集團收入從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1694.6百萬元下降到2020年同期的人民幣9760.6百萬元,下降了16.5%。海底撈餐廳的經營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貢獻了總收入的比例為93.7%,金額從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1331.4百萬元下降到2020年同期的人民幣9150.7百萬元,下降了19.2%。
  • 海底撈半年外賣收入破4億元是怎麼做到的?
    海底撈從1994年創立品牌以來,海底撈已在全球開設935家直營餐廳,其中868家位於中國大陸的164個城市。多年來,海底撈積攢了大量的會員用戶並且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會員體系,如何最大化盤活會員池流量成為了海底撈的一直以難題。
  • 新銳盒馬+老炮兒海底撈 火鍋外賣正沸騰
    而火鍋市場今年並不平靜,盒馬火鍋作為一股新銳力量,此前宣布對火鍋外賣的投入將不設上限。根據盒馬發布的數據,2020年天貓雙11期間,盒馬火鍋銷量是去年的8倍,7成訂單來自線上外賣。能徵善戰的盒馬在火鍋外賣賽道上殺出了一條血路,要知道,火鍋線上化向來是難啃的骨頭,海底撈更是沉浸多年。這個市場裡,嘗試者眾多,但大多以失敗告終。
  • 點海底撈外賣時還會附送一個鍋,這樣海底撈不會虧本嗎?
    點海底撈外賣時還會附送一個鍋,這樣海底撈不會虧本嗎?最近海底撈又火了,據說點外賣還會送你一個鍋,很多人都好奇,這外賣的錢只有一百五並不是很多,而且這個鍋起碼也要有四五十,這樣海底撈不會虧本嗎?其實這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 海底撈首次登陸第三方外賣平臺
    海底撈首次登陸第三方外賣平臺近日,「海底撈(專題閱讀)」正式聯手餓了麼推出第三方外賣配送服務。據悉,這是海底撈首次與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合作推出第三方外賣業務。包括上海、濟南、福州、鄭州等多個城市的用戶登錄餓了麼平臺,下單購買海底撈「小火鍋」外送等產品後,便可享受3公裡範圍內、不超過60分鐘的配送到家服務。
  • 海底撈將在臺灣徵才600人 島內營收目標24億
    海底撈去年赴香港上市,近期公布最新年報,2018年營收達人民幣169.69億元,年增59.5%,淨利為16.46億元
  • 海底撈:粉絲日增4000的微信公眾號怎麼玩!
    首頁 > 經驗 > 關鍵詞 > 海底撈最新資訊 > 正文 海底撈:粉絲日增4000的微信公眾號怎麼玩!
  • 「比海底撈還火」的酸菜魚也送外賣了!近10萬餐飲企業掀外賣復工潮
    此前,這家「太二」酸菜魚有些確實聽上去很「二」的店規,在每家門店的門口大張旗鼓寫著「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不拼桌、不加位」「不外賣」等等。根據九毛九的招股說明書,2019年上半年,外賣業務只佔整個集團收入的8.6%。
  • 海底撈在臺灣徵才600人 今年營收目標24億新臺幣
    海底撈去年赴香港上市,近期公布最新年報,2018年營收達人民幣169.69億元,年增59.5%,淨利為16.46億元。(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以「從排隊就開始提供服務」著稱的大陸知名餐飲業者「海底撈」火鍋,去年在臺灣營收達18億元(新臺幣,下同),臺灣地區總經理李瑜昨日表示,今年在臺灣將再開設四家新門店,也將大舉徵才600名新員工,力拼今年營收目標上看24億元。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海底撈在臺灣徵才600人 今年營收目標上看24億新臺幣
    海底撈2018年營收達人民幣169.69億元,年增59.5%,淨利為16.46億元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以「從排隊就開始提供服務」著稱的大陸知名餐飲業者「海底撈」火鍋,去年在臺灣營收達18億元(新臺幣,下同),臺灣地區總經理李瑜昨日表示,今年在臺灣將再開設四家新門店
  • 海底撈獨立外賣背後:90%餐飲老闆的痛點,它是怎麼解決的?
    繼拆分出供應鏈、培訓等版塊後,海底撈又拆分出了它的外賣版塊。來源 | 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 作者 | 王豔豔 」繼拆分出供應鏈、培訓等版塊後,海底撈又拆分出了它的外賣版塊。這一次,海底撈並不是個案。
  • 海底撈外賣和普通火鍋的外賣區別在哪裡?一個細節體現差距
    大家身邊一定有特別喜歡吃火鍋的朋友,對於火鍋簡直就是一種「執念」啊,無論是難過或者高興都會通過一頓火鍋來解決,在吃火鍋的時候大家也會選擇一家味道好服務好的餐廳,這樣的火鍋店也非常的受消費者喜愛,有的時候不願意出去吃的情況下就會定一些火鍋外賣,在家享用味道是一樣的。
  • 海底撈上半年收入97.6億 堂食翻臺率恢復至3.3次/天
    原標題:海底撈上半年收入97.6億,堂食翻臺率恢復至3.3次/天   8月25日晚,
  • 海底撈外賣跟普通火鍋外賣有什麼區別,為什麼那麼貴還有人買?
    說到這火鍋外賣,我們就不得不說說海底撈外賣,眾所周知,海底撈在眾多火鍋品牌當中可謂是絕對的「網紅」了,甭管門店開到哪裡,等位排隊的食客不斷,深受人們喜愛 所以海底撈外賣也是異常火熱,只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海底撈的火鍋外賣相比一般的火鍋外賣來說,貴不少,不僅僅鍋底比一般的火鍋貴,就連配送費也不低
  • 海底撈的隱憂:2020年上半年收入下滑20%、預虧9億,質量問題頻發
    食品安全作為餐飲行業的重中之重,自然也應是其死守底線,而海底撈近期卻頻頻越線,以食品安全問題的負面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據了解,在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已發布四次食品管理公告,在近期的6月食品安全檢查處理公告中,顯示其有16起違規,包括食品過期、未按要求儲存、庫房廚房衛生不達標等問題。
  • 海底撈店長收入曝光,怪不得他們能做到1800億市值
    (天下網商記者 杜博奇)最近,一家券商的電話會議,把海底撈吹上了風口浪尖,也讓火鍋店長成了熱門工作。原來中信建投調研發現,海底撈店長固定月薪3.5萬,最高能摸到12萬。這個收入水平不要說餐飲界絕無僅有,就算金融業也非等閒之輩了。眼下,中信建投在獵頭網站放出來的蘇州營業部副總經理崗位年薪封頂30萬。
  • 阜陽第3家海底撈來了!
    >自海底撈首家門店「登陸」阜陽後接著阜陽第二家海底撈開業現在阜陽第三家海底撈也來了為啥海底撈會這麼火呢?↓ ↓ ↓一、2019年海底撈全年收入265.56億元今年3月25日,海底撈發布2019年年度業績,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49%,實現歸母淨利潤23.45億元,同比增長42.44%
  • 疫情影響下,為何海底撈漲價而麥當勞降價?
    本篇稿件來源:李雯玉,22歲,中央財經大學大四學生「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疫情稍緩,經濟剛剛復甦,「海底撈復工後漲價約6%」的新聞登上了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