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了冷電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那麼這到底是何方神聖

2020-12-25 遨遊世界科學

2017年10月4日,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 Dubochet), 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理察·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表彰他們發明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

三位教授分別來自瑞士,德國,蘇格蘭,那麼他們打造的這個冷凍電子顯微鏡到底是何方神聖?竟能獲諾貝爾獎!這個要從電鏡的發展說起。

電子顯微鏡於1931年發明,但在生物學領域的應用滯後於材料科學,原因在於生物樣品含水分才會穩定,而電子顯微鏡必須在高真空下才能工作,因此如何製作高解析度生物電鏡樣品是個技術瓶頸。傳統的重金屬負染技術,可以讓重金屬包被蛋白表面,然後脫水乾燥製作適合真空成像的樣品,但這會導致樣品解析度降低(至多保存1.5納米)。

1968年,英國劍橋大學MRC實驗室的Klug博士和他的學生DeRosier開創了基於負染的噬菌體病毒的電鏡三維重構技術(Klug 博士獲1982年諾貝爾化學獎)。但如何保持生物樣品原子解析度結構又適合電鏡成像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Robert Glaeser博士和他學生Ken Taylor 於1974年首次提出並測試了冷凍含水生物樣品的電鏡成像,可以有效降低輻照損傷對高解析度結構破壞和維持高真空,實現高解析度成像的新思路,這就是冷凍電鏡(CryoEM)的雛形。1982年,Dubochet 博士領導的小組開發出真正成熟可用的快速投入冷凍制樣技術製作不形成冰晶體的玻璃態冰包埋樣品,隨著冷臺技術的開發,冷凍電鏡技術正式推廣開來。

2013年,冷凍電鏡技術的突破給結構生物學領域帶來了一場完美的風暴,迅速席捲了結構生物學領域,傳統X射線、傳統晶體學長期無法解決的許多重要大型複合體及膜蛋白的原子解析度結構,一個個被迅速解決,紛紛強勢佔領頂級期刊和各大媒體版面,比如程亦凡博士、施一公博士、楊茂君博士、柳正峰博士所解析的原子解析度重要複合體結構,震驚世界。

這場冷凍電鏡革命的特點是:不需要結晶且需要樣品量極少,即可迅速解析大型蛋白複合體原子解析度三維結構。這場電子顯微學解析度革命的突破有兩個關鍵技術:直接電子相機(其中算法方面程亦凡博士和李雪明博士有重要貢獻)和三維重構軟體。

一般來說,在拍攝某一樣品的過程中,我們假設樣品是不會自己動的:你拿相機拍運動的東西,曝光時間一長就會糊掉。冷凍電鏡也有這個問題:電子束譁譁的穿過樣品,這些無定形冰就會變軟,變形,帶著樣品移動。因為無定形冰不是晶體,所以在外部強能流的影響下就會展現出些水的性質:這種流動雖然慢,卻在電子顯微鏡下被萬倍的放大,成為限制數據質量的大問題。有了高效探測器,我們可以把之前的1次曝光分解成30多次並且保證總電子量不變,由拍照片變成了拍電影,再把這些電影合併成一張近乎於完美的照片。舉例來說,一個蘋果,它本身是三維的,我們拿二維照相機多方位、多角度地拍很多張照片,就能重構出蘋果的三維模型。施一公介紹,其實冷凍電鏡就相當於一個照相機,當選好的冷凍樣品被送到冷凍電鏡時,會生成很多圖像,這些圖像組合起來便可以構建一個三維結構。當數據收集系統收集到大量剪接體的圖像後,就可以重構一個剪接體的三維結構。就這樣,冷凍電鏡的拍攝技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簡單一句話來總結是:冷凍電鏡中的冷凍技術可以瞬間冷凍樣品,並在冷凍狀態下保持和轉移,使樣品最大限度保持原來性狀,得出的數據更準確,實驗成功率才更高。

引領這些技術突破的背後離不開三位冷凍電鏡領域的開拓者:理察·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約阿希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 Jacques Dubochet分別在基本理論、重構算法和實驗方面的早期重要貢獻。

一個新的方法,新的儀器,新的技術都可能打開一片新的領域,幫助科學家完成更多「不可能」。所以冷電獲獎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諾貝爾化學獎今揭曉 身邊的這些諾獎成果你發現了嗎?
    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0次。因受二戰影響和秉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化學獎有8年沒有頒發。截至2018年,共有180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只有5名女性。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兩次獲此殊榮。
  • 關於諾貝爾化學獎 -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圖片來自諾貝爾獎官網諾貝爾化學獎是諾貝爾六大獎項之一,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眾所周知,居裡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於1903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居裡夫人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之後又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並且在20多年後,她的長女伊倫娜也和丈夫約裡奧因發現人工放射性物質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諾貝爾化學獎10月9日揭曉 身邊的這些諾獎成果你發現了嗎?
    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0次。因受二戰影響和秉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化學獎有8年沒有頒發。截至2018年,共有180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只有5名女性。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兩次獲此殊榮。
  • 數學家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沒想到諾獎也能蟬聯
    實際上,諾貝爾獎只有6個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和平、文學和經濟學。我們比較關注的自然科學方面,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生理學與醫學獎,是這三大領域科學家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截至2019年,全世界共有613位科學獎——在這三個學科擁有重要發現和發明——榮獲這項舉世矚目的權威性國際大獎,其中包括9位華人,2015年,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 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數學獎?
    最近幾天,2019年諾貝爾獎正在陸續頒布中,截止到昨天,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揭曉。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從來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數學獎,因為——諾貝爾獎項中,不曾設立數學獎。 「諾貝爾獎」在世界上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眾多的世界級科學獎勵中,諾貝爾獎是級別最高的,它為科學家所帶來的榮譽可謂至高無上,這樣一個重量級獎項,卻獨獨沒有設置數學獎,那麼問題來了:數學這麼重要,為什麼沒有設置諾貝爾數學獎?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流傳著幾種說法。國外學者認為,這件事可能與諾貝爾的愛情受挫有關。
  • 諾貝爾化學獎:學妹和學妹的先生
    Eric Betzig的夫人是俺的學妹和半個學生  今天早上醒來,我照例在床上用手機看新聞,當看見Eric Betzig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新聞的時候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學妹沒得,學妹的先生得了。這個世界就這麼小。   Eric Betzig該不該獲這個獎?  徐磊小朋友在他急就的《諾獎獲得者 Eric Betzig 在超解析度顯微鏡方面的貢獻不如莊小威》博文中覺得Betzig大概不應該獲得這個諾貝爾獎。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 改進拍賣理論和發明新拍賣形式 兩美國經濟學家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2日,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兩位來自美國,且同為史丹福大學教授的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是他們「改進了拍賣理論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 剛剛,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2018年諾貝爾獎只頒發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和平和經濟學五個獎項,文學獎推遲頒發,替代方案為「計劃於2019年頒發」。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隨著諾貝爾基金的收益變化,諾貝爾獎的獎金有所浮動。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第三位女性獲得者:這很瘋狂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5時53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美國物理學家阿希金(Arthur Ashkin),另一半授予法國物理學家莫羅(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女性物理學家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
  • 美英三位化學家獲2018諾貝爾化學獎 被譽能駕馭進化
    Arnold因為在「酶的定向進化」領域的貢獻,獲得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獎金。美國生物化學家George P. Smith和英國生物化學家Gregory P.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另一半獎金由George P. Smith和Gregory P. Winter爵士共同分享。1985年,George P. Smith發明了一種「優雅」的技術——「噬菌體展示」,用來進化新的蛋白質。噬菌體是一種能侵襲細菌的病毒,其特別之處是專以細菌為宿主,可被用來進化新的蛋白質。
  • 【物理諾獎】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知識
    期間只有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這6個年份沒有頒發,原因一如組委會所說:「如果候選人的貢獻沒有達到要求,那麼獎金就會被保留至第二年。如果第二年仍沒有合適的人選,那麼,獎金將回流至基金會的初始基金裡。」此外,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諾貝爾獎也鮮少頒發。
  • 我們真的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麼?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和他有爭議的遺囑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於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斯德哥爾摩,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也是一位發明家。儘管諾貝爾的主要興趣是文學和詩歌,但他的父親希望其繼承自己的事業。1850年,諾貝爾前往巴黎向硝酸甘油發明者阿斯卡尼奧·索布雷洛學習。但是索布雷洛發明的硝酸甘油受熱或受壓力時穩定性差,容易爆炸,尚不適合實際使用。
  • 2018諾貝爾三大獎,都被生物學帶著節奏走
    從聚焦生物學和學科交叉這兩個角度切入,不僅可以解釋為何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青睞生物學,還可以獲得觀察當代前沿學科的機會。冰川思享號特約撰稿 |張田勘今年所有的諾貝爾獎項都已公布完畢。有意思的是,三大自然科學獎的內容都被生物學「收入囊中」。
  •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綠色螢光蛋白(GFP),知幾何?
    小編寄語 2016年8月24日,在美國俄勒岡州的一條自行車道上,64歲的錢永健如往常一樣騎自行車外出,沒想到這一去就是永別錢永健,生前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教授,他因為在發展綠色螢光蛋白(GFP)中所作出的貢獻,而分享了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錢永健是錢學森的堂侄,而其全家更是滿門科學家,他在獲得諾獎時曾坦承:「每人都會從父母身上繼承一點東西,我可能就是繼承了這種科學家的『基因』,註定了繼承家族的血統,從事這樣的工作。」
  •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原標題:   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Frances H. Amold、George P. Smith和Gregory P.
  • 數據解讀:1901-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895年11月27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籤署了最後的遺囑,將其一大筆生前財富立為一系列獎項的儲備基金,獎勵世界上在不同領域為人類做出重要貢獻的人。這一系列獎項就是諾貝爾獎。根據諾貝爾的遺志,諾貝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做出最重大發現或者發明的人」。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史上第3次有女性獲獎
    從康奈爾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阿斯金進入貝爾實驗室工作。他一開始研究微波領域,隨後轉向雷射研究。。1986年,阿斯金髮明了用雷射來操縱微粒的光學鑷子,這也是他此次獲獎的成就。阿斯金是光學囚禁的先驅,這是一種用來操縱原子、分子和生物細胞的方法。美國前能源部長、1997年諾獎得主朱棣文的工作即基於此。
  • 三位日裔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迄今已有22名日本人獲諾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物理學獎於今日揭曉,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因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赤崎勇,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
  • 為什麼諾貝爾沒有數學獎? |【經緯低調分享】
    雖然他們的工作是很多學科的基礎和有力工具,也能「給人類帶來最大的利益」,完全符合諾貝爾獎的評定標準。那麼,為什麼諾貝爾獎的創立者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沒有設立數學獎呢?2諾貝爾自己的研究領域是物理和化學,他對文學感興趣,而醫學在世紀之交開始走向成熟,和平獎的設立是為了改善他作為發明炸藥的「死亡商人」的公眾形象。而他對數學既不感興趣,也不需要感興趣。瑞典和挪威的國王奧斯卡二世本身就是數學家,他設立了一個著名的數學貢獻獎。諾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為女性科學家
    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小知識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與其他諾貝爾獎相比,物理學獎的薦舉和甄選過程更長、更縝密。諾貝爾物理學獎規則規定,獲獎者的貢獻必須「已經受時間的考驗」。這意味著諾貝爾委員會往往會在科學發現的數十年以後才會為此頒發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