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徐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十病區醫護人員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原來,在他們病區住了四個月的保胎媽媽,終於順利產下一名5斤多的健康男嬰。產科十病區主任朱錦明告訴記者,2月28日下午,120急救車把情況危急的孫女士(化名)從縣區轉診到徐州市婦幼保健院。此時孫女士只有孕25+3周,但檢查時發現,孫女士胎膜已經早破,羊水外流。因為月份比較小,如不及時救治,胎兒生存機率渺茫。幸運的是,通過三個多月的住院治療,孫女士順產誕下一名男嬰,現在母子平安。
流產兩次 這次懷孕成為她最後的希望
今年39歲的孫女士已經是第三次懷孕。因為身體原因,前兩次懷孕都在孕四、五個月時不幸流產。身心飽受打擊的孫女士,經輾轉治療四年後,於2019年第三次懷孕。由於此時孫女士已經屬於高齡產婦,並且有了前兩次流產史,孫女士懷孕16周後,就在當地人民醫院接受了宮頸環扎術,術後一直在家保胎。
2月底,一直在家臥床養胎的孫女士突然胎膜早破。由於此時僅僅是孕25+3周,胎兒尚未成熟,孫女士所在的當地醫院醫療條件有限,無法保住腹中胎兒。情急之下,孫女士和丈夫決定轉院至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希望可以保住腹中胎兒。入院後,產科十病區主任朱錦明立刻為孫女士做了緊急治療,孫女士的情況也逐漸穩定下來。由於孫女士破水時間過早,保胎藥物使用和日常抗感染護理都非常重要。
除保胎藥物的使用外,由於不時有陰道流液,孫女士又必須長時間臥床,極易發生感染。護理人員每天為孫女士擦拭消毒,做抗感染護理。經過三個月的住院治療,孫女士最終順產誕下男嬰。
面面俱到 醫護團隊精心治療感動產婦
談到自懷孕至今的經歷,孫女士十分感慨:「我真的是受了大罪了!」從得知自己懷孕的欣喜,到宮頸環扎後開始臥床保胎,每一天都過得提心弔膽。孫女士說起當時來到醫院的經歷,還十分激動。當天她坐著120急救車轉院過來,因為縣醫院的醫生說孩子不一定能保得住。
孫女士幾乎崩潰,不停地哭,心情十分糟糕。「我已經快40歲了,為了要這個孩子受了很多罪,非常希望能把他保下來。」孫女士轉到婦幼保健院後,醫生馬上給她用藥物治療,護理人員幫她清理身上的汙垢。晚間時候,她的情況就穩定了很多。
第二天,朱主任查房問了孫女士身體情況,讓她不要緊張,心情一定要放輕鬆,愉悅的心情對保胎有很好的幫助。剛開始,孫女士的心情很不好,身體情況把她折磨的有點自閉了,也不想跟人溝通。但是十病區的醫生和護士每天都來開導她,讓她多跟病房裡的其他孕媽媽聊天。接下來的三個月,孫女士慢慢放鬆了心情,跟病房裡的其他姐妹也能愉快的溝通了。
孫女士指著正在給她做護理的護士說:「這裡的護士太辛苦了,每天給病人擦洗消毒。護士態度也非常好,我很感謝她們。我的管床醫生也很負責,每天都來看我,詢問我的情況,說話很溫柔。我能把孩子保下來,她們功勞很大。」說到這裡,孫女士露出了幸福的笑臉。
多管齊下 專業團隊為產婦保胎護航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十病區主任朱錦明告訴記者,因為二胎政策放寬,高齡產婦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產科門診。由於高齡產婦身體素質比適齡產婦相對要弱,為了保證母嬰安全,選擇入院保胎的孕婦越來越多。由於產婦年齡較大,孕期發生併發症的機率也相對增高,比如常見的孕期高血壓、糖尿病、宮頸機能不全等,也會導致胎兒的發育受限。「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的團隊制定一系列處理方案,包括孕婦的心理疏導、世界先進保胎藥物的引進和使用以及護理團隊的專業護理。最大程度的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
另外,朱主任為準備懷孕以及正在孕期的女性做出提醒。
1、女性最好在35歲以前生產:很多大齡初產婦都有很大的心理壓力,高齡產婦除了容易出現併發症以外,還會導致胎兒畸形的發生率增加,女性最好在35歲以前生產。
2、自然分娩的難度更大,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如果已經成為了高齡產婦,該怎麼辦呢?高齡孕婦的骨盆比較堅硬,韌帶和軟產道組織彈性較小,子宮收縮力相應減弱,容易導致產程延長,甚至難產、胎兒產傷和窒息。高齡孕婦剖宮產適應症較高,自然分娩的難度更大,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3、按時產前檢查:高齡產婦產道、會陰肌肉彈性減低,骨盆關節韌帶變硬,分娩時可能發生難產,還容易引起高血壓和糖尿病等併發症,但也不必為此緊張,一定要積極與醫生配合,按時產前檢查,保持健康的身體。
4、遇到突發狀況,立即到正規醫院看診及時治療:注意孕期營養及鍛鍊如果遇到突發狀況,也應該立即到正規醫院看診及時治療。隨著醫療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絕大多數的高齡孕婦都可以順利度過孕產期。
徐報融媒記者 李夢琪 通訊員 張彤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提前告知。如發現私自轉載者,追究法律責任。」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