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行走的創造力課堂

2020-12-17 央廣網

央視網消息:「塑料天鵝外表看起來很有趣,肚子的設計又有很深的寓意,我看完以後馬上明白了不能隨便投餵天鵝!哥哥姐姐們真厲害!」「這麼小的孩子能掌握超聲波傳感器的原理,我一個成年人都覺得超乎想像,而且他們能用『高大上』的科技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小問題,真的很佩服。」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少兒頻道原創季播節目《創意無極限——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創意大賽》看片會活動在北京市呼家樓中心小學舉行,現場參與的師生和家長們反響熱烈。

秉承「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大賽聚焦8至14歲少年兒童,旨在「立德樹人,在科學和藝術的融合中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體現人文關懷」。用餐盒、搓衣板、水舀子表現「穿梭」的主題,用一束光、一雙手上演奇幻美妙「手影電影」,把爸爸的工具箱變成兒童的「遊樂場」……精彩絕倫的大賽內容,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新思維,幫助孩子們更加自信、更好成長,也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孩子的創造力。小觀眾們拍手叫絕的同時,家長們則紛紛感嘆——「創造力教育」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在大賽專業、精心設計下,變得實實在在、可知可感,節目也為家長、老師乃至全社會打開一扇探索「創造力教育」的大門。

 接地氣 有溫度

大賽的創意任務設置「接地氣、有溫度」,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價值。戶外創意挑戰賽階段,六強隊伍兩兩一組,在各自的導師團帶領下,分別奔赴瀋陽、襄陽和湖州三個外景城市,完成各自的創意任務。如何設計「禁止隨意投餵鳥類的創意方案」?如何創意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巧妙呈現「湖州印象」主題家宴?如何「在沒有紅綠燈的交通路口降低交通安全隱患」……一系列讓人「哎呦,沒想到」的創意任務不僅讓觀眾過足癮,更激發創意少年們腦洞大開,將「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例如,「保護自然」「愛護動物」的宣傳語也許早為人們熟知,可如何才能讓口號深入人心並轉化為行為落到實處呢?為了阻止遊客擅自投餵天鵝的不文明行為,瀋陽站的選手們分別製作了兩個實實在在的創意作品,讓園區工作人員和遊客都豎起了大拇指。作品之一「換位思考大轉盤」,用超聲波傳感器調換遊客與天鵝的食物,讓遊客也經歷一把被胡亂投食的恐懼;另一個作品「塑料之美」則是一隻由廢棄塑料瓶搭成的天鵝,孩子們獨具匠心地將天鵝肚分為兩塊區域,一邊是天鵝食物,一邊是人類零食,兩種不同顏色的警示燈讓這種對比極具視覺衝擊力,帶給遊客非常直觀的警示作用。

不僅是創意的展現,孩子們的人格魅力和綜合素質都在大賽中得到了全方位提升。為了獲取食材,四川梓潼路小學的孩子們嘗試了人生第一次下水撈魚,誰知天氣驟變讓他們猶豫不決,他們會冒雨繼續還是尋找新辦法……

看片會現場,許多孩子看完節目中的同齡小夥伴的創意作品後直呼「沒想到」、「我也想試試」,家長也被孩子們的表現和潛能所震撼,並發出了「現在教育孩子已經不能只看成績,掌握多方面的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才更重要」的感慨和號召,考試成績不能代表一切。「我們需要『創意大賽』這樣的節目,孩子們有興趣、能看懂,家長們有啟發,對於創造力教育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的生動案例,非常有啟迪意義!」看片會結束後,來自北京網絡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的一位記者也對節目效果予以肯定。

 全媒體設計 央視頻發力

大賽獨具匠心的全媒體設計,讓「中國第一個行走的創造力課堂」概念深入人心。以央視頻及少兒頻道新媒體為突破口,大小屏不分家,受到兒童和家長、老師的熱烈歡迎。據不完全統計,節目播出兩周來,近7萬人參與《創意靈感瞬間改變人類歷史》的網絡人氣投票,微博有關話題閱讀量達8000萬+,「創意配音迎冬奧」等系列全媒體產品均超過百萬級播放量,有效提升了大賽的全媒體半徑和跨時空影響力,極大地推動全社會對「培養兒童創新思維」的關注和反思。

科學大家鼎力支持 創意點燃決賽之夜

一直以來,海洋環境保護都是許多環保人士關注的問題,去年年底,澳大利亞海洋生物學家Jennifer Lavers博士解剖了很多海鳥的屍體,並驚訝地發現,每一具海鳥屍體裡面都藏著數量驚人的塑料垃圾,有些海鳥的身體甚至被這些垃圾填滿,觸目驚心。為了更好地喚起人們的警醒和具體行動,本屆大賽決賽聚焦海洋,推廣「珍惜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全國海洋宣傳日主題。晉級全國三強的隊伍將與各自導師團一起奔赴青島靈山島,48小時和海島漁民生活在一起,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和獨特視角,發現與海洋有關的實際問題。海洋垃圾處理、海水淡化、海洋救生、海洋能源利用等都成為了孩子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選手們呈現的創意思路和作品,更是讓人驚嘆不已。孩子們設計的神奇「海洋之翼」搭載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能在洶湧的海面上利用海浪發電,還能撈起海洋垃圾,這樣的創意能變成作品實現嗎?停水停電蔬菜少,面對這些海島居民生活中的不便,孩子們的「海島綠色家園」是怎樣用科技解決難題的?「漁民三寶」既能提供人工養殖海魚的最佳環境,又能在捕撈時幫助漁民找到魚群聚集點,還能幫助落水漁民快速自救,這其中到底包括了哪三個「寶貝」……令人矚目的決賽巔峰之夜,眾多頂級科學家和行業翹楚出席支持,海洋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陳大可,中國科技館原館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卡林加獎」獲得者李象益,王碼五筆字型發明人、「改革先鋒」王永民教授等重量級評委將在現場點評決賽作品、指導創意少年。

創意少年與科學大家相遇,究竟會有怎樣的驚喜與思維碰撞?大賽冠軍最終又將花落誰家?太多的精彩創意和繽紛內容,每晚18:30央視少兒頻道,讓我們共同見證創意和夢想的力量!大賽決賽將於17日播出。

相關焦點

  • 行走的英語課堂
    行走的英語課堂時間:2018/11/3 8:35:04 來源:新聞晨報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金秋時節,走在街上,可以看到許多身穿統一校服的孩子們行走在繁華的南京路步行街上,他們用英語與一位位陌生的外國友人交流
  • 小學課堂中創造力教學的22個簡單思路
    實驗的第一個部分,你透過一間教室的窗戶往裡看,可能看到學生趴伏在桌子上,無精打採,甚至緊鎖眉頭,毫無生氣。老師也是滿臉疲憊,期待著早點下課。你大概會想,「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無論你什麼時候觀察,都可以目睹上述場景。
  • 寓教於樂|行走中的課堂
    最近,宋氏祖居掀起了研學熱潮,文昌中學、朝陽中學、海瑞學校等2000餘人的研學團隊,來到宋氏祖居開展「行走中的課堂」,深入了解宋氏家族在波瀾壯闊的近代史中留下的深刻印跡,以及宋慶齡先生愛國愛和平的偉大精神。宋氏祖居景區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 普樂課堂:探索創造力教育與學科教育的深度融合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專家、北師大「普樂兒童創造力課程理論構建與應用」項目組的專家,對各學校的研發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資深兒童教育專家劉玉娟指出,「學科+創新思維」的課程,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領域是非常有意義的。
  • 樂亭縣打造「行走的」紅色思政課堂
    樂亭縣是革命先驅李大釗的故鄉,樂亭縣中小學校立足實際,紮根本土辦教育,依託縣內的李大釗紀念館、李大釗故居、縣博物館、縣英才館、縣烈士陵園等場所,把思政課堂搬進紅色教育基地,組織學生紅色遠足、清明祭掃、志願講解等活動,通過移動課堂的形式,給學生帶來一種浸入式體驗,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讓思政課活起來、動起來、實起來。
  • 「行走的課堂」在捺山
    江蘇省揚州中學倡導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構建開放式的地理課程並通過研學實踐,落實書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做「行走的課堂」。在捺山地質公園,研學活動分為三大模塊進行:地質學基礎知識、地貌學基礎知識和地質考察研究。
  • 諾科行走課堂丨學生活動感想
    「行走課堂」是諾科的特色教學方式。我們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以城市為課堂,跨越物理空間,理論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切身體驗,學以致用,領悟學習之美。暑假期間,諾科學子在Emily老師的組織下,參加了標化行走課堂項目。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自然博物館之旅令人受益匪淺,同學們在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的同時,託福標化成績也有了很大程度的進步。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這些向上學子的活動感言吧。
  • 遊戲進課堂:融入學科教學的遊戲化創造力培養研究
    特別是在創造性思維的新穎性、與生活實際聯繫緊密的產品設計與改進方面以及自我接納、堅持性等創造性人格方面都急需培養提升[3]。學校教育仍然是創造力培養的主要陣地。創造力培養不能離開實際的課堂教學實際,要結合具體的學科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這是學生創造力培養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 抓馬 創造力課程《沙發上下》在中國兒童中心
    2018年5月15日,抓馬寶貝教育戲劇資深培訓師Coco前往中國兒童中心,帶領20多名教育工作者共同開展了關於抓馬.創造力課程《沙發上下》課程研討會,大家一同總結了這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以及各自的經驗和不足,從感性到理性層面對自己的課程進行了反思……一次成功的經驗分享——「家長學校」
  • 【行走中的英語課堂】美國全真英語課堂 希望英語遊學路線
    >一、具體行程和安排:第1天【北京-波士頓】行走中的英語課堂—機場英語實戰課北京乘飛機飛往波士頓,晚餐後入住星級酒店,休息調整時差第2天【波士頓】行走中的英語課堂—名校參觀課上午:考察美國「大學教育的旗艦
  • 遊學知:行走的英文課堂研學之旅
    研學主題行走的英文課堂-English Only Day,譯為「只能說英語的一天,參營的同學根據自身能力儘可能多使用英文交流,給不敢說、怕說錯的同學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外教互動,加強英語發音練習,勇於出錯,積極改正,英語學習也可以很有趣
  • 諾科行走課堂丨真香!走進自然博物館的諾科標化課堂
    諾科標化考試中心的託福行走課堂就很香,還漲知識!標化課堂行走在上海自然博物館,動物植物的單詞是飛在空中的,張嘴吼叫的,色彩斑斕的。對著模型背單詞,好玩有趣又漲知識!有的同學甚至背了接近500個生物類單詞呢。
  • 上海交大醫學院打造行走的「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堂
    ,包括2020級新生在內的師生代表們聆聽導讀,沿著醫學院悠久歷史的四舍、院史館、院訓紀念碑、餘㵑教授銅像,來到瑞金醫院院史館、傅培彬教授銅像前,一場行走的「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堂正在進行。本次行走的「四史」學習教育情景課堂共有「博極醫源」、「使命擔當」與「大醫精誠」三個章節,分別由醫學院師生講述。
  • 激發教育中的創造力
    創造力如今成為人們強烈渴求的一種能力。有人認為創造力是創新意識,能夠突破傳統思維;也有人認為人類的革新和演變就是創造力作出的巨大貢獻。部分教育專家認為創造力在教育中分成三部分,即創新式教學、教學提高創造力和創造力學習。
  • 這是激發學生創造力的19個課堂實用方法
    我們可以發現學生們特別喜歡各類技術,那是因為在學校使用技術是孩子們唯一可以發揮創造力的機會,哪怕只是選擇幻燈片放映的背景圖片,或是文件的字體,孩子們也可以進行一些選擇。9.請學生幫助制定課堂規則、修改流程以及解決問題。
  • 精彩回顧|恩典【行走中國•遊學營】 結營啦!
    期待已久、收穫滿滿的恩典教育【行走中國•遊學營】結營啦!晨訓後的第一個體驗項目是卡丁車,讓孩子們感受速度與激情,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開,帶著緊張和不安,還是把卡丁車開到了基地的「五環」,給每位有突破的孩子們點讚!
  • 11位輔導員用微視頻開講「行走課堂」
    「在歌樂山烈士陵園廣場上,有這樣一堵醒目的牆,上面寫著《獄中八條》警示後人……」近日,一場特殊的「微課堂」開講,來自重慶科技學院的11位輔導員,在白公館、紅巖魂廣場等地現場講述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並以微視頻的方式製作而成這11堂「行走課堂」。
  •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
    十六條研學線路讓瀘州中小學生——在行走的課堂中成長本報記者 王明峰「在這裡,我感受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神奇,了解了油紙傘的製作方法。」瀘州市教育實踐基地是全國首批20個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之一,也是四川省第一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國家級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於2015年11月建成後整體併入瀘州廣播電視大學。2018年10月,該基地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
  • 荷蘭教育部長:希望荷蘭學生帶給中國學生創造力
    訪談重點 對於中國學生未來還有很大增長空間去荷蘭留學的,我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來體現增長率,但是德國學生是荷蘭最大的留學團體,中國學生僅次於德國學生
  • 西安思源學院「行走課堂」 助力提升思政育人實效
    西安思源學院「行走課堂  2020年12月25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西安思源學院堅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創新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感受紅色文化、開展志願服務、參加社會實踐等「行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