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專場講座:分享那些和月亮有關的詩詞

2020-12-15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9月27日訊 (通訊員 曹雲帆 記者 劉玉鋒)詩詞之美,美在意境。在上古的神話傳說中,月亮代表神秘的天神世界,是母系氏族社會崇敬的圖騰。到了中國文人的筆下,月亮這個意境,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文學韻味的符號之一。自古以來,月色就是最容易引發人思念的一種自然現象。從久遠的《詩經》開始,人們就習慣在皎潔的月色之下思念遠方的愛人、親人、朋友,但又不止於思念。

9月26日,長沙銀行上市兩周年慶專場講座特邀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開講,與大家分享那些和月亮有關的詩詞,闡幽發微。湖南省政協委員,鳳凰網湖南站站長、總編輯,知名媒體人曾雪封擔任主持。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楊雨進行主題講座,湖南省政協委員,鳳凰網湖南站站長、總編輯,知名媒體人曾雪封擔任主持。)

講座中,楊雨首先向大家分享了以日、月形容美人的詩詞,隨後提起謝莊的《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裡兮共明月。臨風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她介紹,當古人的相思濃烈到必須表達的時候,多以月寄相思,在他們心中,月亮能夠超越空間的阻隔,甚至超越時光的障礙。

隨後,她以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為例,向大家介紹了古人的「賞月三元素」:相思、月色與西樓。楊雨說,在許多古典詩詞裡,和愛情相關的最佳賞月地點都在西樓,西樓在古代多為女兒閨房,提起西廂、西樓、西窗,都能聯想到美好的愛情故事。

古人拜月,如《天問》所寫:夜光何德,死則又育?他們認為月亮的永恆可以超越時間。張若虛也在《春江花月夜》中感嘆,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曾經我在北京開一個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完會出來已經入夜。在那個夜晚,有一位同行的教授感嘆了一句話,讓在場所有的中國學者,至少10秒鐘沒有人敢接話。」楊雨向現場觀眾說起了她親身經歷的,有關「月亮的永恆可以超越時間」的小故事:「那個教授說,這可是蘇東坡見過的月亮。」

講座最後,楊雨向現場觀眾分享了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的詞。她介紹,張孝祥曾提出,中秋賞月要同時達到四美。

第一美是中秋之月,第二美是臨水之觀,按張孝祥的觀點,觀賞明月的最佳場所一定要在水邊,只有水的透明清澈才能恰好和月色相映成趣,賞月的人置身其中,和自然的默契親近感油然而生。

第三美是賞月宜獨往,不似中國人過節喜歡熱鬧,張孝祥認為,應獨自賞月,讓安靜的精神與同樣安靜的月色私語,尋求人與大自然得天然契合。既然賞月宜獨往,那麼賞月的大環境當然就應該是空曠之地,此為第四美。

本次活動由中共湖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思賢書院、長沙銀行和鳳凰湖南頻道主辦,湖南圖書館和長沙圖書館協辦。

相關焦點

  • 美女教授走紅百家講壇 講詩詞比於丹更動人
    楊雨在百家講壇的「正裝」照  近日,由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主講的「納蘭心事有誰知」在央視百家講壇全部播完。以講稿為基礎出版的《我是人間惆悵客:聽楊雨講納蘭》一書也在近期出版。此前,楊雨曾登陸百家講壇主講過「俠骨柔腸陸放翁」。從詩詞出發,投入地闡釋情感,她的講述迥異於之前諸多的百家講壇「故事體」,「以情動人」成為她打動觀眾的「殺手鐧」。網友親切地稱她為「洋芋」。5月6日,楊雨攜家人來北京籤售,本報記者專訪了她,談到她的「美女教授」頭銜,以及她對百家講壇和詩詞人物的認識。
  • 一席難求,楊雨老師匠心解讀40首經典詩詞
    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她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最美女教授就在今年的2月14日,《中國詩詞大會》第4季的導師席上,這位來自中南大學文學院的女教授,讓人眼前一亮。即使在偏重理工的中南大學,搶她的詩詞選修課比搶春節火車票還難。她叫楊雨,楊柳依依的楊,和雨和煙兩不勝的雨。既能深情款款,出口成章,興之所至也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從不掩飾,灑脫自在。而正如名字透露的詩意一樣,她的一生,似乎註定跟詩詞分不開。
  • 《百家講壇》主講人易中天出場引爆粉絲熱情
    《百家講壇》主講人易中天老師出場引爆粉絲熱情    今日十點十五分左右,中國故事欄目開始。有趣的是,在節目開始之前十五分鐘,現場的座位還有很多空著,令人感到很奇怪。然而,答案很快揭曉--隨著一陣喧囂,現場一下變得熱鬧起來,原來眾多粉絲都從文化小屋跟著易中天老師走到了講座現場。
  • 趙林稱《百家講壇》已成作秀講座 今後絕不再講
    趙林:絕不再上《百家講壇》  昨日推出新書,稱該欄目已成為作秀講座  本報記者楊雅蓮報導 昨日,《百家講壇》主講趙林攜新書《趙林談文明衝突與文化演進》,現身中關村圖書大廈。這位《百家講壇》的主講人明確表示自己和欄目風格並不相符:「欄目要求多講故事,但我不想放棄學術性,而且這是一個很作秀的講座,我並不感興趣,以後再也不想上《百家講壇》了!」
  • 周嘯天做客酒城講壇 作《毛澤東詩詞鑑賞》專場講座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9月23日,酒城講壇·名家大講堂走進瀘州高級中學校,邀請到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得主周嘯天,作《毛澤東詩詞鑑賞》的專場講座。講座吸引了不少詩詞愛好者以及瀘州高中師生等現場聆聽,講座結束後,周嘯天還與瀘州高中學生們進行互動,對同學們在詩詞學習與創作方面提出的問題答疑解惑。講座上,周嘯天通過對毛澤東在不同時期創作的經典詩詞進行了詳實的分析講解,指出了毛澤東詩詞集中反映其本人的思想情感,高度概括了毛澤東詩詞的特點,即:題材重大、氣象大、寫景大筆如椽、語言大氣,對待詩詞的態度從善如流。
  • 30年坐穩《百家講壇》主講人,為何自稱北大歷史界奇葩?有道理嗎
    30年坐穩《百家講壇》主講人,為何自稱北大歷史界奇葩?有道理嗎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歷史學系教授趙冬梅做題為《以真史為鑑》的演講時這樣說。「上電視去講歷史,北大歷史系,我是第一位。一個象牙塔裡面的女人要走到塔外邊去的時候,一般會帶有各種的排斥性」演講中,趙冬梅回顧了剛開始接到百家講壇邀請時的心情。很多人認為歷史太沒意思了,記記年號,記記人名,記記朝代,有什麼意義呢?「是的!
  • 《百家講壇》變味 插播廣告讓觀眾不滿度達88%
    從選擇主講人、內容、包裝以及播出時間上,《百家講壇》這幾年來不斷變化,摸索出自己一套獨特的模式。對於這種變化,記者調查了百位觀眾,觀眾認為《百家講壇》變味了,總體不滿意者居多。《百家講壇》選擇講師把個人魅力和口才作為重要考核標準很好,否則講師學術底蘊再厚,不能引起觀眾注意,也是白搭。  不滿意理由  《百家講壇》這種選人標準確實捧紅了幾位明星學者,帶來了高收視率。可以,除了閻崇年、劉心武、易中天外,曾上過《百家講壇》的大批學者並未走紅,這種現象只是個例。
  • 讓孩子愛上詩詞!酷我音樂《百家講壇》2020《詩歌故人心》正在熱播
    近日,由酷我音樂獨家冠名播出的《百家講壇》2020為大家帶來最新節目《詩歌故人心》(第二部),在酷我音樂與您領略詩詞之美,傾聽詩歌故事,讓孩子從此愛上愛上詩詞、愛上語文,傳承中華古典文化,發揚中華詩詞之光。
  •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廈大教授傅小凡本周六將做客齊魯大講壇
    齊魯大講壇又將迎來一位重量級嘉賓!11月16日上午9:30,央視《百家講壇》知名主講人、廈門大學哲學系教授傅小凡將登陸濟南,做客齊魯大講壇。傅小凡教授2014年3月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崇禎那些年》受到觀眾熱捧後,又先後在2015年7月主講《大明疑案》,2015年10月主講《走近朱熹》,2016年7月主講《大明疑案》下部,2017年8月主講《國寶迷蹤》第一部,2019年1月主講《國寶迷蹤》第二部。他淵博深厚的學識、風趣幽默的語言,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風格深受大家喜歡。
  • 「名老中醫百家講壇」第九講——嚴潔
    「名老中醫百家講壇」是由中國針灸學會與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辦的全新系列在線學術講座。關注中國針灸學會、世界針聯公眾號,聽大師授課,精彩不容錯過!     「名老中醫百家講壇」在線平臺,傳承國粹經典,齊聚兩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非遺傳承人,親傳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特色技法,盡享大師風採。
  • 《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卻因賞析一句詩被質疑,王立群如何回應?
    登上《百家講壇》,成為著名學術主持人王立群是著名的文化學者,他現在是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也是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除這些之外還有很多在文學方面的重要身份和地位。作為全國有名的教育人物和文學家,他在2006年受邀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欄目,被網友們評價為百家講壇的最佳學術主講人。
  • 日本捐物贈詩火了,網友驚嘆:含蓄雋永的詩詞,給人類以朝向理想的...
    1從《百家講壇》到《中國詩詞大會》她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最美女教授在《中國詩詞大會》第4季的導師席上,這位來自中南大學文學院的女教授,讓人眼前一亮。即使在偏重理工的中南大學,搶她的詩詞選修課比搶春節火車票還難。她叫楊雨,「楊柳依依」的楊,「和雨和煙兩不勝」的雨。既能深情款款,出口成章,興之所至也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從不掩飾,灑脫自在。
  • 重點講座 劉心武:《紅樓夢》詩詞大揭秘
    2005年起陸續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錄製播出《劉心武揭秘〈紅樓夢〉》《〈紅樓夢〉八十回後真故事》系列節目共計61集,並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引發國內新的《紅樓夢》熱。2012年出版《劉心武文存》40卷,收入自1958年至2010年全部公開刊發過的文字。除小說與《紅樓夢》研究外,還從事建築評論和散文隨筆寫作。
  • 作家張大春:臺灣螢屏也需要《百家講壇》
    隨後,張大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對目前大陸由《百家講壇》熱播引發的「國學熱」表示讚賞。他表示,如果有人邀請,自己也願意上《百家講壇》。他還指出,儘管臺灣的國學教育從小學就有,但在電視娛樂化和升學考試的壓力下,其實也需要《百家講壇》這樣的節目補補國學。
  • 在詩詞浸潤下,她把人生譜寫成一首詩!葉嘉瑩主編「詩詞名家講...
    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楊雨與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陳斐,以「打開詩詞的正確方式」為主題,展開對談,與讀者一起分享了讀詩心得。在楊雨看來,古人寫詩其實是忠實於生活的,許多經典詩歌依然超越時空,映照著我們當下人現實的生活狀態和情感狀態,我們讀詩會從中感受到共鳴,這是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很現實的原因,「換言之,詩不僅僅是審美的存在,更是現實的需要。」
  • 中南大學楊雨:不能因為讀錯的人多了,就變成標準讀音
    中南大學教授、博導,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楊雨表示,她對這些古詩詞的讀音早在幾年前就被女兒和朋友糾正過。「一開始是當時讀小學的女兒糾正我說鬢毛衰的衰讀shuāi,後來朋友告訴我一騎紅塵的騎要讀qí。」楊雨表示對這些字讀音的修訂感到驚訝和震驚。致力於唐宋詩詞研究的楊雨認為,古典詩詞的讀音主要受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唐宋以後格律詩居多,非常講究平仄與對仗;二是注重押韻。
  • 詩詞大會|董卿1句話,楊雨壓力山大,表演傾國傾城,選手懵圈!
    中國詩詞大會最可貴的是,將高雅的傳統文化,以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大眾的心裡,寓教於樂,潛移默化,讓人們愛上詩詞。第四季中創新的絕地反擊環節就是如此,驚險、刺激,又趣味盎然,讓人沉醉。第三場比賽中,選手陳曦駿答錯題進入絕地反擊環節,幸運的是他的自救方式是「你說我猜」。
  • 中山大學博導百家講壇走紅
    詩詞叢中這種獨出機杼又能說出點故事來的「奇葩」,被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彭玉平納入其近日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的「詩歌裡的春天」。就在他開講前一周,被網友喻為綜藝「清流」並迅速批量盛產「網紅」的《中國詩詞大會》帷幕剛合,餘音繞梁。  在詩的國度寂寞許久的詩詞,無疑也行準了眼下的春令,正如詩人筆下般「兩翅駕東風」。
  • 女教授楊雨:李清照是我偶像,「好酒、好賭還好色」
    楊雨出生在一個相當普通的小縣城裡,家庭條件也不好,更沒有什麼強大的背景,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都是自己的努力。在這樣一個平平無奇的家庭中,楊雨反而愛上了讀書,小小年紀的楊雨就對詩詞歌賦非常感興趣,而且楊雨九歲就可以背下來像《九歌》這樣的長篇詩詞,這樣的出眾的才華和能力,也註定了楊雨今後會不平凡。
  • 歌唱家郭淑珍做客胡同裡的百家講壇
    日前,「胡同裡的百家講壇」第四十二期在北下關街道大鐘寺社區活動中心舉行,本期嘉賓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郭淑珍教授。郭淑珍先生現場為觀眾們講述了她從貧寒丫頭到國際名人的傳奇經歷。參加完活動,一位百家講壇的資深觀眾感慨地說道:「每次來胡同裡的百家講壇,我都是提前做足了功課的,郭淑珍老師那真的是走出國門,走到國際了。郭老師獲過很多國際大獎,還多次擔任國內、國際重大的聲樂比賽評委,可以稱得上是國際名人,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方初善、孟玲、鄧韻、溫燕青、宋祖英等等,好多著名的歌唱家都是她的學生,那是真正地桃李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