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在壯族民間師公教祈雨儀式中經常被唱誦的壯族英雄史詩《布伯》塑造了一個多次與雷公鬥爭、為人間解除乾旱的人間英雄形象。在泰國東北部,解釋芒飛節起源的神話《青蛙神的故事》在「智鬥」的情節上與《布伯》極其相似。通過比較二者的內容,可發現侗臺語族群口頭敘事與儀式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外在張力,其背後是深厚的越巫傳統、稻作文化與蛙崇拜。
關鍵詞:祈雨儀式 口頭敘事 壯族 侗臺語族 越巫傳統 稻作文化 蛙崇拜
作者:李斯穎(1981——),女,壯族,廣西上林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文學博士,主要從事壯族文學與文化研究。
一、壯族英雄史詩《布伯》及祈雨儀式
壯族民間師公教有群體性的祭天祈雨活動,被稱為「打醮」。祈雨儀式使用的經文是民間頗為聞名的富的英雄史詩《布伯》唱本。在祈雨儀式中,師公不但要吟誦經文,還要設壇祈雨,完成各種儀式舞蹈、動作等。除了史詩的形式之外,在民間也流傳著散文體的神話,在壯族人民心中,布伯是鬥雷的英雄。在此介紹梁庭望先生在廣西南寧市馬山縣搜集到的史詩《布伯》文本,以和泰國東北的神話進行比較。
在該《布伯》[1]版本中,雷神有兩個兄弟,「娘生雷公三兄弟,三個天下最逞狂。第一先生風伯兄,第二才生雨師郎。第三生你為小弟,兩目四瞳似月圓。頭上戴個天庭帽,右手鐵杖左金剛。你三兄弟會變化,天上人間樣樣強。大哥入山變成虎,二弟入海變龍王。三郎太陽當中坐,坐鎮太陽當雷王。太陽變化來復去,早東升晚落西方。」雖然雷王做了天上的主宰,可以變化出風、暈、雨、水,但卻不關心人類疾苦,不體察人間苦難,一天到晚遣妖作法,為害人間,使得人間病魔、瘴癘作怪,民不聊生。但雷王還以功自居,「你在天上做老大,人間肥牛歸你嘗。六月祭雷嫌牲少,不讓雨水落塵凡。天上雨池歸你管,氣急敗壞做天旱。」人間大旱三年,田裡的水稻沒有水,杆子比韭菜還小,山上的樹木也都枯死,動物們也都遭了殃。老人家卜過卦,才知道是雷王造成的災難。「天下頻傳布伯強,讓他求雨必應驗。牲禮紙錢眾人備,布伯開壇誦雷章。唱第一章求要水,唱第二章求雨降。唱第三章求雷公,人間久旱亂發狂。」但布伯求雨並沒有效果,雷王並不答應下雨,人間依然處處暴曬於太陽之下,「天邊紅得像血漿」。布伯氣得怒髮衝冠,把廟中雷王的塑像扳倒在地,用鐵杖去鏟塑像的鼻梁。等到第二天,天上還是沒有一滴水,布伯氣得臉發脹,直接提著斧頭就往天上奔去了。他「第一先到東門望,雷京金光亮閃閃。第二又到西門望,雷兵雷將站滿崗。第三才到雷王殿,雷王飲酒在殿堂。布伯瞪眼斥雷王:『誰不給雨行蠻強?』雷王蹺腳放酒杯:『是我大人不給放!』布伯一聽氣沖天,臉紅脖粗怒發狂。想扳雷王拿來剁,氣衝喉管又忍讓。布伯舉斧高過頂:『要頭要水任雷選!』雷王見斧臉煞白:『明天定給雨下凡。』雷王聽了下雲端:『我在人間瞪眼望!』」沒想到,布伯一走,雷王就變卦了,他恨得咬牙切齒,磨刀磨斧,準備到人間和布伯決戰。雷王在天上磨刀磨斧,人間則感覺到天上雷鳴不已,天地動搖。布伯聽見聲音,知道事情不好,趕緊撈來水草,鋪滿了自己的房頂。水草又溼又滑,無論是放火燒還是用雷劈,都不管用。雷王的五雷將奉命捲風而來,弄得人間到處霧氣籠罩,到處陰陰沉沉。他們劈來劈去,也沒辦法把布伯的房子劈倒,就回天庭去稟告雷王。雷王大發脾氣,再派兵將來輪番劈砍,天地昏暗,蒙昧不清,但不論兵將如何劈砍,布伯的房子依然穩固如初。雷王見此情景,氣得連連跺腳,引起天地晃蕩。「布伯聽見雷公怒,拿網簷下等雷王。雷王舉斧跳出殿,大地九天都震蕩。閃第一下到雲頭,閃第二下到半空,閃第三下斧猛劈,左摔右滑腳朝天。跌落簷下身未起,布伯已跳到近旁。雙手一揚網一撒,撒開收攏捉雷王。布伯拍手哈哈笑:『看你雷魔回天上?』雷王馬上就變化,變做公雞把頭揚。布伯立刻就識破:『拿谷餵你好來劏(左為當)。』雷公第二又變化,變做懶豬往下躺。布伯便叫伏羲兒:『鐵鉤鉤住送屠場!』雷公第三又變化,變做駿馬把頭昂。布伯立刻又問兒:『配上馬鞍騎它逛!』雷公第四又變化,變做水牛角彎彎。布伯又叫伏羲兒:『你拿繩子穿鼻梁。雷變水牛我也殺,雷變駿馬我也劏(左為當)。』」抓住了雷王,大家對著他怒目圓瞪,連聲咒罵。布伯把雷王關到穀倉裡,拿稻草讓雷公搓草繩。布伯還把蜘蛛放進穀倉裡,雷王每搓出一段草繩,蜘蛛就把它偷走。因此雷王咬牙切齒,發誓只要看到蜘蛛就把它劈死。布伯準備到集市上買金壇,把雷王殺了吃肉,臨走前叮囑自己的兒女說:「伏羲兄妹聽我講,雷公問水莫答腔。討茶你們不能給,要粥你們不能讓。給水喝了它有勁,發作起來化道光。」雷公知道布伯要殺他,害怕得淚流滿面,向伏羲兄妹討茶喝。他最後討到一點豬潲水,「伏羲拿潲到倉邊,倉中樂壞了雷王。喝第一口得解渴,喝第二口透心涼。喝第三口猛一噴,吹散穀倉飛四方。雷王拍手哈哈笑:『不被殺掉又生還。』」得救的雷神送給伏羲一顆牙齒做獎賞,讓兄妹倆將牙齒種下,等著牙秧長成大葫蘆,等到發洪水的時候躲進葫蘆裡。雷王回到天上,往人間降下幾個月的大洪水,把人類都差不多淹死了。伏羲兄妹躲在葫蘆裡呼喊,讓雷王停止下雨。雷王聽到後伸腳測試水面,卻被騎「礱」的布伯砍去一隻腳。之後,洪水盡消,流進了崑崙歸入海洋。人間只剩伏羲芝妹兩個人。經過金龜、烏鴉、竹篁的勸說和驗證,兄妹倆結為夫妻。三天之後生下一個磨刀石一樣的孩子,雷王用匕首剁碎肉團灑四方,天底下的人類才繁衍起來。
這部史詩的內容情節主要分成兩部分,整合了英雄鬥爭與洪水神話的情節。第一部分的主要核心是布伯鬥雷王,逼迫雷王下雨。其敘述又可分為以下6個母題:1、雷王因嫌棄祭祀牲品少,不願降雨給人間;2、布伯開壇請雷王降雨,被雷王拒絕;3、布伯奔往天上逼迫雷王降雨,雷王假意同意;4、雷王帶兵三次攻打布伯的屋,沒有獲得成功,第三次自己反跌落簷下,被布伯用網網住;5、雷王與布伯鬥法,雷王四次變化都被布伯識破,被關進穀倉;6、雷王問伏羲討得豬潲水,逃離穀倉返回人間,並放水淹天下。第二部分的主要核心是洪水後,伏羲兄妹婚配繁衍人類。這部分敘事可分成以下5個母題:1、伏羲兄妹種下雷王贈給的牙齒,牙秧長成了大葫蘆;2、雷王下了幾個月的大雨,把人類都淹死了,只有伏羲兄妹和布伯還活著;3、雷王伸腿探水深,被布伯砍掉一隻腳;3、洪水退去,只剩下伏羲兄妹2人;4、經過金龜、烏鴉和竹篁的勸說和驗證,伏羲和芝妹結成夫妻;5、伏羲兄妹剩下一個磨刀石一樣的孩子,被雷王剁碎撒四方,繁衍了天下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