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失調:觸覺是孩子從在媽媽的子宮裡,一直到出生、成長過程中都需要運用的最基本的感覺。我們能感受到冷、熱、痛、癢等,都是來自觸覺。在生活學習中,我們感受衣服的材質、感覺書本的材料、通過擁抱建立和同伴的信任,這些都是通過觸覺來實現的。
常見的觸覺過度敏感的表現:
1.不愛洗臉或洗頭:不喜歡臉或是頭被觸碰,例如洗臉或洗頭。
2.不愛洗澡:不喜歡洗澡,或是堅持洗澡水一定要是熱的或是冷的。
3.不愛穿襪:光是穿襪子這件事就可以搞得一個頭兩個大。他們總是儘可能把襪子脫掉。有些小朋友會無法忍受襪子的縫隙,有些小朋友則無法忍受襪子穿著的時候有點歪掉。
4.不愛刷牙:拒絕刷牙,非常討厭看牙醫。
5.不願赤腳走草地、沙地:不肯赤腳走在草地上,沙土上或是涉水。
6.不喜歡剪指甲:找盡理由逃避剪指甲,每次都哇哇叫甚至大哭。
7.拒絕梳發或剪髮:如果要動到他的頭髮,不是激烈反抗就是大哭。梳頭髮,剪頭髮,洗頭髮,甚至是拍拍他的頭髮也會引起他很大的反應。當他身上的毛髮被翻動的時候,就會引起他不舒服的反應,有時甚至只是一點微風吹動他的毛髮,都會讓他難以忍受。
8.情緒起伏大:在高高興興玩遊戲時,常常會突然生氣,讓人難以應付。
9.對衣服材質挑剔:對衣服的材質挑三揀四,不喜歡新衣服,粗糙的花紋,襯衫的領子,套頭衫,毛衣,帽子或圍巾等。
10.挑剔食物:挑食——只愛吃特定種類的食物。這樣的孩子可能只局限於吃某些種類的食物,不願意接受新口味。食物溫度——有些小朋友會拒絕熱食,有些則排斥冷掉的食物。
11.拒絕陌生人的觸碰:除了父母家人與熟悉的人之外,會拒絕別人善意的拍肩關懷等觸碰到身體的動作。
12.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對於會產生觸碰行為的狀況,會感到不舒服或有情緒化的反應。
13.排斥輕微觸碰:對於他人不小心輕微的觸碰,也會產生不舒服與情緒化的反應,因為表現出焦慮,敵意與攻擊性。在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可能就會拒絕擁抱逗弄或安撫的動作。
14.不喜歡會弄髒的遊戲:不喜歡髒髒的感覺,因此排斥如玩沙,手指畫,黏貼,塗料,泥巴還有粘土等遊戲,而且異常的吹毛求疵,就算只有沾到一點點土也要立刻洗掉。
15.疼痛反應過度:對於身體上的疼痛經驗反應過度,即便是一點小刮傷也會大驚小怪。
16.踮腳尖走:常可以看到他踮著腳尖走路,以減少跟地面接觸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