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具有民族情懷的世界公民(圖)

2020-12-19 網易新聞

培養具有民族情懷的世界公民(圖)

1446766965000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有0人參與

  辦學理念:根植

巴金

精神,立足傳統,放眼世界。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中國靈魂的

世界公民

  校訓:說真話,做好人

  校園精神: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

  教師誓言:把心交給孩子,讓生命開花

  學生誓言:讀書時認真讀書,玩耍時放心玩耍。說話要說真話,做人得做好人

  《人民日報》海外版:東城根街小學是「緬懷大師、重溫近現代成都

文化

史的好去處」。

  中國作協書記李冰:「向巴金先生學什麼,需要深刻的總結和提煉;怎麼學,需要用一生去實踐 」。東城根街小學一直是這樣做的,並且將做得更好。

  巴金精神是東小師生溫暖的陪伴。巴金先生的筆,是真正的講真話的筆。這份「真」,使學校在「根」文化的底色之上,逐漸積澱起了「真教育」的基因和元素——說真話、做真人、求真理。學校近幾年來,將巴金精神融入學校文化,探索出學校的特色課程——巴金課程的體系。為培養「具有民族情懷的世界公民」奠定基礎。

  在成都市東城根街小學,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代代東小人對文化的堅守,逐漸形成了學校的「根文化」,其三大板塊是:巴金精神、民族文化、國際理解。

  巴金老人厚重的思想文化、精神文化珍藏在所有老師和孩子心裡。巴金精神已逐步轉化為一種文化符號,一種教育資源。一種教師生命的信仰,成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深厚文化底蘊和重要精神支柱,潤澤東小的民族文化之根。

  「根文化」,是東小的學校文化,學校的文化是從心底裡流淌出來的「高貴」和「高尚」。學校文化之源是生活,學校文化之根是生命。所以多年來,我們一直將的「根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內涵發展,構建共同的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根文化」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如春雨無聲,教育無痕,這種力量是學校溫暖的源泉。這種「文化力」是學校發展的脊梁,一直堅持以文化育人,以文化辦學。

  賴晗梅說:「國際理解教育應該是有『根』的教育,我想在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立足本土,立足傳統,深扎中國根,方能放眼世界。所以,我們以民族文化,傳統文化潤養童年。文化育人,也就成為了東小辦學的智慧。基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我們充滿著對本民族的熱愛,將民族的本土的文化與國外交流。這樣才可以建立起文化的吸引。我們通過課程的共建,東西方文化的比較,國際理解課程的實施,不同教育理念的對話等實踐著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共享,相互理解,尊重,以實現未來的共存。」

相關焦點

  • 大學應培養「有根的世界公民」
    大學應培養「有根的世界公民」劉經南院士在第四屆中國高校國際交流社團負責人和骨幹培訓班會後表示,面對21世紀世界和人類發展面臨的挑戰和問題,包括崑山杜克大學在內的眾多高校,應更多地關注培養「有根的世界公民」這個新的人才培養目標。
  •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世界公民?
    不同國家(文化/民族)之間的相互認識與理解在加深在這樣一個多元的文化和價值並存的時代背景下,孩子需要的是世界公民教育(global citizeship)什麼是世界公民教育?培養世界公民的教育方法是什麼
  • 金山小學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公民·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面對當前經濟全球化、網絡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2月31日,重慶市規劃課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公民策略研究》結題會議在金山小學召開。從2012年開題到現在,3年來,金山小學從國際知識、相關能力和綜合素質三方面共同著手,開設《國際視野》校本課程,梳理國家課程國際視野元素,開展"國際文化周"、模擬奧運會、迪士尼萬聖節等多樣特色活動,組織學生前往美國、新加坡遊學,主動邀請丹麥、新加坡和美國小學校長等到校交流,在豐富多彩的課程和活動浸潤下,培養金小學生世界的理念、國際的視野、全球的胸懷。
  • 亞加達國際預科:潛心教學,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
    2011年起,亞加達國際預科開始IB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成功獲得世界文憑組織認證,是廣州唯一一所可以同時招收國際學生和中國學生的IB國際學校。AIC以「以中國文化為經,以IB國際教育為緯,引領亞加達國際預科AIC莘莘學子,跨入世界知名學府,成為有作為的世界公民。
  • 培養學生世界眼光、中國靈魂,為什麼就變成了中國肉體,世界公民
    我們培養的學生到底是中國公民還是世界公民?看看這樣的現實吧。幾乎所有的國際學校,從小學開始淡化中文教育、強化英語課程。學生的母語體系包含著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文化傳承基因,從小學開始,這些未來的中國公民卻在遠離自己的母語文化!當小學生升入初中、高中階段,學生的中文閱讀理解能力更是每況愈下。也許有的人會說,這些學生將來是要出國留學的,擔心什麼呢?
  • 楊梅:培養「中國心」的世界公民
    我們的教育既要堅守著自己根植於炎黃血脈的教育高地,又要不斷開拓創新師生對外國際交流的視野與環境,精心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著「中國心」的世界公民。學校的傳統文化牆,就是校園弘揚傳統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學校的傳統文化牆上面有百首中國古詩詞,意在提醒師生不忘傳統文化並牢記於心,體會傳統文化的意境美,培養愛國情。
  • 青島樺川路小學:構建中國情懷、世界眼光的未來教育 培育世界公民
    學校在傳承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涵養國際融合理念,為學生打開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通道,培育世界公民。引導孩子關心國際時事,心懷天下100多天的超長假期終於結束,小學生們陸續重返校園。「我們希望孩子通過對疫情走向的了解、對國際形勢的關注,人人都能做一個關心國際時事、心懷天下、勵志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為世界利益共同體建設而努力讀書的樺川學子。」樺川路小學校長劉曉燕認為,學校應該在文化自信的基礎上,擔負起培養「世界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開展國際理解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促進全面發展。
  • 雲南推進基礎教育國際化 培養有「幸福感」世界公民
    雲南推進基礎教育國際化 培養有「幸福感」世界公民 雲南這個中國邊疆民族省份正全方位、多層次推進教育國際化,成為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平臺。  「教育國際化一方面是教育者用國際視野把握和發展教育,另一方面是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教育市場,優化配置本國的教育資源和要素,培養出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
  • 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國際視野與世界意義
    只有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以國際視野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培養與中國國際經濟地位和對外開放相適應的國民心態與思想道德素養,才能鑄就新時代中國所亟須的自信精神,鞏固新時代中國所凝聚的道義力量,論證新時代中國在走向偉大復興的徵途上所提出的世界命題。就此而言,《綱要》的頒布不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而且使得中國的公民道德建設具有了世界意義。
  • 深圳萬科梅沙書院院長王赫:培養具有中國精神的世界公民和領袖人才
    演講內容  11月21日,王赫校長的主題演講主要圍繞以下三個維度展開,相信這也是許多教育從業者和家長非常關心的話題:    第一:萬科梅沙書院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第二:培養具有中國精神的世界公民和領袖人才    第三:基於21世紀核心技能的教與學
  • 國際學校要培養有中國根基的世界公民
    多元的世界,每個人要有自己的歸屬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公辦學校還是國際學校都愈發重視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但是,強調國際化是否會讓孩子失去中國根基?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和中國根基之間又該是怎樣的關係?劉彥說,人大附中西山學校的培養目標就是「世界公民中國心」。
  • 培養優秀的世界公民——中華教育網專訪首善京師創始人曹文杰
    在專訪中,曹文杰先生將首善京師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理想娓娓道來,滿滿的教育情懷隨處可見。首善京師教育機構創始人:曹文杰 中華教育網:教育是一個崇高的行業,真正投身教育的人都是有情懷的人。您為什麼會選擇教育行業,創辦首善京師呢?曹文杰:我一直在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在教育領域也做了很長時間。基於對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入,我看到教育的本質,是培養美好的品格。
  • 親子課堂|如何成為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世界公民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當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時,家長們是不是也在考慮如何讓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特別整理了張洪偉老師《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世界公民——美國名校希望看到的學生基本素質》的課程講稿,讓我們一起來思考如何培養孩子成為優秀的世界公民吧!
  • 北京愛迪國際學校 培養心懷中國夢的世界公民
    受訪者供圖20周年文藝晚會京劇表演。受訪者供圖回到當年的教室尋找同桌的TA、走進餐廳品嘗記憶中的味道、欣賞在校師生精心準備的歌曲舞蹈、與校友們交流這些年的成長曆程……6月22日,北京愛迪學校20周年校慶盛典舉辦,從世界各地趕來的愛迪學子齊聚一堂,共同為母校慶生。
  • 【校報特稿】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
    「人才培養目標」篇——「家國情懷」「家國情懷」——「天大人」的文化基因□ 田達仁2014年經教育部核准實施的《天津大學章程》明確:「學校按照『形上形下、達材成德』的理念,致力於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大學生當有愛國主義情懷
    【關鍵詞】愛國主義 集體主義 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4 【文獻標識碼】 A大學生是青年中的骨幹力量,是未來知識分子隊伍的生力軍,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知識分子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在國家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 關於我國公民憲法意識培養的一點思考
    公民的憲法意識體現人們對社會共同體的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也體現憲法價值社會化的過程與效果。相對於成文憲法典而言,憲法意識可以說是一種觀念上的憲法,對於制憲、行憲以及憲政的實現都具有重要的意義。[2]     在現代社會,國家都是由有著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宗教信仰等等諸多差異的人及族群組成的民族國家。
  • 中國情懷+世界眼光 邁格森深耕青少年高端教育的五載之路
    (原標題:中國情懷+世界眼光 邁格森深耕青少年高端教育的五載之路)
  • 山姆藤校:全面培養孩子成為「未來世界公民」
    名師薈萃,熱門IP繪本雲集,專業考試輔導,全面培養孩子成為「未來世界公民」。深資北美外教親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名校背景專家加盟,合力培養「世界小公民」。  讓孩子實現足不出戶,外教陪讀。北美名師外教、分級閱讀解析、在線分組陪練、場景互動教學,培養英文興趣、提高英文閱讀及口語能力。  專業深度考試輔導,多類認證考試內容輔導及深度剖析,幫忙孩子在成長道路上少走彎路,為中國孩子成長為具備綜合素養的世界公民而不懈努力!
  • 基於積極公民培養的參與式公民教育
    二、參與式公民教育與積極公民的培育(一)參與式公民教育旨在培育積極公民的公共性參與式公民教育是培養負責任的積極公民的方法。它旨在培育積極公民的公共性,包括公共精神、公共道德、公共理性、公共參與能力等。第一,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公民區別於私民,就在於公民具有公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