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因管教孩子而內疚嗎?一歲多的寶寶該如何管教他

2020-09-07 曉角先生

最近很困惑,寶寶一歲七個月了,馬上就要進入「了不起的2歲」了,有時會很「淘氣」,我會忍不住對她大吼,呵斥她。之後馬上又很後悔,覺得自己不應該發脾氣,要對寶寶有耐心。

但也不能總是依著她呀,那還能教出好孩子嗎?

怎麼辦?



我只能——查書。先拿出美國兒科協會的那本《育兒百科》,原來你煩惱的不只是你的煩惱,你內疚的也不只是你一個人會內疚。

書中這樣寫道:「他有時會用大聲尖叫來抵抗,有時會不理你的警告……這些都是他對控制的早期試驗——試探你的底線,也探索他自己有多大控制力。接下來的幾年裡,探索你設下的規矩和他自己生理髮育水平之間的界限將會成為他大部分時間的主題。」

原來他在試探,他在探索……

做父母真的是需要考試的,雖然現在還沒有誰為我們舉辦這場考試,但我們自己真的是需要學習的,要不我們怎麼知道一個孩子是如何成長的,他的心裡是這樣想的,他能在什麼階段能發育到什麼程度。



你會因為訓斥了孩子而內疚嗎?

「如果你必須管教他,千萬不要內疚,更不要道歉。如果他感受到你複雜的情緒,他可能以為自己一直是對的,而你才是那個『壞人』。雖然管教孩子很不好受,但這是為人父母必須經歷的,你完全不需要內疚。孩子需要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做錯了,這樣他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才會願意承擔後果。」

豁然開朗!

是啊,這是為人父母必須經歷的,「嬌子如殺子」。

解決了自己的這個心理障礙,就是如何管教孩子了。管教不是處罰,孩子3歲之前都不能明白處罰的含義。



01最好的管教是以身作則

孩子真的是最優秀的「模仿師」,尤其孩子過了一歲半之後,你真的會吃驚小小的人怎麼能有這麼大的模仿能力。

有次,我撿起地上的不小心掉的一塊小蘋果扔到垃圾桶,女兒也想模仿,但是地上沒有了。她居然自己拿起桌子上的蘋果咬下一口,吐到地上,然後撿起來,扔到垃圾桶。

就像有教育學家曾經說過:「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話,但他一定會模仿大人」。

所以,當孩子在你身邊時,一定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為人處世、解決矛盾、控制情緒……你不經意流露的,孩子就已經學會了。



02管教要以表揚開始

管教不僅是反向的,同樣包括正向的。孩子做的好的時候,要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強化正確的做好。

而做的不對時,要及時指出,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比如孩子用踢人、咬人發洩憤怒,這時就要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引導孩子用恰當的、和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包括用語言直接說出自己的憤怒。



03管教的標準要一以貫之

不要「朝令夕改」,一會允許,一會禁止,這樣孩子就會很迷惑。給孩子定下的規矩必須一以貫之,這樣孩子才會聽。

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旅行,那麼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這段旅程無疑最美好。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既然如此,何不珍惜與孩子朝夕相處的這短短的幾十年。


相關焦點

  • 南京17歲男孩與母親發生衝突後致母親死亡:青春期孩子管教的界限在哪裡?
    一則是2020年11月2日,揚州14歲男孩,因作業問題(嚴格來說,是作業引發的管教問題),與母親發生衝突後從31樓墜亡。一則是2020年11月12日,南京17歲男孩,因管教問題,與母親發生衝突後致母親死亡。
  • 如何管教1歲到2歲半的寶寶
    1歲半:愛唱反調2歲:開始關心他人2歲半: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的第一叛逆期在這些月裡,寶寶的發育時鐘會告訴他該停止做小嬰兒、成長為單獨的人了。如果寶寶想要做的剛好是你想讓他做的事,或是剛巧不想做你不喜歡的事,他就是「好」寶寶。用點小聰明,你就能把生活安排得大體協調,特殊的事情要做特殊處理,這樣你們兩個大部分時間都想做同樣的事情。安全第一:不要告訴孩子不許玩不許碰。你自己把該鎖起來的鎖起來,該扣好蓋子的扣好蓋子。生活規律: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悶了,孩子就容易發脾氣。
  • 該如何把握管教兩歲孩子的尺度?這樣做,你會發現管教孩子很簡單
    孩子從兩歲開始進入了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不只是扔東西,而且你不讓幹什麼非幹什麼,不讓扔東西,轉頭就扔了;不讓大人,抬手就是一巴掌;不讓哭鬧,他就哭鬧給你看;不讓亂跑,他非得撒腿就跑,讓你追不上;不讓吃糖果,他非要吃……總之,任憑你使盡十八般武藝,他都依然我行我素。
  • 1-2歲寶寶需要管教,但要避免這樣做,不然孩子會成為「小霸王」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到了一歲多和兩歲半之間,這個時間段是特別難管教的。幾乎是你說什麼他都不聽,並且還非要與你對著幹。很多父母都採取硬碰硬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是最不可取的。不但達不到任何效果,還會讓孩子成為小霸王。
  • 正面管教,從一歲開始
    本文摘編自香港衛生署《正面管教,從幼兒開始》我的孩子怎麼了?從一歲左右,你的寶寶開始走路和說話,他會變得較為獨立。管教指南(一)給他關注和讚賞平日你的寶寶自己坐下玩或見到不能碰的東西就自動走開時,就要給他關注,並且稱讚他。不要以為好的行為是理所當然而只留意到不理想的行為。當寶寶明白原來好的行為會得到關注,那便會增加他多做好行為的機會。
  • 如何管教一歲的孩子?不必要的訓斥,家長自查是否「教育過度」
    責罵一歲的孩子,家長們是否「教育」過度?1歲的孩子活潑好動,不時會做出的危險的舉動。家長們驚慌失措之餘,不免大聲訓斥或責怪孩子。事後看到小傢伙因受到責罵痛哭不已時,又會不由自主的後悔。常因控制不住情緒,重複著這種「責怪式教育」而焦躁自責。小傢伙在未滿周歲時,很少受到責罵。
  • 對於1歲以下嬰兒的養育中,家長們該如何正確「管教」及注意點?
    對寶寶的「管教」正確時期如何,該怎樣做呢?對新生兒、嬰兒的「管教」,從0歲開始! 「管教」這個詞的含義,包括在對孩子打招呼的習慣、吃飯時的禮儀,及如何做好接人待物等方面之中。 從寶寶1~2歲理解語言後,家人便可指導孩子應如何與人與人相處,培養孩子養成在吃飯時,在打招呼等各種場合時,所應有的良好品行。
  • 你家孩子會尋求過度關注嗎?會報復和自暴自棄嗎?要如何正確管教
    如果你要求孩子停止,他還繼續他的不良行為,並且對你的要求言語頂撞、消極抵抗,這可能是他在尋求權力。如果孩子以一些破壞性的行為或傷害你的話來反擊你,那麼這常常會升級為孩子對你的報復。如果孩子很消極,希望你快點兒放棄努力,別再打擾他。比如,他會在班上成為一個很放任的人,成為班上經常鬧笑話的人。
  • 孩子探索世界,家長忍住別插手,「主動對內疚」階段讓他自主發展
    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父母可能會發現,3歲以後的孩子經常會因為「做不到」某件事兒而生氣,如果此時我們出手幫他,性格溫和的孩子會像阿聞一樣跑開,脾氣急躁點的甚至會大發脾氣,是孩子性格原因,還是發展的規律呢?
  • 孩子的說明書丨0-18歲的孩子,叛逆期該如何管教?(附實用建議)
    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有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叛逆了,那可能是因為媽媽在跟孩子交流時,總喜歡命令式的不要怎樣,不許怎樣,孩子就過早地學會了說「不」。
  • 1歲到2歲半寶寶的管教方法
    15時訊 這裡我們要與家長所討論提1歲到2歲半寶寶的管教方法,不要以為寶寶才1歲多,並不需要管教,但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學會做很多事情,但是不少的事情卻是讓家長哭笑不得,並不想看到的。愛唱反調就是孩子在1歲之後就開始學會的事情。在1歲左右,寶寶就會有自己單獨的想法,而寶寶自身的發育時鐘也會讓寶寶覺得自己成長為單獨的人了。這時期的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寶寶時時要與家長抗爭,並且還想要贏得自主,因為必須這樣。
  • 2歲寶寶也有叛逆期!孩子一生三次叛逆期該如何度過?
    大多數的孩子在2歲以後,即會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這也是父母最頭痛的時期。「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是國外對這一時期的寶寶的獨特稱號。另外,除2歲左右的寶寶叛逆期外,孩子還會經歷其他叛逆期嗎?......看完今天的這篇文章,一定會對您有所幫助!
  • 為什麼2歲以後的寶寶總愛發脾氣,甚至會咬人?
    最近我們的學習群裡面,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原本可愛的天使寶寶,自從到了2歲,就變成了折磨人的惡魔寶寶。動不動就發脾氣,哭鬧,有時候甚至還會咬人。比如:你的寶寶想要打開瓶蓋,可是他沒有能力打開,當他沒有辦法打開的時候,他就會感到很受挫折,然後急的團團轉,接著他就會發脾氣。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需要幫助他控制自己,提高他的判斷力、自律能力,以及如何用更加容易被接受和適合這個年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 三歲多的孩子比兩歲多的還令人抓狂?溺愛還是管教?3點可行
    但他們開始有更強的自我意識,更加的積極捍衛「自我」,他們開始了從三歲的友善過渡到了三歲半以後的對著幹的狀態,尤其是針對媽媽。這就是《你的3歲孩子》一書中所描述的3歲半以後叛逆期孩子的行為特點,那麼3歲多孩子的叛逆期行為有什麼特點,背後的具體原因又是什麼,被折騰得頭疼不已的父母又該怎麼處理呢?
  • 三歲多的孩子比兩歲多的還令人抓狂?溺愛還是管教?3點可行
    這就是《你的3歲孩子》一書中所描述的3歲半以後叛逆期孩子的行為特點,那麼3歲多孩子的叛逆期行為有什麼特點,背後的具體原因又是什麼,被折騰得頭疼不已的父母又該怎麼處理呢?以前能自己吃飯,現在很多時候都要大人一勺一勺地喂。去了幼兒園上課開始不專心,一點小事就跟小夥伴吵架。有時候蔣媽媽忍不住說女兒兩句,女兒就大聲地兇她:「我不愛你了。」這讓蔣媽媽很傷心。「我不知道該拿她怎麼辦了,嚴厲點吧,我怕她以後慢慢長大了會恨我,如果任由她這樣下去吧,我怕以後大了她的性格會越來越古怪。」
  • 當孩子在挑戰父母底線時該怎樣管教才好?是調整方法還是繼續堅持
    當一個孩子在挑戰父母的底線時,家長可能會認為他讓孩子得到的太多了,或者是寵壞了孩子。而另一些時候,當孩子在家長責備他之後大哭時,家長可能會感到內疚和擔心自己是不是太嚴厲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決定如何管教孩子的時候,考慮一下孩子的個性和氣質是很重要的。孩子的行為會隨著他學習和成長而改變的,所以家長需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調整你的管教方法。
  • 3-12歲家長必看:如何有效管教你的孩子
    看來,兒童教育可謂是社會教育的重中之重,那麼,在熊孩子們形成習慣和塑造性格的3-12歲,作為父母親,該如何實行有效的管教呢?在他30年諮詢生涯和無數次家長面談中,他總結出一整套可複製的、被上萬對父母驗證過的有效管教經驗,即《有效管教指南》。
  • 陪孩子走過3~6歲——如何正面管教你的3~6歲孩子(3)
    01愛孩子如他所是,給孩子如他所願作為父母,你知道你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嗎?也許,很多父母會說,當然知道了。然後,列舉出一大堆。然而,這些在你眼裡的孩子的需求果真是孩子自己的需求嗎?其實,需要和願望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 女子因管教孩子,引發婆媳矛盾進急診:育兒理念不同該如何破?
    近日,安徽一女子身中七刀,被送進了急診室。經調查,這些傷口都是她自己扎的。起因也有些讓人哭笑不得,竟然是因為管教孩子。因為當天晚上6歲的孩子不服管教,該女子就揍了孩子一頓,沒想到引起了孩子爺爺奶奶的不滿,隨即發生口角。急火攻心的媽媽,拿起水果刀就向自己動手,把一家人都嚇得不輕。因為教育孩子而起紛爭的時間,屢見不鮮,可氣到傷害自己的方式,卻是讓令讓人無奈又啞然。
  • 陳怡文:為什麼這樣管教孩子會失敗?
    倒置的漏鬥與失敗的管教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倒置的漏鬥圖形 孩子的年齡與自由空間成反比。 年齡越小,自由空間越大。 按照這個倒置的漏鬥理論得出結論:基本上如果孩子在五歲前不管教,那麼這孩子就被寵壞了。孩子在家裡成了小霸王,出了門成了父母的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