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是個北方人,卻很喜歡吃魚,不知道為啥,可能我的先人是個漁夫吧。
我去過長沙幾次,也吃過幾次剁椒魚頭,有好有壞,在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當然,在分享感受之前,我們想說一說湖南和湘菜,湖南氣候潮溼,夏天略微悶熱,而冬天溼冷,現在已是冬天,我們北方都開了暖氣,湖南則沒暖氣,只有熱空調,所以有人說,北方人過冬,靠的是暖氣;南方人過冬,靠的是一身正氣。
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環境,所以,湖南人多吃辣椒以祛溼寒;湖南是「魚米之鄉」,盛產稻米和魚,那麼,我們根據這個線索——大米,辣椒和魚,就可以推斷,辣椒和魚做成的菜品,與湘人的主食大米是標配。
在湖南,用辣椒和魚做成的菜品,最出名的要數剁椒魚頭,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剁椒魚頭就是湘菜的代表菜。
剁椒魚頭我吃過幾次,對於很多餐館而言,魚頭太小了,於是店家為了讓魚頭變得更大一些,不得不切下更多的魚肚皮肉,可惜,魚肚皮肉和魚頭肉的口感是完全不同的。
湖南人做剁椒魚頭,用的是大頭魚,學名鱅魚,當地人稱為「雄魚」。
有句話說,鱅魚頭,肉饅頭。
一方面說明雄魚的頭大,一方面說魚頭的營養豐富。
但是,真正用到大魚頭的餐館不多,就像前文所述,很多餐館都不得不切下更多的魚肚皮肉以彌補魚頭之小。
吃剁椒魚頭,就得挑大魚頭吃,為什麼?
魚頭大,嫩肉多,魚頭越大越好吃。
在長沙,有家叫做壇宗剁椒魚頭的店鋪,所用雄魚都是六斤往上,魚頭之大,無與倫比,而且都是天然放養的大雄魚,口感非常鮮美。
當然,他們的剁椒也有特色,五種老壇剁椒黃金搭配,配米飯好吃,用湯汁下麵條也好吃,如果去長沙,不妨嘗一嘗這難得一見的壇宗剁椒大魚頭。
用料
魚頭1500克左右剁椒200克姜30克鹽5-8克蒜3瓣切碎油適量白糖2克高度白酒20毫升小蔥30克白醋10毫升豆腐(自選)300克左右
剁椒魚頭的做法
一個大魚頭。注意魚身是黑的。為了補拍菜譜圖,這次買的魚頭比較大,4斤半(所以照片中的配料比配料表裡的多。
魚頭要做得好吃,預處理很關鍵,指望蒸的時候去腥就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在做菜的第一步:洗魚、醃魚上。洗淨、刮淨魚鱗和表皮,去魚線包括魚腹內膜的魚內外。第一重點!即便魚販處理過,再清洗也至少需要5-10分鐘,別馬馬虎虎哦!這個魚頭動媽沒有讓魚販清理,自己去鱗、去雜物加醃製,用了將近一個小時。確實很費勁,洗好之後,看:魚皮還在吧?刮完鱗魚身已白!如果你請魚販代去鱗,記得提前告訴他「只去鱗去腮不要用水衝魚」,回家自己再衝洗。他衝的水可能很髒,入了魚肉不但髒而且會腥。記住:「別用髒水去衝洗開過膛的魚!!」
魚頭對切兩半,建議在魚嘴下部切開,3斤左右的魚頭的話,用白醋10毫升、高度白酒20毫升、30克姜切末、鹽5-8克塗抹均勻在魚身上,用手按摩一下魚,讓調味料可以更好地進入魚肉中。第二重點!(上面的預處理方法是看了中國傳統菜「太湖三白」的紀錄片裡介紹的方法學會的。)放置2-4小時左右,適時按摩幾次魚肉,好讓鹽分進入魚肉裡,否則不入味!如果魚頭大,配料要增加
上面的兩個重點做好,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了。如果是3斤魚頭,把200克剁椒加3片姜切的末、3瓣大蒜切末、5克糖,放在一個碗中備用。自己家做飯,不許偷工減料哦!剁椒不許減量!動媽說的好像能管得住你似的動媽圖中是300克剁椒,5片姜、1頭蒜切末。現在可以準備開始做菜了。
在塔吉鍋內加少量油,將醃魚頭的薑片和香蔥蔥白放在鍋底,把切塊的豆腐擺在姜蔥之上,(也可以放蘑菇!特別適合放豆腐,其次是蘑菇,然後是白菜)如果放豆腐做配菜,把魚頭擺在豆腐上。
那個裝200克剁椒加3片姜切的末、3瓣大蒜切末、2克糖的碗,把裡面的調料攪拌均勻,鋪放在魚頭上,
先順著鍋邊,加清水(/或者料酒)50毫升左右,中小火加熱塔吉鍋,至鍋內水開始沸騰,(這步是為了有些人不太會用鍋而新加的步驟,塔吉鍋突然加熱影響使用壽命,)再在魚頭上撒滿香蔥葉末。(普通蒸鍋可以把蔥末分兩次放,先放一半的量,蒸好後再放一半)蓋蓋子,繼續中火加熱20分鐘,4斤半的魚頭燉25-30分鐘左右。
關火燜10分鐘。即可開蓋端上桌。塔吉鍋做法要少油少火,所以這個菜譜沒有最後澆熱油的步驟。特別偏好,可以把30毫升色拉油燒熱澆在剁椒上。補充:塔吉鍋用完,洗淨晾乾再收好。如果經常使用注意保養。
小貼士
塔吉鍋選購注意1、質地必須為陶製。2、蓋子蓋好之後,晃動蓋子,沒有聲音。3、鍋內部與外部應為同一顏色。4、鍋底部與蓋子應為同一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