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最美女性●人物檔案】
姓名:厲葉青
性別:女
年齡:44
職務:南京市紅十字醫院副院長、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手術室裡,燈火通明。
藍色手術服的醫生和護士寶貝地託著一個嬰兒,口罩下的表情看不分明,眼睛卻笑得彎彎的,讓人一看就知道他們的喜悅。
嬰兒白胖壯實,握緊了小拳頭,放聲啼哭。
這是一張西藏墨竹工卡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蘇冬梅通過微信發來的照片,下面還寫了四個字:母子平安。
南京市紅十字醫院辦公室裡,厲葉青笑著把手機遞給我們看,像在炫耀自家孩子。
孩子的母親,是她在離開對口支援的墨竹工卡縣人民醫院前二十多天做手術的病人。
「病人43歲,曾經做過輸卵管結紮,後來找到我希望能做復通手術,再做一次母親。」雖然時間已過去一年多,厲葉青對病人的情況仍然熟記於心。
醫療條件簡陋、病人自身情況複雜,手術雖然順利完成,但後續情況如何,這讓飛回南京的厲葉青牽掛不已,不時通過微信詢問當地醫生,直到後來收到這條喜訊。
「當婦產科醫生22年,按理說應該習慣了,可每一次看到嬰兒健康的臉,還是特別高興。」厲葉青笑眯眯地說。
援藏,說走就走
2015年3月,江蘇選派第九批援藏醫生,紅十字醫院有一個名額。
勇氣、奉獻、責任、理想……這是每一個醫生都想爭取的機會。然而最後提筆報名,卻沒那麼容易。
畢竟一去不是十天半個月,誰家裡沒有老沒有小呢?更別提那是海拔3000多米的偏遠地區。
厲葉青卻輕輕鬆鬆填了表。
「我丈夫也是一個醫生,當時在外地學習。我報名前就只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裡跟他說我想去,他說好。」
其實並不輕鬆。
那一年,是厲葉青兒子小升初的關鍵一年,而她的丈夫也是一個一接到電話就要往醫院趕的醫生。那一年中曾經有一晚,她接到上小學的兒子的電話,「丈夫工作走不開,晚上9點多孩子一人在家還沒吃上飯,實在餓急了想找媽媽。」
他的媽媽回不來。因為她在千萬裡之外的墨竹工卡縣,剛剛做完一臺大手術,累得想換衣服胳膊都抬不動。
說到這裡,厲葉青有些愧疚,「我那天哭了。」她說。
人回來了,心留下了
墨竹工卡縣並不大,只有5萬人口,其中農牧民佔了很大比例。因當地不實行計劃生育,且生育期間還可享受政府免費提供的一日三頓營養餐,農牧民們都會生很多孩子,其中厲葉青接觸到的一個產婦已經生了17個孩子。
當地的條件卻很一般。
厲葉青被派駐的工卡縣人民醫院有94張床,其中49張屬於婦產科,而婦產科病房醫生護士只各有6名,手術室只有一名醫生(兼急診工作)和1名護士(兼胃鏡工作)……
怎麼辦?擼起袖子幹。
剛到的第一天,還沒走進駐地,厲葉青就出現了高原反應,因為缺氧暈了過去,吸了一整夜的氧氣。後方做好了換人的準備,她卻申請留下。
「沒想別的,因為我就是科裡韌性最好、最耐馱的,也沒什麼基礎疾病,換了別人就能受得了嗎?而且她們孩子更小,我覺得我可以堅持的。」
五天後,厲葉青就去了醫院報導,又過了三天她就接到值班醫生電話,說有緊急情況。這個被高原反應折騰得氣喘籲籲的女醫生一下子奔跑起來,直撲產房。
一個產婦會陰裂傷直達直腸1釐米以上,已屬會陰四度裂傷,這在南京都是很少見的。然而高原缺氧環境讓她縫合的速度明顯慢了許多。「感覺每縫一針都無比的困難,一個多小時後,手術成功,我這才覺得有點虛脫。」
厲葉青在南京時因為技術過硬,最忙時八九臺手術一天的節奏,然而在這海拔4000米的地方,連著兩臺手術就能讓她嘴唇發紫,而有一天,她堅持做完了三臺……
「我恨不能體力再好點能再堅持多做一臺,就能多減輕一個病人痛苦。」她說。
在墨竹和當地醫生朝夕相處了一年多,終於到了分別的時候。放心不下那裡的醫生和病人,厲葉青乾脆把工卡縣人民醫院的同事拉入了江蘇婦產科的醫生群,在這裡,每周都有一次微信課堂,醫生們可以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和討論,而他們的醫護人員也不時在微信群裡提出當地遇到的醫療難題,群裡有500多名醫生會適時地給予熱心的解答和幫助。
「我和丈夫商量過,等兒子上大學了,我倆會一起再去援藏。」
兒子說想當廚師,理由竟然是……
說到自己的兒子,厲葉青是驕傲的,她說他很懂事。
「每次在家時我的手機響起來,他會第一時間抓著跑過來找我,『媽媽,媽媽,快,是不是醫院找你?』他很著急,就怕耽誤我搶救病人。」
從小,這個孩子就知道有個醫生媽媽,是與別人不同的。「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醫院有緊急狀況就會喊我。我跟同事們說不要怕找我,有一點點把握不準的就叫我。我寧願跑過去是虛驚一場。」 2014年大年初一晚上6點多,一個沒到預產期的胎盤前置孕婦出現了大出血症狀。接到電話的厲葉青第一時間趕到了醫院,和麻醉科、新生兒科、急診科等取得聯繫,緊急進行了剖腹產手術,經過了一整夜的搶救,直到大年初二中午11點,產婦脫離生命危險,厲葉青才感覺到了累。
這樣需要她緊急趕往醫院搶救的電話,她一年至少會接到一二十次,而最多的一天,她被傳呼了五次。
「凌晨被叫了兩次,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回到家晚上被叫了三次。有一次連衣服都來不及換,穿著睡衣就跑上馬路了。」
厲葉青之所以記得這一天,因為兒子把它寫進了作文。那天早上,她答應兒子下班給他帶肯德基吃,結果晚上兒子餓著肚子等睡著了,第二天對她說:媽媽你是個騙子。說完,兒子又抱住了她:媽媽你辛苦了。
那一刻厲葉青很心酸,更心酸的是有次看兒子作文,兒子說長大想當廚師。
「為什麼呢?因為我和孩子爸爸都很忙,回家都沒個準,他就一個人去家門口的幾個小飯館吃,都成了他食堂了。然後他說飯館裡的菜不好吃,他想吃在家裡做的菜,爸爸媽媽沒空燒,他就想當廚師,以後在家裡做給我們吃……」
【後記】
「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會後悔當醫生嗎?
聽到這個問題,厲葉青一怔,「從沒有過。」
工作22年,經她的手至少有5000多個新生命來到了人間。可她至今記得在她剛做醫生沒多久的一件事。那天厲葉青巡房時發現一個孕婦的胎兒胎心不好,手一摸,竟然是臍帶掉下來了。情急之下,她趕緊伸手進去把臍回納,並順勢託著嬰兒的頭。幾分鐘內局部麻醉,嬰兒呱呱落地,母子平安。
全程她的手一直在母體內託著臍帶。「我能感到臍帶上的脈搏,到現在還能感覺到。我第一次感覺到一個生命,那麼具體,那麼近,我要緊緊抓住他。真的,從那天起,我覺得我的工作是最有意義的工作,能做著這樣的工作,我很幸福。」
本文作者:王迅 通訊員 施芙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