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雜談(3)-九個聲調的語言

2022-01-06 意拳傳承高松

傳說中粵語有九個聲調,這是真的嗎?九成的廣州人會回答說他們也不清楚他們說的語言到底有幾個聲調。語言學家告訴我們「粵語有九聲六調」(童鞋們淡定),也難怪有的老外會說廣東人講話帶著「sing-song accent」;聲調多了說話速度快時聽起來就會像唱歌了。

別怕,粵語其實就只有六個音調而已,但是有三個音分長音(aa)和短音(入聲ak ,ap,at),所以才被稱為九聲的。對中國人而言,六個調不難,也就比國語的五個調(四聲+輕聲)多一個而已。東方語言很多也都是聲調語言的,越南語、泰語、閩南語、客家話、韓語、日語都是有聲調的,歐美人學聲調難,但中國人不用怕。至於那六個調怎麼發,一般中國人在練習聽力的時候也就學會了,真的不難。

Saam1     gau2      sei3       

三             九           四 

ling4        ng5        yi6    

零              五          二  

chat1       baat3      luk6    

七               八          六                 

我們平時數數的數字的發音裡頭就包含了九個調,只要你會發前六個音就夠了。第七聲是第一聲的短音(入聲),第八聲是第三聲的短音(入聲),第九聲是第六聲的短音(入聲)。 

粵語有些詞還真挺費解的,比方說,下面的兩種·······

不是因為廣州人學羊叫,廣州才叫羊城的。「做咩····?」「為咩····?」

「咩(me)」在粵語裡是「什麼」的意思。「乜嘢(mat ye)」也在粵語裡是「什麼」的意思。老實說,這兩個詞其實是一個詞。粵語本來沒有「咩」,說話快了也就有「咩」了。其實爺爺輩的老人都把「乜嘢(mat ye)」當成兩個字清楚地讀,不知何時起,「matye」被孩子們讀成了「mye」,再後來「mye」成了「me」,也就成了「咩」。然後,現在「咩(me)」「乜嘢(mat ye)」兩種說法大家可以聽到。粵語是東方聲調語言,寫的是漢字,但有的時候,漢字的粵語拼音讀快了是可以連起來讀的,這是個奇怪的現象,有點英語單詞連讀的意思。

 粵語裡的表示感謝的方式有兩種,「唔該(m  goi)」和「多謝(do je)」。其實很多人會疑惑,「唔該」和「多謝」兩個詞都是謝謝的意思,但又有什麼區別呢?   國語裡就一種謝謝而已,粵語還有兩種?(是不是有點太風騷了?)

當你麻煩到別人的時候,打擾到別人或者別人給你幫了個小忙的時候,你需要說「唔該」。比如你去到餐廳裡,需要點餐的時候,你要給服務員說「唔該」。其實「唔該」是英文裡「excuse me」的用法,但它是「謝謝」的意思,當你需要點餐的時候,你需要打攪服務員(雖然那是他的工作),並希望他提供服務,所以你要先說「唔該」表示謝謝。就是你需要請求別人幫小忙的時候,要先說「唔該」表示謝意,然後再提請求;最後提完請求,別人給予回應,你還要再說一次「唔該」表示謝謝。

「多謝」就簡單多了。當別人送你禮物的時候或者,別人給你幫了大忙的時候稱讚你的時候,你需要表達謝意時,說「多謝」,這個「多謝」就是真誠的謝謝,這個跟國語是一樣的。

其實日常生活裡用「唔該」的機會比「多謝」的機會多得多,街上問路說「唔該」,商店購物說「唔該」,餐廳點餐說「唔該」,戲院買票說「唔該」。記住「唔該」是「excuse me 」的用法,但是是「thank you  」的意思。生活中常說「唔該」會顯得人比較有禮貌的;如果你在學粵語,一定要先學會「唔該」「唔該」。

未完待續,下期預告——粵語漢字                     

松樹按: 我對粵語學習的興趣一直很濃,身邊朋友圈大半都是廣東人,可是誰也沒教會我粵語,當然我也沒有好好學吧。Jack▪瀟湘,是我第一個遇到的會說粵語也會教的朋友。於是,這個系列開始了。同時藉此文懷念2010-2011年「廣州緣」的兄弟們:

相關焦點

  • 語言學知識採擷——且說粵語聲調
    Cantonese早就已經列入了國際公認的語言的名單內,這不是什麼人為的結果,而是歷史形成的,其他語言想要進入這個行列,就不容易了。比如活動最積極的臺灣人,至今國際仍未完全承認Taiwanese這種語言,更不要說是也想打入這個行列的上海話和福建話了。
  • 【粵詞音韻】(二)認識粵語聲調、調值、調型
    如果你通過調值理解了國語的聲調,那麼就不難理解粵語的聲調      粵語的聲調,可以稱為「九聲六調」,九個聲調中,7、8、9聲的調值高度和1、3、6聲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它們發聲的韻尾有短促感,急促收尾,稱為「入聲」,在粵拼的表示裡,因為音高和1、3、6聲一樣,7、8、9聲的調序是寫成「1、3、6」。
  • 原來粵語也是有聲調的?還9個!
    原來粵語也是有聲調的?還9個! 粵語聲調竟然有9個 而普通話的音調只有4個 終於找到了學不會粵語的原因惹!
  • 粵語音調的入門學習
    在其他地方的人看來粵語是一門聽不懂學不會的鳥語,其實呢,粵語是一門很前衛的語言,不僅傳承了古代漢語的一些特點,還銜接了很多外來詞彙。我們平常說的普通話只有4個音調,而粵語整整有9個音調,甚至一些地方的粵語方言達到11個音調。
  • 粵語的九音 真經 你知道嗎
    學粵語的人都知道粵語有九個聲調,而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粵語中的很多發音都是母語沒有出現過的,這就使得很多人對學習粵語望而卻步。確實,粵語作為一門語言,真正掌握它就需要用它和別人進行交流,所以發音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學習粵語的基礎。
  • 跟著我,一起拿下粵語的九聲六調
    語言,有一種抑揚頓挫之美,這種美,便是聲調。粵方言,更能把這種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古漢語有「四聲」,「平」、「上」、「去」、「入」。
  • 粵語(廣州話)的九聲六調
    學漢語,其中一道坎就是聲調。只會北方官話的人學聲調更多的南方方言,如粵語,也面臨類似的困難。多數西方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沒有聲調的概念。音調的變化影響句子的語氣(所以叫語調 intonation),不影響單詞的含義。漢語的北方官話只有四個聲調,而多數南方方言則保留了更多聲調。
  • 粵語的九聲六調(勘誤)
    學漢語,其中一道坎就是聲調。只會北方官話的人學聲調更多的南方方言,如粵語,也面臨類似的困難。多數西方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沒有聲調的概念。音調的變化影響句子的語氣(所以叫語調 intonation),不影響單詞的含義。漢語的北方官話只有四個聲調,而多數南方方言則保留了更多聲調。
  • 【粵語拼音】音節結構劃分、聲母、韻母、聲調、國際音標
    漢語包括普通話、粵語、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語、閩語等。漢語及漢語方言拼音方案採用拉丁字母和一些附加符號表示漢語的發音。對應漢語音系學(現代音韻學)的漢語音節結構劃分,漢語及漢語方言拼音的形式構成分為聲母、韻母和聲調三部分。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簡稱粵拼,由香港語言學學會於1993年制定的粵語羅馬化拼音方案。
  • 《粵語九音真經》 粵牙
    第一章 內功心法粵語九音如歌,粵方言更接近古代語言的發音,一共有九個音調,比普通話的四個音調多,因而這種音調的變化讓話語更加抑揚頓挫,聽起來像唱歌一樣。(入聲:指發聲沒有延長,短促有力的聲音。)第二章 拳腳招式以下幾句「粵語音調小口訣」的每個字都對應著粵語的九個音調,不妨作為檢驗粵語聲調的標尺,既簡單,又好玩:「番茄醬牛腩面逼客食」、「雞仔要同你哋織只襪」、「香港細城市大執法局」、「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六」。
  • 【嶺南詞典】 粵語
    粵語或是保留古漢語遺存最多的語言。當年在大學念書,秦似教授給我們上音韻學課,他說,他的家鄉博白流行的土白話叫地佬話,是粵語的一個分支,粵語保存了古韻書《廣韻》的聲調系統,保存了古漢語的入聲;粵語的標準音廣州話有九個聲調,而地佬話的聲調竟有十個之多,是漢語中聲調最多的方言。秦教授是大語言學家王力先生的兒子,家學淵源,他本人又是個作家、學者,撰有多種韻書,因此,他所說的這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老外用北京話教你粵語發音規律!看得我都想學粵語了!
    粵語特徵九聲六調:即九個聲調(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六種調值(陰平跟陰入調值相等,陰去跟中入調值相等,陽去跟陽入調值相等。調值相等的兩個對應的不同聲調其主要不同之處在於入聲帶韻尾而平上去聲不帶韻尾,其抑揚性相同而頓挫性不同)。一、九聲具體如下:1、陰平和陰入: a1, ä (umlaut)2、陰上: a2, ã (tilde)3、陰去和中入: a3, â (circumflex)4.、陽平: a4, a (plain)5.
  • 廣東人教你學粵語,最全的一篇文章!
    中國學者傾向於認為是一門方言,屬於漢藏語系;西方學者有的認為是一門語言,理由是和普通話無法通話,有自己的音標和文字(白話字)。國外的大學除了研究普通話(中文系)也有研究廣東話的機構,這個還有爭議,暫且不表。★廣東話和香港話有何區別?
  • 為什麼你說的粵語聽起來怪怪的?
    這篇推送,我會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幫助你快速理解粵語普通話間的發音差別,加以練習,能讓粵語發音水平提升50%。九聲六調與普通話音調的差別很多人說粵語發音抑揚頓挫是因為粵語有九聲六調,而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先對比一下兩種語言的聲調:
  • 粵語起源就是唐朝宋朝 並不是地方語言
    幾多個?普通話唔系用「幾多」系用「多少」。 學者:古代文學作品是用當時的官話創作的 「陳小春說唐詩宋詞是用粵語寫的肯定不對。」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銀峰的研究方向是漢語語法和漢語史,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古代文學作品是用當時的官話(唐朝以前叫雅言)寫就,而不論官話還是雅言,都是北方話。
  • 普通話讓外國人糾結死了:換個聲調意思全變
    但在其他語言中,語調往往是用來分辨不同詞語意思的,這種重要程度堪比英語的元音和輔音。舉個例子,在英語裡,「pay」(支付)和「bay」(海灣)不一樣是因為他們開頭的發音不同。但是想像一下,如果單單是「pay」這個單詞,用更高的聲調讀出來意味著「支付」,而用較低的聲調說時它的意思則是「海灣」……語言學家所說的聲調語言,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 粵語音調淺談
  • 【漢語拼音相關概念】聲母、韻母、韻頭、韻腹、韻尾、聲調、五度標調法
    普通話入聲的調類已經消失,粵語、潮州語、客家語側保留入聲的調類。五度標調法五度標調法,即五度制調值標記法,是趙元任為把調值描寫得具體、易懂而創造的一種標記調值相對音高的方法。把聲調的相對音高依次用1、2、3、4、5表示。調值是相對音高而非絕對音高,每個人一般說話時的音調可以分出1、2、3、4、5五個相對高度。
  • 總是學不會廣東話,是因為沒有「粵語基因」嗎?
    3. 粵語粵語有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古漢語最完整的語言。聽過粵語歌的人都知道,有很多詞彙發音和普通話差別很大。其他難不難我不知道,反正菜哥本人覺得粵語就蠻難的,因為總是聽不懂 36 妹子跟阿基說什麼悄悄話。
  • 什麼是語言聲調?漢語普通話是有聲調語言嗎?
    根據有無聲調,我們把世界上的語言分為非聲調語言和聲調語言。非聲調語言,指語言的語音雖然有一定的高低升降變化,但一般只起改變語氣的作用,沒有區別語義的作用。英語就是非聲調語言,如在說英文單詞「book」這個音節的時候,音高可以逐漸上升和下降;上升代表疑問的語氣,下降代表陳述語氣;但無論如何變化,表示的語義都一樣。漢語是聲調語言。因此,一個漢字音節除了由聲母和韻母組成的音節外,還必然包括一個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