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學不會廣東話,是因為沒有「粵語基因」嗎?

2021-02-14 微基因日曆

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在使用嗎?

答案是,7117。

世界現存語言分布(-ethnologue.com)

看起來確實很多,但大約 40% 的語言已經處於瀕危狀態,每種語言不到 1000 人使用。

前十被使用最多的語言

至於漢語,憑藉人多勢眾名列被使用最多語言第二,具體方言種類更是多達 304 種,包括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印歐語系)、朝鮮語和混合語。

中國語言分布(-中國語言地圖集)

既然中國的語言種類這麼多,那麼哪種語言是最難學呢?

綜合了一下網上的答案,最難學的方言分別是:

溫州話,潮汕話,粵語,客家話等。

1. 溫州話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人講鬼話。

據說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部隊聯繫為了保密,派兩個溫州人進行電話或者步話機聯繫。而日本的情報部門,非常努力也翻譯不出這發音極其複雜的溫州話。

2. 潮汕話

潮州話保留著八音拼讀的語音系統,發音複雜,而且摻雜了很多土話,外人想要學習絕非易事。

3. 粵語

粵語有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古漢語特徵,同時也是保留古漢語最完整的語言。聽過粵語歌的人都知道,有很多詞彙發音和普通話差別很大。

其他難不難我不知道,反正菜哥本人覺得粵語就蠻難的,因為總是聽不懂 36 妹子跟阿基說什麼悄悄話。


因為聲調。

漢語是聲調語言(Tone Language),聲調起伏是一個音節的固有組成部分,而音調起伏的改變可以直接影響該音節的意思。

由此可見,學習漢語時,聲調的變化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sorry,有錢真系大曬(粵語)

平時粵語人士說的粵語有「九聲六調」。「九聲」的「聲」代表傳統漢語音韻學上的完整聲調;「六調」的「調」代表不理會頓挫性質的單純調值。

《廣韻》分漢字為「平上去入」四聲,按此,標準粵語的聲調有 9 個,分別為:陰平、陰上、 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

如上圖所示,粵語中單純 fen 一個發音,不同聲調可以衍生出各種漢字,意思也完全不同。

更有意思的是,粵語中的數字 0-9 的讀音,其實正是分別對應了粵語 9 個聲調。

想想看,平時咱們說的普通話音調也就只有四種: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另外還包括一個輕聲(不標調)。如「衣 yī、姨 yí、椅 yǐ、億yì」,這四個字的語音環境一樣,意義不盡相同,已經逼瘋很多外國人了。

而粵語的聲調是普通話的兩倍有多,足足 9 個!嘖嘖嘖,想要學粵語的孩子真的太有勇氣了!

講真,菜哥也很想學粵語,畢竟粵語歌那麼好聽,但總覺得很難學,所以學粵語的能力有可能和基因相關嗎?

沒想到,一篇文獻告訴了我答案!

今年 5 月發表於《科學 進展》(Science Advance)的論文表明,ASPM 基因與語言的詞彙聲調密切相關,側面反映了語言演化受遺傳影響。

研究人員測試了 426 名以廣東話為母語的成年人,要求參與者進行詞彙聲調,音樂(節奏和音調)以及一般的認知的測試,以確定他們區分粵語中 6 種音調的熟練程度。

聲調感知能力平均準確性比較(-論文)

結果表明,ASPM 基因上的一個突變(rs41310927)能預測參與者對音調的感知能力。他們還發現大多數被測試的人(約佔 70%)都存在這種突變,這也證明後者在使用粵語的人群中具有突出地位。 

但這一基因的整體影響很小:在測試音調熟練度中,它排在智商和音樂能力之後。

換句話說,攜帶 rs41310927-C 的參與者,聲調感知能力較弱;但如果經過音樂訓練,也能提升聲調感知能力,並且非常顯著。

聲調感知能力與基因型和音樂訓練之間的相互作用

(-論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覺得學粵語特別難,自己沒有說粵語天賦時,或者可以曲線救國,先去學一下唱歌。

又或者直接學唱粵語歌,可能事半功倍噢!

不多說了,還是先看看我的基因結果怎麼樣吧。

長掃二維碼 get 結果

看來我的粵語天賦還是蠻強的,感覺要跟 36 妹子多學習!

36 妹子有話說:

今日「點讚」滿 88,我就直播教大家說粵語。

Reference:

[1]ethnologue(https://www.ethnologue.com/)

[2]《中國語言地圖集》,李榮等編,朗文Longman,1987

[3]中國語言及漢語方言分布圖 - Prince的文章 - 知乎

[4]語音語調之語調的重要性 - 雅思終結者的文章 - 知乎

[5]中國語言聲調的發展之路 - 黑炮先生 - 百度百科

[6]Wong PCM, Wong PCM, Wong PCM, et al. ASPM-lexical tone association in speakers of a tone language: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genetic-biasing hypothesis of language evolution. Sci Adv. 2020;6(22). doi:10.1126/sciadv.aba5090

[7]為什麼有些語言這麼難學?科學家發現關鍵基因 - 環球科學 

相關焦點

  • 【 廣東話 勁揪】 馬來西亞人學粵語粗口!網民瘋狂「教學」
    最近在馬來西亞的facebook上流傳一個熱話,當地人突然對某些廣東話…應該說是「廣東話對話」時的字詞好感興趣,例如如何零活運用器官與動詞簡直就是一門學問
  • 想說粵語?來看看對廣東話、白話、廣州話和香港話的正確理解
    所以支持粵語起於廣州說法的人根本就是顛倒了歷史的前後秩序。只不過隨著後來廣州城的發展,粵語在廣州通過省城的影響力,得以發揚擴大而已。也因此一部分人把粵語稱之為「廣州話」。外省的人往往分不清廣東話和廣州話的區別,認為都是一樣。其實兩者之間存在口音的差別,會聽的人一聽就分得出來。小珠三角內人們所講的廣東話口音、用詞差別不大(城鎮之間),出了小珠三角,差別就很明顯了。
  • 【今日粵語】粵語入門之「家庭介紹」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粵語、感受香港,在這裡還可以得到演唱會資訊、財務策劃、
  • 致廣東家長:放咗學,講粵語!傳承粵語,從娃娃抓起
    粵語迅速趨向「衰亡」與家長也有一定關係,作為廣東家長,一定要重視祖宗語言的傳承,放棄粵語等同數典忘祖!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試問如果令公子、令千金不會說廣東話,還算得上是廣東人嗎?閣下不覺得心寒嗎?普通話作為國語必然是要學,但學校裡已經全程使用,出來校門再不說粵語,就再也不會說了。
  • 廣東話上海話引發的爭議:為何國人對粵語更容易接受一些?
    廣東話上海話引發的爭議:為何國人對粵語更容易接受一些?一種觀點認為,上海話日漸式微,實在可惜,但是又說回來,中國這麼大,越來越少的方言更多,如何做好傳統文化傳承,是以後得必須考慮的事情。推廣上海話,不是讓外地人去學去說去聽。粵語的歌曲,好聽,多少外地人願意去學,張國榮周星馳林夕等等都是粵語界的人才,上海話呢,周立波嗎?薛之謙嗎……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上海是吳語區,吳語區之間文化是可以互相欣賞的,上海最有名的是滬劇,滑稽戲,在江浙滬一帶極其出名。
  • 風趣粵語字:為什麼豬肝的粵語會叫「豬潤」?
    粵語文字有多源遠流長?鎖定粵趣志,每周和你笑談風趣粵語字!說起來,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真的是長之又長。周朝祭拜天神、祖先,最大規模的祭品是「太牢」,就是要用一頭牛一頭羊和一頭豬去祭祀。而士大夫拜祖先,就只用一頭豬。我們廣東是保持住這個傳統的。你看,拜完祖先,還有什麼事呢?分豬肉嘛!你不要以為中國人是這樣,就等於全世界的人都這樣哦。比如伊斯蘭教的朋友,是最避諱說到豬的。
  • 風趣粵語字:為什麼形容一個人吝嗇是「孤寒」?
    因為廣府的中心廣州一向都是個大商埠,每天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做生意。賣東西的自然是想儘量能多賣點錢,買東西的當然是希望能省則省。即使被人說是「慳家」,也沒什麼關係啦。 說到「慳」這個字,要說的可就多了。慳,是豎心旁、一個堅定的「堅」,普通話讀qiān,在廣府話裡面的意思是不多花錢,大概就相當於普通話裡的「省」。「慳錢」就是「省錢」的意思。
  • 學粵語最科學的記憶方法.——粵語學習、學廣東話、粵語教程、粵語入門、粵語培訓、粵語發音、粵語拼音
    學粵語最科學的記憶方法。——粵語學習、學廣東話、粵語教程、粵語入門、粵語培訓、粵語發音、粵語拼音粵語老師007是大腦神經學專業畢業,精通大腦科學記憶。運用到教學粵語,可謂虎上添翼,不得不服。id=588VIP課程地址 學粵語的好處:(1)北京上海霧霾大,來廣州發展卻不懂粵語? (2)孩子學校都講粵語,交不到朋友怎麼辦?(3)不會粵語銷售業績低,大客戶都是廣東人!(4)同事都是廣東人,想快速融入他們?(5)廣州南沙開通自由貿易區,歷史機遇要用上!
  • 廣東話、白話、廣州話和香港話的正確理解
    粵語因是在廣東省內流行,且佔有主流地位,所以又叫「廣東話」是科學的。其實在粵語族群,民間對這種語言的稱呼為「白話」,以別於當時讀書所用的文言文。這是老百姓對自己所講語言的稱呼,我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對粵語最恰當的表述。粵語源於古越語和古漢語的混合,這大抵已是不爭的事實了。這正解釋了為什麼粵語和壯語甚至是泰語都有明顯的親戚關係(因為大家都有古越語的基因)。
  • 粵語學習〡學廣東話不能錯過的8個工具網站
    在「語音基礎」部分,還有各個粵語拼音方案的介紹和異同,如果總是被各種拼音方案弄得傻傻分不清楚,可以進去看看。主要用於學習粵拼(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在「粵語課程」中有不同生活場景的教學。http://www.iso10646hk.net/jp/index.jsp香港理工大學出品,提供專業的粵拼學習,同時也是香港推廣粵拼的網站。點擊右側導航欄的「粵拼網上教室」,每個課時分成粵拼學習和粵拼練習。做這個粵拼練習,有種小時候學拼音的感覺
  • 深圳,已退出廣東「粵語」群聊?
    土生土長的深圳人面對其他廣東人拋來的一串粵語只能尷尬地承認自己不會講深圳正漸漸漸漸退出廣東粵語群聊01不會粵語的「深二代」就算在深圳長大,但是不會說粵語的「深二代」比比皆是。大多數人的粵語都停留在「識聽唔識港」的階段。
  • 陳小春髮長文懟後輩不尊重粵語 呼籲保衛廣東話
    陳小春髮長文懟後輩不尊重粵語 呼籲保衛廣東話 時間:2017-02-07 13:19:52 來源:國華娛樂網 編輯:郭碧慧   國華娛樂網2月7日報導   香港演員陳小春在6日凌晨發布了一篇長微博為粵語叫屈,呼籲「保衛廣東話」。微博中他提到,前陣子和一個湖北妹子在飯局聊天,卻被對方嫌棄「粵語沒什麼好學的」、「粵語沒文化」。
  • 在廣東呆了五年,為何聽不懂粵語,也不會說粵語?
    圖:廣州火車站。不過,在廣東呆了四五年,到頭來才發現,根本聽不懂粵語,更別提會講粵語了。為何那些在廣東呆過的老鄉都會講一些粵語?而自己呆了這麼長時間,粵語連入門都不會,只知道「我好鍾意你」「撲街」「靚仔」等零零碎碎的詞。不光是自己,周圍的年輕朋友,很多都表示聽不懂、也不會說粵語。
  • 【今日粵語】走進校園之「基本用語」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粵語、感受香港,在這裡還可以得到演唱會資訊、財務策劃、
  • 粵語和普通話的差異
    閒聊間,我問她:妳來廣州都5年了,怎麼一句廣東話都不會說?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我問:此話怎說?她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廣東話,正在新一代中消失
    01我是廣州人,但我不會講粵語還記得之前那個刷爆廣州人朋友圈的採訪視頻鏡頭裡一個00後的小學生略帶委屈說出一句:「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沒什麼大問題只要多花點時間去學去說就可以了但當被問到是否願意學習粵語時小朋友卻不情願地表示拒絕「我也不是很想,感覺嘰裡咕嚕的」
  • 原來古代人說的都是廣東話,普通話後來才出現!
    廣東話是和古漢語最相近的中國方言,用廣東話念來的唐詩,宋詞更有韻味!唐詩裡就有好多的詞彙在廣東話裡還在用的!大家從小學習的唐詩三百首中,很大部分詩句,若以普通話來念,絕對不能押韻。不過要用廣東話則非常押韻。
  • 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哪個是廣東話?粵語為什麼被稱為白話?
    來到廣東的同學,經常會聽見廣東籍的同學稱粵語為「白話」,另外還會發現廣東竟然有三大民系,廣府系、客家系、潮汕系。看這篇文章之前,廣東的同學可以先做個投票。不了解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就不能完整的了解廣東文化。廣東話與粵語,其實不能劃等號,廣東文化也不僅僅是粵文化。
  • 作為廣東最靚的仔,為什麼不會說粵語?
    在很多廣東人的日常生活中時常都會發生這麼一組對話,讓廣東人心裡口苦芬芳,甚至想順著網線把聊天的人打一頓。外省人:你是廣東人嗎?你會說粵語嗎?廣東人:● ● ●外省人:廣東人不是說粵語的嗎?廣東人:● ● ●外省人:你怕是個假的廣東人吧。。。
  • 廣東人怎麼不會說粵語?湛江人:真的不會,不要「為難」我們
    大概沒有確切統計數據,若言方言——粵語,不少其他省份的人認為,廣東就一種粵語方言,而且廣東人都會說廣東話,其實是誤解,廣東方言眾多,僅湛江就有不少方言,且區別與北方地區(口音不同,但能正常交流),相互間交流如同「雞同鴨講」,其中不少人不會說廣東話,甚至聽不懂,所以,如果認識某些湛江朋友,別「為難」他們:「你不是廣東人嗎?怎麼不會說廣東話?」他們真的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