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趣粵語字:為什麼豬肝的粵語會叫「豬潤」?

2021-03-05 粵趣志


老友記,你在日常使用粵語的時候,是不是也遇到過「識講唔識寫」,甚至「識寫又唔知點解」的尷尬情況呢?有見及此,


粵趣志 × 餘福智老師,全新欄目『風趣粵語字』上線啦!



粵語文化有多博大精深?粵語文字有多源遠流長?鎖定粵趣志,每周和你笑談風趣粵語字!

說起來,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真的是長之又長。周朝祭拜天神、祖先,最大規模的祭品是「太牢」,就是要用一頭牛一頭羊和一頭豬去祭祀。而士大夫拜祖先,就只用一頭豬。我們廣東是保持住這個傳統的。你看,拜完祖先,還有什麼事呢?分豬肉嘛!你不要以為中國人是這樣,就等於全世界的人都這樣哦。比如伊斯蘭教的朋友,是最避諱說到豬的。什麼原因我們不要追究了。總之要記住,你想和信伊斯蘭教的人交朋友,就千萬別跟人家說豬肉多少錢一斤嘍。

除了信伊斯蘭教的人之外,其他民族一般都吃豬肉的。不過,吃豬的習慣又各有不同。很多外國人是只吃豬肉,不吃豬內臟的。如果你請外國人吃及第粥,那又是多餘的啦。其實,我們中國人自己,歷史上都有好多地方,不習慣吃內臟的。聽我媽媽說,民國初年她住上海,屠場很多豬內臟是隨便你拿的,後來象徵性地收一點點錢。再到我去江西教書的時候,已經是五十年代啦。那邊農村賣「豬潤」(豬肝),是很便宜的,而且一定要搭配肥肉,不然就沒有人要的了。你以為其他地方都像廣東那樣,連豬腸都弄乾淨用來吃嗎。

對了,我前面講到「豬潤」,外省人又有很多不理解了,「豬潤」是什麼?即使知道是豬肝,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將豬肝叫成「豬潤」。「豬潤」這個離奇古怪的叫法是怎麼得來的呢?我先岔開來問問你:如果我們的錢包裡的錢用完了,那廣東人會怎麼形容呢?就會說:「個荷包(錢包)幹曬咯!」所以這個幹字就跟錢包有沒有錢有關。廣府生意人多,他們又喜歡講意頭。一講這個幹字,他們就覺得意頭不好啦。所以就要避忌講這個跟幹同音的字。要吃豬肝咯,又不讓發乾的音,如何是好?唯有用它的反義詞咯。幹的反義詞系什麼呢,自然是「溼潤」啦。溼潤兩個字只要一個,那就要了這個「潤」字,讀高音,就構成「豬潤」這個講法了。

同樣道理,牛肝亦叫「牛潤」,雞肝叫「雞潤」。但是如果講到人,就不要以此類推了。比如有個人有肝病,我們是不能夠講成「有潤病」的。形容人的肝如果用到個「潤」字,只有下面一種情況:有人話「張三真系少噉塊潤嘅,睬渠都傻啊!」少了一塊潤,是不是說動過手術,割了部份肝臟呢?當然不是啦,是說他做事不會思考,是沒心肝,由沒心肝再變一變,就變成了「少噉塊潤」了。

跟豬肝說成「豬潤」同樣道理,肝字不好聽,舌字就更不好聽。所以講到豬的舌頭,從我們的老祖宗開始,就已經不是這樣講的了。至少我就從小時候到現在都沒有聽到過我們老廣講「豬舌」的。即使是講自己的舌頭,都一直是只講個「脷」字的。比如去睇中醫,醫生就會說:「睇下你條脷」這樣。為什麼要將舌講成「脷」呢?不還是避忌字音不吉利嘛。舌同「折本」(虧本)的折同音嘛。

本期粵語字知識點總結:

「豬潤」——豬肝。

——舌頭。

「少噉塊潤——做事不思考、沒心沒肺。


相關焦點

  • 風趣粵語字:為什麼形容一個人吝嗇是「孤寒」?
    有見及此,粵趣志 × 餘福智老師,全新欄目『風趣粵語字』上線啦!粵語文化有多博大精深?粵語文字有多源遠流長?鎖定粵趣志,每周和你笑談風趣粵語字!我們廣府人買東西啊,喜歡砍價,這已經是十分聞名的一件事情了。
  • 乜料 :粵語你會說但未必會寫
    從嘴裡說出來的口語,可以延伸出歌曲、曲藝、演說.又從而演變到用手寫出來的書面語,又產生了文學、劇本、詩集..所以為什麼要因為自己覺得不爽,聽不懂而要對一門語言趕盡殺絕呢?說回正事,藝媽相信即使是生活在大廣東的土著們,尤其現在的新新一代,都只會說但未必一定會怎麼寫出來。對!你沒有看錯,其實粵語是有正兒八經的書面表達方式的▲ 歇後語:哪有那麼大的蛤蟆隨處蹦。
  • 【今日粵語】粵語入門之「家庭介紹」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粵語、感受香港,在這裡還可以得到演唱會資訊、財務策劃、
  • 【 廣東話 勁揪】 馬來西亞人學粵語粗口!網民瘋狂「教學」
    到底哪一個字令大家那麼雀躍?那個時常掛在廣東人口邊的句子是…短短數天,貼文已吸引千多個回應,四面八方的「熱心幫助」,甚至害我不禁質疑自己對此字的認知。一眼望到這個問題,故勿論這位朋友「真心定假膠」,以 廣東話 為母語的我們當然知道其正確「用字」是什麼,但停一停,諗一諗, 馬來西亞朋友的廣東話好像也蠻好的?
  • 粵語與古漢語詞彙
    粵語用「系」而不用「是」來代表正面答覆,「系」是明清小說中常用字,其粵音(hai)與日本人正面答覆時的單字發音(はい)基本相近。    在《詩經》、《尚書》等古經典作品中,不少用詞亦在現代粵語中慣常使用。
  • 【粵講】二期丨講粵語,正懶音
    「ng-」聲母在70年代正音運動後流行歌仔唱的這兩個音也全都加上了「ng-」有人可能會問:那是不是全部加上「ng-」就叫正音了?,普通話聲母為「n」的,粵語也為「n」;聲母「l」也一樣;除了個別字, 如"粒"讀nap1, "弄"讀lung6等
  • 盞鬼有趣的粵語疊詞:眼光光、口花花、面青青、口漮漮......
    有見及此,粵趣志 × 餘福智老師,全新欄目『風趣粵語字』上線啦!粵語文化有多博大精深?粵語文字有多源遠流長?鎖定粵趣志,每周和你笑談風趣粵語字!比如:「眼光光」,「口花花」,「面青青」,「口漮漮」。眼、面、口,都是名詞。「眼光光」,是形容某個人沒有什么正常反應的樣子。我見過一位女士,開著一輛車到自己家門口停下,拿起手袋,剛剛出車門,就有個人一手接了她的手袋。這位女士被人搶東西,有正常反應的人,就肯定會大喊「搶嘢呀」這樣的啊。
  • 粵語和普通話的差異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我問:此話怎說?她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她說:可以這麼說!
  • 粵語 唔講懶音好 「攔」 啊
    「ng-」和「零聲母」前綴「ng-」很麻煩,於是很多人選擇了♫前綴去掉去掉,全都去掉~所以就有了像我o5和牛au一樣的發音,現在的"懶音"是去掉「ng-」聲母,而廣州西關口音則是把零聲母全部加上「ng-」聲母在70年代正音運動後,流行歌仔唱的這兩個音也全都加上了「ng-」,有人可能會問,那是不是全部加上「ng-」就叫正音了
  • 日本人點睇粵語文化?
    粵語還有很多這種生動的比喻,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一句是「鬼食泥咁聲」。你們真的看過或聽過鬼吃泥嗎?雖然很多粵語字都有本字,但因為不通用,很多詞難以寫出,所以我會採用俗字。例如「hea」這個音,用香港語言學學會的「粵拼」標音的話,聲母是「h」、韻母是「e」。我是外國人,習慣馬上查粵語詞典,看看有沒有類似的音。結果看到詞典中韻母為「e」的粵語詞,不少都是較負面的。
  • 總是學不會廣東話,是因為沒有「粵語基因」嗎?
    sorry,有錢真系大曬(粵語)平時粵語人士說的粵語有「九聲六調」。「九聲」的「聲」代表傳統漢語音韻學上的完整聲調;「六調」的「調」代表不理會頓挫性質的單純調值。《廣韻》分漢字為「平上去入」四聲,按此,標準粵語的聲調有 9 個,分別為:陰平、陰上、 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陽入。
  • 香港潮人說粵語是怎樣的?
    150元學粵語,有粵語教程,有培訓服務。諮詢微信廣東和香港都說粵語,因受兩地不同的文化交匯影響,在各自發展的基礎上衍生了很多新生代粵語詞彙。特別是香港年輕人中會衍生出很多潮語,今天就來說說其中一個。O嘴,有的人會打成O咀,O有的人讀o1,也有人讀ou1。O嘴指對事或人感到驚訝,驚訝程度非常大,嘴巴張大如字母O形一樣。在日常生活中,O嘴通常會以「O嗮嘴」這個形式出現。嗮是粵語特有用字,也有人打成曬。嗮跟在動詞後,一般指「「全」、「都」、「完」、「光」、「了」。」例句:佢嗰單嘢聽到我O嗮嘴。
  • 【今日粵語】走進校園之「基本用語」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我們一起學習粵語、感受香港,在這裡還可以得到演唱會資訊、財務策劃、
  • 初級ᅵ17節粵語拼音課:教你標準的粵語發音,幫助你實現粵語流利說(拼音、語法)
    想說粵語,卻不敢開口,害怕發音不標準被人笑話。這是為什麼呢?
  • 「粵語真系好盞鬼!」 歡迎收看怪奇鵝《粵語初級班》
    最近來自五湖四海的怪奇鵝研究員新生們也是得空就會各種「騷擾「到廣東籍的同事們,今天是 「粵語日CANTONESE DAY」 怪奇鵝編輯部也如期排班給了研究員小健,作為一個從小到大在廣州長大的廣東仔,接到這項推文工作時也」懵下懵下」(迷迷糊糊)!
  • 怎麼用粵語花式誇女神?
    視頻教學請移步至同名視頻號噢)誇女神美le用「靚」字(發音參考英文單詞length 但不發th的音)例如:你好靚(你好漂亮)你真係靚爆鏡(美到鏡子都爆了)誇女神聰明>lek用「叻」字(參考發音「e」是英語音標,k不發音)例如:叻女(聰明的女孩)叻叻豬噢(適用於親暱關係)另外,誇人聰明也可以用「醒目」síng muk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說粵語就會被人笑、被人歧視,甚至有同學跟老師投訴有人不說普通話,覺得說粵語丟人。為什麼覺得說粵語丟人?很簡單,從幼兒園到高中,隨處可見的標語潛移默化地為每一個孩子洗腦。做文明人,說普通話。
  • 那些普通話不常見的粵語|城事·粵語
    關於粵語和普通話之爭,在網上一直硝煙彌久。甚至之前某APP宣布不能用方言(如粵語)。不過這種紛爭之意義,假如純粹陷入所謂的地域優勢下,那就毫無意義。假如研讀一種語言,或者說文字,抑或說方言,假如不去了解其精粹,那實在敗興。
  • 溏心風暴3:粵語潮語,你都聽懂了嗎?
    膠「鳩」的粵語諧音,意謂傻、不知其所意,是「硬膠」的簡化形容詞。而「硬膠」是粵語粗口「憨鳩」演變而來的字眼。 意義是大同小異,用於形容愚蠢,笨呆,懵的人或行動。雖然「憨鳩」是粗口,但「硬膠」在網上普及化,變為比較風趣的侮辱詞語,乃一級潮語。「真心膠」是由「膠」演變而來的潮語之一,指一些真真正正發自內心的膠人,並不是如假膠一般是故意造作出來引人注意或上位。
  • 粵語拼音 · 粵拼方案學習
    是表,筆者稱作「粵聲廿五宮」。接下來我們看到下方的粵拼韻母表,可能閣下會問,為什麼要弄個表還要解釋讀音呢?其實,這是讓大家熟悉一下發音和找發音規律,而不是讓閣下去死記硬背,嘿嘿。是表,筆者稱作「粵韻八十一宮」,不妨先聽一下以下演示錄音前半部分,同時對照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