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中10句經典名言,句句發人深省

2020-12-13 騰訊網

前言

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

你不能改變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預見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史記》是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人常說:「以史為鑑,可以明得失。」

當我們讀《史記》時,不僅可以從中感受到古時歷代的興亡變化,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今天詩詞君為大家分享的這10句經典名言:

半生以後再次品讀,竟生發出不同的感悟,

發人深省,令人回味無窮!

0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釋義】燕雀怎麼知道鴻鵠的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故秦二世殘暴荒淫,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首推陳勝、吳廣起義。起義之前為人傭耕時,陳勝曾向同伴發出「苟富貴,無相忘」的感慨,但遭到眾人的譏諷,於是他又喟嘆:「燕雀安知鴻鵲之志哉。」說明了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的遠大抱負和志向。

後人常把那些目光短淺之人比作低飛的燕雀,把那志存高遠的人比喻為高飛的鴻鵠。

【詩詞君】人活著,可以為了夢想奮不顧身,也可以為了生活妥協低頭——一念之差,就可能擁有不同的人生。

可只要心中的火焰長存,就能不斷地前進、不斷地追尋,努力向優秀的人靠近——奮鬥的意義,不就在於此嗎?

02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史記·孟嘗君列傳》

【釋義】事物發展有它必然的歸宿,人情世態有它本來的面貌。

【故事】自從齊閔王由於毀謗而罷免了孟嘗君,眾賓客都離開了。後來齊閔王召回並恢復了孟嘗君的官爵,馮驩去迎接他。

孟嘗君深有感嘆,馮驩說:「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富貴者有很多門客,貧賤者很少有朋友,這就是人情世態的本來面目。您難道沒有趕集市的人嗎?早晨,人們斜著肩膀爭奪入口擠進去;太陽落下之後,經過集市的人們,甩著胳膊走過去,看也不看一眼。他們不是愛好早晨厭惡傍晚,而是所希望得到的東西在傍晚的集市裡已經沒有了。您失去了職位,賓客都離開了,不值得因此埋怨士人,從而徒然斷絕了賓客的來路。希望你照過去那樣對待賓客。」

【詩詞君】人情冷暖、世態炎涼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馮驩主張不以怨抱怨,而以豁達大度待人的處事態度則是非常值得人們學習的。

0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釋義】能做的人不一定會說,能說的人不一定會做。

【故事】司馬遷引用此諺語是用來感嘆孫臏、吳起有過人的才智,卻不能拯救自身的危難。

孫臏算計龐涓的軍事行動是聰明的,但不能早先防範受刑的災禍。吳起遊說魏文侯利用險要的形勢不如給人民以恩德,但他在楚國執政時卻因為刻薄少恩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司馬遷認為這是很可悲的。後來,人們引用此諺語來指那些能實際去做事的人未必能高談闊論,能高談闊論的人未必就是腳踏實地做事的人。

【詩詞君】人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一定是靠自己雙手雙腳努力的結果,單憑一張嘴去溜須拍馬,德不配位終會招致災禍。

做人,踏踏實實;

做事,勤勤懇懇。

時光不負有緣人!

04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釋義】指休息的時候不要待在高大的廳堂下,不在有危險的地方停留。是指有錢有身份的人要愛惜自己的性命與已有的資產,不輕易涉險。

【故事】司馬相如上疏漢武帝說:「聰明的人能預見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智慧的人在無形中可以躲避危險。禍患往往藏於隱蔽的地方,但發生在人們忽略的時候。所以有這樣的諺語:『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司馬相如以此告誡漢武帝在國富民安時也要做到居安思危,小心謹慎,要有深謀遠慮的智慧,做到防患於未然。

【詩詞君】這世界看似美好,其實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生而為人,更要懂得感恩。

居安而思危,並非杞人憂天。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提前謀劃,做到有備無患,才不會在最終來臨時手忙腳亂,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

05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士之智也。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釋義】價值千金的狐皮衣,不是一隻狐狸的腋皮製成的;樓臺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樹上的枝條能建成的;累及三世的際遇,不是靠一個人的智慧能完成的。

【故事】司馬遷認為劉邦建立漢朝是集中了群雄智慧的結果。

漢高祖出身平民,評定天下,籌謀方略和領兵作戰的本領可以說是全都具備了,然而劉敬放下車杆提了一個建議,就建立了長期安定的格局。

叔孫通著眼世俗,根據當代事物而制定禮儀,進退去留依照時勢的變化,終於成為漢朝的儒家大師。

因此,一場偉大的鬥爭,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需要集中群眾的智慧才能取得成功。

【詩詞君】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縱然可以走得很快,但兩個人卻可以走得很遠。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都離不開每一個人微小的努力,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06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史記·刺客列傳》

【釋義】男人願意為賞識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獻身,女人願意為欣賞自己、喜歡自己的人而打扮。

【故事】豫讓,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人,是晉國正卿智伯瑤的家臣。

晉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趙、韓、魏聯手在晉陽之戰中攻打智氏,智伯瑤兵敗身亡。為了給主公智伯瑤報仇,豫讓用漆塗身,吞炭使啞,暗伏橋下,謀刺趙襄子未遂,後為趙襄子所捕。

臨死時,求得趙襄子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然後伏劍自殺,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歷史典故。

【詩詞君】自古忠義兩難全。有些人,寧願捨棄自己的生命也要成全自己的忠心,風骨雖令人讚嘆,但做法其實並不值得提倡。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想要做成任何事,都需要活著才可以。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唯有珍惜生命,才有無限可能。

0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史記·儒林列傳》

【釋義】在上位的人本身行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為不端正,即使發出命令人們也不會遵守奉行。

【故事】司馬遷引用這句話是為了讚揚李將軍的為人,說他誠懇質樸,雖不善言談,但在他死的時候,天下無論認識他的人和不認識他的人都為他極盡哀痛。他的品質確實得到了士大夫們的信任。

由此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作為統治者要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不是用言語而是用自己的行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這樣才能使國家興旺起來。

否則,「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會招致國家的敗亡,人心的離散,導致社會的混亂和無秩序狀態的產生。

【詩詞君】人都是有模仿性的動物,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麼個道理。能夠在汙濁環境中還保持自身清高的人,不僅能成為別人的好榜樣,也能夠為社會樹立正義之風,讓家國都變得更繁盛!

08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

——《史記·魏世家》

【釋義】家庭貧窮就想到應有賢良的妻子,國家混亂就想到要有賢能的宰相。

【故事】魏文候選相時有兩個人選,一個魏成子,另一個是翟璜。魏文候不知道該選誰為好,猶豫不決,於是去徵求李克的意見。

李克說:「平時考察他親近的人,富貴時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時考慮他舉薦的人,窮困時考察他不做的事,貧賤時考察他不要的東西。」

這裡,李克提出了辨別何選拔人才的方法問題。即看一個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對貧窮與富貴、低賤與騰達時如何為人處事,而不是聽他自吹自擂。

【詩詞君】只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人,才稱得上君子。也只有這樣得人,才能擔當起扶危定傾、理亂興治的重任。

09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難近。非人情,難親。

——《史記·齊太公世家》

【釋義】管仲臨終時,齊桓公去見他,問道:「若你不幸離世,你看誰可以接替你做宰相,易牙這個人行嗎?他知道我愛吃美味,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子蒸了,做成菜給我吃。」管仲回答:「人哪有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做出這種事情的人是可怕的。」

【故事】齊桓公又問:「公子方這個人怎麼樣?他拋棄自己父母親人和公子的地位,來投靠我,對我很好啊。」管仲回答:「連自己的至親都可以拋棄的人,不可親近。」

齊桓公最後問道:「豎刁這個人怎麼樣?他為了伺候我,把自己閹割了,對我可好了。」管仲回答:「人哪有不愛惜自己的身體的,殘損自己的肉體來伺候君主的,不可親近。」

管仲死後,齊桓公沒有聽他的話,重用了那三個人,結果他們聯合起來作亂。

管仲所說的這三句,指出了凡是能做出超越正常人性、人情範圍之外的事情的人,都是不可親近的。

【詩詞君】一個人連自己的性命都不放在心上,也不會把別人的性命放在心上;一個人連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不愛,也很難相信他會愛別人。

唯有自愛者,方能愛天下。

10 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

——《史記·蘇秦列傳》

【釋義】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了親戚就敬畏我,貧賤時都輕視我,其他一般人更不用說了。

【故事】蘇秦學縱橫術,早年遊說諸侯不成功,衣衫襤褸地回到家中,父母兄長都不搭理他,嫂子見了他連織機也沒下,妻子也不給他做飯燒水。蘇秦後來又去遊說諸侯,成功後衣錦還鄉,車馬行李無數,他的父母兄長、嫂子、妻子跪在地上,不敢抬起頭來看他。

蘇秦問嫂子:「為什麼以前態度傲慢而今天如此恭敬呢?」他的嫂子回答:「因為小叔子你現在地位高,錢又多啊!」

於是,蘇秦大發感慨,說了上面這句話。

【詩詞君】有一句俗語叫:窮在鬧市無人知,富在深山有遠親。人都是利己主義的,映射在行為上,其實就是勢利眼。

當你對我有價值的時候,我就萬般巴結你;

當你沒什麼用處了,那我自然也不會高看你,甚至還會踩你一腳。

一帆風順的時候,這樣的人往往隱藏的很好,可你當陷入低谷,最能看清一個人的嘴臉。交朋友,也該當心才是。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而想要讀懂《史記》,則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摸索,去品味。

但總的來說,做人只要坦坦蕩蕩毫無齷齪之心,自能一生安穩無憂無慮。

願我們都能成為心中的那個英雄,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

*插畫作者: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

感謝內蒙池俊明宗親推薦

大力弘揚池氏正能量文化

精彩由您續寫:

請關注「池氏網公眾號」:ID:chiszqw

池氏網公益法律援助律師:池春燕WX:xuyuanchiw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史記》中10句經典名言,以史為鑑,看完受益匪淺!
    《史記》作為「二十五史」之首,包蘊萬千,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司馬遷歷經14年之久,嘔心瀝血之作,記錄了自黃帝時代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豐富的思想內涵給了後世人無數啟迪,而以下這10句《史記》中的經典名言,更是句句透徹,能讓我們以史為鑑
  • 《史記》經典的9句名言,句句經典,古人智慧值得收藏!
    讀歷史,繞不開《史記》。無論我們看到何種書單或是名人推薦,必有《史記》。魯迅給它最高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是中國正史第一部,二十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它是司馬遷畢生之作,用人物傳記的寫法,小說的口吻講述,這裡整理一些史記中20句經典名言分享給大家。今天,聞道歷史觀挑出《史記》中的9句經典,如果你讀懂,一定受益終生。1、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 魯迅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魯迅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魯迅是我國近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他一生致力於救國救民,寫出過許多的名言。現在,很多人愛說魯迅曾經說過,其實大部分並不是魯迅說的。魯迅真正說的,有最經典的10句名言,句句解氣,懟的人無話可說。
  • 《史記》10句名言,感悟經典智慧!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們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不但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文學著作,被人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下面挑選了其中的10句格言,與大家一起分享學習。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 《三國演義》中10句經典名言,句句拔高你的人生境界
    《三國演義》中10句經典名言,句句拔高你的人生境界。1. 既生瑜,何生亮。瑜:三國名將周瑜。亮:三國時諸葛亮。《三國演義》上記載,周瑜臨死對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意謂老天既生了我周瑜,為何又生下諸葛亮。後泛指怨天不該生了自己的強勁對手。
  • 《二十四史》裡的16句千古名言,句句皆智慧
    從《史記》到《明史》,這二十四部被歷代統治者和史學家稱為「正史」的紀傳體史書,自成一個史書大系,堪稱世界文化奇觀。
  •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
    語文老師整理:100句世界名人名言,句句是經典,果斷收藏一份!相信大家都是聽著名人名言和人生哲理長大的,還記得讀書時寫在課本首頁的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一直鼓勵著我,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自己的座右銘呢?名人名言是先輩們思想的精華,智慧的的結晶。品讀名人名言,不僅能陶冶情操、淨化心靈,還能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博大智慧。
  • 50句國學名言,句句經典!讓孩子背熟掌握,終生受益!
    50句國學名言,句句經典!讓孩子背熟掌握,終生受益!教育部課改,現在對語文這門學科的文學常識性內容有所增加,而且在中小學的考試當中,文學常識內容也在呈現加大的趨勢。讓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誦讀經典,一方面不僅是能夠提升孩子們的學習積累能力,一方面也能夠讓孩子擁有一定的語感,把傳統的經典文化保存下來。而且現代漢語的學習跟古代漢語的學習也是大同小異,如果將其掌握透徹,肯定會讓一個孩子對於學習更加感興趣。
  • 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孔子精華語錄10句:句句精闢,句句經典,值得收藏!孔子精華語錄10句:第一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解析】孔子評價自己:我並不是一個天生博學廣知的人,我只是一個熱愛古典文化,勤奮學習、不斷求知的人。
  • 康德很經典的名言,僅14個字,卻讓多少人不再發怒,發人深省!
    就好比我們喜歡一個名人,說了一句名言,我們也會記住在心中,時刻拿來鞭笞自己一樣。那麼說起發怒,我們不妨讀一下康德很經典的名言,僅14個字,卻讓多少人不再發怒,發人深省!文字如下: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康德可想發怒,真的是對自己沒有好處的。
  • 《韓非子》10句經典名言,句句透徹,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
    《韓非子》一書文筆犀利,議論透徹,包含很多寓意深刻的故事和豐富的內涵,宣揚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為先秦法家理論學說成就的最高峰,而以下這10句《韓非子》中的經典名言,更是句句透徹,讀懂了能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1.
  • 《古文觀止》中的9句經典名言 很勵志!
    《古文觀止》是古人編寫的一本啟蒙讀物,其中不乏陶淵明、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名家的大作,《左傳》、《史記》、《戰國策》中的經典名篇也被收入其中。今天小編選取《古文觀止》裡的9句名言,大家讀讀看。
  • 朋友圈10句絕美的經典語錄,句句精闢
    朋友圈10句絕美的經典語錄,句句精闢!2、人生如一本書,應該多一些精彩的細節,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旋律,少一些憂傷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色彩,少一些灰暗的色調。朋友圈10句絕美的經典語錄,句句精闢!
  • 《菜根譚》中值得品讀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經驗!
    《菜根譚》 中值得品讀的10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經驗!一、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語出明·洪應明《菜根譚·三》。但在日常交往中,品德高尚的人也不能過於清高,儘管深知吃虧是福的道理,但也要常常反躬自省,以免被他人所忌恨。四、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語出明·洪應明《菜根譚·一○二》。
  • 《荀子》裡的10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都是人生閱歷的總結!
    《荀子》裡的10句智慧名言,句句經典,都是人生閱歷的總結!1. 妻子具而孝衰於親。出自《荀子·性惡》。所謂「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子女,而「具」是有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若是妻兒都在的話,在孝順父母方面就會稍有懈怠。在荀子看來,人很容易沉湎於自己的快樂,有了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容易忘了父母,所以說「妻子具而孝衰於親」。
  • 《漢書》中富有深意的十句名言,每一句都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漢書》中富有深意的十句名言,每一句都蘊含哲理,發人深省《漢書》作者是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它與另一部史學巨著《史記》被並稱為「史漢」。《漢書》作為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在中國歷史學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
    《論語》一書詳細的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較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思想,為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論語》中的20句經典名言,句句勵志,值得收藏!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語出春秋·孔丘《論語·為政》。知道承認自己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這便是智慧。
  • 百歲作家楊絳十句經典名言,句句充滿哲理,發人深省,值得收藏
    她出生於1911年7月17日,今天是她119周年誕辰,我們就用她筆下的10句發人深省的名言,來感受這位深受人們愛戴的作家文字中的哲理。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於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
  • 曾國藩十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忠告!
    曾國藩十句經典名言,句句都是人生忠告。1. 讀經以研尋義理為本,考據名物為末。賞析:研讀經書要以探究義理為根本,以考據各類物體為最末。2. 弟求兄隨時吝不申儆,兄自問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訣。賞析:你求我隨時對你訓示過錯,以儆效尤。
  • 《史記》裡的10個成語典故,博古通今,發人深省!
    《史記》裡的10個成語典故,博古通今,發人深省。   1. 天下無雙   原文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才氣,天下無雙。」李廣是有才氣之人,他是出類拔萃,獨一無二的將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