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與寫作結緣的契機:一聲棒球的打擊聲|成為一名作家

2020-12-23 閒時翻書君

一、初識村上春樹作品的印象

在印象中,村上春樹的名字大概已經連續兩三年登上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名單了,雖然至今還沒有獲得該獎項,可村上作為小說家的大名早已傳遍世界了。在中國,應當也有很多他的忠實讀者吧。

我讀過村上春樹的一些作品,一開始是純偶然機會,一口氣讀了三本《1Q84》,那時就意識到這個故事是腦洞大開的作品,如此想像化的、不著邊際的作品為何會受歡迎呢?雖說是如此疑惑著,可是他的故事確實很抓人,把人物的命運架空在一種近乎玄幻的世界中,感覺不是很正經的文學呢。

過了好久,又看了《海邊的卡夫卡》這部作品,可能是見識過了村上春樹的風格了,加上又虛長了幾年的年歲,竟覺得挺好看,仍然是虛幻與現實結合的世界設定,真實世界的種種不可能,到了村上的書中都沒有什麼特別了。

忽然之間,大約明白了:村上春樹原來是一個擅長講故事的小說家。

圖片源自網絡

二、偶然讀到村上春樹該行的原因

不知是因為村上的名氣日盛,還是對其文字產生了好感,總之接著又看了他寫的《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總算是寫真實的世界了,而且屬於作者本人的生活,可以當作自傳來讀。書中寫到為了平衡繁重的寫作工作,維持自己的體力,村上春樹堅持通過長跑來鍛鍊自己的身體,形成了一種習慣。這本書是很成功的作品,促使我決定也要嘗試一下跑步,我人生中從未堅持過的運動,買好運動裝備後,意外地跌了一交,磕傷了膝蓋,於是跑步的事情就此作罷,好吧,這個不是重點。

《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村上寫了他成為一名作家的契機,頗有戲劇色彩,在我看來,這個通過寫作殿堂大門的故事,勝於書中其他部分。下面和大家分享。前面絮絮叨叨了這麼久,不好意思了。

圖片源自網絡

三、突發奇想與孤注一擲

現下手上沒有這本書,這一段我憑當時的記憶予以講述,可能與《當我跑步時 我談些什麼》有所出入之處,對於這種任性的做法,先表抱歉。

村上春樹從大學畢業後,為了營生,與妻子開了一家音樂餐館類的小店,村上自己很喜歡爵士音樂,或者乾脆說喜歡音樂,於是任性地舉債經營,每日從早忙到晚,累是很累的,但是年輕時的村上並沒有對這種生活心生不滿,換句話說沒有後悔過。後來營業慢慢有了起色,債務也逐步還清,一切向好。

日常的一天,村上去看棒球賽,躺在外場席上,喝著啤酒,十分愜意,一記棒球被擊出的清脆聲,響徹球場,電光火石間,村上突然冒出一個念頭,「也許我也能寫小說」。

說幹就幹,在回去了路上,他就買了鋼筆和墨水。在往後的近半年時間,村上利用小店結束營業的時間來寫《且聽風吟》,也就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完成之後將它作為投稿作品,寄送給某小說評選,他放鬆了心情,對村上而言,他完成了自己彼時在棒球場的心願,就像完成一件任務一樣,之後便拋諸腦後了。正如我對他小說的觀念,有些事情真是可以用「神奇」一詞作為標籤。在村上自己已經忘記投稿評選之事時,他的這部作品獲得了「新人獎」。

此時村上的小酒店也進入正軌,有的人的人生註定選擇不甘平凡,村上又做出一個決定,將這個一手建立起來的營生停止,把店鋪盤出去,開始全職、全力寫作的作家生涯。親朋好友不是很理解他的選擇。總而言之,村上本人就是這樣神奇而又略微冒失地走進了寫小說的大門。

圖片源自網絡

四、棒球場上的霎那靈感,開啟了新的人生

我手中正捧著村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驚喜地發現他在第二章「剛當上小說家那會兒」中,又一次複述了在棒球場獲得「沒準我也能寫小說」靈感的那一刻,這一次,村上更加確認了這種獲得的實在性,他寫到:

說的淺顯些,其實就是「某一天,什麼東西突如其來地閃現在眼前,於是萬事萬物為之面目一變」的感覺。我還清晰地記得三十多年前一個春日的午後,在神宮場外場席上,那個東西飄然飛落到掌心時的感觸;……。當我思考「寫小說」這件事的意義時,總是會回憶起那些感觸。對我而言,這樣的記憶意味這相信自己身上必有無疑的某種東西,以及夢想著將它孕育出來的可能性。--《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村上春樹。

既便是自傳性質的文體,也有這村上特有的風格印記,這寫小說之門,在村上看來是「神啟」而來。他是順應這種啟示行事,似乎一切都如「註定的」那樣自然而然。

圖源於「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

五、契機等待厚積薄發的人

不知為什麼,在看《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時,我就相信村上春樹關於他轉入作家職業的敘述,可能一方面是人都喜歡帶有神奇色彩的故事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內心的一點想法,關於成為作家的想法。

村上春樹此時已聞名世界,他進入小說領域並沒有遇到多少門檻,僅僅是憑藉自己的想法,就成功躋身於名小說家之列,那麼這種成功應該是可以複製的吧。如同剛讀完此書時,突然嚮往村上那樣堅持跑步的意願一樣,同樣地,我心中對寫點什麼的願望,甚至是全職寫作的想法,也被村上春樹給點燃了。所以,願意相信他所說的。

圖片源自網絡

但就像我至今都沒有邁開步子跑起來一樣,僅有想法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村上的成功的秘籍,借著《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獲得的一星半點線索,我想更加冷靜和客觀地進行一番分析:

1.能力的儲備

村上說,年輕時他喜歡讀書和音樂,捧起書來便心花怒放,從初中到高中讀了許許多多的書,大概周圍是找不出第二個的。後來大學時打工,他又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學到了有關人生的種種現象,獲得了一定的智慧。對書本的興趣與人生的閱歷,無形中滋養著村上的寫作能力。

2.時機降臨

我認為在村上在棒球場得到「啟示」時,他已經具備了寫出好小說的才能,就像往一個空瓶子裡注水這個過程,這種啟示,固然有著相當幸運的偶然成分,但追究到底的話,恐怕是他的水瓶裡的水已經滿溢出來,於是潛意識給意識發了一個信號,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3.毅力

如同我之前所說,我們在生活的每一天,不誇張地說,在每時每刻腦子裡都在冒出數不勝數的念頭,有一些信號弱一些,無法引起足夠的重視。另外一些比較強大的聲音,衝破其他信號的幹擾,直達我們的思維中心,比如:該早點睡啊,該運動一下了,請放下手機,是不是讀點書比較好,寫日記吧……此類等等,或者我們也像村上那樣一時怦然心動,可是我們卻實實在在地錯過了將這些念頭予以實行的機會。

村上春樹的毅力的種種表述,在其堅持長跑一事中便可窺知一二。其實,他不顧日營生的疲憊,用休息時間,堅持半年寫就《且聽風吟》,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嗎?我認為並不是的,對於閃現一念的堅持,這種執行的毅力,村上春樹絕對是超出一般水準的存在。所以在村上自己的角度看來,他很珍惜那一次靈光一閃,並賦予其特別的意義。從我的角度看來,或許他堅持經營下去,現在也有可能成為一個有實力的企業家,換句話來說,他的成功固然與他的興趣不可分隔,但是他的毅力才是成就他今日榮耀的基石,我認為這麼說並不為過。

4.天賦

第一次寫小說,就摘取了《群像》新人獎,之前毫無創作的經驗,這個恐怕就是他具備寫小說的才能的佐證了。如村上所說:「連續三十多年作為職業小說家生存下來,我肯定也並非全無才能。大概原本就有些資質,或者說不同於其他人的傾向。」這個自我評價,怕是過于謙遜了。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或「全景視

寫在最後

總之,村上春樹就是這樣成為了一名小說家,不斷地給讀者帶來他獨有的寫作風格與讓人驚訝的作品。關於他獲得寫作「啟示」這件事,我們大可把它作為一種隱喻,如果不是那麼在意獲得的途徑,那「也許我也能寫小說」這種信息,是不是也可以作為我們的「啟示」呢?

文:閒時翻書君 (讀書,分享,歡迎關注。堅持獨立的觀點,用溫暖的文字與你相遇)

參考:《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村上春樹(著),施小煒(譯)

圖: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部分圖片源於「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使用。

相關焦點

  • 沙青青︱近代日本棒球熱與球迷村上春樹
    正揮棒擊球的松本清張在這些作家中,與棒球緣分最深的無疑是有馬賴義。作為舊貴族的後裔,有馬賴義起先是同盟通信社的記者,戰後開始嘗試流行小說、推理小說的寫作,大受市場歡迎並奪得直木獎。二戰後,愛好並精通棒球的有馬曾擔任過成蹊大學棒球部的教練。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
  • 村上春樹崇拜的作家
    村上春樹崇拜的作家文:沈嘉柯村上春樹崇拜卡佛。這是個美國作家,短篇小說寫得特別好。卡佛看似溫柔,寫的故事裡全是苦澀,特別苦澀,他有文學夢想,渴望成為作家,但一直沒出名,小說也賣不掉。多年後,他回憶自己的前半生,沒錢成家立業,孩子在哭,老婆要養,他說自己「寫作時候屁股下的椅子隨時會抽走」。這樣的處境,我相信很多作家同行會有體會。我也被很多人問起,哪裡來的時間寫東西?生活充滿焦頭爛額的瑣碎,時間對誰都是不夠用的,稀少的。
  • 村上春樹圖書館要成立了?日本國民作家是這樣煉成的!
    旅日作家毛丹青發過一條微博:在日本的大學裡,以活在現世的作家命名的研究班並不多見,但其中為數最多的是村上春樹,很多大學都有關於他的文學研究班。還有的雜誌提出了村上春樹大學的概念。村上春樹的作品在國際上熱度不減,在日本國內也是一直極受歡迎,作品常年位列暢銷榜單。甚至有人說,要了解現代日本文化,必須要讀村上春樹。其實,從小時候的經歷看,村上春樹只不過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男孩。他在阪神地區寧靜的郊外住宅區長大,是家裡的獨生子,很受關愛,甚至有些嬌生慣養。他在學校成雖然不怎麼用功,成績倒也說得過去。
  • 孤單思考的摩羯座作家,不只有村上春樹
    比如前兩天剛剛度過72歲生日的村上春樹,全球擁有無數讀者,又時不時吐槽自己的星座,可能這就是摩羯座作家的魅力所在吧?村上春樹(1月12日)關鍵詞:自律大多數人印象中的村上長這樣什麼?村上春樹竟然72歲了!這是很多讀者的第一反應。就在前天,廣受熱愛的村上春樹剛剛過了72歲生日。
  • 村上春樹的魅力
    假如想要深入了解一個作家,似乎應該去研讀他的傳記,那裡面有他的一生遭際和思想軌跡。可是法國作家薩特說他不會去寫自傳,早就將全部經歷零零散散地融入作品之中了。然而,村上春樹顯然並不屬於這類作家,他寫過大量的散文和隨筆,其中滲透著他的寫作歷程和人生況味。後來,他又把那些鬆散細碎歸攏到一起,歷時六年,揉捏成了一部自傳性質的作品——《我的職業是小說家》。
  •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卻始終是諾獎「陪跑者」
    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影響巨大的世界級別的文學獎項,不知道是多少作家一生都在孜孜追求的文學獎項夢想,村上春樹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多年的諾獎「陪跑者」,卻一直無緣獲獎。和我們國家的莫言相比,村上春樹實在是太不走運了!
  • 村上春樹:人生沒有太晚,知行合一讓夢想成為現實
    作為差不多年紀的年輕人,村上春樹將近而立的時候也是一事無成,他後來怎麼成為作家的呢?接下來就說一下村上春樹的故事,希望能對朋友以及其他失意的人有所勉勵。二、人生沒有太晚,只要開始永遠不會太遲村上春樹成為作家是非常偶然的。在29歲之前,村上並沒有成為作家的想法。彼時已經結婚的他生活拮据,靠經營一家小咖啡店勉強度日。每天聽顧客天南海北的高談闊論,不忙的時候就喝喝咖啡,聽聽爵士樂,他原本想著就這麼悠閒的度過一生。
  • 村上春樹又又又又又又又回來了!
    大家都期待著這次村上春樹會帶來怎樣「小確幸」風格的故事。畢竟從《挪威的森林》到《海邊的卡夫卡》,再到《1Q84》,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已自成一派。可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在70歲這一年,村上春樹一改往日的風格,轉向懸疑推理。
  • 村上春樹 "最悲壯的入圍者"
    去年因押中中國作家莫言而名聲大震的英國著名博彩公司Ladbrokes周末公布了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則再次延續了去年的賠率熱度,以1賠3的賠率排名首位。 而今年,中國作家不被看好,唯一上榜的中國作家北島以100/1排名第70位。  早在今年5月,瑞典文學院便透露他們已經敲定了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5位候選人。
  • 傑伊魯賓:來自村上春樹的電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編者按:《村上春樹和我》的作者傑伊·魯賓是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村上春樹英文版最重要的譯者,曾翻譯過《挪威的森林》《1Q84》等多部村上春樹代表作,可以說是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他不僅研究翻譯村上春樹,還對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等日本文學大家有深入了解。
  • 以美食之名,品味村上春樹的世界
    日前,韓國作家車侑陳文藝隨筆《村上春樹·美食》上市(新書實拍)村上春樹在成為小說家以前,曾和妻子一起開過一家名為「彼得貓」的爵士吃茶店,裡面會播放爵士樂,供應咖啡、酒水以及一些小菜。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在日後的寫作中,頻繁提及食物,還經常會出現烹飪相關的場景。
  • 從《地下》開始,「小資作家」村上春樹選擇直面社會
    《地下》及其續篇《地下2》不僅是村上春樹的為數不多見的紀實作品,也是村上春樹從「小資作家」轉向關注社會現實、揭露日本社會之「惡」的轉型之作,並且村上春樹的代表作《1Q84》的故事原型即脫胎於此。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村上現象」。一直以來他憑藉著小資產情調所描寫的青春情懷,吸引了無數粉絲。
  • 日本村上春樹迷尋找「挪威森林」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盧昊】中國作家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使他的家鄉山東高密成為炙手可熱的地方,據說當地政府已經把打造紅高粱景區列入計劃。無獨有偶,莫言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因為春樹而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 村上春樹新書寫南京大屠殺,引發攻擊!中國網友:真正良心作家!
    村上春樹新書《騎士團長殺人事件》是在「努力回憶」。真正有反省意識的民族不會在它製造的傷口上撒鹽。而一個真正有著博大胸懷的作家,對於和自己血脈相連的土地、人民乃至歷史尚還保持著清醒時,一旦意識它罪孽深重的過往,一定會有說不出口的隱痛,最終卻不會隱瞞。比如村上春樹。這是」底線良知「。
  • 以食之名,品味村上春樹的世界
    以食之名,品味村上春樹的世界    ——車侑陳文藝隨筆《村上春樹•美食》上市    村上春樹在成為小說家以前,曾和妻子一起開過一家名為「彼得貓」的爵士吃茶店,裡面會播放爵士樂,供應咖啡、酒水以及一些小菜。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他在日後的寫作中,頻繁提及食物,還經常會出現烹飪相關的場景。    韓國知名料理師兼美食專欄作家車侑陳是村上十幾年的書迷了,村上的作品,她不知反反覆覆讀過多少遍。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重讀,她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和發現。
  • 村上春樹首部自傳《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文版首發
    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一書中,村上春樹褪去小說家的光環,講述自己作為一名普通人如何通過不懈努力,實現了成為一名小說家的夢想。村上春樹幾十年如一日的匠人式寫作,對於現下年輕人在社會中如何自我定位、找到自己的精準位置,如何平衡內心世界與煩擾的外部世界之間的關係,如何與自己相處等等社會問題,頗具指導意義。
  • 中國作家殘雪再登諾貝爾文學獎賠率榜!村上春樹,也還在……
    「陪跑」諾貝爾文學獎11年的村上春樹是日本知名作家,其作品《且聽風吟》《挪威的森林》《舞!舞!舞!》《海邊的卡夫卡》受到很多人喜愛。其中,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打破了日本文壇的沉寂,出現了所謂的「村上春樹現象」。每年,博彩公司的諾獎競猜賠率榜上,村上春樹的排名都高居不下,今年仍然如此。今年他能否打破「陪跑魔咒」,讓我們一起期待。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 村上春樹的中年危機:抽菸喝酒吸貓
    村上春樹和他的「保溫杯」  網際網路上正經歷一場全民性的年齡恐慌。起因是當年鐵漢一般的搖滾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於是有人總結出男性中年危機的標誌是「盤串出軌保溫杯」,女性「蛙泳換車學烘焙   村上春樹和他的「保溫杯」   網際網路上正經歷一場全民性的年齡恐慌。起因是當年鐵漢一般的搖滾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
  • 村上春樹這個可怕的摩羯座,書房出奇整潔,滿牆都是黑膠唱片
    村上大叔可不是糊弄讀者,每天像上班一樣認真回復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遺憾的是,村上大叔沒有在上面玩自拍,貼貼他的近照,只是時不時貼幾張自己書房的照片安慰讀者。       這是一個可怕的摩羯座,因為他的書房太整潔了,根本不像個作家的書房啊!        村上春樹的書房,大家也是要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