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發現寶寶能夠在自己腿上站立的時候一定是滿心的歡喜,老淚縱橫,一瞬間會有一種寶寶長大了的激動,但要注意的是要先走後爬對寶寶未來的身體發育有著一定的危害。
一、為什麼說要先讓寶寶爬
1、爬行對寶寶的好處
寶寶爬行能夠促進身體的協調性。寶寶在發育階段,身體各個器官發育仍舊不協調,多爬行能夠讓寶寶不斷的摸索,雖然在過程中肯定會有磕碰,但這是成長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可以買個大點的爬行墊,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摔傷)
調查表明,寶寶在爬行過程中,左右手的交替更換會使寶寶的整個大腦運動起來,尤其是小腦的平衡能力,讓寶寶的四肢更協調,為今後的行走打下基礎。
2、爬行能夠增強寶寶骨骼發育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小胳膊、小腿都支撐著身體的壓力,增強骨骼的承受能力,同時脖子抬起向前看,也能夠讓寶寶鍛鍊頸部筋肉,讓寶寶抬頭更有力。
3、鍛鍊寶寶思維能力
寶寶在歡快的爬,難免會撞上自己喜歡的、被扔的到處都是的玩具,這個時候寶寶就會選擇繞開,或者是直接爬過去,但爬過去肯定會受到阻礙,就這樣寶寶皮膚感受到了疼痛,下次就知道繞開而行。
二、寶寶先會走會身體有哪些影響
1、容易導致脊椎變形
寶寶如果先會走路的話,一定要糾正,因為寶寶發育初期身體肌肉還為發育好,也沒有經過爬行對骨骼生長進行一個強化,直接會走容易加重骨骼對身體重量的負擔,時間長了容易導致脊椎變形。
2、影響寶寶平衡力和感知力
寶寶沒有經過前期的爬行而直接行走,那麼寶寶就會失去爬行期間的體驗,這樣沒有基礎的行走容易失衡,導致寶寶突然摔倒,現在家裡物品很多,多帶稜角,很容易磕碰。
寶寶行走時不像爬行,遇到東西可以繞過,或者去觸摸,這就是一個感知的過程,而行走遇到這些物品,寶寶只能蹲下去感知,但是蹲下的機率很低,這樣就失去了感知物品的機會。
總而言之,一定要讓寶寶先學會爬行,再去想學習走路,這樣的寶寶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才能更加的紮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