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帶孩子去朋友家玩,她10個月大的寶寶正在爬行墊上玩,不一會兒就扶著電視機櫃站了起來。
孩子奶奶自豪的說:「看我們家寶寶多有本事,連爬都省了直接要走了!」
基於對嬰幼兒大運動發展的學習和了解,我還是建議道:「最好還是讓寶寶多爬一爬,按照自然規律來就行了。」
孩子奶奶疑惑地問:「孩子反正也是要走的,爬有那麼重要麼?」
其實,這個朋友家的寶寶並非是個例,有很多家長朋友也都拿這個問題來諮詢過我。「先爬後走」和「先走後爬」對寶寶以後的發育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在傳統的育兒觀念中,老一輩的人認為孩子越早會走就越聰明,至於爬不爬的基本不去考慮。事實上,還有更多養育者人為的幹預了孩子大運動的發展,如我們常見的學步車等。
在下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寶寶在不受幹預的情況下大運動的發展規律。並非如同傳統育兒觀念中的「三翻六坐九爬爬」,而是在翻身之後,逐漸探索爬行的各種姿勢,最後在爬行中獨自站起來。
在BBC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寶寶自由發展過程中,是如何學會這些動作的(有興趣的寶爸寶媽可以看一下)。但如果「坐」不是通過「爬」來學會的,而是在大人的幫助下刻意練習的, 那麼寶寶就有可能會直接跳過「爬」的階段。
▲BBC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
過早的練習保持坐姿,寶寶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就會得到鍛鍊,變得有力量。像上文中提到的寶寶一樣,能夠扶著電視櫃、茶几站起來。當寶寶體驗過站的感覺後,就會一直不斷的練習,慢慢過渡到邁步走,爬的過程就直接被跳過去了。
身體強健
在爬行的時候,寶寶的頭頸是抬起的,胸部和腹部是離地的,四肢支撐身體重量前行,這一系列動作既鍛鍊了頸部肌肉,又鍛鍊了胸、腰、腹、背及四肢的肌肉,不僅促進了骨骼生長和韌帶的靈活,也會站立及行走的穩定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寶寶在爬行中消耗一定的熱量,能夠在促進消化增加食慾的同時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可以說,對於寶寶來說,爬行是最好的全身運動。
促進感統發育
爬行對於寶寶來說的另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促進感統發育。
對於人類來說,所學到的一切運動上的技巧都是憑藉本體感覺來實現的,而本體感的培養是從爬行開始的。學習爬行的階段能夠促進內耳前庭的成長,開發寶寶多器官習作能力的最佳時期。在此期間,能夠感知信號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加強其手、腳、眼等各個身體器官的協調性。
爬行能夠預防感統失調,這是國際上公認的促進感統發育的最佳手段。
形體美,氣質佳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首先鍛鍊的是他們的肩膀,能夠讓肩膀舒展開來,肩寬、平且有力量。在爬行的時候,寶寶是抬頭向前看的,有利於脊椎形成正常生理彎曲,有利於寶寶脊椎的發育,而肚子的重量懸空則能夠讓腰部的曲線開始形成。
這也就意味著,寶寶多爬行,脊椎就會更好,就會讓寶寶以後的形體更美,氣質更佳。
所以,為了讓自家寶寶長大後遠離含胸駝背,變得肩寬腿長、盤靚條順,就要讓寶寶多爬行。
促進語言學習及大腦發育
美國科學家對大量嬰兒考察研究證明:爬行可以加強大腦各個神經元的聯繫,刺激大腦語言中樞,促進寶寶語言學習。寶寶爬得越多,學說話的速度越快,續寫新知識及看、閱讀的能力也會越強。
有統計表明,兒童期有閱讀困難的孩子,很多是因為在嬰兒時期缺少爬行環境和爬行訓練造成的。
同時,寶寶可以通過爬行提升四肢的協調和靈活性,刺激寶寶視聽覺、空間位置、平衡性的感知,可以鍛鍊小腦平衡能力,刺激大腦發育。
爬行前期(2-6月齡)
2-6個月是爬行前期,經常和寶寶玩遊戲能鍛鍊他的肢體協調與力量,為爬行打下基礎。這時期大部分的寶寶還不會爬,不過有些寶寶大運動發展特別快可能在6個月時就能手膝爬了。
爬行最標準的姿勢是手膝著地,四肢協調爬,在此之前有的寶寶可能會手臂撐著往後退,抬起屁股左右搖,像毛毛蟲一樣向前挪,一邊身體用力向前爬的動作。
爬行黃金期(7-9月齡)
7-9個月是寶寶爬行學習的黃金時期,許多寶寶都在這個時期從不會爬過渡到肚子貼地面爬,最後能手膝爬。這個時期如果你經常和寶寶做爬行遊戲,他可能會成為超速爬行小冠軍。
當寶寶進入7個月的時候,他的身體力量有很大的提高,手臂力量充足,能把上身撐起,但是下肢力量和協調還有待練習,這個時候的寶寶有很強的爬行欲望。但有些寶寶會手臂一用力卻往後退。
這時候媽媽可以用玩具逗引寶寶交替向前伸手臂,比如先將玩具放在寶寶的左臂前方,等寶寶的手伸過來了,再把玩具放到寶寶的右臂前方,左右交替。如果寶寶一直不動就適當幫助寶寶手臂交替向前伸展。
下肢動作也要跟上,如果寶寶伸了左手,就幫寶寶推動右腿前進。也要注意觀察寶寶的進步,適當幫助就好了,千萬不要過度幫助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
爬行老司機(10-12月齡)
這個月齡是寶寶練習爬行熟練度和速度的時期,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越爬越快,能夠熟練地從趴到四肢撐地,從坐位到爬行,各種姿勢靈活轉換。四肢非常有力,能扶著東西站立起來,在爬行中繼續鍛鍊寶寶的平衡與協調感,用不了多久,寶寶就能穩當的走路了。會走的寶寶通常不願意再爬了,所以在寶寶獨立行走之前,給寶寶多點爬行的機會吧,如果能參加一場爬行比賽,那更是有趣的挑戰。
最後,小貝還想要跟各位家長分享的是,寶寶的成長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環節背後,都有深刻的心理和生理意義。雖然父母很希望孩子能儘快成長,但是依然不能&34;著來,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才是科學育兒的核心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