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與哲學邏輯風暴訓練第一期

2021-02-21 經濟邏輯

思維的力量真的如此強大嗎?為什麼思維會對人有如此大的影響呢?早在20世紀4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對人的大腦思維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夠揭開人類智慧的本質。通過研究他們發現,那些具有創造型思維和複合型思維的人,他們比一般人更善於思考,更懂得如何提煉有用的信息、如何駕馭和運用知識去解決新問題。

  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並不是一下就能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它需要有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不過,總體來說,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從激發一個人的思維動機,理清一個人的思維脈絡,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幾個方面逐步做起。

  人的思維是有動機的,當你有某方面的動機時,你的思維才會得到開發和運用。因此,激發思維的動機,以產生行為活動的內動力,是培養一個人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寓於知識發展之中的。」所以,對於每一個問題,我們既要考慮它原有的知識基礎,又要考慮它下聯的知識內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激發思維,並逐步形成知識脈絡。實際上,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就在於要使思維脈絡清晰化,思維脈絡的重點理清了,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邏輯學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邏輯學的基本理論是其他學科普遍適用的原則和方法。同時邏輯學又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它為包括基礎學科在內的一切科學提供邏輯分析、邏輯批判、邏輯推理、邏輯論證的工具。


  邏輯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邏輯學指:究推理的科學,即只研究如何從前提必然推出結論的科學。廣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的邏輯方法的科學。廣義邏輯學研究的範圍比較大,是一種傳統的認識,與哲學研究有很大關係。整個邏輯學科的體系非常龐大複雜,如:傳統的、現代的和辯證的、演繹的、歸納的和類比的、經典的和非經典的,等等。但是,它再龐雜也有相通的地方,例如:構建判斷的方法;進行必然性推理;認同邏輯真理或邏輯規律等。

  邏輯學是研究思維的科學。所有思維都有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思維內容是指思維所反映的對象及其屬性;思維形式是指用以反映對象及其屬性的不同方式,即表達思維內容的不同方式。從邏輯學角度看,抽象思維的三種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題和推理。

  《思維訓練500題》運用各種方法,如分析法、觀察法、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遞推法、倒推法、綜合法等,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相信,一段時間的訓練後,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整體素質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越!


  第一章 假設法

  一個真實的假設往往可以讓事實呈現眼前,讓真理浮出水面。一個人如果做什麼事都可以讓其思維以這些假設前提為基礎,那麼他便能真真正正地活在NLP裡而不會陷入困境,他的人生也就會有更大地進步和提升。

  初級題:

  1.如何問問題?

  有甲、乙兩人,其中,甲只說假話,而不說真話;乙則是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但是,他們兩個人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只通過點頭與搖頭來表示,不講話。有一天,一個人面對兩條路:A與B,其中一條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條路是通向一個小村莊的。這時,他面前站著甲與乙兩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還是乙,也不知道「點頭」是表示「是」還是表示「否」。現在,他必須問一個問題,才可能斷定出哪條路通向京城。那麼,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問?

  2.他們的職業是分別什麼?

  小王、小張、小趙三個人是好朋友,他們中間其中一個人下海經商,一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人參軍了。此外他們還知道以下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請推出這三個人中誰是商人?誰是大學生?誰是士兵?

  3.誰做對了?

  甲、乙、丙三個人在一起做作業,有一道數學題比較難,當他們三個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說出來以後,甲說:「我做錯了。」乙說:「甲做對了。」丙說:「我做錯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們的答案並聽了她們的意見後說:「你們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做對了,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問,他們三人中到底誰做對了?

  4.鞋子的顏色

  小麗買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學都沒有見過這雙鞋了,於是大家就猜,小紅說:「你買的鞋不會是紅色的。」小彩說:「你買的鞋子不是黃的就是黑的。」小玲說:「你買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這三個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種是正確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請問,小麗的鞋子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5.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趙女士買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準備去看望一個朋友,誰知,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兒子們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個兒子。,為此,趙女士非常生氣,就盤問4個兒子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說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說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說道:「反正我沒有偷吃。」老四說道:「老二在說謊。」這4個兒子中只有一個人說了實話,其他的3個都在撒謊。那麼,到底是誰偷吃了這些水果和小食品?

(答案下期推送)

書籍推薦:

1、《邏輯思維入門》
2、《批判性思維 帶你走出思維的誤區》
3、《批判性思維工具》

4 《策略思維》

(本文由經濟邏輯整理)

---深度閱讀---

經濟邏輯:解讀當前經濟現象,剖析背後經濟本源,尋找宏觀與微觀的必然邏輯,是普惠大眾宏觀經濟金融,微觀大宗商品知識乾貨的平臺。


添加個人微信入群:lzc_0126

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對談】哲學與邏輯
    ⽂/王偉雄、劉彥⽅、洪志豪如涉版權請加編輯微信iwish89聯繫立即刪除哲學門鳴謝前⾔:有些⼈認為邏輯是哲學各範疇的其中⼀個,與哲學有從屬關係;也有些⼈認為哲學家必然精通邏輯。其實,哲學與邏輯的關係並不那麼簡單。王偉雄教授再次與劉彥⽅教授及洪志豪對談,討論哲學與邏輯的關係,以及有關邏輯的其他哲學問題。
  • 關於邏輯哲學的幾點思考
    一般認為「哲學邏輯方面的分支一般都以命題邏輯、謂詞邏輯為基礎,與傳統哲學中的概念、範疇和問題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哲學邏輯「是各種非經典邏輯分支的統稱」(註:張清宇等:《哲學邏輯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第3頁。)。這樣的看法得到比較普遍的支持(註:參見陳波《邏輯哲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3頁。)。簡單說,哲學邏輯是邏輯。
  • 在邏輯和哲學之間
    人大複印:《邏輯》1995 年 03 期原發期刊:《學術研究》1994 年第 06 期 第 83-86 頁問:我注意到,你是中國邏輯學界比較活躍的青年學者,發表的論著數量較多,涉及的範圍較廣。你認為,你的學術活動的特點是什麼?答:在邏輯和哲學之間。
  • 二十世紀的邏輯和哲學
    這種嘗試必然是主觀的,其結果也許會因該評價者主要是一位哲學家還是邏輯學家而不同。我以為自己作為一名哲學家在近60年來一直密切關注並且在某種程度上參與著邏輯學的發展。20世紀哲學最突出的特徵是邏輯的復興,它是哲學發展的發酵劑。這一復興是從本世紀初開始的,最初以劍橋和維也納為中心,後來擴大到整個分析哲學運動,這一復興與之匯合,這是邏輯學登上哲學舞臺的標誌。
  • 分析哲學(五)邏輯實證主義
    ——尼採    邏輯實證主義代表人物有石裡克、卡爾納普(維也納學派)、賴欣巴哈(柏林學派)、盧卡西維茨、塔爾斯基(華沙學派)、艾耶爾等。邏輯實證主義是一種邏輯分析、經驗主義的哲學思潮,其致力於以科學為模式、以邏輯為手段、以物理學為統一語言,徹底改造哲學,使哲學完全成為一種科學的哲學。
  • 邏輯對哲學的重要性
    Quine【奎因的兒子】(e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在這之前未曾公開發表過。平時在與同事和學生的交流中,我一直覺得有必要講清楚邏輯在哲學中的作用到底是什麼。下個學期我要為哲學系的部分研究生開設數理邏輯課程。在備課過程中,我看到了奎因的這篇文章,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激心情。
  • 哲學問題|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缺陷
    從哲學的性質問題上看邏輯實證主義在哲學的性質問題上認為,哲學的唯一任務就是對語言的邏輯分析活動。來看看邏輯實證主義的先驅——羅素是怎麼說的吧~每個哲學問題,當經受必要的分析和澄清時,就可以看出,它或者根本不是真正的哲學問題,或者是具有我們所理解的含義的邏輯問題。(語言的邏輯)你,找出羅素這段話的缺陷了嘛?鐺鐺鐺!揭曉答案:他將哲學完全歸於對語言的邏輯分析活動。
  • 佛教推理的邏輯——當東方哲學與西方邏輯相遇
    用西方邏輯的標準看,佛教哲學充滿了邏輯矛盾,但是邏輯學正在研究,這可能是一件好事。作者:Graham Priest紐約城市大學哲學教授,墨爾本大學名譽教授。總的來說,西方哲學家對佛教思想並沒有多大熱情。正如一位同事曾經對我說的:這一切都只是神秘主義。
  • 讀書 | 論《法哲學原理》的邏輯起點
    一、黑格爾法哲學思想中的「邏輯起點」問題在《法哲學原理》的序言當中,黑格爾著重說明了在這本綱要中起主導作用的方法,即在《邏輯學》一書中闡述的「從一個題材進展到另一個題材和進行科學論證的哲學方法」——用純粹概念和邏輯範疇形成全部發展進程中的各個環節,並基於同樣的邏輯精神將各個環節串聯成為一個整體。
  •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讀書筆記第一期——序言
    《法哲學原理》讀書會記錄第一期書名:《法哲學原理:或自然法和國家學綱要》作者:[德]黑格爾譯者:範揚、張企泰版本: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黑格爾哲學以絕對理念[1]的自我發展為核心(P.4)在當時(現在亦是如此,甚至更為嚴重),坊間和學界都流行著對於一般哲學問題的討論,但卻是以最輕蔑的態度討論哲學問題,仿佛不加以任何哲學思維上的訓練就能夠達到哲學上的「真理」。這樣得出的結論在黑格爾看來都是缺乏思辨的主觀任性。這是由於哲學由日常語言所構成,而且哲學問題大多源於生活,人的理性天賦本就囿於思考終極的形上學問題。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對法的討論當中。
  • 訓練形式邏輯讓人善於表達,辯證邏輯使人長於詭辯
    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都可以提升人的思維能力,只是各自的方法和作用不同而已。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兩種思維方式,以下從思考、表達及討論三個角度來探討。首先是思考:形式邏輯是一個靜態的線性思維,重在於使思想本身的準確性和沒有矛盾。思考的方式主要是定義,劃分,判斷,等。
  • 關於形式邏輯的真值的哲學思考
    關於形式邏輯的真值的哲學思考 2016年09月07日 16:11 來源:《江漢論壇》 作者:溫華 溫維政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閱讀、寫作和邏輯訓練——我們教育最大的缺失
    實際上有一種常見的邏輯謬誤就叫做「訴諸權威」。很多人經常嘲笑「民科」,但他們這種論證手法不正是從中學作文裡常見的「孔子說」、「馬克思說」延續下來的嗎?補充一下:作者在這裡提到邏輯訓練的問題,這個問題,與智商關係不大,其實都是方法論和思維模式的問題。
  • 韓東暉 | 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的踐言意義
    通常認為《邏輯哲學論》區別了三種語言的用法或語句類型,但在他看來,實際上《邏輯哲學論》本身是用第四種語言來表述的(其特點尤其在於虛擬假說和歸謬論證);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我們理解這部著作、理解維根斯坦,乃至理解哲學的本性和探索都大有裨益。(Nordmann,p. 8-9)上述觀點具有啟發意義,但似乎仍可更進一步。本文擬借鑑布蘭頓的規範性理論,討論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哲學語句的踐言意義。
  • 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 | 任曉明:大數據視域中的邏輯和哲學問題
    講座預告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講座題目:大數據視域中的邏輯和哲學問題主講人:任曉明(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主講人簡介任曉明,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為什麼要學邏輯?
    我在UCI,也就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科學與邏輯系讀博士生最後一年,主要是做統計哲學和社會科學的哲學。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哲學學生為什麼要學邏輯。 哲學學生為什麼要學邏輯?
  • 大學邏輯教育難在何處
    一個研究者若沒有基本的邏輯思維、邏輯技術的訓練,我們還能期待他作出什麼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正如紐約城市大學教授阿提莫夫(Artemov)所說,就像16世紀物理學家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一樣,邏輯基本規律由古希臘邏輯學家觀察人類的推理得到。物理學描述物理世界的規律,而邏輯學則教會我們如何正確思考,得到可靠的結論。
  • 【邏輯論壇】什麼是非形式邏輯?
    除了上述流行的定義以外,還有幾個錯誤的定義:⑴賴爾(Ryle)把「非形式邏輯」當作「哲學分析」分析的同義詞來使用。這樣的理解顯然太過於寬泛。⑵卡雷和希爾認為,非形式邏輯只是且專門是研究非形式謬誤。我們知道,對非形式謬誤的研究是非形式邏輯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不是唯一的部分。⑶非形式邏輯就是沒有形式的形式邏輯。
  • 講座預告丨桂起權: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恰當相符性
    講座題目: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恰當相符性主講人:桂起權(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主持人:張建軍(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邏輯所所長)時間:2020年11月24日(周二)18:30地點:南京大學哲學系(薛光林樓)216室 主辦:南京大學哲學系、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主講人簡介:
  • 析實證研究的哲學邏輯
    讓我們來看一看實證研究的哲學邏輯。實證研究所採用的方法是實證法,也即所謂的「假說演繹法」。其邏輯是:假定→理論分析或邏輯分析→假設→驗證。在這裡,假定指的是理論假說或理論命題,包括變量定義和變量之間的邏輯聯繫;假設則是從分析中派生的預測,即理論的邏輯推斷,它是可以進行經驗性檢驗的各種經驗命題。而驗證則是搜集經驗證據並與假設相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