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力量真的如此強大嗎?為什麼思維會對人有如此大的影響呢?早在20世紀4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對人的大腦思維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夠揭開人類智慧的本質。通過研究他們發現,那些具有創造型思維和複合型思維的人,他們比一般人更善於思考,更懂得如何提煉有用的信息、如何駕馭和運用知識去解決新問題。
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並不是一下就能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它需要有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不過,總體來說,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從激發一個人的思維動機,理清一個人的思維脈絡,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幾個方面逐步做起。
人的思維是有動機的,當你有某方面的動機時,你的思維才會得到開發和運用。因此,激發思維的動機,以產生行為活動的內動力,是培養一個人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寓於知識發展之中的。」所以,對於每一個問題,我們既要考慮它原有的知識基礎,又要考慮它下聯的知識內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激發思維,並逐步形成知識脈絡。實際上,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就在於要使思維脈絡清晰化,思維脈絡的重點理清了,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邏輯學一門基礎性的學科,邏輯學的基本理論是其他學科普遍適用的原則和方法。同時邏輯學又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它為包括基礎學科在內的一切科學提供邏輯分析、邏輯批判、邏輯推理、邏輯論證的工具。
邏輯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推理的科學,即只研究如何從前提必然推出結論的科學。廣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的邏輯方法的科學。廣義邏輯學研究的範圍比較大,是一種傳統的認識,與哲學研究有很大關係。整個邏輯學科的體系非常龐大複雜,如:傳統的、現代的和辯證的、演繹的、歸納的和類比的、經典的和非經典的,等等。但是,它再龐雜也有相通的地方,例如:構建判斷的方法;進行必然性推理;認同邏輯真理或邏輯規律等。
邏輯學是研究思維的科學。所有思維都有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思維內容是指思維所反映的對象及其屬性;思維形式是指用以反映對象及其屬性的不同方式,即表達思維內容的不同方式。從邏輯學角度看,抽象思維的三種基本形式是概念,命題和推理。
《思維訓練500題》運用各種方法,如分析法、觀察法、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遞推法、倒推法、綜合法等,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相信,一段時間的訓練後,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整體素質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越!
第一章 假設法
一個真實的假設往往可以讓事實呈現眼前,讓真理浮出水面。一個人如果做什麼事都可以讓其思維以這些假設前提為基礎,那麼他便能真真正正地活在NLP裡而不會陷入困境,他的人生也就會有更大地進步和提升。
初級題:
1.如何問問題?
有甲、乙兩人,其中,甲只說假話,而不說真話;乙則是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但是,他們兩個人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只通過點頭與搖頭來表示,不講話。有一天,一個人面對兩條路:A與B,其中一條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條路是通向一個小村莊的。這時,他面前站著甲與乙兩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還是乙,也不知道「點頭」是表示「是」還是表示「否」。現在,他必須問一個問題,才可能斷定出哪條路通向京城。那麼,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問?
2.他們的職業是分別什麼?
小王、小張、小趙三個人是好朋友,他們中間其中一個人下海經商,一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人參軍了。此外他們還知道以下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請推出這三個人中誰是商人?誰是大學生?誰是士兵?
3.誰做對了?
甲、乙、丙三個人在一起做作業,有一道數學題比較難,當他們三個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說出來以後,甲說:「我做錯了。」乙說:「甲做對了。」丙說:「我做錯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們的答案並聽了她們的意見後說:「你們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做對了,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問,他們三人中到底誰做對了?
4.鞋子的顏色
小麗買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學都沒有見過這雙鞋了,於是大家就猜,小紅說:「你買的鞋不會是紅色的。」小彩說:「你買的鞋子不是黃的就是黑的。」小玲說:「你買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這三個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種是正確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請問,小麗的鞋子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5.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趙女士買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準備去看望一個朋友,誰知,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兒子們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個兒子。,為此,趙女士非常生氣,就盤問4個兒子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說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說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說道:「反正我沒有偷吃。」老四說道:「老二在說謊。」這4個兒子中只有一個人說了實話,其他的3個都在撒謊。那麼,到底是誰偷吃了這些水果和小食品?
(答案下期推送)
書籍推薦:
1、《邏輯思維入門》
2、《批判性思維 帶你走出思維的誤區》
3、《批判性思維工具》
4 《策略思維》
(本文由經濟邏輯整理)
---深度閱讀---
經濟邏輯:解讀當前經濟現象,剖析背後經濟本源,尋找宏觀與微觀的必然邏輯,是普惠大眾宏觀經濟金融,微觀大宗商品知識乾貨的平臺。
添加個人微信入群:lzc_0126
長按以下二維碼添加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