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沒能統一?其實後面還有半句話

2020-12-11 聊車驛站

眾所周知,適逢亂世國家就會出現一種「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慘狀,更有甚者人們為了能夠在亂世生存下去就會違背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而「易子而食,析骸而爨」。與此同時,那些心懷叵測、圖謀不軌的奸雄就會趁勢而起,把持國家權柄以達到自己貪圖享受、驕奢淫逸的目的。例如,漢末三國的時候,皇帝昏庸不堪導致像董卓、李榷、郭汜之徒接踵而起,一時間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於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候曾說,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草船借箭」、「木牛流馬」想到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了。行軍打仗出謀劃策可以說是無所不通,被司馬懿稱做「天下奇才」。所寫的《出師表》也流傳至今,保留在高中課程裡,文採飛揚。後來為光復漢室,七出祁山,最後因各種因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

而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與諸葛亮齊名,他是一個喜歡雲遊四海的智士。花一個月的時間就把一個縣令一年的公務處理妥當。在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被其誠心打動,決定下山幫助劉備一起興復漢室江山。解除人民疾苦。公元208年,諸葛亮在劉備帳中。龐統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龐統的一生短暫而精彩,死時年僅35歲,比郭嘉還早逝,這似乎再次證明了「天妒英才」這個成語,讓人唏噓不已。

後來有人得知,水鏡先生在講那句話的時候,後面其實還有一句,主要是為了形容法正和劉巴兩人出現的重要性,那句話叫做"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由此可見,如果兩個人可以同時存在的話,蜀國絕對不會那麼早就滅掉,正因為二人去世的早,才會造成如此下場。當時二人都已經離世,到了劉禪繼位時,身邊就只剩下了一些奸臣。只儘量的在劉禪身邊不斷的吹捧,以至於諸葛亮講話也沒有以前分量那麼大,所以才會有蜀國被魏國滅掉的結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沒能統一?其實後面還有半句話

相關焦點

  • 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安天下,後面還有一句話,預言了蜀漢最終的結局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司馬徽先生是一代名士,自然是不會看走眼的,坦白來說,無論是臥龍,還是鳳雛,都是當時的頂級謀士,因為兩人的才華橫溢,因此被譽為三國時期最牛的兩人。大家都知道,諸葛亮27歲便出山相助劉備,在博望坡之戰中打敗曹軍,後來又在赤壁之戰中聯合東吳,火燒赤壁,最終幫助劉備取得了荊州和益州兩地,形成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兼得二者卻為何失敗?後面還有一句話
    說起劉備手下的謀臣,相信不少讀者最先想到的乃是諸葛亮與龐統。劉備在荊州之時,水鏡先生司馬徽便曾對他說過這麼一句話:「臥龍鳳雛,得其一者便可安天下!」事實上,諸葛亮與龐統最終都投入了劉備麾下。可即便如此,劉備依然沒能統一全國。因此,不少人對劉備的能力產生了懷疑。然而大家卻不知道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恰恰揭示了這一問題的答案。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劉備全得還是敗了?因為還有一句話
    大家在讀三國的時候,估計有一句話大家一定是印象深刻,叫做 「臥龍鳳雛,二人得其一,便可安天下」。說這句話的人是司馬徽,司馬徽可是有名的大名士,所以這句話是肯定令人信服的。司馬徽之所以說這句話,是因為臥龍和鳳雛都是十分的聰明的謀士,足智多謀。
  • 世人只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下半句司馬徽卻沒告訴劉備
    世人只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下半句司馬徽卻沒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是三國時期司馬微說的名言,誇讚臥龍鳳雛二人才學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最牛的兩個人,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首先我們都能了解到「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裡的臥龍和鳳雛分別是諸葛亮和龐統,得到這兩個人的其中一個便能安定天下,這說明他們的能力在當時是十分出類拔萃的。
  • 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曲解了一個字的含義,註定劉備必亡
    在荊州地界上的謀士中,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可謂極具盛名。名士司馬徽讚譽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頗為出名。但打臉的事情很快便發生了:劉備儘管得到了臥龍、鳳雛兩位大才,但他依舊沒辦法安定天下。這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
  • 水鏡先生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沒提到司馬懿呢?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段本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鋪墊,為了只是引出諸葛亮和龐統而已,歷史上根本也沒有水鏡先生,更加沒有這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說,這是羅貫中對諸葛亮和龐統最好的包裝詞和廣告語。等於現在的李寧,金拱門等,要大家知道你賣什麼,你先需要給人留下印象。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兩者兼得為何仍失敗?他忽略了後半句
    三國期間,劉備可謂天下歸心,憑藉著漢室的身份與仁善之心,收割了一批又一批寶馬英雄,能人志士。人們為他出生入死,連關羽、徐庶這些到了曹營的人,也日思夜想,渴望回到劉備身邊,而他身邊更是有臥龍鳳雛,張飛趙雲,又為何落得一個失敗的境地呢?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得天下,為何劉備獨佔三人卻敗了?
    東漢末年董卓亂政治,天下就開始了諸侯爭霸的時代,各路諸侯開始的時候還打著討伐董卓光復漢室的口號,後來乾脆自己稱帝了,袁術率先稱帝,所以他先涼了。諸侯割據的局面維持幾十年,最後變成了三足鼎立,由劉備,孫權和曹操共同執掌天下。然三國紛爭不止,劉備,曹操都老死都還沒分出勝負。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敗亡,難道水鏡先生說錯了?因在劉備
    在劉備集團的成長道路上,諸葛亮功不可沒,既得臥龍,後來龐統投靠東吳因相貌不被重用,後來經魯肅推薦,龐統又被劉備重用,劉備又得鳳雛。在水鏡先生司馬徽口中「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即可安天下」的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都加入了劉備的陣營,那為什麼劉備還是沒有奪得天下呢?
  • 蜀漢軍師聯盟: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寫劉備被蔡瑁追殺,幸虧所騎的盧馬才得以逃脫,誤打誤撞跑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莊上。兩人聊天時水鏡先生對劉備說:「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公當往求之。」玄德急問曰:「奇才安在?果系何人?」水鏡曰:「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鏡先生名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今河南禹州)人。
  • 三國之中,臥龍和鳳雛得一可得天下,後面還有一句是什麼?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在看     眾所周知,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諸葛亮,不用多說,他是智慧的化身,僅以一個「隆中對」之策便幫助劉備建立蜀國,成為三國中的一霸,諸葛亮也從一個山村野夫躍升為蜀國丞相,可謂神也。而龐統也很厲害,知識淵博,行政能力超強,以一個月時間處理一整年的公務,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 劉備有諸葛亮和龐統,為何還會失敗?千古名句的後一句道破天機!
    「水鏡先生」有一句千古名句,是說給蜀漢君主劉備聽的:「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裡的核心,便是「臥龍」、「鳳雛」這兩個人。「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這兩個人,都是一等一的謀士,能力方面自是不必多說,可在實際的情況當中,這兩個人都被劉備得到了,可為何到最後劉備還是沒能「安天下」呢?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文/阿聞標題: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字士元,自幼隨叔父龐德公四處遊學,年少樸鈍,後來隨著學識增長,被水鏡先生司馬徽稱為「鳳雛」。意思就是年幼的鳳凰,與諸葛亮並稱為「臥龍」「鳳雛」。更是有「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傳言。可劉備將他們二人都攬入麾下,為何卻落得個兵敗夷陵,身死白帝的下場呢?關鍵就在龐統臨死前說的一句話,而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 劉備真正欣賞的軍師是誰?不是臥龍也不是鳳雛,而是他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建立者,本身就頂著大漢皇叔的光環,引來了不少人投奔。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將兩人同時收入帳下,只可惜龐統死的早,沒能發揮作用。劉備手下前前後後有過不少頂級智者,諸葛亮、龐統、徐庶、法正都是智謀出眾的軍師。那麼劉備真正欣賞的軍師是誰?不是臥龍也不是鳳雛,而是他。
  •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其實後面還有一句,經典至極
    也不要忘記點在看哦~親「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這句話對於熟悉歷史的朋友來說,絕對是能倒背如流了。這句話說的就是諸葛亮與劉件溫的故事。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早年間躬耕隴畝,由於諸葛亮在荊襄一帶名氣太大,時常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佳話!由此引起劉備重視,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下山!一個軍隊少不了軍師的存在。
  • 龐統臨終前一句話表明一切,劉備不能一統天下,諸葛亮心知肚明
    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東漢末年民間廣為流傳的俗語。臥龍、鳳雛兩人都是當時的豪傑,劉備三顧茅廬得到了諸葛亮,有了諸葛亮的加入,劉備的事業蒸蒸日上。後來劉備又得到了鳳雛龐統,臥龍、鳳雛都在劉備帳下,但是劉備最終沒能統一天下。
  • 說三國話權謀(54):劉備「伏龍、鳳雛」得一安天下,何以未如願
    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那麼他倆的才志究竟有何差別呢?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安天下呢?為了不讓劉備為難,他是情願從最底層做起,並不急於出示魯肅和孔明的推薦信。果然,他在耒陽以真才實學徵服了劉備,孔明也不得不承認龐統高自己十倍。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龐統若真想進入誰的班子,是總能想出辦法的。連進門的本事都沒有,還敢號稱「鳳雛」嗎?想當初曹操的水寨都能任意出入呢。
  • 「臥龍鳳雛」 龐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常言道:「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作為蜀漢先主,居然能將兩大軍師收入囊中,可謂運氣好到了極點,但劉備的人格魅力,也是他收攏人才的重要加分項。龐統早年間在東吳手下做官,一邊工作一邊談論別人,主要是評價他人才能的優劣好壞,不過當時他還不起眼,很多人沒把他當回事,相信大家都不喜歡被人議論,龐先生在任上沒被人打死真的是一個奇蹟。
  • 三國名士出山:臥龍、鳳雛的由來,司馬懿的選擇
    在《三國演義》裡,水鏡先生司馬徽對劉備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徐庶離開劉備時揭曉了伏龍是諸葛亮,鳳雛是龐統。並說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有經天緯地之才。徐庶走後,水鏡先生又上門,盛讚諸葛亮。
  • 王者榮耀臥龍鳳雛是什麼意思 臥龍鳳雛梗的來源
    王者榮耀臥龍鳳雛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梗呢?下面就來告訴大家王者榮耀臥龍鳳雛梗的來源,不懂得一起來看看吧。 一、原本意思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所說的一句話:「得臥龍鳳雛其一,可得天下。」,最開始指的是諸葛亮和龐統,是褒義。王者榮耀中剛好有這兩個人物,所以臥龍是諸葛亮,而鳳雛則是龐統(王者榮耀中的元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