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思裡的接近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2020-12-02 心理小助手

一位數學與哲學的雙料碩士出生的心理學家,一位在美國二戰期間擔任戰事情報局海外分局的首席心理學家,用自己的眼界和傳奇經歷開創出心理學新方向。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位優秀的心理學家格思裡和接近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1

格思裡的生平

【美】格思裡 E. R. Guthrie, 1886-1959

1886年,格思裡(E. R. Guthrie, 1886-1959)生於美國尼布拉斯加。

1903年,考入尼布拉斯加大學學習數學,受到馮特的美國學生沃爾夫的影響。

1907年,畢業後留校讀碩士研究生,專業為哲學。

1912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畢業。

1935年,出版《學習心理學》。

1945年,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947年,任華盛頓大學校長。

▲華盛頓大學 (圖片來自網絡)

1956年,退休。

1959年,因心臟病去世。


2

格思裡的基本觀點

1. 研究對象:刺激-反應

格思裡的主要理論創新在學習心理學方面,他綜合了華生與桑代克的觀點,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刺激與反應的聯結。

2. 學習的定律:接近條件作用

格思裡認為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只有一種方式,其學習定律只有一條,即接近條件作用。

接近條件作用:當某一反應發生時,那個正在起作用的刺激模式往往能夠在以後再次出現時引起這個反應。

接近條件作用有以下兩條附律:

  1. 一個刺激模式當它第一次與反應配對時就獲得了它的完全的聯結力量;
  2. 新近原則。對一個特定情境的最後一個反應,當該情景再次出現時,傾向於再次出現。

3. 練習的效果

① 練習觀:凡是符合接近條件作用,學習就會發生。

② 消退觀:凡是一個反應替代舊反應與原來的刺激建立了新的聯結,則學習會消退。

比如,一個母親要改變女兒回家就亂扔鞋子與書包的習慣,只需要求女兒重新穿戴好出門,再敲門進門,將靶子與書包放在規定的地方即可。

有關反應消退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系統脫敏法。慢慢增加刺激的數量,讓原有反應無法建立;

滿灌法(暴露法)。充分、反覆地呈現刺激,直到它引起的反應不再出現;

矛盾法。將引起反應與抑制反應的刺激同時出現,破壞原有刺激-反應的聯結。

比如,要訓練狗不再追趕或咬死小雞,可將一隻死雞掛在狗的脖子上,狗怎麼掙扎也不能擺脫不掉死雞,最後見到小雞就逃跑。


3

對格思裡的評價

1. 貢 獻

理論簡明扼要,只有接近條件作用一條學習定律。

以日常生活的例子闡明心理學的複雜問題。

格思裡的學習理論是最有生命力的學習理論之一,當今的學習心理學仍然在講述他的理論。

2. 局 限

理論過於極端,完全否認意識,把反應當作肌肉的運動。

把人當作機器與動物,僅以刺激-反應來解釋人類的行為,犯了還原主義錯誤。


●文:楊文登,廣州大學心理學系博士、教授

相關焦點

  • 學前教育心理學串講筆記:學習理論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1.了解學習理論的產生、學習理論的發展以及學習理論的學派分類2.了解條件作用學習理論的基本特點和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並理解和掌握桑代克的學習「聯結說」、格思裡的鄰近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和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
  • 學習理論之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學習理論這部分包括四大模塊,分別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這部分的比較重要,從往年的試題中可以看出來其考察佔比可達卷面的百分之十六到百分之二十之間,其中考察題型包括單選、辨析和簡答題。在學習理論這部分知識主要靠的理解,知識相對來說比較難,但是考察形式會比較簡單,尤其是在教師資格證的考試當中。
  • 「學習理論」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說一、巴甫洛夫的經典實驗一個中性刺激(鈴聲)與一個無條件刺激(食物)相結合,使動物對中性刺激(鈴聲)作出反應,被後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如表:巴甫洛夫的「信號系統理論」:巴甫洛夫把條件刺激分為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第一和第二信號系統活動都是個體後天習得的經驗,而非先天的本能活動。
  • 學習理論之巴甫洛夫的經典型條件作用理論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之一。巴甫洛夫通過研究狗的進食發現一系列規律和理論,他的條件反射學說對當代心理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實驗:巴甫洛夫發現給狗吃到食物,狗會流口水,這種天生的自然反應,不需要後天學習的,稱之為無條件作用反射,在這種反應中引起刺激的是食物,我們稱之為無條件刺激;後來,巴甫洛夫改進實驗裝置,同時,在給狗餵食之前增加刺激——搖鈴,過一段時間之後,只要搖鈴就會流口水,這是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無條件刺激聯結變成了條件刺激,搖鈴的鈴聲就是條件,狗聽到鈴聲流口水就是條件反射,這就是「經典性條件作用」
  • 學習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經典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繫,是有機體自發作出的隨意反應,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的研究對象。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2.強化理論(1)正強化和負強化----------行為頻率上升正強化:給予一個愉快刺激,從而增強其行為出現的概率。
  • 斯金納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作為教師招聘的必考考點,學習理論這一章節可以按照人物、實驗、理論名稱、學習規律和教育啟示的脈絡進行歸納總結。那麼如何做到清晰明了呢?在此以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為例幫您進行梳理。一、把握人物斯金納,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行為學家,他所提出的理論屬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 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斯金納是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他的理論也是建立在動物學習實驗的基礎之上的。1.斯金納的經典實驗:迷箱實驗斯金納改進了桑代克的貓開籠取食實驗,創建了「斯金納箱」。在斯金納箱內裝上一個操縱杆,操縱杆與另一提供食丸的裝置連接。飢餓的白鼠經過幾次嘗試,會不斷按壓槓桿,直到吃飽為止。這時我們可以說,白鼠學會了按壓槓桿以取得食物的反應。
  •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斯金納(B.F.Skinner.1904-1990),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條件反射理論的奠基者。他創製了研究動物學習活動的儀器――斯金納箱。1950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58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68年獲美國總統頒發的最高科學榮譽――國家科學獎。
  • 【教招知識點】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教育心理學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點也是難點,不僅需要同學記住理論流派和人物的對應,還要知道掌握每個人物的核心觀點,主要以客觀題,即例子反選題備考。下面帶大家學習行為主義中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行為主義強調的是刺激和反應的聯結,所以,給你一個刺激,你能做出規律的反應就構成了反射。
  • 經典性和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對比
    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章節,我們學習了桑代克的試誤說、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以及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針對於巴甫洛夫和斯金納我們可以對比掌握。根據表格我們可以發現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中,是先有小白鼠的一個主動的行為,然後再給一個刺激物加以強化,充分發揮了小白鼠的主動性;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中,是先給狗一個刺激物,然後才會有相應的行為發生,所以整個過程比較被動
  •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主要以單選題的形式考查下面總結了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常考點方便大家備考。2.條件反射:後天習得的反射,即學習,如狗聽到鈴聲分泌唾液。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條件刺激和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指的是後天習得的反射,即學習。條件刺激,指的是引起條件反射的刺激。題幹中,你聞到炒菜的香味直流口水,表明菜香作為條件刺激引起了分泌口水的條件反射。選項A、C、D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擇B項。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解析——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解析——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對於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這個知識點是教育心理學裡面學習基本理論的相關知識,是屬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結主義學習理論)。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他對狗的進食進行了研究即狗進食搖鈴實驗,他的研究表明,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他認為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這種行為是不需要學習就會的,所以稱之為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就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狗分泌的唾液就稱為無條件反應。
  • 心理學丨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關於學習理論的考察是常見的考點,在考試過程中屬於常考考點
  • 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無條件反射: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食物被稱為無條件刺激。3.經典性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1)獲得與消退條件反射的獲得:指條件刺激(如鈴聲)反覆與無條件刺激(如食物)聯繫,使條件刺激獲得信號意義的過程,即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搖鈴+給予食物,多次重複,狗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條件反射的消退:條件反射形成後,如果條件刺激重複出現,而沒有無條件刺激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越來越弱,並最終消失。
  • 教招備考——巴浦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和第二信號系統,接下來我們重點談一下這個理論。)——分泌唾液(條件反射:需要後天學習的現象。Eg:小孩子學大人使用筷子、學習騎自行車)總結:先天的本能叫無條件反射,後天的學習叫做條件反射。這其實正如我們後天的學習。Eg:狗通過反覆練習學會了聽到鈴聲分泌唾液。條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條件反射形成後,如果條件刺激重複出現多次而沒有無條件刺激相伴隨,則條件反應會變得越來越弱,並最終消失。這正如我們的遺忘。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華生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在20世紀初創立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格思裡、赫爾、斯金納更是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條件作用原理,並對強化原理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使強化理論得到了完善的發展。
  • 輕鬆掌握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理論性最強的一部分內容,大家在學習的時候難度相對較大,一定要結合每個教育心理學家所做的實驗去理解每一個理論。而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就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1.
  • 教學理論具有相對性,一個好老師的教學不一定適用於某些人
    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更是給予了單純以理論知識為主的教學很好的糾正。因此,教育理論具有相對性,它在某些時候、某些條件下適合於某些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但在另外一些時候、另外一些條件下不適合某些教育不管古今中外,任何教育理論、教育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積極意義,也有相對性。
  • 教師公招高頻考點: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加速】下載教招面試加速包回復【高端】下載筆試高端班學員專用網課回復【特崗】下載特崗面試資料推薦閱讀: 大家此時已進入緊張的複習備考中,小編整理教師招聘考試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打卡來學習吧很多同學對於巴普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的有關知識不能有很好的了解,這樣就會造成在知識點上失去分數,今天針對巴普洛夫的有關知識點進行講解,對於這部分知識點在考試中主要涉及到的是材料行的單選題,所以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解讀: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斯金納是後期行為主義對學習心理學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他堅持了科學、客觀、控制的行為主義傳統,繼承了刺激反應的學習觀,以動物實驗來研究學習規律,在桑代克等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對教育心理學影響巨大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