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武漢救治重症患者「每人一策、包床到人、包床到組...

2020-12-23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瞿文斌):記者5日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疫情期間北京協和醫院先後派出4批、共186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通過前後方聯動、多學科協作,以「每人一策、包床到人、包床到組」的原則積極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並已進行了20場國際遠程連線,將豐富的一線臨床救治經驗傳遞給國際社會,為國際疫情防控貢獻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1月26日至4月15日,北京協和醫院的醫務人員,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負責重症救治,他們是最後一支撤離湖北的國家醫療隊。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介紹,面對收治重症患者多、很多病人合併有多臟器多系統的功能衰竭等困難,醫療隊迅速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流程、診療常規、病曆書寫、三級查房等將近40多項的規章制度體系,並進行閉環管理,這為醫療隊隊員提供了有序規範的工作遵循,「在初期,我們對新冠病人認識不太清楚和沒有特效藥物的情況下,拼的就是基本功,拼的就是『三基三嚴』。醫療隊員把所有醫護手段全部關口前移,強化整體的醫療、整體的護理,還有醫護間的配合以及相互補臺,大家全力支持病人多器官多系統的功能支持和對症治療,為病人免疫力的恢復和病情的逆轉爭取時間和機會。」

韓丁還介紹,在救治患者時,執行的是「每人一策、包床到人、包床到組」的原則,「我們要求各級醫生包括查房教授每天要進病房,每天早上進行早交班和大查房,晚上雷打不動核心組交班,把病人一個一個拿出來進行討論,前後方聯動、多學科協作,形成『每人一策』。為確保病人治療的連續性,我們執行『包床到人、包床到組』,不管你是否值班,這樣確保病人的治療方案體現的是整個團隊的水平,而不是值班醫生的個人水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很多病人轉危為安,成功拔出氣管插管,脫離呼吸機治療,轉入普通病房。」

在武漢,北京協和醫院的團隊通過大量臨床實踐以及對病例的總結和不斷創新,獲得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北京協和醫院內科學系副主任嚴曉偉表示,在全球疫情擴散蔓延的形勢下,協和醫院把來自中國抗疫最前線的治療方案和臨床經驗傳遞給國際社會,為國際疫情防控貢獻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到目前為止對10多個國家進行了20場的國際遠程連線。通過這種連線,我們分享了在武漢ICU病房針對危重症病人的治療、新冠病毒的防護,和國外進行了廣泛交流。我們這種交流得到了國際社會以及國際同道的廣泛好評。根據中國國際電視臺的統計,目前為止,我們『疫情診斷室』的整體閱讀量已經超過1億。」

相關焦點

  •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講述援鄂抗疫:「包床到人、包床到組,每人一策」
    5月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北京協和醫院醫療隊是最後一支撤離武漢的國家醫療隊。在武漢期間,這支醫療隊經歷了怎樣的考驗?採取了哪些救治方法?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給予了回應。「按照分工,協和醫院醫療隊負責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加強病房,收治的都是從別的醫院和其他病區轉過來的重症病人。」韓丁說,用老百姓話講,都是生命垂危的病人。
  • 「包床到人、包床到組」等救治手段令許多重症病人轉危為安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回答媒體提問。會上,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介紹,按照分工,協和醫院醫療隊負責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加強病房,收治的都是從別的醫院和其他病區轉過來的重症病人,用老百姓話講都是生命垂危的病人。
  • 「你有多美」攻堅最後「重症堡壘」的北京協和醫院6專家撤離武漢
    隨著武漢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實現清零,在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撤離後仍留守武漢的6名北京協和醫院專家,光榮完成重症救治攻堅的使命,於4月27日「收兵」撤離武漢,為援鄂抗疫徵程畫上圓滿句號。5名協和專家乘坐高鐵返京,杜斌教授奔赴黑龍江繼續戰「疫」。
  • 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
    (抗擊新冠肺炎)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中新社武漢3月29日電 題:專訪北京協和醫院護理專家:重症護理「十八般武藝」為患者護航中新社記者 冉文娟他們是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最多、最危險的群體
  • 浙江四大天團轉戰武漢金銀潭醫院、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區、肺科...
    浙大一院院感組成員對病區院感工作做了進一步查看,針對當前病區情況制定了更加嚴格的院感防控流程和路線優化,進一步加強流程監控和督導崗設置。黃河院長介紹,目前有全國的15支醫療隊奮戰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浙大一院醫療隊接替的是武漢協和醫院本院、廣西、遼寧三支醫療隊所接管的住院樓14樓重症病區。
  • 石家莊:重症患者比例不高 治療效果整體較好
    記者了解到,目前石家莊市新冠肺炎患者主要在河北省胸科醫院進行集中收治。1月14日下午,河北省胸科醫院首批1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18名無症狀感染者也解除集中醫學觀察,轉入康復階段。「此次疫情病例多數是通過核酸檢測發現的,多數病情較輕。」河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一科主任閻錫新14日表示。
  • 重症救治醫院協和西院終於實現「床等人」,一線醫護一周輪休兩天
    今天(3月2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和他的團隊,再次在廣州連線馳援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簡稱「協和西院」)的廣東醫療隊,就新冠肺炎危重病例進行遠程會診。據悉,兩地遠程會診常態化運作,每周一下午舉行。
  • 他們仍在武漢堅守!北京協和醫院醫生寫文與戰友共勉
    從昨天到今天,6支從北京出發的國家醫療隊已經有5支醫療隊相繼回到北京,只有一支國家隊仍然戰鬥在武漢的抗疫最前線,這就是北京協和醫院組建的醫療隊。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療隊由186名醫療隊員組成,是規模最大的醫療隊之一。
  • ...已能發音並下床行走 武漢協和醫院救治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
    近日,在武漢協和醫院ICU,一名患者的成功康復鼓舞著所有醫務人員的心。原來,那是一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經過治療,他的病情已經逐漸好轉,身體狀況極大恢復。回首從收治到現在的治療過程,多名醫務人員表示如在昨日。
  • ...附屬中大醫院紀委書記邱海波從武漢奔赴黑龍江重症患者在哪裡...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從1月20日馳援湖北武漢,100多天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一直奮戰在一線,每天輾轉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重症患者集中收治醫院。
  • 馳援武漢滿月!省立醫院醫療隊收治83名患者 重症轉好率超70%
    出院患者與醫護人員合影。福建省立醫院醫療隊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整整一個月了!昨日,隨著4名患者出院,部分患者轉區,這支隊伍負責的患者「清零」,病區或於今日關閉。一個月以來,這支醫療隊共收治83名新冠肺炎患者,危重症、重症患者轉為輕症患者的比例超過70%,治癒出院41人……他們交出了馳援武漢的滿月「答卷」。2月13日,福建省立醫院138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抵達武漢的次日下午,他們就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重症病區。
  • 重症患者數量超過ICU的床位數如何解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回應
    有記者提問,在這次救治的工作當中有個重要舉措,就是把重症患者集中到高水平醫院,然後由高水平的醫療隊進行集中救治,重症患者數量超過ICU的床位數,這個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醫學工程部主任朱慶堂介紹,我們援鄂醫療隊共有三批150人馳援武漢。
  • 記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重症救治醫療隊
    1月25日以來,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簡稱「浙大二院」)先後派出178名專家和醫療骨幹馳援武漢,其中,集結171名精兵強將的重症救治醫療隊於2月14日飛抵武漢,整建制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簡稱「武漢協和腫瘤中心」)唯一的ICU。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3個院區救治成功率達92.3%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武漢4月14日訊 (記者 包元凱 董慶森)湖北省今天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進展情況。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胡豫表示,截至4月13日,協和醫院與全國6000餘名援鄂同行一道,先後開闢5條戰線、3個院區、2個方艙,累計接診患者2.3萬人次,收治5220人次。胡豫說,去年12月31日,協和醫院開放發熱門診24小時接診,組建由呼吸、感染、重症參與的專家組,24小時在線會診。
  • 武漢重症患者清零 專家提出一個新名詞
    焦雅輝:還有30多人長期核酸不轉陰,就是所謂的常陽患者。央視新聞4月24日消息,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最新消息:隨著最後一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今天,武漢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例雙雙實現「清零」。圍繞目前在院輕症患者的病情以及下一步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等問題,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作了介紹。
  • 集中優質醫療資源全力做好患者救治!蔡奇到地壇醫院檢查並慰問抗疫...
    了解患者救治和防院感工作情況向日夜堅守在救治一線的醫務人員表示敬意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是目前全市唯一一家承擔新冠肺炎患者收治任務的定點醫院。疫情發生後,醫院立即進入戰時狀態,迅速調配物資、騰挪病房、轉運病人、擴充救治能力,目前床位已達1070張,投入一線醫務人員573人。蔡奇視頻連線ICU醫生辦公室,向參與重症患者救治的劉景院、童朝暉、姜利等專家詳細了解情況,並向日夜堅守在救治一線的醫務人員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說,疫情當前,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英勇奮戰在抗疫一線、救護生命,充分體現了醫者仁心。
  • 重症患者數量超過ICU的床位數怎麼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
    人民網北京5月4日電 (許心怡)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醫療隊支援湖北抗擊疫情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醫學工程部主任朱慶棠表示,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那時候重症患者非常多,重症患者是需要送到ICU去救治的,但是當時ICU的床位比較緊張,這些患者有可能失去搶救機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派出的隊伍裡面有18個專科, 40%的隊員長期在ICU工作,90%以上的隊員有ICU工作經驗,所以提出,要在普通病區裡面增設高端設備,建設具有ICU功能的高級生命支持單元。
  • 精彩紛呈:中囯重症醫學專家武漢戰「疫」記
    作為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組重要成員,他將擔負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指導等多項工作。身為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邱海波教授帶領的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ICU,是江蘇省乃至全國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
  • 「我想成為像他們那樣的共產黨員」——北京協和醫院在抗疫大考中...
    4月30日,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員從武漢回京滿14天解除集中隔離。時鐘撥回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國家衛健委命令,北京協和醫院在內的6家在京委屬委管醫院派遣醫護專家馳援武漢,共同進駐華中科大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此後北京協和醫院又三度增援,累計派出186名醫療隊隊員。
  • 隔離病房關閉,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可提供500間病房收治患者了
    楚天都市報3月15日訊 (記者劉迅 通訊員協宣 視頻剪輯趙鵬)3月15日,隨著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院區(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最後一批新冠肺炎病人出院,醫院所有新冠肺炎隔離病區正式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