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南大畢業生多高薪
這是教育部首次組織編制和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金陵晚報記者採訪南京部分高校發現:南大2013屆畢業生中不少人收穫「高薪」,研究生月薪人均達6087元;東大2013屆本科畢業生中,超過一半的女生選擇繼續深造;而藥大有多個專業連續5年100%就業,值得高考考生們關注。 南大2013屆畢業生共8116人,其中,本科生3459人。
-
畢業生找工作,什麼時候容易過?
畢業生找工作,什麼時候容易過?手握offer的同學們淡定地開始寫論文、安排畢業旅遊,而還在畢業即失業的邊緣徘徊的同學們則每天食欲不振,忐忑不安。之前有消息稱,華為、騰訊、阿里等今年將大幅收縮招聘崗位,在整個就業市場上,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招聘崗位明顯縮減,門檻顯著提高。一項針對招聘網站的監測顯示,今年4月到9月,招聘廣告的整體數量下降了202萬個,其中二線城市佔比達到54%。
-
20屆應屆畢業生應該怎樣緩解找工作的焦慮?
企業對於好學歷畢業生需求比例的提高,並不代表薪資水平的必然提升,越是專業性強的崗位,對能力匹配的要求也越高。在高度競爭的招聘市場中,應屆生求職亟需對自己更加有清晰定位和規劃,破除對薪酬要求的執念。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都是懷揣著一腔年輕熱血來找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有想法,有理想是沒有錯的,但不要把工作過於美化和理想化,從而在面試時向HR提出一些奇怪的問題和過分的需求。更不要因為工作內容和方式不符合預期理想,就浮躁怠慢。2.
-
討論:東北大學就業怎麼樣?工作好不好找?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當「就業」撞上「戰疫」,許多學子都說這是就業最難的一年,但其實只要換種方式,在線拿offer也很容易。>,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也緩解了學生們的就業焦慮情緒,為東大學子提供了相當多的便利,由此可見東北大學對於學生就業的重視。
-
「雲」上找工作 踏入新風口 應屆畢業生求職有一個「正確打開方式」
製圖 田蘭芳杭州日報訊 「受疫情影響,我感受到就業環境可能會發生變化,很難通過實習轉正的方式找工作。」為了能在春招裡拿到滿意的offer,1月以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大四學生祁鵬偉一邊完善簡歷,一邊關注招聘信息,他總共參加了10多場線上面試,並最終與華為達成了就業意向。
-
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屆疊加」,找工作如何先人一步?
今年的就業市場到底難在哪兒,哪裡可能會有更多機會?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對不同性質企業有很大的就業偏好差異,是大學生就業市場上最大的一類供需錯配。」李強舉例說,當前民營企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65.8%的崗位需求,但6月只有27.8%的大學生簡歷投遞到民營企業。相反,國企、外企和上市公司提供的大學生崗位需求並不多,但投遞到這3類企業的大學生簡歷比重遠遠超出需求。
-
100%就業,手握華為、京東等多個offer!上海這群大學生厲害了
據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規模增長必然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然而在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市多相結構材料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有一群2021屆應屆研究生卻已經全部拿到offer,提前半年實現100%就業。
-
疫情之下,今年四川48萬高校畢業生如何找工作?
畢業人數增加、現場招聘暫停……最近,不少高校畢業生正為找工作而「腦殼痛」……資料圖:疫情之下,線下招聘方式被改變今年全國有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再創新高。這種說法得到了川內多個高校招生就業部門負責人的認同。他們都表示,疫情對今年畢業生就業工作造成較大影響,與往年相比,參加校招的中小企業有所減少,畢業生求職難度增大。
-
在日本找工作太難?我拿到了3份offer全憑這些!
近年來,從國內赴日就業,以及留學生畢業後選擇繼續留日工作的比例也在增加。但是據我周圍的朋友反映,想找一份薪水高的好工作,可沒有那麼容易。於是一些旅遊服務業,醫療看護業,製造業大量招聘外國勞動者。而大部分的留學生,尤其是希望通過留學來提高自身競爭力的,自然眼光就會高一些。看過我其他推文的小夥伴可能已經知道了,我在赴日讀研之前,經歷了大學畢業-日企工作的階段。
-
應屆畢業生求職圖鑑:從焦慮走向理性,「騎驢找馬」心態者多
根據今年9月底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2020屆共有874萬大學生畢業,截至9月1日,今年政策性崗位已吸納280多萬畢業生就業,比去年同期增加70多萬。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雲就業」成為教育部等相關部門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要方式,其中,教育部會同有關方面直接舉辦專場網絡招聘活動40場,累計提供各類崗位540多萬個。
-
909萬畢業生的「後疫情」就業季
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提早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招聘活動,不少大學生選擇在秋招時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學生不再盲目跟風追逐「鐵飯碗」和「一線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層創出天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觀察到,當近千萬的大學生湧入求職市場,每一個畢業生都為避免受到疫情衝擊而早早作好了求職準備。
-
北大學子的就業季:我的offer,你還好嗎?
畢業生雙選會,是一般由高校就業中心舉辦,用人單位參與的大型校園招聘會。北大往年舉辦的線下大型雙選會一般有三場,包括秋季學期的畢業生人才精準對接專場招聘會,三月份的畢業生就業洽談會,與四五月份的學生生涯日主題活動暨實習雙選會,分別對應於秋招、春招以及在校生實習。受疫情影響,今年三月份的畢業生就業洽談會改為線上舉辦,並從一場變為多場。
-
港中文碩士找200份工作月入僅1830!香港畢業生起薪多高...
然而,當學長知道一個港中大的碩士生找了200份工作,統統沒被錄取的時候,真的驚呆了……29歲的中大統計系碩士畢業生梁健鵬在畢業後,做了兩份工作之後就火速被炒了。他幾乎每三天面試一次,面了200多份工作,依然沒有被錄取,只能靠著每個月1830港幣的失業綜援過活。現在連中大的碩士生都找不到工作了嗎?到底是就業形勢更嚴峻了,還是香港研究生不值錢了?
-
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僅三成畢業生月薪超過五千元
近日,垂直招聘平臺實習僧發布了《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對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疫情衝擊的影響、擇業期望、求職經歷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報告稱,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我國市場經濟造成嚴重影響,超八成大學生感知今年就業環境較為嚴峻,並且對自身求職帶來負面影響。
-
史上最難畢業季,今年的畢業生該如何找工作?
大部分普通院校畢業、無特長、窮二代的後浪,剛畢業是做不了什麼價值工作的,也沒有突出的智商讓你大展拳腳。進入一個紅利行業、一家能有資源有名氣的公司,然後靠辛苦搬磚慢慢積累人生資本是最大概率能讓你掌控人生的選項。
-
大學畢業生:找好第一份工作 省教育廳專家給出這些建議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返校復學至畢業離校這段時間,可以說是畢業生求職擇業最為關鍵、最為珍貴的黃金時期,對於2020屆畢業生復學後求職擇業有什麼指導建議呢?5月9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省教育廳學生工作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李培俊就相關問題回答了提問,並建議大學畢業生「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找好第一份工作。李培俊坦言,高校畢業生就業,一頭連著家庭的期盼,一頭連著社會的穩定,是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
工作Offer不滿意 將就著還是拒不從?畢業生求職心態引熱議
來源:時刻頭條1、拿到的offer不滿意,79%的受訪者表示會「先將就著工作」;另21%表示「不妥協,死磕滿意的工作」。2、針對畢業生的調查問卷顯示,對於「是否會考慮找專業不對口的工作?」,62%受訪者選擇:「會,先上班再說。」
-
高校畢業生不用急急忙忙找工作啦,不籤就業協議應該發放畢業證
如今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幾年前被認為是社會精英的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也從畢業優先分配、用人單位爭搶到如今滿大街都是大學生,畢業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成為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高校為了保證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為了後續更好招生,有些高校就業統計數據弄虛作假的,更加過分的是一些普通院校採用了不籤就業協議就不發放畢業證的方式要求畢業生儘快就業。這種不籤就業協議就不發放畢業證的方式確實非常有效的提升了不少高校的就業率,但是也導致很多學生急急忙忙地找了份工作、草草籤約,工作不理想、不公平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的影響了就業市場。
-
博士畢業生數量連年攀升 就業多元化趨勢初現
眼看能夠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物理學博士孟溪手握兩所高校的offer,儼然已是博士畢業生中的人生贏家。但她參加完博士論文答辯後,卻突然感覺自己的情緒跌入了谷底,什麼事兒都不想做。她曾以為自己想當一名高校教師、未來從事科研工作,然而這樣的道路似乎一夜之間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讓她感到恐慌。
-
手握2份大廠實習去面試,被面試官虐哭了...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畢業生找工作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形容也不算誇張了……企業縮招,狼多肉少!據統計,不少崗位面試人數和實際招聘比例高達500:1……有學妹跟僧妞吐槽,今年手握兩份大廠實習經歷,沒想到至今還沒拿到滿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