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百家號隸屬於全國級企業集團——智董集團旗下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本專欄陸續更新,您現在看到的只是本專欄的部分內容。
請記得關注本百家號,不然以後就找不到了哦;如果喜歡,請收藏並點讚支持一下,謝謝!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
一、管理報告中相關成本信息的扭曲
從管理角度看,企業產品成本可有不同層次的劃分。由於下列事項的發生,會使其他層次產品成本信息扭曲,從而影響企業管理報告質量:
(一)成本不完整,不能反映出真實的產品成本,影響企業的定價決策和產品目標盈利的實現
例如,將生產人員的福利支出、維修工人的工資支出記入「管理費用」;將與生產設施相關的部分土地使用權的攤銷記入「管理費用」;將無形資產攤銷、存貨差異等記入「管理費用」等。這些費用或與生產活動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應直接或分配記入「製造費用」(產品成本)中。
(二)企業的成本標準不能及時修訂
材料消耗定額是編制材料消耗計劃,核定材料成本的依據。勞動定額是科學組織生產,合理定編定員所必需的,可以貫徹按勞分配原則,達到挖掘生產潛力、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目的。但據我們了解,很多企業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修訂企業的材料定額、工時定額,這既不能準確地反映不同產品的成本,也不利於企業產品成本的控制。
(三)間接製造費用不能合理分攤
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不管是製造類企業,還是服務類企業,間接成本都大幅度提高。國內企業對於間接生產(服務)成本基本上採用單一的、傳統的分配基礎(產量、直接人工小時或直接人工成本、原料成本、機器小時,或預先確定的百分比等),不能採用現代的、比較科學的方法(如作業成本法等)進行分攤,這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產品成本的正確性,難以滿足企業的產品規劃與定價決策對高質量成本信息的需要。
(四)企業不能根據不同管理目的,及時正確地提供不同維度的成本信息。
企業內部控制的其中一個主要的目標就是「報告的可靠性」,報告的可靠性不僅是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也包括內部管理信息(如不同層次的產品成本信息)的可靠性。
管理視角下的成本信息的不準確,對某些企業來說,後果並不嚴重,如國內某些軍工企業,產品定價由採購方審批,實行的「成本加成」的方法,成本算得不準確(算高了),反而對企業有利。對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化程度較高且競爭激勵的企業來說,產品成本信息的不準確,就會給企業的經營與可持續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甚至會產生致命的後果。
二、管理報告中成本信息的風險管理
國內企業對管理報告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大都重視不夠,需要儘快建立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和流程。我們提出以下幾點供企業參考:
(一)樹立正確的成本觀
許多企業的管理者只有傳統產品成本的概念,不能根據管理決策需要,進行更多維度的成本計算和分析。正確的成本觀對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性。
(二)建立健全管理信息系統
企業的成本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加工,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在建立和健全管理信息系統時,應注意成本信息系統的改進和完善(包括作業成本法的適度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