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書院感懷珠璣遺風,隆重安放宋神宗敕封何昶「侍御史 清海軍節度使」聖旨石
【廬江書院、何媒通訊社】(記者/何金德)2020新年伊始,己亥歲末仲冬,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一行150人,浩浩蕩蕩向被廣府人稱之為老家的珠璣巷進發,展開了一段感懷珠璣遺風,找尋嶺南文化之源的文化之旅。
(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與香港何氏宗親總會在珠璣巷合影)
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 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
宋封侍御史 清海軍節度使何昶——廣府何氏始祖
祝福全球珠璣巷何門後裔、廬江書院後裔幸福安康!
2019年,廬江書院全球後裔成功恢復春秋二祭,加入省文化學會,成立何媒通訊社,成立全球聯絡處,成立廣西分會等一系列文化活動之後,聲名鵲起,在海內外一時風頭無兩,是一個碩果纍纍的豐收之年。
香港何氏宗親會聞說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的行程內容包含有,拜謁珠璣巷何氏大宗祠及廣府何氏始祖何昶墓,隨即引起了何細珠理事長的高度重視,在世界何氏長老何福林等的陪同下,一眾領導從香港趕赴珠璣巷何氏大宗祠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高規格接待了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何金德總會長一行。
(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向珠璣巷何氏大宗祠管理方「香港何氏宗親總會」捐贈侍御史何昶聖旨牌匾)
兩會首次交往,卻意義非凡。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秉承文化使命,發掘出了嶺南何氏始祖、入粵何氏始祖、廣府何氏始祖——何昶(五代十國人),乃是赫赫有名的嶺南名人,後世皇帝宋神宗敇封之為「侍御史 清海軍節度使」。這個發掘,自然得到全球何氏族人的高度關注。2020元旦下午,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何金德總會長帶領全體班子成員,向珠璣巷何氏大宗祠的管理方香港何氏宗親會何細珠理事長、何讓興永久會長等贈送聖旨牌匾,世界何氏永遠名譽會長、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永久榮譽會長何福林等見證了歷史一刻。隨後,南雄市部分官員也親臨現場瞻仰了聖旨牌匾,現場一片嘖嘖稱讚之聲。
2日上午,廬江書院一行繼續下一站重要行程——拜謁聖旨受封者何昶之墓。一百五十多人或徒步,或自駕,威武雄壯地向著南雄珠璣巷最高峰「巾子山」進發。
隊伍中最高長者為九十多歲的何門長老何福林先生,在一眾青年人的簇擁下,一步一步往上攀登。
●記者:「何福林先生,何昶是何許人?」
●何福林:「昶祖是嶺南何氏始祖,幾乎全體廣府何氏都是他的後裔,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他也是廣府何氏始祖。他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海軍統帥,為保護人民剿滅海盜而犧牲,其動人事跡被後代宋朝皇帝宋神宗在熙寧二年敇封為侍御史 清海軍節度使,並頒發了聖旨,這是天下何氏的榮耀。今天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在我們昶祖墓安放聖旨石碑,是個千年等一回的大喜事,再累我也要登上去見證這個重要時刻。感謝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感謝何金德總會長帶領一眾班子的熱心策劃。」
耄耋老人何門領軍人何福林興奮地對記者講解著何昶的光輝事跡。
記者發現,參與者幾乎全是來自珠三角地區的廣府何氏,也有從新加坡親自趕回來參加活動的熱心何門宗長。根據記者採訪了解到,這是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的第二次年度拜謁何昶墓的活動,這個活動得到了全球廣府何氏的高度認可,相比去年的人數,據說增加了五倍,彰顯了這個活動越來越得到了何門的各方支持,特別是廬江書院的全體後裔的支持。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成立短短兩年以來,一直專注發掘打造嶺南廣府文化,文物保護,文化推廣,特別是廣府何氏的歷史文化,是一個越來越被文化界重視的文化組織。
「廬江書院,是廣府何氏打造的精神家園,是廣府文化一塊瑰寶;廣府何氏,是一個光榮的族群,為國家與民族的進步貢獻過不少英才。譬如近代的革命先驅何香凝,引領孫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香港醫生何啟,現代一門三傑,中國科學院院士、科學家:何國楨、何囯鍾、何國任,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總設計師何鏡堂等,都是近現代廣府何氏的傑出代表。」
——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總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主任何金德如是說。
2日上午十點多,總會長何金德及長老何福林與廬江書院班子代表何啟新、何銳、何標成、何仕灼、何國滿、何永權、何德榮、何嶽基等合力安放了聖旨石碑,並在全體在場人員手拉手的神聖氛圍下為聖旨隆重揭幕,隨後秘書長何啟新以粵語莊嚴宣讀了一遍聖旨。
(理事部及秘書處宣讀「香油錢捐助名單」)
【百科:何昶】
何昶,名楚,又稱高祖,生唐光化庚申(900年),是後唐同光元年(923年)進士、洛陽令何澤之子,原居陽山通儒坊。後晉時,昶仕晉拜侍御史。後周顯德時拜南海參軍,持節諭南漢,使通中國。南漢主劉晟(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皇帝)不納,何昶乃攜家寓居湞昌(今南雄)之沙水前村,持節待命。後因雄、韶、湞、連一帶盜賊蜂起,民不聊生,劉晟乃舉何昶總戎徵討。顯德二年(955年),何昶為解民困,出師大捷,屢戰屢勝。一日,何昶舟次韶陽灘,水流湍急,夜遇賊劫掠,舟覆,昶落水死。相傳其屍竟逆浮20餘裡。雄人嘉其忠義神異,迎柩還葬巾子嶺大座人形。宋熙寧間,南雄州刺史李宗儀以其事上報朝廷,詔贈何昶為清海軍節度使,賜匾「忠義何公廟」。何昶後裔廣播嶺南,世居南雄者主要分布於白木、河村、祗芫、大坑、百順等地。何昶墓仍存,2002年重修。珠璣巷何氏宗祠亦於2000年重建。
——
【記者】:何金德-廬江書院後裔,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總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主任,著名導演,《時代中國》雜誌執行主編,何媒通訊社社長
【攝影】:何國豪(廬江書院後裔,攝影師)
【圖文版權】:廬江書院文化研究會、廣東省文化學會廬江書院文化研究專委會、何媒通訊社
【整理髮布】:何媒通訊社、何金德導演工作室 聯合媒體矩陣原創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