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王近山,誤入敵軍包圍,提著大刀率一個團全殲敵一個旅

2020-12-22 新歷史

在解放軍眾多開國將領中,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傳奇人物,王近山中將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不論是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王近山都取得了很多讓人不敢相信的戰績。

1915年,王近山出生於湖北黃安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八歲給人放牛,13歲給地主當長工。1930年,還不到15歲的王近山參加紅軍。當時紅軍嫌他長得太過瘦弱,都不想要他,但是王近山很快就證明了自己,在參軍不久後的一場戰鬥中,王近山和國民黨軍的一名大個子士兵遇到了,但是他並不害怕,打紅眼後抱著這名國民黨軍士兵摔下了懸崖,國民黨兵當成死亡,王近山只受了輕傷,後來王近山的戰友都叫他王瘋子。

參軍僅僅三年,由於作戰出色,王近山就升任了團長。1933年,王近山被任命為紅28團團長。當年四川軍閥劉湘率領110個團共20萬大軍,在兩個空軍大隊的配合下,對我川陝根據地發動進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率領八萬紅軍殲滅川軍十萬,擊潰十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勝利。在這場戰役中,王近山的表現也是頗為出色。在最初的防禦戰中,紅28團幾乎全部拼光,但王近山依然扛著大旗站在陣地上。

1934年,紅軍轉入反攻的時候,王近山率領的紅28團被川軍中有名的「哈兒師長」範紹增重重包圍。但是王近山並沒有畏懼,率領部隊追亡逐北,硬是提著大刀帶著一個殘缺不齊的團把範紹增一個旅給整建制殲滅了。1935年,紅四方面軍和川軍在江油激戰的時候,一夥敵軍衝入紅四軍陣地,軍長許世友立刻命令擔任預備隊的王近山28團前來增援,王近山又是一馬當先,扛著大旗端著刺刀就往上衝,不幸被敵人子彈擊中,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當時恰巧看到了,立刻提著手槍把他搶了下來,送到後方去治療。

抗戰爆發後,王近山擔任129師772團副團長,769團團長,386旅旅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四旅旅長等職務。1937年10月,劉伯承讓陳賡派部隊到七亙村設伏,陳賡於是讓王近山帶著五個連去伏擊日軍,最後僅以傷亡10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300多人,繳獲的武器裝備搬了一天一夜才搬完。兩天後,王近山在劉伯承的命令下繼續在同一地點設伏,再次重創日軍,繳獲大量武器彈藥。

1943年,當時擔任386旅旅長兼任太嶽軍區第二分區司令員的王近山,率領一個團的兵力去延安,途中抓住戰機,殲滅了日軍華北戰地觀摩團,擊斃包括一名少將旅團長,六名大佐聯隊長在內的120多名日軍軍官,岡村寧次氣得把華北翻了個底朝天,想要找王近山報仇,但是王近山早就率部隊到延安去了。1944年,王近山擔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四旅旅長,在一次反掃蕩中,日軍抓了他的一名司務長,把司務長傷害後曝屍荒野,王近山知道後率一個營打下了日軍的據點,親手坎下了日軍兇手的腦袋。在此後的解放戰爭中,王近山的表現也十分出色。1955年,王近山被授予中將軍銜。

相關焦點

  • 此人偷襲打掉王近山一個旅部,一年不到,被王近山全殲他一個軍
    可是要解救他們,又沒有足夠的兵力,最終肖永銀作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丟車保帥。 他親率主力從敵軍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突圍而去,而留在鎮子裡的旅部和衛生部及擔架隊300多人最終被敵人抓了俘虜。
  • 疲師遇群狼,19歲團長急中生智,喊出三句話,一個團殲敵一個旅!
    王近山任團長,率紅28團從黃中堡一帶出發,在掃風埡突破敵陣地,殲敵一部後,向縱深猛攻,連克周家壩、黑寶山、塔子山等敵陣地和據點,協同兄弟部隊,在龍池山下夾擊敵一個旅,殲敵一個旅,大部繼續南下猛攻。衝鋒陷陣,是王近山一貫的作風。紅色28團一路殺將下來,抵達離達縣五十裡處,差一點全團覆沒,不料王近山卻創造了他戎馬生涯的奇蹟。
  • 李雲龍原型王近山:他是開國中將,打起仗來不要命,被戰友稱為「瘋子」
    每當我們提起電視劇《亮劍》時,總會想起劇中威武霸氣、慷慨激昂的軍號,主人公李雲龍也以打起仗來不要命的「瘋子」形象深入人心,在他的身上能夠看到很多革命先輩的身影,最主要的原型就是同樣被稱為「瘋子」的開國中將——王近山。
  • 紅軍一個團遭到敵人一個旅偷襲,團長大吼一聲,敵人竟被擊潰
    正是靠這兩種戰鬥方法,紅軍才能屢次擊潰持有先進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創造出一個個軍事奇蹟。當年,紅軍剛剛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國民黨地方系部隊就集結大軍對我根據地實施了「六路圍攻」計劃,我軍統帥當機立斷,制定「反六路圍攻」計劃,與敵人展開了長達數個月的激戰,最終成功擊潰敵軍,保衛了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發展。
  • 開國中將王近山從「王瘋子」向「吳下阿蒙」的蛻變!
    王近山是共和國開國中將,也是電視劇《亮劍》主角李雲龍的原型之一,正如電視劇中的李雲龍一樣,王近山將軍打起仗來也是勇猛無比,完全是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態。 有一次,在和國民黨軍的戰鬥中,王近山和一個大個子國民黨兵搏鬥,雙方都打紅了眼,纏鬥到了一起,結果兩人一同滾下山崖,國民黨兵當場身亡,所幸的是,王近山卻倖免於難,只是頭部被一個圓錐狀的石頭戳了個洞。
  • 我軍團長冒充敵旅長,扮瞎子還得裝啞巴,一個團全殲國民黨一個旅
    該部與我軍交戰多次,很是總結了一套對付我軍的方法,我軍多次集中主力都未能將其全殲。其裝備雖然較差,但卻是敵軍中最亡命的部隊。▲我軍戰士在射擊當時9團只有6個連,800多人,而且沒有重武器。楊司令員親自將軍區特務連交9團指揮,這是個戰鬥力很強的紅軍連,楊司令員交代此次務必要全殲常匪。1943年6月28日16時30分,我冀魯豫軍區正式下達了殲滅常匪的命令。為了勘察敵情,9團團長決心親自到一線去看地形,為了不驚動敵人,團長裝扮成了常振山本人,其他同志也都穿上了國民黨軍的制服,向敵軍盤踞的小範樓開去。
  • 敵軍包圍遵義城我軍陷入危局,此人帶著我軍一個團打垮敵人一個旅
    敵軍包圍遵義城,我軍陷入危局,此人帶著紅軍一個團打垮敵人一個旅文/無計讀史遵義會議召開的時候,遵義城外面已經圍滿了大量的國民黨部隊,紅軍部隊的形勢再一次落入了困境。其中,開國上將王平更是帶著一個團的紅軍部隊,徹底打垮了國民黨的一個旅。那麼,王平是什麼人?2 窮苦王平是一個窮人,徹徹底底的窮人。在王平小的時候,他經歷了最多的事情就是在窮苦的環境裡面摸爬滾打。
  • 他一聲大喝,一個團吃掉敵人一個旅!
    這員猛將就是被稱為「瘋子」點將的王近山將軍。1933年秋,在蔣介石指揮下,四川軍閥劉湘對我川陝蘇區開展「六路圍攻」。此時的王近山任紅28團團長,他提刀挎槍衝鋒在一線,始終屹立在戰鬥最前沿的紅旗下。在防禦作戰中,戰鬥打得異常慘烈,紅28團幾乎拼光了,建制殘缺不全。
  •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 團長是中將 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
    「中國最好的一個旅」:旅長是大將,團長是中將,3個營長是開國少將看過電視劇《亮劍》的朋友,一定不會對386旅感到陌生,畢竟李雲龍的新一團就隸屬於386旅。那麼,真實歷史上的386旅是什麼樣呢?第386旅是開國大將陳賡帶出的一支隊伍,陳賡是黃埔三傑,又從事過中央特科工作,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以及領兵打仗的能力,因此,386旅是戰鬥力非常強悍的一支部隊。
  • 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
    吳姓有多少開國將軍,答案是37人,有吳先恩、吳法憲、吳克華、吳信泉、吳信泉、吳瑞林、吳人鑑等7位開國中將。吳姓開國將軍,他是唯一的江蘇人,中將軍銜,官至副國級!吳姓開國將軍江西人居多,吳法憲、吳克華、吳瑞林都是江西人,吳先恩湖北人;吳信泉湖南人。吳人鑑也就是王諍將軍,他是江蘇唯一的開國中將,也是吳姓開國中將中唯一的江蘇人。
  • 《亮劍》中李雲龍與原型王近山的相似度有多大?
    「二營長把你的義大利炮拉出來」,「什麼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精銳!」 眾所周知,李雲龍的原型是開國中將王近山。今天我們來聊聊現實的王近山與李雲龍的相似度,希望藉此來認識王近山將軍。 一般而言,電視劇角色是對現實人物進行戲劇化的演繹,來源現實並超越現實。因此,兩者之間不可能一模一樣。據王近山家人的回憶,王近山的性格與李雲龍大致相同。
  • 瘋子將軍王近山:14歲當兵,20歲師長,34歲軍長,49歲婚外情降職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4月,紅四方面軍在江油和川軍展開惡戰,一股敵軍突然突破紅4軍防守陣地,向紅軍陣地縱深發展。軍長許世友連忙投入作為預備隊的28團發起反衝鋒。 王近山接到命令後,當即帶領人馬扛著大旗、端著刺刀向敵人衝去。彈雨中,王近山胸部中彈,當即陷入昏迷狀態,被抬下陣地,部隊士氣受到影響。
  • 王近山:祖上是異姓王爺,他卻是放牛娃,打仗被稱為「王瘋子」
    王近山中將從明朝一直到清朝末年,這個官宦家族的人丁逐漸稀少,到了王近山爺爺這一代,六個兄弟僅有一個男丁,而這位少爺的金貴程度,自然不亞於現在的小皇帝。成了寶貝蛋的大少爺,除讀了一肚子詩書文章,卻不知人情世故。
  • 王近山病逝,聶鳳智不知如何評價其一生,肖永銀:我來寫吧
    四個縱隊人員加起來不到四萬人,並且武器裝備落後,而敵軍三十萬人,裝備精良,戰鬥力很強橫。對劉鄧大軍而言,如果這次避而不戰,那麼中原地區便會成為國軍的天下,我方只能退守太行山。為此他倆的目光便再一次掃視全場,這時六縱司令員王近山站了出來。「我和政委商量過,這次作戰就由我們六縱和整三師幹!我們六縱相比其他兄弟縱隊組建較晚,拿我們去拼是非常值得的。」
  • 山西唯一吳姓開國將軍,生於晉商之家,曾活捉國軍中將黃正誠!
    所謂"天下第一旅",即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一師第一旅,是蔣介石的警戒部隊。黃正誠是國軍的中將旅長,曾留學德國,住過希特勒的軍事學校,態度傲慢自負。吳效閔有書生氣,個兒不高,身體消瘦,皮膚白皙,還戴著一副眼鏡,不過有保家衛國的擔當,吳效閔在戰場上,可是一點都不賴,1946年,時任10旅29團政委的吳效閔和團長楚大明,殲天下第一旅、捉敵軍中將旅長黃正誠。
  • 陳賡設立情報網,掌握日軍行動,王近山虎口拔牙,全殲華北參觀團
    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陳賡決定實行長期包圍、戰勝敵人的方針。他把熟悉沁源情況的主力部隊陝一旅三十八團從外線調回,執行長期圍困任務。把全縣劃分為十一個戰區,以三十八團和二十五團、二十九團各一部為骨幹,結合全縣民兵群眾,組成十三個遊擊集團,開始群眾性的圍困沁源的鬥爭,日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人民群眾點子就是多,創造發明出了一系列的困圍新戰術。
  • 開國中將略施小計,讓中央紅軍躲過一劫,改寫了中國的命運
    這樣的戰鬥結果我們就已經不能接受,但當時的情況其實更加危急,如果不是開國中將李壽軒的急中生智,那當時的紅軍情況肯定更加危難,中國今後的歷史甚至就因此而改變也講不準。當時的正面戰場外,還有桂系的兩個師趕來,這兩個師可是桂系中的精銳,其戰鬥力之強,絕對能對正面戰場產生巨大的影響。
  • 江西宜春有三位開國中將,他們是誰?
    宜春明月山宜春有三位開國中將,他們都非常有名。分別是杜平、王宗槐、周赤萍,他們當中誰的成就高,誰年齡大,你知道嗎?我們不如通過閱讀本文,來緬懷他們。二、王宗槐(1915年—1998年),原名王永開,江西省宜春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王宗槐,15歲參加紅軍。他雖然是一個老紅軍,打仗卻不多,從參軍第三年開始,就一直是搞組織和青年工作。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總部總政治部青年科長。
  • 王近山將軍十分器重他
    前三任(位)為:亞樓上將、法憲中將、馬寧少將。在這三位開國將軍中,馬寧將軍很特別。他曾是王近山的部下,建國後進航校學飛行,後來成為空軍司令,是我軍首位會駕駛飛機的空軍司令員。王近山將軍是第六縱隊司令員。1947年1月,在金鄉、魚臺戰役中,身為副團長的馬寧指揮部隊向敵軍據點進攻。戰鬥中,他不幸被敵軍的兩顆子彈擊中腹部。聽說馬寧受傷了,旅長李德生跑來了。立即命令衛生隊隊長羅玉琪:「一定要儘快將馬寧活著送到縱隊衛生隊手術室,出了事要你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