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卡健身卡美發卡,疫情下不能用的預付卡該怎麼解決?

2020-12-18 新京報

「健身卡還在,店卻沒了」、「卡裡還有1000元,都快過期了,但電影院還沒開門」,現在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線下培訓、健身房、美容美髮店、電影院等多個營業場所無法正常運營,預付卡糾紛頻現。有的消費者運氣好一點,北京市的韋女士便在4月中旬剛剛收到一家美髮店即將關門的簡訊,「正打算最近幾天去一次,這裡的理髮師技術挺好的,不過卡裡也沒剩多少錢了,店家處理得還不錯,已經和其他理髮店對接了,我們可以繼續用卡裡的錢服務。」不過,更多的消費者沒那麼「幸運」,有消費者大呼,「倒黴,年前剛辦的健身卡,還沒去幾次就因疫情停業了,再不開業,卡都到期了。」遇到此類問題,消費者、經營者該如何解決?

4月16日,商務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做好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通知》,稱將高度關注停止經營、消費糾紛頻發等各類風險信息,並表示將向發卡企業宣傳復工復產復市和促消費等相關政策,鼓勵發卡企業增強信心,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措施,儘快克服當前困難,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疫情下教育培訓、美發、健身等預付卡糾紛頻現突發的疫情打亂了不少商家的經營節奏,消費者服務也難以保障。北京市的楊先生也有這個煩惱。去年12月份,他在西城區某健身房花費將近4000元辦了張年卡,此外,還購買了一些健身課程。「健身房本來說是4月1日可以開業,但一直到現在都還關著門,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開,店家也沒說能不能延幾個月,如果無法延期,這個卡辦著有點虧。」張女士也表示:「我的舞蹈課還有100多節,但是卡今年10月份就到期了,現在也沒說延不延期,但是應該是不能退款,挺坑的。」根據中消協數據,今年1月20日~2月29日,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涉疫情消費者投訴約18.1萬件,其中,19.48%涉及合同問題,而預付卡服務糾紛則主要屬於這一範疇。教育培訓行業的投訴更為嚴重。中消協表示,教育培訓方面投訴的主要問題包括培訓因疫情改為線上進行,消費者要求降低收費標準,經營者實收價款,引發雙方爭議等。中消協披露案例稱,2020年1月,消費者黃先生反映,他在浙江省台州市黃巖區某舞蹈培訓班為孩子報名了1年舞蹈培訓課程,支付2870元,於2019年3月份正式開學。但遇上疫情停課。黃先生向培訓班負責人詢問後續補課事宜,卻被告知學校報名須知中明確表述有「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原因停課的,不予補課」的規定。不過,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協調下,該經營者予以改正,並做好複課、補課安排,及時與學生、家長做好溝通解釋工作,該負責人表示接受。消費者可通過消協、工商行政部門或法院進行追款關於商家攜預付卡餘額跑路的事件屢見不鮮,但在疫情衝擊下,這種糾紛又有所增加。一方面,商家受制於相關防疫規定,難以全面復工復產,想提供服務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消費者也確實有預付費後享受服務的權利。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教授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法律上明確,預付卡金額所有額歸消費者所有,建議第三方銀行進行獨立存管制度,消費者每次消費就通過銀行代扣。他同時認為,商家即使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卡內餘額也不屬於破產財產,不能與其他債權人分享。「所有的預付費領域,面對的消費者不是一個兩個,是成千上萬。這裡頭就有公共利益的元素,公司應該秉著公共精神來辦事。」一位律師此前對記者解釋稱,因商家與消費者之間成立了服務合同,當商家在尚未履行或是未履行完合同義務即「跑路」的行為,違反了《合同法》規定,此時,商家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消費者可通過消協、工商行政部門或是法院進行追款。此外,目前針對眾多小商家發售預付卡的監管也較為薄弱。根據2012年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規定,規模發卡企業、集團發卡企業和品牌發卡企業應實行資金存管制度,存管資金比例分別不低於上一季度預收資金餘額的20%、30%以及40%,但並未對眾多規模較小的發卡企業有明確的監管措施。不過,一些省市的法規已逐步完善,例如北京市去年11月份發布的《北京市預付式消費市場監督和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就將監管範圍擴大至區域內的所有經營者,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經營者採用預付式消費方式開展經營活動及其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根據該徵求意見稿,因經營者停業、歇業或者經營場所遷移等原因,導致無法兌付而引發的群體性投訴等重大事件,應由市級行業主管部門會同相關區人民政府處理,支持消費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依法提起公益訴訟。中消協還提示稱,疫情結束後,經營者可能通過擴大發卡範圍、以較高折扣出售預付卡等方式吸引消費者,資金存管、服務質量和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風險。鑑於此,消費者要特別關注預付卡消費問題,理性消費,警惕高折扣、高風險。商家、消費者也可協商解決新京報記者採訪了解到,疫情之下,已有不少消費者選擇與經營者協商來解決問題。比如上述提及的韋女士的案例,由其他美髮店接過已辦理預付卡服務的客戶,這樣即保障了客戶權益,也能為已正常開業的商家增添客戶。又比如針對健身房推遲營業的問題,有健身房自願給消費者延長服務時限。廣州的李女士就對記者表示:「我是去年12月份辦的健身卡,還沒去幾次就趕上疫情了,最近健身房開門了,但現在去還是不大放心,諮詢之後健身房給我延期兩個月。挺好的,畢竟疫情下他們也不容易,客戶不多,但還得開門做生意,租金也交著。」中消協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邱寶昌律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如果是企業正常經營時預付卡無法消費的話,企業肯定是需要承擔違約責任的。但就目前來說,絕大部分預付卡無法消費是由疫情這一不可抗力造成的,對企業而言,停工不僅意味著無法履行預付卡的服務,還要承擔房租、人員基本工資等剛性成本,所以原來這個問題可能僅僅涉及經營者和消費者,但現在單獨靠這兩方已經無法解決問題了。邱寶昌認為,這個問題首先應全社會共同面對,共克時艱,政府部門、銀行、金融貸款機構等都應該參與,可以對小微企業進行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精準而普惠的支持。讓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儘可能活下去,這樣能有效減少整個社會的損失,還能保住就業,其實也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當然,企業也應該積極自救。疫情畢竟是短暫的,但殺傷力太強,我們應共同降低這種殺傷力的程度。「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應該換位思考,消費者和經營者要互諒互讓,這並非是忽略消費者權益,而是讓大家共同渡過難關,難關過去後,企業還能活下來的話,可以通過給予更好的服務等手段補償消費者。」邱寶昌表示。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電影卡健身卡美發卡 疫情下不能用的預付卡該怎麼解決?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電影卡健身卡美發卡,疫情下不能用的預付卡該怎麼解決?「健身卡還在,店卻沒了」、「卡裡還有1000元,都快過期了,但電影院還沒開門」,現在的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煩惱?不過,更多的消費者沒那麼「幸運」,有消費者大呼,「倒黴,年前剛辦的健身卡,還沒去幾次就因疫情停業了,再不開業,卡都到期了。」遇到此類問題,消費者、經營者該如何解決?
  • 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原標題: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上千萬人排隊退款ofo小黃車一景還未走遠,眾多中小商戶因新冠疫情關門跑路又充斥各大社會新聞版面,預付卡怎麼管?
  • 健身店搬遷 想退卡被卡 聽聽消保委怎麼說
    換址、裝修了一年多,等到今年2月份,新店終於開業,在寧大科技學院學生宿舍附近,店名改為「飛健身」。於是蔡女士再去協商,被告知不能退卡,只能延長消費時間或蔡女士私下找人轉讓。  昨日,蔡女士對記者說:「他們要我自己找人轉讓,我到哪裡去找人?再說我當初辦的年卡收費是1000元,現在同樣的卡,只要580元,怎麼轉讓得掉?」
  • 評論:預付卡成「糟心卡」誰是輸家
    但是,事前誘惑美妙,事後維權無門,讓預付卡成了眾多消費者的「糟心卡」。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預付卡後,商家耍賴、跑路已非一時一地之個例,而成了一種「常規手法」。  眼下的預付卡消費市場,最讓消費者頭痛的亂象有三:一是商家誘導消費者買卡充值時,口舌如簧,吹得天花亂墜,而一旦消費者掏了腰包,才真切感受到什麼叫「買的沒有賣的精」,各種消費陷阱讓人防不勝防。
  • 預付卡最終「卡」住了誰?
    預付式消費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迅速發展,小到蛋糕店、擦鞋店、美發、餐飲幾百元預存卡,大到健身、美容、教育培訓幾千上萬元,各類商家通過推行預付卡的方式刺激消費。但是近幾年來,預付卡消費糾紛也在增多,經營者捲款「跑路」屢有發生,辦卡容易退卡難,維權成本高、時間長,最後投訴無門,預付卡變成「跑路卡」、「糟心卡」,引起消費心理的不安。
  • 健身卡辦卡7天內可反悔,你怎麼看
    有從業者認為,「冷靜期制度」有利於提升消費者對預付卡行業的信任度,減少預付卡消費投訴。值得一提的是,預付卡消費的「冷靜期制度」並非上海首創。一個月前,深圳市消委也倡議為健身行業衝動消費設置「七天冷靜期」,目前已有10家健身房承諾消費者在付款後7天內未消費可無理由退費。而早在今年1月,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曾宣布,就美容和健身服務消費合約設立法定冷靜期進行公眾諮詢,適用範圍為美容及健身服務,任何涉及3000港元或以上預繳的服務合約。
  • 預付卡消費,欲「卡」住消費者?
    □見習記者楊書貞    核心提示|洗車卡、健身卡、美容美髮卡、家政卡……近年來,五花八門的預付卡越來越多,一方面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和便利,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不少弊端。諸如商戶老闆卷錢跑路、充值卡「擅自縮水」、服務不滿意卻無法退款等問題屢屢發生。3·15維權活動啟動後,預付卡消費投訴成一大熱點。
  • 星巴克預付卡亂象:退卡費用標準霧裡看花 律師稱涉嫌霸王條款
    文《法人》全媒體記者 曹萌窗外下著大雨,姜先生看著手裡一打的星禮卡犯起了愁,進退維谷的他打心裡想把這些卡退掉,可高額的退卡費用實在讓人有些不爽。愛喝咖啡的人可能都知道,做工精美的星禮卡是星巴克推出的預付卡產品,可以用來在線下門店消費使用。
  • 辦健身卡嗎可以全額退款的那種!這地預付卡消費擬設15天冷靜期
    這種背景下,預付卡消費立法工作提上日程,《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被列為省政府2020年立法計劃正式項目。「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面廣量大,涉及多個行業,包括文化、體育、健身、餐飲等,我自己也有。」江蘇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建軍說,目前《辦法(草案)》正在徵求意見過程中,這方面的立法(江蘇)在全國是走在前列,目前只有上海出臺了相關辦法。
  • 商家應提供的購卡協議僅是傳說?預付卡咋管該有說法!
    水卡舊換新裡面錢沒了,剛辦了理髮卡店沒了。6月19日,本報B07版專題報導了預付卡亂象。美容卡、健身卡、遊泳卡、水卡……當下幾乎每個人手中都有幾張不同種類的預付卡,預付卡越來越獲得商家青睞,一方面能夠鎖定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能加快資金回籠。但是,辦卡容易退費難,預付卡亂象屢見不鮮,消費者的權益該如何保障?
  • 預付卡資金存管該怎麼管?
    該店會員唐傑(化名)說,5月中旬有人去瑜伽館,發現下一家已來裝修店鋪,才知被騙,當即就打電話報警。不少會員已在12315投訴,也給當地電視臺新聞欄目反映了,但至今未接到回應。唐傑在這家店辦理了1799元的年卡,用了十個月的時間。「這家店有一部分對學生做生意,就推出了這種除去寒暑假的年卡。對於我來說真的挺多錢了。
  • 健身美容有了「消費冷靜期」!Tony老師還讓你辦卡嗎?
    辦卡有了「後悔期」之後,能否規避消費者的衝動消費,為預付卡消費系上「安全帶」?資料圖:市民戴著口罩在一家健身房內健身。也就是說,即使消費者使用了該卡,只要在付錢後15天內反悔,都可以要求商家退回未消費金額,屬於無理由的「反悔權」。資料圖:一位市民在健身房內鍛鍊。
  • 預付卡有效期過了就不能用?大錯特錯!
    VIP卡有效期只有1年?超過有效期後充值金額將清零?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區眾多商家階段性歇業有關商業預付卡的投訴驟然增加其中涉及「有效期」的投訴就有20餘件根據商務部、原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制訂的
  • 威爾仕健身預付卡退費難引風波,LVMH旗下基金負責人擔任法人兩月後...
    在某點評平臺上,多則差評內容顯示,威爾仕在預付卡退款時稱疫情特殊時期退卡慢,有用戶在申請退款後超半年仍未收到充值的款項。藍鯨財經了解到,對於已辦理預付卡的用戶,威爾仕會以升級會員權益的名義向其推銷期限更長的預付卡,促使用戶進一步充值,使用期限最長的預付卡可達10年之久。
  • 付錢辦卡後有15天「冷靜期」 江蘇立法規範預付卡消費
    這種背景下,預付卡消費立法工作提上日程,《江蘇省預付卡管理辦法(草案)》被列為省政府2020年立法計劃正式項目。「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面廣量大,涉及多個行業,包括文化、體育、健身、餐飲等,我自己也有。」江蘇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建軍說,目前《辦法(草案)》正在徵求意見過程中,這方面的立法(江蘇)在全國是走在前列,目前只有上海出臺了相關辦法。
  • 來論|疫情下預付卡延期應成為社會共識
    按說,與消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門店,也應該把預付卡的有效期延長,然而商家對此態度不一。即便有商家客服承諾預付卡可以延期,但對延期多久卻含糊其辭。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之前已明確解釋,因疫情防控不能履行合同屬於不可抗力。這在法律界乃至社會上是一種共識。
  • 宿遷人 預付卡正在「立規矩」辦卡也可以「吃後悔藥」
    隨著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如今,不僅是遊泳健身、美容美髮等商家存在辦卡制度,就連吃飯、喝奶茶都在辦理會員預付卡。許多市民為了優惠買單而一時興起辦了張卡,之後卻很少光顧了。有的商家甚至開門沒幾天,就關門停業了。這讓許多辦理了會員預付卡的人,「白」花了這筆錢。
  • 剛辦了張1000元的健身卡 健身會所就關門停業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29日12時訊(記者 李華僑)近年來,隨著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健身、餐飲、美容美髮、家裝、娛樂等行業中大量應用,有關預付卡、會員卡、預付費的各種消費糾紛不斷增多,成為投訴高發的重災區。
  • 店沒了卡還在? 餓了麼「次次省」上線 解決充卡亂像
    有媒體發布的投票顯示,有78%的消費者都曾經辦理過預付卡,其中有7成消費者遭遇過辦卡後商家跑路的情況,損失超過1000元以上的不在少數。在行業人士看來,除了商家加強風險控制、監管部門推行預付卡資金存管外,也可以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去解決高額充值帶來的潛在風險。  近日已有平臺推出了信用支付類產品。
  • 南通辦理的6000元健身卡一次未用,退卡被拒,商家涉霸王條款?
    安徽人阮先生的朋友在海門永越健身會所辦理了一張價值6000元的健身卡,因工作原因辦卡後必須撤離海門,因此,一次未用的健身卡就無法使用了,為此向會所提出退款。可是,涉事會所卻表示退款不可以只能轉讓。7月6日,南通發布記者就此事採訪涉事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