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直接影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2020-08-26 萌神沐沐

「學前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幼師生必修教材《學前心理學》的第一節教學內容,作為緒論的開篇,難點是教學內容即含有對本教材知識的綜述,又羅列了許多抽象的心理學術語。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上述問題:把零碎的知識點聯繫起來作為一個整體講述,可起到化零為整的效果;結合形象的實例來解釋抽象的概念,可起到化難為易的效果;介紹有關心理學的發展歷史及心理學的分支學科,可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對學前心理學的學習興趣。

1 心理學是一門即熟悉又陌生的課程

雖然在生活中經常接觸有關心理學的書籍和知識,但是作為一門功課走進課堂,他們卻是第一次學習系統心理學。因此,他們對該學科既好奇、迷惑又充滿期待。針對學生的這種心態,作為開篇,第一節:「學前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教師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能否成功的講授,將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和學習,甚至會影響著幼師生對未來職業的看法和走向。因此這是一節需要認真準備,用心上好的功課!由於這一節是緒論部分,對本教程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和其他學科的開篇一樣,一開始它不但籠統的提到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及意義,而且還概括了以後各章節將詳細講述的知識點[1]。由於知識點較多,內容抽象,理論性強,所以駕馭起來不太容易。教師必須做到不但要了解心理學的各種分類知識,而且還要精通本教程各章節的知識點及其聯繫。只有這樣,才能把這節課講的條理清晰,深入淺出,興趣盎然,讓學生一入門就對幼兒及學前心理學產生好感。

2 學前心理學教學有效方法

2.1 對新概念的講述拿捏有度,「淺嘗則止」

本教程同其他心理學分支一樣,任何一個心理學概念(例如:個性)可能在任何一個章節中再出現,而且每次關於概念的闡述也不完全一致。例如;關於個性的說法有以下幾種:(1)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人的心理發展最終將形成的個性穩定的精神面貌;(2)個性指個體在物質活動和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系統:(3)心理特徵發展到一定水準在人的活動中變得相對穩定和完整以後,便整合成人的一種穩定的精神面貌。以上關於個性概念的說法均出自於本教材,其中最嚴密的說法是第二種,但這種說法第十章才出現,不可能放在學前心理學的第一堂課講述。教師可以這樣處理教材:課堂上,老師可以找些同學說說自己的個性,然後教師總結出每個學生的主要特點,並把每一個學生的主要個性特點放在一起對比分析,讓學生們自己找出個性的個別性及共同性等。老師可以結合著同學們的意見粗略的向同學們講述,心理學上的「個性」與日常生活中的「個性」一詞的異同,讓學生們初步明白個性不僅僅指人的個別性、特殊性或個別差異性,還是一種穩定的精神面貌,具有社會性,是個整體的結構。從而達到初步認識概念的目的。

2.2 把概念聯繫成有機整體,在整體中把握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對於雜亂無規律的東西,理解和記憶起來很困難,而有內在聯繫的東西記憶和理解起來就顯得輕鬆多了。本節課先後出現了許多心理學術語,如果單個孤立的介紹這些概念,不但使問題越來越複雜,甚至老師自己講課會自亂陣腳,更何況讓學生明明白白。教師不妨把這些概念結合起來,以其內在的聯繫為線索來講述,這樣學生不但明白幼兒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而且也大致了解本教材的主要內容,深入淺出地走出迷宮。

2.3 靠形象,具體的實例來理解抽象的概念

對於書本中一下子出現的那麼多陌生的「概念」,老師做到逐一系統地講明白那是不現實的,當然跳過不講只能弄巧成拙,讓問題變得更糟。要在一節課中讓學生大致明白諸多的抽象概念,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實例」相結合。因此老師要多舉例,舉好例,善於把「遙不可及」的心理學概念拉近到每個學生身邊,讓學生們切切實實感受到心理學無處不在。例如在談到幼兒的感知覺、記憶、思維、想像時,我們可以通過幼兒的一個具體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白:幼兒通過視、昕、觸等感知覺把商店的位置,商品的顏色、形狀、聲音、軟硬度等信息輸入大腦中,從而形成記憶,面對問題時幼兒又能利用記憶中的材料想像出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思維)。一個簡單的例子涉及到感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等心理學術語,這樣要比喋喋不休的抽象講述效果更好。尤其是在講述個性的心理特徵這一難點、重點時,利用適當、具體、有說服力的實事、實例,就顯得更重要了。幼兒心理特包括個性的能力、氣質和性格三個方面。利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讓學生明白:一個氣質活潑好動的幼兒更容易形成表現欲強烈的外向型性格,那麼將來,他可能在表演、運動等方面更有能力。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就為學生勾勒出氣質、能力、性格三者關係的大致輪廓,達到化繁為簡的教學效果。

3 學前心理學的地位

學前心理學是研究幼兒(0-6,7歲)的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由於學前心理學作為一門課程,幼師生首次接觸,所以有必要在心理學發展史上下點功夫,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心理學不像其它自然科學,研究的是自然科學某一領域,具體事物的規律。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人的心理現象是宇宙間最複雜、最深奧的現象,這也就決定了心理學在科學體系中的中心位置,而學前心理學又是心理學家族的重要成員,幼師生未來的職業特點決定他們必須學習和掌握學前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這些都是學生第一節課的學習內容。所以教師結合有關資料可講述以下幾點常識性問題;(1)心理學有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2)心理學在科學體系中居於中心位置:(3)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不同:(4)幼師生為什麼要學習學前心理學?只有把這些常識性的問題講述的生動、形象了,才能增加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願望。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方法都有其特殊性。幼兒心理學課的講授應該有自己的特色,這種特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還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去兢兢業業地實踐、研究、開拓、創新。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真正達到教材教學大綱的要求。

相關焦點

  • 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充分考慮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特別是如何使學生理解和透明,應採用什麼方法教學生,搞好教學計劃和指導計劃;仔細選擇內容的數量,以確保內容的生動性和豐富性,使學生將無法上課,不僅收穫豐碩,而且使他們對學習的濃厚興趣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知識和探索。俗話說,只有制定戰略,您才能贏得一千英裡,不能很好地準備課程,跌跌撞撞,失去平衡,效率自然就很低。
  •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有哪些
    2、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夠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熟練地把握各類教學方法的特性,能夠綜合地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各種要素,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並能進行優化組合。3、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軟體技術水平直接制約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
  • 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結合數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培養學生興趣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數學的內容和小學生的學習特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知識點具有靈活性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僅僅陳述知識點並不能使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課後,教師應認真觀察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小學生沒有枯燥的教科書知識的概念,但對真實事物感興趣。然後,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設計教學,將現實生活融入教科書知識中,讓學生對學習過程有一種體驗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受益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知識也將為將來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 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問題,掌握要學習的內容,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不斷改進課堂介紹方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和實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和質量。目前,中國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總體上是平等的,這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策略應用中的普遍問題之一是課堂導入時間過長,在整個英語教學中課堂導入時間過長,初中生的注意力受到限制。 太長。將減少課堂介紹的作用,最後適得其反,影響整個課堂的質量和效率。一般來說,上課的最佳時間是3-5分鐘,這使學生能夠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興趣。
  • 教學形式多樣化,滿足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一詞最早是在美國的大學教學中提出的,微課的教學定義是為學生提供一個知識挖掘的平臺,可以深度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的講解內容可以是教材中出現的某一題型,也可以是教師對教學方法的分析,還可以是數學課外知識的延伸。微課主要是基於教學設計思想,使用視頻教學或者多媒體教學方法,在五到十分鐘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講解。
  • 這些少兒英語教學方法,您知道嗎?激發和培養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
    ,制約著語文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語言經驗教學法如果我們的英語學習是基於學生自身的經驗和興趣,學習效果會更好。教材中的故事主要是用來調動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和興趣,然後編一個故事講述,寫下來。語言體驗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中從口頭語言到書面語言。
  • 利用多樣教學方法剖析不同形式的知識內容,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課堂缺乏自主探究、互動合作的氣氛;對於學生自身發展方面,由於教學方法陳舊,遠遠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潛力和知識水平,不能準確把握學生自身理解力和學習心理,偏離了教學重心,教學效率非常低。
  • 優秀教師的進階之路,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都不盡相同,需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學任務主要是讓學生獲得新知識,那麼選擇講授法、發現法等較為合適;如果教學任務以培養學生的技能、技巧為主,那麼選擇練習法、討論法等較為合適;如果教學任務是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現象、觀念、獲取感性知識,那麼選擇演示法、參觀法、談話法等較為合適。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不同,選擇的教學方法也不同。
  • 試論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與教學目標的關係
    體育教學內容和方法受地域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很大,需要一定的場地器材條件作保證,還受到教師隊伍素質、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能和運動技能基礎等的制約。那麼如何把握它們之間的關係呢?  一、內容和方法的選擇要服務於教學目標  1.體育課程內容的選擇首先要從如何更好地滿足學生發展的要求出發,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諧的教育與發展。
  • 淺談:體育院系籃球課程教學現狀和對策
    在課堂上,很多教師仍然採用放羊式的教學方法,在加上學校教學設施比較簡陋,直接影響到學生們學習籃球的熱情。另外,很多學校的教材和教學設施和現代的教學模式之間存在著矛盾性。體育課程和健康課程想脫節,聯繫不是非常密切。這就是現如今我國各大學校籃球教學的主要現實狀況。
  •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態度與興趣
    精心設置,激發學習興趣。在我的論文「音樂教學中引起興趣的敘述」中,我曾經學習過如何激發學生體驗,欣賞和表達他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以此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一種手段。因為我一直同意「興趣是導致人類繼續學習和進步的最原始的驅動力」。著名的心理學家贊科夫(Zankov)將學習動機和興趣視為學習的「內部誘因」。
  • 小學英語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人們對教學模式研究的不斷深入,各種新的教學方式都不斷應用在教學實踐上,但是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在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由於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因此教學效果很差,急需進行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 什麼是學習興趣?怎麼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如通過「知識就是力量」等主題班會,向學生介紹一些傑出人物勤奮好學,立志成才的故事,從而樹立遠大理想並腳踏實地學好知識。第二,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教師不僅要強調學習的社會意義,而且要使學生明白學習是一種精神生活追求,是愉快的享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使學生清楚地了解教學內容在實踐中的意義和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甚至要明確每節課的具體目的和知識的實際意義。
  • 在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使用多媒體引入新課程的課程大多用於低年級。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並建立學習的心理傾向。低年級學生的特徵決定了將現代信息技術用於情景介紹已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我認為在高中和高年級,應在新課程介紹階段使用多媒體介紹新課程。首先,中高年級的數學知識具有更多的抽象知識和更多的枯燥感。大多數學生對學習數學不感興趣。
  •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激發學生興趣和提升學習能力
    教師必須激發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讓學生真正愛上我們的中國文化知識,將中國文化知識與漢語課程相結合,優化課程的教學設計,並更新其教學觀念。通過各種漢語教學方法,將漢語課本知識與漢語學習傳統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寬視野,增強學生的漢語學習素養和積累,使學生的德育知識分子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 數學教師注意:教育部課程大綱建議這樣教學
    教師的「組織」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教師應當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數學實質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方案;第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因勢利導、適時調控、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形成有效的學習活動。
  • 從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看課堂教學的創新本質
    從一種廣闊的背景上來看,教學模式的選用完全是教師自己的事,選用什麼樣的教學模式來達成預定的教學目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狀況、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情況來定。但是,正如一部文學作品的產生不能脫離作家所處的時代一樣,教學理念的產生、教學模式的出現也具有時代性。
  •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知識點更容易被學生吸收
    將原先多個專業課程中阿司匹林的知識點進行以知識鏈條為中心的模塊式整合,以醫藥職業人崗位綜合素養需求為指導,將「原料藥合成(藥物化學,6學時)—原料藥質量分析(藥物分析,10學時)—片劑製備與質量分析(藥劑學,6學時)—臨床應用(藥理學,2學時)」4個模塊作為知識鏈中「環—環」相扣單元
  • 我們一起來探討下微觀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的方法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非常重視這門課程的講授,需要運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融會貫通,為後續課程的學習夯實基礎。由於微觀經濟學本身的抽象性,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法,而案例教學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教學手段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 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教學,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均有所發展。那麼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怎樣才能有效的優化教法手段,教學技能,真正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得到優化,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呢? 如六年級圓的周長教學中,筆者曾用下面的內容作為教學材料:地球上的環境日益惡化,地球在吼:"我受不了啦,我快要爆裂啦!"天上的玉皇大帝聽到後很是驚訝,心想要是地球真的爆裂,那它上面的全部生靈將要消失,所以他決定沿地球的赤道加一道鐵箍,以防地球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