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問題的問題》不是民國喜劇,而是修煉了五千年的人情世故

2020-12-16 邑人電影院

本文作者:綠流

做人難,做中國人更難!

為啥,《紅樓夢》裡說得很是清楚明白: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情世故這門學問,要想精通了,怕是比量子力學還難。

老舍先生身處民國,此乃歷史中的三峽,思想潮流最為紛繁複雜之處,

知識分子在批判舊社會,國家在倡導新生活運動,

但,要想活得好,活得如魚得水,還是得遵照舊的老的那一套處事原則。

魯迅稱之為中國人之劣根性,李宗吾稱之為厚黑學,柏楊稱之為醬缸文化,

老舍幽默、溫和,不說破,但講了這麼個小小的故事,一窺管豹。

這就是老舍的短篇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

編劇梅峰將這篇小說改編成電影,並執導。

梅峰雖然是第一次當導演,但他編劇的作品在文藝圈可謂光環閃亮,和婁燁多次合作。

而在筆者看來,梅峰當導演的作品比婁燁導演的作品更有趣,婁燁太嚴肅、隱晦。

當然了,改編老舍的作品,想要不幽默都難,

不過老舍並不是一味逗樂,

他的理想是:我要寫一出嘴悲最悲的悲劇,裡面充滿了無恥的笑聲。

老舍沒有用筆完成這部悲劇,而是用他的生命完成了。

2016年,是老舍逝世50周年。

《不成問題的問題》講的是抗戰時期重慶後方的故事,故而沒有使用老舍擅長的京腔語言,

這樣電影版就更有發揮空間了:

四川話、普通話、上海話、洋涇浜英語五花八門各顯神通。

小說和電影要講的重慶故事,可不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那麼簡單。

在一幅宣傳海報中,男主角範偉藏身於一層層中國園林的圓形門框之中,

圈中圈給人以暈眩感,正如那搞不清的人情世故,

圈中之人猶抱琵琶深藏不露,正是一位頗具中國特色的「套中人」,

同時黑白的底色又使畫面有了一種道家的玄機,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便是我們中國獨有的「人情」。

電影的畫面也極具風格,捨棄了民國的華麗元素,

只取太極兩儀融會貫通的黑白二色。

構圖簡約,既是水墨畫的意境,又是當代極簡主義。

電影將小說分成了三個篇章,每個篇章以一位主角命名。

第一男主當然是憑藉本片奪得金馬影帝的範偉,他扮演的是丁主任,

替幾位大股東打理一個瓜果豐盛,雞鴨成群的大農場,

在物資匱乏的戰爭時期,這樣的農場理應賺大錢才是,

可是帳目顯示卻在虧本。

是丁主任貪汙腐敗嗎?還真不是扣一兩頂帽子就能說清的。

原著中寫道:

「最足以表現他的天才而使人讚嘆不已的是他的衣服。

他的長袍,不管是綢的還是布的,不管是單的還是棉的,永遠是半新半舊的,使人一看就感到舒服;

永遠是比他的身材稍微寬大一些,於是他垂著手也好,揣著手也好,掉背著手更好,老有一些從容不迫的氣度。

他的小褂的領子與袖口,永遠是潔白如雪;

這樣,即使大褂上有一小塊油漬,或大襟上微微有點褶皺,可是他的雪白的內衣的領與袖會使人相信他是最愛清潔的人。」

丁主任做事永遠是那麼得體,讓他的老闆他的員工都體體面面的,

張羅老闆家人的生日,送小姐太太們小禮物,

陪勞工打麻將,縱容工人拿農場東西,

上上下下誰也不得罪,成人精了。

可是這麼能幹的人卻讓農場虧錢了,說不過去。

這就讓人想起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經營著富得流油的江南織造局,卻也虧空了,

因為皇上下江南、孝敬宮裡人、打點各種關係的錢都不能記明帳。

丁主任八面玲瓏,大家都喜歡他,但他自己卻感慨:

「苟全性命於亂世。」

是的,他的智慧,是生存的智慧,事事和稀泥,這不是生活的智慧。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招人羨慕,

很多人熟讀各類成功學都是為了成為這類人。

其實,這類人正是魯迅說的「坐穩了奴隸的人」,

而其他人,也不過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罷了。

丁主任一直穿著長衫,是中式打扮,

後來新來的一位尤主任,是片中少見的穿西裝的人,

尤主任美國園林博士畢業,打理農場頭頭是道,事事親歷親為,

定新規矩,修新橋,種新樹,農場欣欣向榮。

可最終卻落得被勞工抗議、被股東懷疑、被妻子埋怨,

只能垂頭喪氣地辭職。

尤主任很是清高,早看透了農場裡的烏煙瘴氣,但還是盡力改革,

他痛苦的根源在於想要所有的事都步入正軌,卻忘了中國的智慧是:

水至清則無魚。

西方那一套,在這裡吃不開。

兩位主任,一個長袖善舞,一個銳意改革,兩種結局。

另一個男主角是秦妙齋,自詡的藝術家和大才子,

其實一面拿假藝術招搖撞騙,一面為自己利益謀害他人,毫無底線。

秦妙齋人浮誇,因此演員在塑造這個人物時採用話劇腔,極盡誇張。

如果說丁主任是和稀泥的話,秦妙齋就是攪屎棍。

影片的時代背景正是抗戰時期,我們當代人從正史上看到的是民族存亡之秋,

可是在民間上演的是另一部截然不同的歷史,

既有橫向的當時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生百態,

又是縱向的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做人精髓博覽會。

電影版並不拘泥於老舍的原著,

在影片中恰到好處地插入了一些民國文藝作品:

如開篇一場麻將群戲,於太太小姐們的談笑之間,

就交代了人物關係、性格和個人經歷的細節片段

像不像李安在《色.戒》中的開場?

又如秦妙齋在佟小姐面前炫耀自己才華,

他指責一幅畫作,結果那副正是佟小姐的作品,

這一場景,又脫胎自《圍城》中方鴻漸尷尬批評蘇小姐的現代詩。

除了借鑑文藝作品,片中那些本身就自帶風趣的重慶話也用得活靈活現。

還有一處用川劇頂燈來轉場,川劇主角唱的正是當家之難,和範偉扮演的丁主任處境相似,

多麼接地氣的戲中戲啊,妙極。

人生如戲,歷史也如戲嗎?

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臺,

鬧劇?喜劇?悲劇?

相關焦點

  • 範偉主演的《不成問題的問題》為什麼一定要弄成黑白片?
    2017年11月21日,改編自老舍先生短篇小說,由梅峰執導,範偉、殷桃、張超、梁霆煒等主演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的樹華農場在主任丁務源的管理下走向衰敗的故事。
  • 《不成問題的問題》——中國文學改編電影絕佳案例
    老舍的同名作品改編,範偉老師拿了去年的金馬影帝,在東京電影節上也有斬獲,梅峰編劇兼導演,一個民國時期重慶後方的黑白畫卷……《不成問題的問題》頭上的光環實在太多了。其實說到底,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由此看來,更覺得片名非常精妙絕倫:啥問題都可以不是問題,但換個時候,再小的問題都能成為大問題故事的背景是上世紀40年代,發生在沒有硝煙的抗戰大後方。整部影片中,從黑白畫面的斑駁到字幕字體的復古,你都不會出離這種民國年代的即視感。而可嘆的是,即便大幾十年過去了,人性裡的涼薄和世故,好像從來沒有變過。
  • 專訪|《不成問題的問題》導演梅峰:嘗試和中國美學傳統對話
    《不成問題的問題》海報去年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馬思純和周冬雨獲得「雙影后」的場景,與之相比,斬獲最佳男主、最佳改編劇本的《不成問題的問題》時隔一年才終於上映。獲獎後,這部電影一直有上映計劃,但也因為過於「文縐縐」的題材,在找發行做宣傳上遭遇了一些本不該作為評判一部好電影因素的「問題」。
  • 定義「聰明人」——《不成問題的問題》
    老舍 短篇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講述的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大後方的樹華農場負責人丁務源(範偉 飾)自從接手農場以後,因為忙於維繫人際關係,每年都把農場自產農產品等贈與股東,每逢各家小姐夫人生辰或者喜事都不惜用農場收入主持操辦。然而,一片和諧的背後是連年走向虧空衰敗的樹華農場。
  • 胡一天張雲龍《民國奇探》上線,國產喜劇版「卷福華生」來了!
    直到這部探案喜劇《民國奇探》的出現!燃起了小編的希望!這部劇可以說是神仙選角了!劇中的天才神探路垚,讓胡一天這個"學霸專業戶"來演是太合適不過了!!重要的是,這是胡一天第一次參演民國劇,也將在劇中一洗往日的高冷形象,化為痞帥的天才少年!
  • 《菜根譚》名言20句:洞悉人生哲理,修煉人情世故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菜根譚》20句名言,供大家欣賞。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菜根譚·概論》解釋:文章做到最好,並沒有什麼特別奇妙的地方,只是表達得恰到好處而已;人品修煉到最高,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是回歸自己的天然本性而已。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 民國才女,名媛和「拼多多版名媛」
    近期對中國近代史很感興趣,發現風雲激蕩的社會變革期總會湧現出引領時代潮流的優秀女性,其中的呂碧城、蕭紅、石評梅、張愛玲更是被稱為「民國四大才女」。近期網上熱議的#拼多多版名媛#,和才女著實掛不上鉤,讓我們看看她們的老祖宗民國四大名媛。
  • <笑傲江湖>引"笑的思考":喜劇不是咯吱而是會心一笑
    本報資料  原標題:喜劇, 不是咯吱而是會心一笑  8日晚,大型喜劇真人秀《笑傲江湖》總決賽在東方衛視播出。冷面笑匠、默劇組合、舞蹈達人、二人轉演員等六組藝人各出絕招,力爭「笑果最大化」,最終拿下總冠軍的是以「冷面笑匠」形象在網友中贏得超高人氣的孫建弘。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
    換言之,所謂人生目的,並非榮華富貴抑或出人頭地等所謂的成功,而是塑造至美之靈魂。不論你多麼富有,多麼有權勢,當生命結束之時,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靈魂跟著你走下一段旅程。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使它在謝幕之時比開幕之初更為高尚。
  • 林徽因孫子回憶奶奶:她不是「民國女神」,而是這樣的人
    林徽因孫子回憶奶奶:她不是「民國女神」,而是這樣的人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民國時期的一大才女,像史良,張愛玲,陸小曼,林徽因等都是廣為人知的優秀才女,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細講一下林徽因。都說林徽因是民國女神,但是林徽因的親外孫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自己的奶奶是什麼樣的人呢?說起林徽因,不由得讓小編想起她的愛情故事,作為民國時期的一大才女,當然會受到很多人的喜歡和羨慕,當然也有嫉妒,林徽因的愛情之路上,必須要提起的就是三個人,當然,這三個人也可以說是民國時期的三大才子。第一個人,就是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
  • 2020黑馬懸疑喜劇《民國奇探》,「民國版」名偵探柯南你看過嗎?
    好消息,《民國奇探》今晚八點在愛奇藝就要開播啦!我已經搬好小板凳坐等上線了~開播預告大家都看了沒?N刷了之後還是那麼香,而且我竟然還看出了一丟丟《名偵探柯南》的趕腳。
  • 民國時期最牛的大總統不是孫中山,而是這位,在位四年寸土未丟
    民國時期最牛的大總統不是孫中山,而是這位,在位四年寸土未丟對於民國大家能想到些什麼?軍閥混戰?北伐戰爭?辛亥革命?要說民國大總統呢?大家一定都會說孫中山了,確實孫中山他老人家的歷史功績是沒人可以替代的,作為革命先驅者也是付出了一生,值得我們尊敬,但是今天小編要講的這位同樣是民國大總統,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袁世凱,堪稱最牛的民國大總統,但是他的名字應該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徐世昌你聽說過嗎?民國是不誇張的講,絕對可以稱得上亂世,能在那個年代混得有模有樣肯定是有自己的看家本事的。
  • 不再是只會演喜劇的諧星,範偉用實力證明,他是名副其實的影帝
    不過,雖然大家給予了《一秒鐘》極高的評價,但該片也並不是全無缺點,被刪減掉的「劉閨女」扛包致死的重要劇情,導致整部電影邏輯無法自洽,這是最為遺憾的一點,而新晉謀女郎劉浩存在影片中也並不算出彩,相比於周冬雨與倪妮在《山楂樹之戀》和《金陵十三釵》中的驚豔表現,劉浩存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原本觀眾對其寄予了高期望,但在觀影結束後,卻多了一分失望,影片的高光時刻基本上都是屬於範偉與張譯的
  • 張一山版《鹿鼎記》挺好看,不是武俠劇而是情景喜劇,收視率也行
    一提起這版《鹿鼎記》,那網上真是罵聲不絕於耳,豆瓣2.6分的評分也說明了一些問題。但說實話,在堅持看完前兩集後,突然覺得這版本還挺好看的。 最後,不要說張一山等人沒有演技。
  • 低調:忽略的人情世故
    我前陣子就去思考一個問題? 所以本質上的問題,就是線下你也不太會做人,也不太擅長社交,上升到網際網路還是一樣的。我相信很多人可能理解的只是表面的意思,人情世故,但是你需要去理解一下更深層次的人情世故了。
  • 人情世故
    感同身受和勇於擔當,這是「人情世故」這句成語的要旨。
  • 經典案例:《驢得水》,黑色幽默喜劇又一部口碑力作
    該片改編自周申、劉露的同名話劇作品,講述了民國時期一所偏遠學校中,教師們將一頭驢虛報成老師冒領薪水而引發的故事。該片於2016年10月28日在中國上映。第12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女演員第14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影片最受大學生歡迎銀幕角色影片評價影片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
  • 四本文抄公流小說,以五千年文化為底蘊,吸取氣運、文抄經典!
    今天推薦四本文抄公流小說,以五千年文化為底蘊,吸取氣運、文抄經典!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民國之文豪崛起》,作者:王梓鈞說道文抄公類型的小說,不得不提王梓鈞這本《民國之文豪崛起》,非常新穎的以民國為背景的文抄公。主角穿越到了民國時期,他不懂科技、不喜經商,但又想做些什麼,於是提起了筆桿子。
  • 人情世故,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深度好文)
    其實很簡單,人情世故四個字而已!出來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這是個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個人還出來混什麼呢?因為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沒有成功的可能,這樣折騰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費精力。而一個對人情世故運用純熟的人,哪怕剛開始能力差一些,出來混還是大有希望的,因為只要他掌握了這一獨門絕技,就遲早能夠迎來命運的轉機。
  • 《民國總統檔案》八位民國總統的傳奇(圖)
    8月中旬,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了「民國三部曲」之《民國總統檔案》和《民國總理檔案》,首次直擊混沌的背景下,民國總統和國務總理複雜的權勢成因和際遇選擇。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前,中國廢除帝制,建立共和,這一划時代的歷史轉折,由一位只想推翻皇帝而不想做皇帝的人孫中山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