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系主任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2020-12-17 大學與教育

來源:麥可思研究——分享麥可思最新研究成果、專家觀點、高教事件。以案例和數據分享國內外辦學理念、管理方法和實踐。

作者:MyCOS

對於高校管理者來說,中高層管理者職業化趨勢日益明顯。在管理職責的重壓下,一些高校的管理者開始放棄教學和學術,專職做系主任、院長或是校長。這到底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不做主任做經理

27年前,當多美尼克·J.平託出任聖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系主任時,他的工作職責和現在差距很大。那時的他忙於創建課程計劃、為學生提供諮詢、僱傭和評價教師、審查課程,一點都不清閒。

「那時,系主任是非常學術化的職位,我們被認為是有一些管理職責的教師。」他如是說道。現在他仍是該系的系主任,但更像是正巧在高校工作的職業經理人。

隨著系主任身上的擔子日益加重,他們的角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能夠擴大該系的影響力,通過招聘優質教師、吸納更多學生、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等來提升整個系的表現。

卡羅來納海岸大學心理學教授瓊·皮羅赫1987年成為心理與社會學系主任,在這一職位上整整坐了22年。她表示,曾經,管理層的工作職責和節奏與現在不同。

招生不再只是招生官的工作,系主任也要分擔一部分重任。當皮羅赫管理的心理系和社會學系合併後,系內學生人數和教師人數的增長也給她帶來了壓力。

當然還有麻煩的文書——幾乎每一項任務都要求用文書和報告回應行政管理需求。「在我做系主任的早期,你可以打一個電話把事情辦好,或是發一封郵件給某個人,事情就解決了,」皮羅赫說,「但現在,你幾乎找不到系主任不在寫文書的時候。」

曾經,系主任不需要考慮財務問題,而現在卻時常在財務表格中掙扎。他們慢慢蛻變為財務監督員、籌款人、招生專員和公共關係大師。

讓皮羅赫教授感到遺憾的是,隨著系主任工作職責的增加,她與新教師和學生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起初,她還能與教師保持緊密聯繫,與他們見面,討論工作期待,觀察他們講課的情況。

但後來,系主任的種種責任使她分身乏術,沒有時間了解新教師的需求。她還主講一門大四學生的研究課程,為此她感到很內疚,因為作為系主任,她不能分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我每天必須要做的各種系主任的工作使我沒有時間去做我真正認為重要的事情。」

2009年,皮羅赫教授正式卸任系主任,重新開始教授她此前多年不碰的直覺與感知等多門心理學課程。能夠分配更多精力給學生讓她非常開心,她坦言自己都要忘了上課是多麼有趣的事了。

數據連結:

2018年麥可思大學教師生存狀況研究顯示,近九成的被訪大學教師感到工作帶來了中重度壓力。

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

在管理職責的重壓下,一些高校的管理者開始放棄教學和學術,專職做系主任、院長或是校長。這到底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

為此,本文作者與國王大學學院副校長金·可仁思進行了對話。可仁思副校長目前幾乎負責著校內所有學術研究活動,此外,還要負責監管招生辦公室、學校圖書館和教堂,並在11個管理委員會、8個教師委員會、3個校長諮詢委員會、10個其他校內外聯合會任職。

不久前,她還曾代表學校來到中國北京等城市招生。即便身在副校長的職位忙得腳不沾地,她仍堅持在冬季學期為新聞學碩士項目的學生講授一門「新聞學人物典範」的課程。

這期間,她每周要為兩項作業評分,每個月要與項目中的12名學生一對一談話一次。由於工作繁忙,她選擇網絡授課的形式。這樣她能夠隨時隨地瀏覽學生的討論並回復,給學生打分。

有時她通過Skype視頻授課。她非常享受網絡教學:「你錯過了面對面課堂的部分,但是你能夠每天和學生保持聯繫。」

她指出:「相比我擔任副校長一職來說,我講課的工作量比較適中。我希望我能上更多課,每個學期能教一門就好了,但那樣做對我的學生們很不公平,他們理應獲得他們的教師的全部精力和關照。」

對於高等教育職業化管理的趨勢,她表示出了擔憂。「我擔心高校管理者會忘記,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與學。隨著管理變得逐漸專業化,管理趨向於關注財務的底線而忘記了管理的核心要素是為高校學術任務服務,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使他們成為更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市民。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這一點。」

她認為,對於系主任、院長甚至校長,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哪怕排課量像她一樣少也要教下去。「因為這讓我保持與學生的聯繫,提醒我當初進入大學工作的原因,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管理者。我能夠體會教師們在教室裡經歷的問題,我親自看到學生身上的問題,同時在與學生一起工作時,我獲得了很多樂趣。」

佛羅裡達大西洋大學榮譽學院院長傑弗裡·布勒多年來專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他認為,系主任們被置於一個艱難的位置,他們需要為所在項目的成功與否、教師們的成功與否負責任,需要為財務情況負責。「我們正在經歷高等教育管理職業化的過程——這並不是壞事,因為教師職位本身已經發生了變化,因為高等教育領域的問責制文化的存在,高校需要有管理培訓經驗的人做系主任。」

掌握管理與教學的天平

高校中的中高層管理者手中仿佛端著一架天平:管理的託盤中正不斷地添加砝碼,另一端的教學的託盤則高高揚起,變得無足重輕甚至被一些管理者拋棄。到底要如何平衡管理與教學?這或許更是一道時間管理的難題。

曾任東華盛頓大學數學系主任、現任計算與工程科學副院長的克裡斯蒂安·K.漢森曾寫過一本名為《系主任的時間管理》的書。

他指出,為了做好工作,管理者需要設置優先要做的事。「需要花時間做的事情總要比你能做的事情更多,如果你打算把每一項放到你書桌上的任務都做完,最後你會被累得精疲力竭,情緒沮喪。」於是,時間管理就變得重要而富有挑戰性。

「說到教學時,我會在我的日曆上單獨為學生見面劃出獨立的時間,我願意在清晨和周末為學生作業評分。這樣我的工作日就可以用來處理行政事務了——儘管我沒有什麼個人時間。」可仁思副校長如是說。

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英語系主任傑姬·E.斯塔爾庫普所在的英語系有約600名本科生和150名研究生。她要管理33名有終身教職和可升為終身教職的教授,以及65名講師和30名助教,他們每學期要講授300門課,僅僅排課的任務就是一種煎熬。

但斯塔爾庫普教授覺得樂在其中:「這就像是一份大拼圖,很有趣但要花很多時間。」斯塔爾庫普教授每學期都會主講一門兒童文學課程,為了協調時間,她將這門課排在晚上。她認為這樣可以方便自己在「管理者」和「教授」的身份中自由轉換。「下午五點」是她為自己畫的一條線。「我下午五點關門,我做系主任的時間就結束了,然後我就說,現在是上課的時間啦。我愛上課,我忍受不了不教學。」

除了有效的時間管理,布勒院長建議高校和學術機構為即將走向中高層管理職位的教師提供職業化培訓。比如獨立學院委員會和美國教育委員會會召開會議幫助系主任了解自己的工作,以堪薩斯州立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則會設置系主任培訓項目,每年都會吸引幾百人參加。

高等教育管理職業化是一個比較宏大的話題,目前判斷它的好與壞或許為時尚早。但無可否認的是,校園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的工作範圍正在不斷擴大,加之他們肩上的擔子也愈發沉重。

可是褪去層層光鮮的頭銜,他們不應忘記自己最初的身份:教師。


相關焦點

  • 在哈佛,什麼樣的學者可成為系主任
    作者 |郭英劍在西方高校體制中,系(Department)是一所大學最小的教學與研究單位,也是最小的學術組織。那麼,何人可以擔任系主任、他們有怎樣的特點等,或許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最近,哈佛校報刊登了一篇《哈佛系主任是怎樣煉成的》文章,該文統計了哈佛全校40餘位系主任的有關情況,有些新的發現很有趣。其中的一些經驗,或許可以給中國高校帶來一些啟示。
  •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致新生家長的歡迎詞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致新生家長的歡迎詞:讓我們談談音樂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致新生家長的歡迎詞卡爾·伯納克博士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 卡爾·伯納克博士我覺得,我的父母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作為一個音樂家我可能得不到這個社會的認可;或者說不會有什麼人賞識我。我在中學時成績很好,理科尤其出色。我的父母認為如果我能夠成為一位醫生、一位化學家或者一位工程師,都會比我作為一個音樂家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內高校要選拔或推舉優秀學者擔任系主任
    今天看到一篇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郭英劍寫的文章《大牌學者不願「當官」?哈佛40餘位系主任情況分析!》,如下所述:從哈佛大學近40位系主任的遴選條件和過程來看,哈佛大學的系主任通常都不是大牌學者擔任,大牌學者更加願意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當中。在國內高校中,系通常就是一個最小的學術單位,與國外高校系的設置是相似的,這樣設置有利於國內外高校之間的對等交流與合作。
  • 天水市印象系列之七:古代漢語與系主任
    農田裡撒化肥,農民不用知道化學分子式,不要撒到水渠裡就行了。」 ——學生們大笑。他不像別的老師叫學生是同學們,而是同志們。他的理由是學生已經成年了,很快就是人民教師了,應該稱呼同志。這門課,沒有不聽講的,沒有不做作業的,因此,考試就沒有不及格的。
  • 北大中文系主任:當系主任 有些話只能繞彎子說
    我不能把個人趣味凌駕於院系前途之上  記者:新書中你談到,作為大學教師,你必須為研究生開設各種新課,引領他們儘早進入比較有發展前途的學術領域「左衝右突,四面開花,對訓練學生或許不錯,對自家著述則不無傷害」。自 2008年9月接任系主任以來,你是如何平衡行政與治學的?  陳平原:當教授和當系主任是不太一樣。
  • 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對女生來說到底一種是怎樣的存在?
    就連大胃王都開始在吃播視頻裡喝起了奶茶,而且一次就喝了十一杯之多,如果按照普通奶茶的重量來計算的話,至少也有八九斤了!這也太能喝了,喝完會不會感覺漲得難受?相比之下,那些「奶茶喝兩口就扔」的人,就讓人很難理解了……話歸正題,女生們喝奶茶除了量大,其實對於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她們也有著不同尋常的重視!
  • 學計算機的女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點擊關註上方「C語言入門到精通」,獲取100道C語言案例大學裡有三種學生
  • 學計算機的女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大學裡有三種學生,男大學生,女大學生,學計算機的女生。《愛情公寓》裡面,曾小賢的一句話,曾經成了很火的段子。作為一個學計算機的女生,心醬想把這句話改一下。大學裡有三種學生,男大學生,女大學生,學計算機的女生。
  • 韓國清州大學電影系主任走進科德學院參觀交流
    7月15日,韓國清州大學藝術學院電影系主任魚壹善來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參觀交流。魚壹善是韓國著名導演,曾執導過《留長髮的女孩》及《中間》等優秀影片。科德學院副院長沈孝本、演藝學院副院長李仁淑、傳媒學院常務副院長鍾越及國際交流與培訓部副主任謝雲霞進行了熱情接待。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系主任見面會」順利舉行
    為了給工商管理類和管理科學類的大二同學提供專業方向選擇和人生規劃的交流平臺,管理學院樓學聯學生發展交流中心於近日舉辦了「管理學院系主任見面會」系列活動,邀請到兩大類共6個專業的系主任與同學們面對面進行交流。  12月11日中午,首場專業推介會在南樓201室拉開帷幕。
  •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致新生家長的歡迎詞:讓我們談談音樂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 卡爾·伯納克博士我覺得,我的父母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作為一個音樂家我可能得不到這個社會的認可;或者說不會有什麼人賞識我。我在中學時成績很好,理科尤其出色。我的父母認為如果我能夠成為一位醫生、一位化學家或者一位工程師,都會比我作為一個音樂家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 普林斯頓CS系主任:AI時代,我們怎樣找出新穎的教學方式?
    【智能觀】美國計算機科學家,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主任詹妮弗·雷克斯福德(Jennifer Rexford)認為,人工智慧所改變的不僅僅是用什麼人來教學生,而是老師如何去教。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系主任詹妮弗·雷克斯福德在近日的一次採訪中表示,這不僅需要老師教授不同的技能,為今天的青年在AI領域的工作做好準備,還需要AI創造出新穎的教學方式。此外,她還探討了一個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即應該在開發AI的過程中融入多種思想,以便不同的人能成功地應用它。
  • 密西根州立大學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密西根州立大學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密西根州立大學成立於1855年,位於密西根州東蘭辛市,是一所頂尖的研究性大學。學院裡的許多系排名已達到全美第一或前十名。其他著名的課程包括:犯罪科學、包裝學、政治學等。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海外研修課程是全美單一校園大學中規模最大的一個,提供超過六十個國家總計兩百多個課程,遍及所有的洲。
  •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是怎樣一種存在?
    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2019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全國性大學排名第140,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450;2020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美國全國性大學排名第166,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442。
  • 美國社區大學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什麼是社區大學?美國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是一種兩年制院校,主要為學生提供本科第一年和第二年的通識教育。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共有1132所社區大學,其中有986所是公立社區大學。2012年秋季全美有45%的本科生是在社大讀書的,而有42%的本科生是大一就開始在社大讀書的。由此可見,社區大學承載了美國將近一半本科學生的教育,因此是非常主流的教育體系。
  • 約克大學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建於1963年,是一所位於英國英格蘭約克郡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英國著名公立大學,英國頂尖學府。下面立思辰留學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約克大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是怎樣一種存在?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簡稱UBC,前身是麥吉爾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學院或者麥吉爾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分校(McGill University College of British Columbia),與麥吉爾大學,多倫多大學和皇后大學組成加拿大的常春藤聯盟。
  • 西班牙碩士錄取,系主任迷惑行為大賞
    馬德裡某大學傳媒專業的系主任,從15-18年一直使用一個絕妙的錄取方法,就是對把自己當真愛的同學,秒錄取,對於不把自己當真愛的同學,愛答不理或者通過面試百般刁難。經過一段時間我發現,有的本身材料準備非常完美的同學,就因為同時報了別的專業,就被他拉到了待定區,並且還要參加面試。
  • 海德格爾 | 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者
    記憶  油畫   130x150cm   2016-2017年   周濤.元吉   作者劉敬魯,原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04期轉自《哲學王》微信公眾號,ID:zhexueking對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者、人的生存究竟由何而定的思考,是海德格爾歷史之思的出發點。
  • 「有和無」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形式?
    文丨太傷腦筋 追求真理的朋友都非常想明白宇宙中的各種物質現象倒底是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存在的?想要探究這個問題就得清晰地了解宇宙間物質的存在與有、無狀態間的一些內在關聯了。有,即是一切存在現象的統稱。有限也屬於有的範籌。可以被量化的、被觀察的稱其為有的或有限的。物質存在是以「有」的一種形式在體現。當物質存有現象的狀態小到極限時,是未脫離物質有的狀態,它還是在有限的定義區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