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主任:當系主任 有些話只能繞彎子說

2020-12-14 搜狐網

  

    數年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講授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並批閱試卷。其中一道論述《儒林外史》敘事特徵的題目,大多數學生舉的例子是「範進中舉」。這讓陳平原很傷心,它意味著那些學生進北大後沒有通讀這部經典,只記得中學課本上從《儒林外史》中節選的《範進中舉》。

  學生們的回答是,作品太多,沒時間讀,只好讀文學史。這獨尊文學史的局面,讓陳平原開始反思「『文學』如何『教育』」。如今,作為這種反思的結果,已經擔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陳平原推出新著《作為學科的文學史》。

  近日,陳平原就執掌北大中文系3年來的得失、高校國際化及知識分子的社會參與等話題,接受本報專訪。

  我不能把個人趣味凌駕於院系前途之上

  記者:新書中你談到,作為大學教師,你必須為研究生開設各種新課,引領他們儘早進入比較有發展前途的學術領域「左衝右突,四面開花,對訓練學生或許不錯,對自家著述則不無傷害」。自 2008年9月接任系主任以來,你是如何平衡行政與治學的?

  陳平原:當教授和當系主任是不太一樣。這3年中,我花很多時間做行政工作,除了應付日常事務,也努力為北大中文系描述一個奮鬥願景、制定若干相關制度,希望上了軌道以後,無論誰做系主任,都有章可循,不用費太多時間。

  淡化系主任的個人作用,讓教授們明確自己的權利與義務,並實現自我督促,這比找一個強勢的領導更重要。我即便當系主任,也不要有太大的權力。

  我現在手頭有10多篇接近完工的未定稿,都需要進一步查找資料,現在沒有整塊的時間,只能放在那裡。這不是我的生活理想,也不是好的學術狀態。等卸任後,我會再集中精力做我自己的研究。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當了北大中文系主任,有些話不太方便說,讓我很苦惱。作為一個教授,我對教育部的決策、對北京大學的現狀,可以直截了當地提出批評。現在,有些話只能繞著彎子或換另一種方式說。過多考慮講話的策略與效果,這不是我的風格。可當下中國,很多人把人情與學問混為一談,我不能把個人趣味凌駕於院系前途之上。

  中國大學問題很多,北大也一樣,好多制度性問題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的。你可能知道問題在哪裡,但你一旦想改動,哪怕只是搬動一張桌子,都會涉及各種人的現實利益。找到一條對大家都好、沒有人受損害的改革之路,幾乎不可能。

  大學受各種外在因素的制約,單看正式發布的文告、查閱各種歷史檔案,不見得就能完整把握。那些口頭交代,那些電話溝通,那些沒有記錄在案的對話,或許更關鍵。可這些「無字天書」,非我輩所能讀到或讀懂。大家都在自己的位子上,認真思考,真誠表述,這樣,起碼可以達成「同情之了解」。

  當幾年系主任,雖然忙碌,也有好處,那就是對大學運作以及院系的問題,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等我退休以後,或許寫一本「中文教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將北大中文系作為一個個案來討論。

  記者:去年百年系慶,北大中文系設立「胡適人文講座」、「魯迅人文講座」,前幾年你還在教員中張羅「博雅清談」,諸多革新舉措中,哪些比較有進展,哪些還處於艱難探索?

  陳平原:我的任務是:第一,凝聚人心;第二,確定學術標準;第三,建立合情合理且便於執行的規章制度。

  去年的百年系慶活動,當然是希望藉此建立中文系的傳統,傳揚某種精神。那天的會場不設主席臺,所有的人都在下面坐,輪到你發言,你上去,講完下來。系友王漢斌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也在下面坐著。

  比起歐美及日本的大學來,中國大學的院系普遍規模大,事情雜,院系領導可支配的資源也多,很容易演變成大權獨攬。「獨斷專行」的好處是效率高,但制度不健全,單靠院系領導的克己奉公或個人魅力,是難以持續的,弄不好會出大問題。理想的狀態是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讓教授們一進入這個團隊,馬上明白自己的職責、義務與權利。包括如何捍衛自己的權益,最大限度地爭取到可以爭取的「好處」。

(責任編輯:劉麗虹)

相關焦點

  • 媒體專訪北大處分瀋陽時任系主任:從師德講,這個老師有問題
    媒體專訪北大處分瀋陽時任系主任:從師德講,這個老師有問題 大學時代的高巖 「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公眾號 圖20年前,「北大教授性侵事件」發生後,當年北大中文系系主任費振剛曾參與過對教師瀋陽的紀律處分
  • 專訪北大處分瀋陽時的系主任:「從師德講,這個年輕老師是有問題的」
    原標題:專訪北大處分瀋陽時的系主任:「從師德講,這個年輕老師是有問題的」  「我認為有文件的事情我們能說,  沒有文件的事情不能說。」  對話「北大教授性侵事件」  處理知情人費振剛:  教師瀋陽「師德是有問題的」  20年前,「北大教授性侵事件」發生後,當年北大中文系系主任費振剛曾參與過對教師瀋陽的紀律處分,4月6日,《中國新聞周刊》採訪了費振剛,向其了解了有關當年對瀋陽進行處分的情況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她代表校黨委組織部對即將卸任的系主任陳曉明、副系主任張輝表達由衷的感謝。王博副校長代表學校向陳曉明、張輝贈送了專門製作的感謝牌。杜曉勤教授代表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作履新發言。 「北京大學中文系」微信公眾號 圖據北京大學中文系官網介紹,新任系主任杜曉勤出生於1967年8月,江蘇如皋人。杜曉勤199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
  • 天水市印象系列之七:古代漢語與系主任
    天水市印象系列之七古代漢語與系主任 文/鍾文 二年級開設《古代漢語》,系主任主講。這是位高個頭的男人,頭髮稀少,身板硬朗,接近六十歲。高考恢復不久,他就是中文系系主任。據高年級學生說,省上有時會抽考古漢語,天水師專多是第一名,要麼是個人第一名,要麼是平均成績第一名,這個功勞是系主任的。他在中文系明令禁止談對象、談戀愛。他振振有詞:「同志們,你們的任務是學習,學習好每一門必修課,再按興趣學好幾門選修課,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在未來的講臺上站得住,你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談什麼戀愛、對象,時間很短暫,只爭朝夕。
  • 在哈佛,什麼樣的學者可成為系主任
    那麼,何人可以擔任系主任、他們有怎樣的特點等,或許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最近,哈佛校報刊登了一篇《哈佛系主任是怎樣煉成的》文章,該文統計了哈佛全校40餘位系主任的有關情況,有些新的發現很有趣。其中的一些經驗,或許可以給中國高校帶來一些啟示。
  • 天下如皋人 | 110歲北大中文系迎新掌門!如皋籍古代文學專家杜曉勤履新系主任~
    她代表校黨委組織部對即將卸任的系主任陳曉明、副系主任張輝表達由衷的感謝。王博副校長代表學校向陳曉明、張輝贈送了專門製作的感謝牌。杜曉勤教授代表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作履新發言。「北京大學中文系」微信公眾號 圖據北京大學中文系官網介紹,新任系主任杜曉勤出生於1967年8月,江蘇如皋人。
  • 西班牙碩士錄取,系主任迷惑行為大賞
    系主任一看,形勢大好啊,於是發完了通知書,第二批再報的同學,系主任就愛答不理了,覺得反正我錄好了,大家都說要來,他們肯定會來的,於是第二批報名的同學可就慘了,錄取機率下降了不少。因為巴塞學校的註冊都是去了學校再弄,所以系主任暑假回來翹首以盼中國學生的到來,最後只來了倆。這系主任就彷佛一個民政局前等著遠方的男友回來結婚的少女一樣,最後發現白等了一場。
  • 邱震海:「系主任是所有同事的丫鬟」
    【鳳採飛揚】邱震海:22年前,我在德國開始讀博,當時導師正好是系主任,我以為佔了便宜,但很多事情他還是要我自己去跑,因為作為系主任他並沒有很大權力。三年後,他又被推為系主任,這次他死活不幹了,因為「系主任是所有同事的丫鬟」(他原話)。不過他作為最高級教授的一頁推薦信,人人都買帳。
  • 大學裡,系主任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那時,系主任是非常學術化的職位,我們被認為是有一些管理職責的教師。」他如是說道。現在他仍是該系的系主任,但更像是正巧在高校工作的職業經理人。隨著系主任身上的擔子日益加重,他們的角色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能夠擴大該系的影響力,通過招聘優質教師、吸納更多學生、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等來提升整個系的表現。
  • 北大召開各院系院長(系主任)行政月度會
    11月26日上午,北大各院系院長(系主任)行政月度會在英傑交流中心月光廳舉行。安鈺峰介紹了2019年北京大學世界排名情況,以及近期學生工作情況;詹啟敏圍繞學校以「臨床醫學+X」為依託打造學術交流平臺等舉措,對北大醫學重點工作進展進行介紹;王仰麟通報了學校預決算及預算執行情況;田剛介紹了學校近期人事及外事重點工作;王博介紹了文科研究機構管理、智庫建設等近期文科重點工作;龔旗煌圍繞本科生教育改革、研究生培養等本學期教育教學重點工作進行介紹。
  • 北京大學召開院長(系主任)行政月度視頻會議
    3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學院長(系主任龔旗煌通報了學校在防疫期間的教學工作情況;詹啟敏介紹了北大醫學援鄂醫療隊湖北戰「疫」情況以及醫學部在疫情防控、教學科研、教師培訓、就業等方面情況;王博通報了學校在疫情防控期間國際交流和近期港澳臺工作情況;陳寶劍從緩解學生防疫壓力、學習壓力、心理壓力和就業壓力方面介紹了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工作情況。三位分別來自醫學部、理科和文科的院系代表結合各自的教學科研和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交流。
  • 西南聯大外文系三位超牛的系主任
    葉公超的英語十分嫻熟,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葉公超的許多學生都比他年長,卻對葉公超極為佩服,聞一多曾戲稱葉公超為「二毛子」,而朱光潛曾這樣評價:「中國講英語最好的是葉公超。」雖然這個評價有失偏頗,但卻足以證明葉公超英語水平確實高超。
  • 顏海平受聘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系主任
    顏海平,1959年7月生。1982年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1987年和1990年先後獲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2014年來校工作,任外文系教授、系主任。主要從事現當代比較文學和比較文藝學、中國古典審美與現當代傳承、批判哲學理論與社會思想史、全球化與跨文化理論領域的研究工作。通過中西融合的學理創新建立「中國敘述」的方法和詞彙,闡釋中國古典精華的跨文化更新形態和中國現當代文化歷程的世界意義,在國際學界具有持續影響。
  •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致新生家長的歡迎詞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致新生家長的歡迎詞:讓我們談談音樂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致新生家長的歡迎詞卡爾·伯納克博士 ——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主任 卡爾·伯納克博士我覺得,我的父母最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作為一個音樂家我可能得不到這個社會的認可;或者說不會有什麼人賞識我。我在中學時成績很好,理科尤其出色。我的父母認為如果我能夠成為一位醫生、一位化學家或者一位工程師,都會比我作為一個音樂家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 迎新專題|望立大志,卓越文珠——系主任第一課
    迎新專題|望立大志,卓越文珠——系主任第一課 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 中山大學中文系珠海微信號 gh_f389b0c5f909 功能介紹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 收錄於話題9月11日上午,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在珠海校區教學樓C301課室為2020
  • 清華大學召開2019年第四次院長(系主任)會議
    清華大學召開2019年第四次院長(系主任)會議清華新聞網12月12日電(記者 張靜 攝影 曹文鵬)12月11日下午,清華大學2019年第四次院長(系主任)會議在主樓接待廳舉行。會議對學校近期工作進行通報討論,並對下一階段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系主任見面會」順利舉行
    為了給工商管理類和管理科學類的大二同學提供專業方向選擇和人生規劃的交流平臺,管理學院樓學聯學生發展交流中心於近日舉辦了「管理學院系主任見面會」系列活動,邀請到兩大類共6個專業的系主任與同學們面對面進行交流。  12月11日中午,首場專業推介會在南樓201室拉開帷幕。
  •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內高校要選拔或推舉優秀學者擔任系主任
    系變成了學院的附屬品,而學院院長則通常可以隨意支配和管理系的人、財、物,這導致每個系的系主任似乎變成了一個只會傳達學院院長命令的傳聲筒,對系的管理和發展起不到任何幫助作用。系主任,在國外高校對系的作用,是比學院院長的作用還要大得多的。
  • 一場來自系主任之間的大比拼,這所高校發生了什麼?
    為進一步推動各系主任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關注產業轉型升級,主動適應需求變化,長遠謀劃、系統思考系部建設與發展,著力推進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2020年6月19日,該學院圖書館報告廳舉辦了首屆「系主任說專業群」活動,院長楊樹森,副院長馬成旭、李潤安到會指導,各教研室主任、督導中心工作人員、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到場觀摩學習。
  • 2019年上學期教務工作總結暨系主任工作培訓會召開
    2019年上學期教務工作總結暨系主任工作培訓會召開 發文時間: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