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標題:《專業群建設 從主任之間的比拼談起》。
據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督導中心主任王洪泉介紹,學院各系主任分別對7個專業群的建設基礎、組群邏輯、建設目標、建設舉措和預期標誌性成果等方面進行了匯報,尤其是立足專業群的高質量發展,分析了各專業群的優勢與不足,結合產業鏈和崗位群闡釋了組群邏輯。
為進一步推動各系主任全方位、多維度、深層次關注產業轉型升級,主動適應需求變化,長遠謀劃、系統思考系部建設與發展,著力推進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2020年6月19日,該學院圖書館報告廳舉辦了首屆「系主任說專業群」活動,院長楊樹森,副院長馬成旭、李潤安到會指導,各教研室主任、督導中心工作人員、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到場觀摩學習。(來源: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網站,2020-06-23)
「通過『系主任說專業群』活動,學院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達成了共識,明確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摸清了底數,具體了相關建設任務,提升了相關工作的質量。」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督導中心主任王洪泉向「麥可思研究」如是說道。
據王洪泉主任介紹,參與該活動的專業群系主任,必須按照闡述專業群構建思路與基礎,建設目標與思路,緊緊圍繞各專業群建設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達成,提出具體的建設思路和切實可行的建設方案。他們需向活動評委說專業群建設的市場調研、定位、培養目標,說培養規格、養標準、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現代學徒制等)、培養途徑、人才培養方案、條件保障(師資、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教材與教法改革、實訓條件等)、特色、發展目標。
且出於疫情防控安全考慮,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的「系主任說專業群」活動採取了「線下+線上」點評的方式進行。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學院內的系主任之間的比拼,邀請的活動評委還非常「多維化」——不僅學院領導和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教研室主任及學生代表參與其中,其他高職院校的教務負責人、本科院校的教務負責人,以及校外企業代表均參與其中。
各系主任則分別對7個專業群的建設基礎、組群邏輯、建設目標、建設舉措和預期標誌性成果等方面進行了匯報,尤其是立足專業群的高質量發展,分析了各專業群的優勢與不足,結合產業鏈和崗位群,闡釋了組群邏輯。從優化專業布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做好1+X證書制度試點、深化「三教」改革、重構課程體系、打造高水平結構化教學團隊、整合教學資源、產教融合、搭建校企合作創新服務平臺、建立多方協同可持續發展機制等方面,著力推進了學院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
專業群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改進的過程。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談到其在高水平專業群內部質保體系建設方面的探索和經驗,王洪泉主任介紹說,學院藉助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採集與管理平臺,構建了對專業與專業群建設的核心指標和外部質量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以分析報告發布為載體的專業群內部質保體系:
(1)科學嚴謹、客觀真實採集學年專業人才培養狀態數據,形成可靠的數據源;
(2)構建師資建設(團隊結構、雙師型教師數量)、專業教學資源(共享資源庫)、課程建設(課程體系、課程標準、課程資源、信息化課程建設與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訓基地、調研開展、師資互聘、合作項目)、學生體驗(專業認知度、技能競賽獲獎)等指標體系,對各專業與專業群進行縱橫比較分析;
(3)充分利用兩個模塊的校外第三方評價,尤其是「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報告」中專業相關指標,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重點對照偏離值較大的專業進行改進。
在談到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與校外第三方評價機構合作的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項目,對學院的專業動態調整、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學院又是如何利用這些評價數據時,王洪泉主任向我們分享說,學院不僅會對畢業生培養質量評價報告進行二次解讀,直指問題產生的原因,並且將存在的問題具體到對應專業及職能部門,列出問題清單,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之後由院長辦公會審議後對標問題清單執行,依據各專業及職能部門提出的改進方案或措施,經由主管院領導審籤後備案,繼而進行對應問題的註銷。
「依據對2019屆應屆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報告的二次解讀,學院梳理出了12個涉及10個專業、6個部門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後,制定了23條改進措施,均一一進行了改進。」王洪泉主任說。
在他看來,通過引進校外第三方機構的評價項目,一方面更新了工作理念,拓展了工作思維,新的評價維度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圍繞人才培養質量的各環節工作、提升學院內涵建設水平有了較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通過校外第三方機構外部視角的客觀表述,各專業的優勢和差距直觀顯現,能有效激勵各專業不斷突出優勢,彌補弱項;再者,校外第三方機構的評價指標相對科學、客觀,能直觀反映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並能直指問題原因,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高職院校專業群的組建是以專業建設為核心的資源整合活動,專業群的資源優化與整合策略,是高職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圍繞該問題,王洪泉主任也向我們分享了學院目前所採取的做法。
● 認真學習研讀國家相關文件,尤其是涉及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文件,在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和三個轉變中明確專業群建設思路和方向。為此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職教專項課題研究立項工作,在課程思政、專業建設、教學改革、網際網路+專題等多維度開展專項研究。
● 以專業對接產業(重點對接自治區九大重點發展產業),服務寧夏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促進專業設置與區內重點特色產業高度匹配,專業結構與區域產業發展結合更加緊密,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等產業先進元素深度融入專業教學。王洪泉主任舉例說道,前面介紹的「系主任說專業群活動」就是學院從專業對接產業為起點,闡述組群邏輯,分析自身特色和優勢,給出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舉措。
● 結構優化,以財經商貿為主導,以產教融合為抓手,重點支持會計專業群、市場營銷專業群、應用英語專業群的特色發展;金融專業群、物業管理專業群、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群創新發展,帶動其他專業群建設,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據王洪泉主任表示,目前新構建的六大專業群涵蓋了學院的18個專業,專業群的集聚效應明顯。
● 明確任務,優化專業群結構與布局、健全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建設開放共享專業群教學資源,構建多方協同、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機制等四項任務。據悉,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按照「強優、拓新、集群」的專業發展思路構建專業群,實行分類動態管理、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帶動其他專業辦學條件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改革深化,教學資源豐富,目前已形成一批科學規範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