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書法欣賞水平,就是學會欣賞王羲之,不喜歡王獻之的過程

2020-12-16 水竹堂

很認真寫了篇《不要看蘭亭序!唐太宗教學王羲之書法的秘訣,還有一定要學兵法》後,頭條大量推薦了,但竟然創下瀏覽量新低,好在其它平臺的瀏覽量不錯……研究一下,發現我的粉絲年紀太輕了,還95%是男性……怪不得我發裸女的貼子頭條不推薦瀏覽量也瘋狂都漲。

既然年輕人這麼多,老哥就倚老賣老說幾句吧:古往今來,如果我願意拜倒在一人腳下,一定是唐太宗。N年前,學了他的兵法,我變成了比較有錢的人,所以現在有時間在這胡說八道。

書法的核心是什麼?

唐太宗厲害的地方,就是什麼事情都能抓住核心,抓住核心,一切迎刃而解。他不但能打江山,還能搞建設……主席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主席打仗,普天之下沒人能比了,都如此佩服。當然,主席也同樣是雄才偉略的人物,所以也對王羲之書法愛不釋手。

拍賣3億的王羲之《平安帖》

釋文: □□平安,修載來十餘□□人近集,存想明日當復悉□□由同增概。

我一直在想唐太宗說的話:「今吾臨古人之書,殊不學其形勢,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勢自生耳。吾之所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以上唐太宗的話翻譯:—現在我臨摹古人的書法,從不去學它的表面形態,只是探求它的骨力,而表面形態自然而然就具備了。凡是我要做的事,都在事先想好如何去做,所以取得成功。

讀貼,認識王羲之的骨力與王獻之的媚

唐太宗以後都沒有人見過王羲之的字了。大家都在摹馮承素等人寫的《蘭亭序》,而真的《蘭亭序》根本就不可能是這樣子的。本文收幾篇非常接近王羲之真跡的書法(唐人雙鉤填廓摹本)。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王羲之的字有骨力,人書俱老。我理解骨力,如同在沙上寫字。

王獻之《新婦地黃湯帖》

我們總說二王。事實上,王羲之與王獻之區別非常大啊:仔細看,王獻之的字花裡胡俏的東西很多,八面出鋒什麼的……當然,很多人非常欣賞這些。

提高欣賞水平,就是學會欣賞王羲之,不喜歡王獻之的過程

王羲之《何如帖》是相對少見的去肉存骨型作品

釋文: 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冷無賴尋復白羲之白。

唐太宗是收藏最多王羲之真跡的人。研究王羲之非常深入,甚至寫出《王羲之傳論》。他認為,王羲之的字最有骨力,曠觀古今,堪稱盡善盡美;而王獻之的字很媚!不入流。

都說王獻之「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不比不知道啊。性格問題吧,王獻之寫不出王羲之的「骨力」,沒有「真力彌滿,萬象在旁」的充盈氣場。

《喪亂》為代表的骨肉停勻型作品

釋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

現代也好,古時也好,相人都以骨相清奇為貴,體肥肉豐為輕,評書也同樣,骨力驚絕者方為佳書。梁武帝云:「王羲之書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

《奉橘》帖屬於去肉存骨型作品

釋文:奉橘三百顆(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詩人韋應物:「憐君臥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用的就是這件書跡的典故。

異常突出骨力因素,仿佛是在用刀鋒將點畫從肉身中凌空剔出其最本質的存在,卻又一絲也不顯得枯乾僵硬。

王獻之《洛神賦》

《洛神賦》是曹植的作品,王獻之的小楷書法代表作。比較曹操與曹植的詩,你就知道王羲之與王獻之的差距了。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曹植:置酒高殿上,親交從我遊。中廚辦豐膳,烹羊宰肥牛……

都說喝酒,不在一個級別啊!曹操詩有骨力,曹植「八面出鋒」,有不少「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之類的好句子,但少了曹操的蒼涼大氣。

王羲之《二謝帖》

釋文:二謝面未? 比面遲承良不靜。羲之女愛再拜,想邰兒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議當試,尋省。左邊劇。

王獻之《十二月割帖》

王獻之的「八面出鋒」同「一筆書」代表了筆法的兩個極端:「一筆書」是平緩的流水潺湲,「八面出鋒」是激烈的起伏波蕩;「一筆書」的節奏一以貫之,「八面出鋒」的節奏迷離錯綜;「一筆書」簡之又簡,乃至於無鋒,「八面出鋒」繁之又繁,花枝招展,「亂花漸欲迷人眼」,鋒勢炫麗得過了頭。

王羲之《頻有哀禍》骨肉停勻型作品

慢慢欣賞,多看多對比。我的觀點,提高書法欣賞水平,就是學會欣賞王羲之,不喜歡王獻之的過程。

王獻之《中秋貼》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王羲之《集王聖教序》

王羲之的帖很多,發了篇《趙孟柳公權董其昌啟功鄭板橋歐陽詢都摹蘭亭序,王羲之看著笑了》,還好多人收藏,都說了,傳世諸本《蘭亭》,尤其是最著名的神龍《蘭亭》,用筆圓熟姿媚,卻單單缺了王羲之書法標誌性的「骨法用筆」,正乃「遒麗居優,骨力將劣」,在筆意方面與王羲之書法原貌的距離較之《集王聖教序》可是遠得多了。

一定要學習《蘭亭》,學趙孟的吧

我想是給教師先生誤導了吧。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蘭亭》沒有真跡。

趙孟《蘭亭序》火燒版

趙孟有六種《蘭亭序》,他大王、小王都學了,書法裡總有小王的影子。

提高書法欣賞水平,就是學會欣賞王羲之,不喜歡王獻之的過程……哈哈。

水竹堂的觀點:

本堂的觀點這刀有關,這是一幅9秒內畫出的刀,因為快,所以鋒芒畢露!

子洛詩:刀,快意江湖快意剽!鋒芒畢,侘寂醉魂銷。

觀點一:更喜歡草書,因為草書裡有不羈的靈魂!草書一定要寫得快看得才痛快!不快寫怎麼叫草書呢?

觀點二:欣賞侘寂美學,並認為侘寂美是中國的文化(八大山人的畫是侘寂美的巔峰)。極簡,就是為了快!

觀點三:好詩得有意境(情緒畫面);好畫要能讓人想起詩;但書法要遵守傳統,能表現自己性情,主張真跡與並書(作者寫自己的詩文),反對醜書。

相關焦點

  • 身為書法愛好者,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草書作品的欣賞水平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繼續了解草書,身為書法愛好者,我們應該怎樣提高草書作品的欣賞水平。無論欣賞什麼門類的藝術,有一點要求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具有對美的敏感性。同樣對草書的欣賞也是如此,在看懂的基礎上還要有敏感的藝術感情。要以這種藝術感情通過聯想進入作者的藝術氛圍之中,與作者一同振奮,一起瀟灑。所以提高草書藝術的欣賞水平,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提高藝術的敏感性。藝術敏感性的提高除了從書法內部學習外,還應當將視野擴大到其他藝術門類,甚至「世間萬物」之中。
  • 王羲之最有名書法欣賞,《蘭亭序》行雲流水,被稱天下第一行書!
    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我想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書聖王羲之的名氣那在中國的書法界非常的大,說到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大家肯定會想到《蘭亭序》,這幅書法作品非常的漂亮,也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因為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所以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欣賞一下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呢?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
  • 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歡,但是說到王羲之一生當中最有名的書法作品應該就是《蘭亭序》了, 無論是筆法、字體結構還是整體的布局,都給我們書法愛好者展示出了藝術美,這樣的書法作品真的是太精妙了,難怪李世民那麼喜歡王羲之的《蘭亭序》。要想領悟到王羲之《蘭亭序》真正的美,我們還得把這幅《蘭亭序》放大10倍欣賞,你會發現每個字的細節非常的完美。
  • 王獻之的書法「創新」何在?
    縱觀王獻之的書法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表現在對其父書法的完美繼承;二是表現在自身的書 法實踐對前人技法的總結與創新;三是把個人感性情感的發揮,提升一個高度,對後世影響極大。王獻之的書法,是在中國書法史上有其崇高地位的。《大觀帖》刻於北宋大觀三年(1109年),共十卷。
  • 開卷有益:王羲之書法精品欣賞
    書聖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他廣採眾長,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豐碑深遠影響中國千年書法,還留下了大量的豐富多樣的書法精品,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吧
  • 鄰居家的孩子:王獻之,王羲之的三個小妙招,堪稱「東晉育兒經」
    王獻之看到後,好奇王羲之為何拿著一個木棍在桌子上划來划去。王羲之抱起王獻之,大談書法中的奇妙之處,雖然王獻之不懂,但王獻之會感覺這是一種比較好玩的事情。無論長兄還是父母都十分酷愛書法,自然王獻之養成了濃厚的興趣。
  • 歷代書法家「鵝」字書法欣賞和王羲之愛鵝軼事
    蘭亭在東晉時期是書聖王羲之的園林住所,因此也成了當時的名土頻頻光顧、遊玩、飲酒賦詩的最佳勝地。永和九年(公元353)暮春之初,王羲之與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等四十ー人聚會於山陰之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王羲之與半酣之際,意氣風發,用蠶繭紙,鼠須筆,一氣呵成,揮筆制序,作品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自己都非常喜歡,酒醒之後,在書寫數遍皆不如意。這就是《蘭亭序》的來歷。
  • 書法:創作是一種動態的過程表現,欣賞是一種空間韻律的享受
    由此可以說書法是時空的藝術。王羲之「謝」字的空間分割南宋的姜夔提出的「揮運之時」( 姜夔:「餘嘗歷觀古之名書,無不點畫振動,如見其揮運之時。」,無說明書寫書法的時間質,一揮一運都是在時間的進程中完成。由於書體的不同,在書寫的時間有快慢之別,還有書寫速度的問題,這裡不做祥論。
  • 乾隆皇帝書法真跡欣賞,字跡堪比印刷體!網友:值100萬!
    文 / 小白聊書畫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的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想你的心目中肯定也有很多喜歡的書法家吧,要問我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名家,那肯定是書聖王羲之,說到書聖王羲之最有名的書法作品
  • 王羲之《蘭亭序》中,20個運筆極難的漢字欣賞,若能寫好書藝超群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中國文字發展至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雖然不知道書法藝術的起源何時,但應該不會太晚於漢字。書法既然是藝術,那麼很有可能他是中華書畫類最早的藝術。可以說書法的發展絕對影響著中國美學發展。書法提供給了中國人民以基本的美學,中國人民就是通過書法才學會線條和形體的基本概念的。
  • 王羲之《蘭亭序》欣賞,這3個字最漂亮!放大10倍筆法精妙!
    但是要問我國書法界名氣最大的書法家是誰,那當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因此也被後人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那麼王羲之的《蘭亭序》到底有多美呢?當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大家是不是體會到了王羲之精妙的筆法呢?
  • 「網際網路+」時代,教你如何欣賞書法藝術
    學會欣賞書法,不僅可以提高藝術鑑賞能力,而且可以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同時,也可提升欣賞者的審美趣味、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人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由此可以看出,欣賞對於學書者來說,比臨摹更重要,這也是所有書家成功的必由之路。 但真正學會欣賞,卻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明清「金陵八大家」之一的龔賢曾說過:「作畫難,而識畫尤難,天下之作畫者多矣,而識畫者幾人哉?」
  • 王羲之《蘭亭序》最經典的3個字,放大20倍欣賞,太美了!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說到中國的書法,那真的是太吸引人了,而且在我國的歷史中也湧現了很多知名的書法家,比如顏真卿、柳宗元、宋徽宗,但是最為有名的那當然是書聖王羲之了,他的《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但是遺憾的是我們只能通過後世著名書法家的摹本來間接的欣賞
  • 《天淨沙·秋思》等三幅古詩詞書法作品欣賞及書法創作之路感悟
    18歲說起,那時剛參軍入伍到部隊,大家都知道部隊除了軍事訓練還特別注重理論學習,提高戰士的文化水平也是連隊指導員主要工作之一,由於自己在學生時代就能寫得一手好字,自然而然就成了連隊的文書,文書工作就是做文字工作,從那時起我與書法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 9歲小女孩硬筆書法欣賞,字體堪比印刷體!網友:女版王羲之!
    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從古到今就非常的受重視,要問大家最喜歡哪一位書法家,肯定有很多網友會想到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很多書法愛好者的痴迷
  • 王羲之寫給王獻之的一幅字,被列為「楷書第一」,可惜已經失傳了
    褚遂良曾經編修一本目錄記載了皇宮內藏的王羲之法帖,這本書便是著名的《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在這本書法目錄當猴子那個,將王羲之的一部小楷法帖列為「正書第一」,也就是「楷書第一」!在王羲之所流傳下來的楷書作品當中,小楷數量並不算少,有著名的《黃庭經》、《孝女曹娥碑》等等作品,只可惜這些作品傳至今天已無墨跡可循。據傳說,此作已經隨葬於唐太宗,如今只存在關於這本帖的神話傳說!
  • 馬蓉書法欣賞,一手行書真秀美!網友:作品值得收藏!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時,我想大家都非常的大吃一驚興趣吧,可能說到書法愛好者,大家都會想到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顏真卿,當今著名的書法家有田英章、龐中華等,但是最近比較火的一位書法愛好者也出現在了我們的中,這位書法愛好者就是馬蓉
  • 《蘭亭序》的單字欣賞,你會發現王羲之用筆的秘密!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的優點很多,如果有人問《蘭亭序》到底好在哪裡,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王羲之寫的,除此之外很難想到此帖的精妙之處。那麼我們今天一起欣賞《蘭亭序》筆法和章法的用筆秘密,領略書聖的風採。
  • 書聖-王羲之《蘭亭序》全集--高清單字欣賞系列3-1
    經郭沫若考證,以為相傳的《蘭亭序》後半文字,興感無端,與王羲之思想無相同之處,書體亦和近年出土的東晉王氏墓誌不類,疑為隋唐人所偽託。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蘭亭序》表現了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氣度、鳳神、襟懷、情愫,在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古人稱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堪稱絕妙的比喻。世人也常用曹植的《洛神賦》中:「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