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用膳時吃到頭髮,大廚急中生智回6字,皇帝龍顏大悅還升官

2020-12-20 李三三說歷史

從古至今,一直都是「伴君如伴虎」,在封建專制的古代背景下,君主立憲制是最重要的存在。身為國家最高權力者的皇帝,最怕的就是別人危及自己的統治,因此,他們大多疑心重重,部下即使有一點小失誤,也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公元前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為了一改前朝在政治上的弊病,鞏固中央集權,對權臣進行了一次大的政治改革,清除權臣,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胡惟庸案」。當時胡惟庸的勢力相當大,整個勢力範圍都已嚴重威脅到明朝的統治,再加上他的擁權自大,在日常作風上也極其高調,所以,最終於1380年被朱元璋處決。《胡惟庸案》之後不久,發生了另一起《藍玉案》,在這兩起案件中被處死的人數已超過40000人。

對著這麼嚴苛的君王,朱元璋身邊的人都很害怕,這個君王,他既是明君,又是一個「惹不起」的皇帝。那時候,為了避諱朱元璋的姓「朱」,許多人不敢直呼「豬」,後來又有一段時間,以「豬」代「豬」,生怕惹皇帝不高興,畢竟,這「殺豬」就像「殺朱」,「吃豬肉」就像吃「朱肉」,免得想太多。王位誰敢再挑釁,所以也只好處處小心。

曾經,朱元璋到當時的首富沈萬三家裡吃飯,那時候,桌上有一道菜是豬蹄,這下倒好,朱元璋本來就有點忌諱沈萬三,不喜歡他,這下算是找機會來吃苦了。那時候,飯桌上的豬蹄不是小塊的,而是大塊的,朱元璋便故意問沈萬三,這豬蹄怎麼吃才好呢?大家都很清楚,這麼大一塊豬蹄,自然是要用刀切的,可是,這節骨眼上,誰敢說用刀?害怕的是腦袋不想?

朱元璋就盼望沈萬三說一聲「用刀」,這樣,正好可以治好他的罪,但沈萬三並不笨,自然知道這一點。就這樣,沈萬三便從這隻豬蹄裡拿出一根細骨來切豬蹄,這隻豬蹄早就蒸軟了,切起來也很方便。過了這個關,接著,又給沈萬三出了另一個難題,他問:那道菜叫什麼名字?要是說「豬蹄」,豈不是又有什麼忌諱?於是,沈萬三靈機一動地答道:「豬蹄,豬蹄,又免了一場災禍。

又有一次,朱元璋身邊的御廚也遇到了麻煩,差一點便頭朝下。那時,朱元璋正在飯桌上,忽然在飯菜裡拿出一根頭髮,這下可不得了,皇帝的飯菜還敢如此不講究,無論是否有意,在當時都是一種「大不敬」。這時,朱元璋便怒氣衝衝,直接讓人把那個燒菜的御廚拿來。廚子見了,心裡實有畏懼,但他也是個聰明人,仔細一想,自己剛才還未上桌,菜裡並沒有什麼異物,那麼,這位皇帝吃掉的毛髮從何而來?

廚師仔細地想了想,忽然明白了——這位皇帝吃過的頭髮,不是他自己的嗎?所以,在皇帝的詢問下,御廚急忙回答了六個字:皇上,這就是龍鬚。古代的龍很受人尊敬,基本上,皇帝都會用「真龍天子」來形容,所以,在聽到了御廚的回答之後,朱元璋就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不但不生氣,反而龍顏大悅,還把御廚升職了。

必須說,在這御廚也是與眾不同啊!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看到菜裡有根頭髮,御廚急中生智回了6字,龍顏大悅還升官
    雖然各朝各代都有皇帝誅臣的例子,但這種情況最為集中的一點,要數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了,一直以來,明朝有不少皇帝在歷史上都是比較有爭議的皇帝,要麼就是誅臣不眨眼,要麼就是做過「誅十族」這種慘絕人寰之事,直觀上來說,明朝的皇帝確實是相當讓人一言難盡的。
  • 御膳裡混進頭髮,御廚說了六個字,從朱元璋手裡死裡逃生並升職!
    導語:御膳裡發現頭髮,御廚說了六個字,朱元璋免其死罪還給升職我們去飯店用餐的時候,如果發現所吃的食物中出現蟲子、頭髮等物體,一定會很不舒服,要求服務員重新做一份食物。歷史上,朱元璋在用膳時,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卻被當時的御廚機智化解,而且還升職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提及明太祖朱元璋的建國大業,可以說是充滿了坎坷和心酸。朱元璋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終日都是在饑寒交迫當中度過。雖然說,朱元璋的家庭背景不好,但是,這並沒有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阻礙。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首創8個字,被清朝皇帝經常使用
    大家在看古裝戲,尤其是清朝宮內戲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皇帝頒發聖旨,然後聖旨中提到8個字,分別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其實首創「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作為聖旨開頭語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出現於聖旨中,始於明朝。
  • 3個人吃海底撈,過程像「皇帝用膳」但結局出乎意料:吃的人民幣
    3個人吃海底撈,過程像「皇帝用膳」但結局出乎意料:吃的人民幣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已經好了很多。而且人們在平時的時候也是越來越注重吃這一方面了,很多人是非常喜歡吃一些美食的,美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在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給我們帶來力量,吃一餐美食就會感覺到整個世界都已經變好了,其實現在的天氣是非常寒冷的,所以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如果是平時出去聚餐的話,那麼就會首先選擇火鍋,那麼說到火鍋就不得不說一下海底撈了海底撈是在火鍋餐飲行業中的一個巨無霸,其實海底撈也可以說是很多人非常喜歡吃的一個地方了,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三個人吃海底撈過程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是道光皇帝時的進士,曾經做過翰林院的編修,晚年就在杭州開堂講學。這個俞樾一向以做學問嚴謹精確而著稱。據他在自己寫的《茶香寶續鈔》中所記,「奉天承運」是「論奉天殿名而及之」。所以我們可以由此知道,這種四字用法最早源於明代的奉天殿。
  • 朱元璋去算命,隨手寫下「一個字」算命先生立馬跪地磕頭
    更不要說那些身居一國之君的皇帝們了,當明朝尚未建立的時候,朱元璋和張士誠、陳友諒等人爭霸天下,勢均力敵,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朱元璋曾身穿破舊去街頭算命,結果才提筆寫下一字,算命先生立馬跪地磕頭。朱元璋到了10歲時,其父親朱世珍為了躲避沉重的賦役,再次搬家。後來就在太平鄉的孤莊為地主劉德種地,朱元璋就為劉德家放牛。
  • 皇帝用膳後剩下的飯菜去哪裡了?聽聽宮女和太監們怎麼說
    皇帝用膳後剩下的飯菜去哪裡了?聽聽宮女和太監們怎麼說在古代來講,皇帝的吃飯是一件大事,不僅要皇帝吃得好,還要皇帝吃得安全。皇帝在上完早朝之後就要吃飯,所以御膳房會提前準備好飯菜。當皇上要求吃飯時,就一定能夠把飯菜擺好,皇上用膳可馬虎不得,出了差錯是要掉腦袋的,所以大部分的菜都是一個保溫的狀態,只等待皇上的一聲命令就能上菜了。
  • 朱元璋找算命先生測字,朱元璋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後下跪磕頭
    朱元璋找算命先生測字,朱元璋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後下跪磕頭文/小八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農民皇帝」,早年間還替別人養過牛、寺院裡做過和尚甚至在街頭做過乞丐,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來到卦攤前朱元璋讓算卦的人給自己卜一卦前途運勢,算卦先生要求朱元璋隨意的寫下一個字,在古代,人們特別相信算命卦師,雖說是讓寫一個字,但從這個字卻和自己的所思所想有關,朱元璋大手一揮寫下了一個「帛」字,因為他想到自己小時候吃了上頓沒下頓,每到過年的是時候,看到別人的家孩子都有新衣服穿,而自己衣服卻大補丁摞小補丁,即使現在穿得起新衣服,但是兒時的記憶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 古代皇帝進廟上香時,需要跪拜嗎?你看看這位方丈是怎麼說的
    那麼問題也就隨之來了,皇帝倘若進廟上香時,是不是也會如其他人一樣跪拜呢?恰好,據民間傳聞,這種事情就曾發生在朱元璋的身上。話說有一天,朱元璋閒來無事,便想出去走走。於是,他不經意間就走入了相國寺。方丈得知皇帝來後,也連忙出來迎接,陪著朱元璋來到了大雄寶殿內。
  • 大明的國姓是「朱」,那民眾要吃豬肉怎麼辦?朱元璋只改了一個字
    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們在說話的時候,連皇帝的名字都是不能直叫的,即便是在要寫到皇帝的名字的時候,就要換個字來表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遇到了這麼一件尷尬的事情,當時,朱元璋的「朱」姓和「豬」字是諧音的,而且,這「豬」在老百姓的口中是經常要出現的,像「殺豬」、「吃豬肉」等等,都會有所涉及,當時的朱元璋還是有些在乎的,畢竟,這聽起來,就像是要殺他們老朱家,吃他們老朱家的肉一樣。作為一個皇帝,本就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在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怎麼能忍?
  • 這個朝代的皇帝全是大帥哥,為何單單開國皇帝醜陋不堪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
  • 朱元璋穿破衣去算命,隨手寫下1字,算命先生慌忙跪地磕頭,說了10個字
    朱元璋穿破衣去算命,隨手寫下1字,算命先生慌忙跪地磕頭,說了10個字 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農民皇帝」,早年間還替別人養過牛、寺院裡做過和尚甚至在街頭做過乞丐,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
  • 朱元璋為保命,不敢輕易得罪廚師
    吃是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核心,宮廷飲食更與我們的歷史密不可分。宮廷的御膳,不單單是皇家的吃喝,更是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皇帝吃什麼,從古到今,一直讓人們好奇。在明清兩代的諸多小說中,凡描寫皇帝的宴飲,往往是龍肝鳳髓,山珍海味。可真的如此嗎?
  • 朱元璋偷宰地主劉德的牛,做皇帝後如何對待劉德?
    從窮苦農民逆襲成為皇帝,僅此朱元璋一家,漢高祖劉邦還是秦朝的亭長,好歹還是一名地方芝麻官。朱元璋搖身變為皇帝後,他是如何對待昔日鄉親的呢,其中味道值得細細品味。膽大包天的放牛娃在朱元璋八歲時,為了能夠混口飯吃,他到地主劉德家中放牛,而朱元璋的父親就是劉德家的佃戶。同時和朱元璋放牛的,還有日後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湯和。封建時期的牛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即使是對地主劉德來說,那也是「寶貝疙瘩」。
  • 古代皇帝長什麼樣?
    據夏玉潤在《漫談朱元璋畫像之謎》中介紹:「關於皇帝畫像,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北魏張彝編繪的《歷帝圖》,上自伏羲,下至東晉恭帝,號稱歷時3207年,收帝王128位,共5卷。類似《歷帝圖》的畫卷,晚唐張彥遠曾有8卷流行。惜上述《歷帝圖》均佚。今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古帝王圖》,相傳是唐人閻立本所繪,為現存最早的中國帝王肖像畫。」
  • 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殺伐果斷,為何沒人倒打一耙?
    可像朱元璋這樣殺伐果斷,老貓一樣窺伺政敵的皇帝卻並不多見,據統計,在位30年時間,殺人超過20萬,大部分是跟過自己的功勳貴舊,大多為帝國的建設出過力。其中不乏弄潮兒胡惟庸,李善長之流,當然也有軍中統帥常遇春,藍玉,殺得興起時連乾兒子都不放過。照理說如此倒行逆施,這些權貴們為何不倒打一耙?都是刀尖舔血過來的人,誰怕誰呢?問題恐怕沒這麼簡單。
  • 朱元璋當和尚的時候,被神像絆倒,憤怒的在神像背後寫下5個字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                                                                                      史書上許多的皇帝,出生時都伴隨著「異象」,朱元璋也不例外
  • 如果在御膳房下毒,能毒死皇帝嗎?溥儀:長這麼大沒吃過一口熱飯
    在古代有一種獨一無二的職業叫「皇帝」,皇帝平均壽命不到四十歲,但是普天之下想要取而代之的卻數不勝數,所為他們往往都自稱為「孤家寡人」,因為真正能夠信任的人很少,大多數都是臣服於他們的權力之下,當他們的權力被奪走很有可能將面臨殺身之禍,所以他們處處提防,甚至連吃個飯都要小心翼翼。
  • 明朝皇帝取名規則是什麼?如何一眼看出誰是朱元璋的子孫?
    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幾位明朝皇帝也因此躥上了熱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皇帝的名字看似平淡無奇,其實每個人的名字都大有講究,今天夜讀史書就來和大家聊聊明朝皇帝取名的那些事。古時候的世家大族在給子孫取名的時候往往要講究字輩。在繁衍了許多代後,同個宗族彼此不相識的人還可以通過字輩來確定各自的長幼關係。
  • 朱元璋讓算命先生給自己「算卦」,先生看了他寫的字後立刻跪下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雖然原本是一個窮小子,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卻能夠成就如此大的事業,實在是非常令人欽佩。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其實是沒有讀過書的,他大字根本不認識幾個,讓他在紙上寫字,也是為難他了。朱元璋想到自己幼時的經歷,經常是沒東西吃也沒衣服穿,於是就在紙上寫了一個「帛」,這個字就是衣服的意思。其實朱元璋寫這個字的時候,只是隨手一寫,也沒有什麼深意。但是算命先生在看到朱元璋寫的這個字後,仔細端詳了他的面相,又反覆看了一下這個字,最後「撲通」一聲給朱元璋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