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貧夫婦如何生出健康寶寶?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可通過PGD技術進行「設計」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中心主任 周燦權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李紹斌 彭褔祥

近日,一名特殊女嬰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產科呱呱墜地,這是中國首例成功通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簡稱PGD)技術而誕生的健康女寶寶,她的父母均是β-地中海貧血攜帶者,她還有一個重度β-地中海貧血的姐姐。為了救姐姐,父母終於通過試管嬰兒和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技術,讓寶寶一出生便成為姐姐的救命恩人。

PGD幫地貧夫婦「造出」健康寶寶

馬太太夫婦均為β-地貧攜帶者,14年前,自然懷孕並生下了一名女孩。在其6個月時發現貧血,後來確診為重度β-地中海貧血患兒,從1歲開始就需要進行輸血治療。現在14歲的她每月需要輸血兩次,並需要長期進行抗鐵沉著治療,不久前,該女孩就因鐵沉著導致胰腺功能異常並發1型糖尿病。

為救女兒,馬太太先後懷孕3次,但每次都因胎寶寶是重度β-地貧血患胎,不得不終止妊娠。去年,得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中心成功研發了對胚胎的β-地中海貧血和白細胞抗原系統(HLA)配型同時診斷的技術後,遂到該中心要求醫生幫助「設計」一個健康的寶寶,希望用寶寶的臍帶血來救姐姐一命。

於是,醫生通過試管嬰兒和PGD技術,從馬太太的多個胚胎中挑選出兩個健康的,而且HLA配型與其14歲的女兒相符的胚胎,植入其子宮。幸運的是,馬太太成功懷孕,並於近日足月剖宮產下了一名女嬰,在其出生的同時,醫務人員進行了臍帶血的採集,這包臍帶血為她患有重度β-地貧的姐姐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用PGD技術預防遺傳病患兒的出生

地中海貧血是我國南方發病率最高、影響最大的遺傳病之一,尤以廣東、廣西最為嚴重。據統計,β-地中海貧血廣東的發病率為1.83%-3.36%,廣西為6.78%-7.97%。重度β-地貧患兒需要長期輸血才能維持生命,而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當前臨床上根治本病的唯一方法。遺憾的是,要找到配型相符的造血幹細胞十分困難,因此大多數地貧患兒都在苦苦等待。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生殖中心主任周燦權說,由於患輕度地貧的夫婦,每一次懷孕均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生一個完全健康的寶寶,也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生一個重度地貧的寶寶,與其這樣每次去「碰運氣」,不如採用PGD技術,選擇健康的胚胎植入子宮,這樣一來,就可生出健康的孩子。

專家還指出,如果所有的地貧夫婦均採用PGD技術,從長遠來看,可以阻斷這個疾病的垂直傳播,也許人群中就再也沒有地貧這一疾病了。

據悉,PGD技術可以對胚胎的染色體進行診斷,像染色體結構的異常、染色體數量的異常(如唐氏症候群等)和性染色體連鎖遺傳性疾病(如血友病),α-地中海貧血、杜氏肌營養不良症、脊肌萎縮症、石骨症等遺傳性疾病均可以實施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與診斷,篩選健康基因的胚胎。

可以說,用PGD技術預防遺傳病患兒的出生,是達到減少乃至杜絕遺傳病發生的主要途徑。

張華、李紹斌、彭褔祥

相關焦點

  • 攜帶地貧基因生出的孩子有多大概率健康?
    在我國的南方尤其是兩廣地區,有很多的地貧基因攜帶者。對於地貧基因攜帶家庭來說能夠生出健康的孩子,是一家人的幸運。而這種「幸運」卻可以計算出來!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計算地貧基因攜帶家庭孩子患病率!了解了遺傳學知識後,關於攜帶地貧基因生育後代患病概率問題迎刃而解!如果夫妻雙方均為致病基因攜帶者,但並未發病。這時有四分之一的概率生出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有二分之一的概率生出攜帶地貧基因的健康寶寶;有四分之一的概率生出不攜帶地貧基因的健康寶寶。
  • 科學幹預產前診斷 地貧夫妻可生育健康寶寶
    旨在引導動員全社會弘揚抗疫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婦幼健康工作,加強出生缺陷防治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引導公眾主動獲取知識、接受服務,科學孕育健康新生命。  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將「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識」,作為適用於個人和社會的倡導性指標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 避免「地貧寶寶」 深圳孕婦可免費做地貧篩查
    &nbsp&nbsp&nbsp&nbsp5月8日是世界地貧日,深圳市衛計委發布消息,從2017年起,深圳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這意味著,如果孕婦不幸懷上了地貧寶寶,也可以接受免費終止妊娠治療。
  • 父母同時攜帶地貧基因能否生出健康寶寶?
    小羅表示,這是她夫婦倆第一次聽說這個疾病,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和丈夫是所謂的「地貧基因攜帶者」。 醫生告訴小羅,若雙方都是攜帶者,只有25%的概率能生出健康嬰兒;有25%的概率會生下重症地貧的患兒,這類患兒往往活不過成年,除了骨髓移植沒有其他根治的辦法,只能靠著持續不間斷的輸血「續命」。
  • 新婚或計劃懷孕夫婦 可免費篩查地貧
    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將「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識」作為適用於個人和社會的倡導性指標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深入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和健康中國建設,海南省優生優育公共服務中心推出本期地貧防治知識,旨在提高群眾對地貧的了解和認識,倡導新婚夫婦或計劃懷孕夫婦在婚前或孕前進行地貧篩查,對地貧篩查陽性的夫婦進行基因檢測,明確夫婦雙方地貧基因攜帶狀況,及時幹預,為家庭生育健康寶寶提供更多幫助。
  • 同型地貧基因夫妻生兒地貧機率大 九家醫院可篩查-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訊(記者 徐哲)「夫妻雙方都沒有地貧,怎麼生出來的孩子會有嚴重的地中海貧血呢?」「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夫妻雙方帶有地貧基因。」 來自武鳴的劉先生來到醫生面前諮詢:「如果夫婦兩個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他們的孩子一定會得地中海貧血嗎?」如果夫婦兩個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孩子患重度和中間型地貧的機率相對大一些,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丘小霞告訴劉先生,每次懷孕,胎兒有1/4的機會為正常,1/2的機會為基因攜帶者,另1/4的機會為重型地中海型貧血患者。
  • 健康夫婦為什麼會「巧合」的生出遺傳病寶寶?
    許多準爸媽都非常關心自己孩子的出生健康狀況,相信許多準爸媽也都去諮詢過相關醫生,做過相關的檢查,為了生出一個健康活潑的寶寶,可謂是操碎了心~最近博聖君看到一些媽媽發來的私信,問「我和老公都很健康,可為什麼生出了一個地中海貧血寶寶?」「我們夫妻以及家族都沒有這種疾病,可我們的孩子卻是苯丙酮尿症」...這正是單基因遺傳病。
  • 南寧成功幹預1810例地貧胎兒出生,符合條件的夫婦可享免費篩查
    2018年5月,潘女士懷孕了,在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檢查,她和丈夫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當時醫生就告訴他們,肚子裡的這個孩子,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是重型地貧兒。於是,夫妻倆聽從醫生的指導,在懷孕18周時抽羊水進行產前診斷,結果顯示,這個寶寶是重型地貧胎兒。儘管放棄這個寶寶讓夫妻倆很痛心,但如果沒有檢測就直接生下來,無論對家庭還是社會,都是沉重的負擔。
  • 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
    夫婦雙方都是地貧基因攜帶者,可以生育健康的寶寶嗎? 可以。地貧通常分為α地貧和β地貧兩類,夫婦地貧患病或攜帶基因狀況不同會對孕育的寶寶產生不同的影響。如果夫婦雙方攜帶的是不同類型的地貧基因,不會孕育中重型地貧患兒;如果夫婦雙方攜帶的是同類型的地貧基因,則每次懷孕都有1/4的機率孕育中重型地貧患兒,應在孕前做好遺傳諮詢,每次懷孕都應進行地貧產前診斷,如果確定為中重型地貧胎兒,應及時終止妊娠。
  • 怎樣生出一個健康的寶寶?
    05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學備孕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適宜體重,規律作息,放鬆心情,戒菸戒酒,避免接觸二手菸,遠離毒品和成癮性藥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08有遺傳病家族史或不良孕產史的夫婦應當到醫療機構接受針對性的諮詢指導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備孕夫婦,應當到醫療機構接受有針對性的諮詢指導:家族成員中有遺傳性疾病患者、分娩過出生缺陷兒、有反覆流產或死胎等不良孕產史。
  • 預防出生缺陷日|免費篩查地貧,海南在行動
    預防出生缺陷日|免費篩查地貧,海南在行動9月12日是預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同心抗疫,護佑新生」。孕育健康的寶寶是父母們最熱切的期盼,但在現實中總有些家庭期望落空——監測數據表明,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約90萬例。這意味著,平均不到30秒就有1名缺陷兒出生。
  • 關注地貧 科學防治
    湛江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林青主任為懷孕夫婦進行地貧遺傳諮詢。地貧,全稱為地中海貧血,是中國南方地區高發的一種遺傳病,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質。2012年起,廣東啟動了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項目,廣東戶籍的夫婦能享受到從健康教育、地貧篩查、診斷、終止妊娠等一系列免費服務。據統計,我市自2012年全面開展地貧防控項目以來,為了增強群眾的防控意識,減少重症地貧患兒的出生,在宣傳、篩查、診斷幹預、信息建設等方面已投入大量的人、財、物進行積極防控,取得顯著的效果。
  • 孕婦進行地貧篩查免費了!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餘海蓉 通訊員 深衛信)5月8日是世界地貧日,深圳市衛計委發布消息,從2017年起,深圳市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這意味著,如果孕婦不幸懷上了地貧寶寶,也可以接受免費終止妊娠治療。
  • 深圳孕婦可免費篩查地貧了!
    記者從深圳市衛計委獲悉,從2017年起,深圳市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這意味著,如果孕婦不幸懷上了地貧寶寶,也可以接受免費終止妊娠治療。    地貧全稱為地中海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可分為α地貧與β地貧兩類,在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尤其是廣西、廣東和海南發病率較高。廣西的地貧基因攜帶率為24.5%,廣東約為16.8%,海南約為15.63%。
  • 廣東地貧發病率約16.8%,這些地貧知識你要知道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粵衛信 燕東海 朱穎賢 劉元鈴)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高發於長江以南省份,廣東是發病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數據顯示,廣東省地貧發病率約16.8%。這種嚴重影響兒童健康和出生人口素質的地方高發出生缺陷疾病,往往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打擊和負擔。
  • 家族遺傳地貧怎麼辦?臺灣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有效排除!
    夫妻如何避免寶寶患地貧? 夫婦雙方確定為同類型輕型地貧(即地貧基因攜帶者),妻子懷孕以後,所孕育的胎兒中有1/4機率是正常胎兒,1/2機率是同父母一樣的輕型地貧、1/4機率是中間型或重型地貧。
  • 深圳去年產前診斷發現189例重度地貧,89家機構可免費篩查
    因此,目前在地貧高發地區有效開展婚前、孕前以及產前地貧幹預,防止中重度地貧患兒出生,是預防地貧的最有效措施。不過輕型的地中海貧血,不需特殊治療,也不會嚴重影響生活。2017年起,深圳市針對常住孕婦夫婦開展免費地貧篩查項目,包括:新婚及計劃懷孕的深圳常住人口夫婦;孕前未接受地貧篩查的、夫婦雙方或一方為深圳常住人口的懷孕夫婦。
  • 怎樣生出一個健康的BABY?
    05 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科學備孕合理膳食,適量運動,保持適宜體重,規律作息,放鬆心情,戒菸戒酒,避免接觸二手菸,遠離毒品和成癮性藥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08 有遺傳病家族史或不良孕產史的夫婦應當到醫療機構接受針對性的諮詢指導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備孕夫婦,應當到醫療機構接受有針對性的諮詢指導:家族成員中有遺傳性疾病患者、分娩過出生缺陷兒、有反覆流產或死胎等不良孕產史。
  • 海南日報數字報-幫不孕夫婦生健康寶寶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甚至還可以幫助一些存在染色體或者基因缺陷的夫婦孕育健康孩子。  多方因素  導致求醫者增多  5月22日上午,在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的生殖中心一樓,整個候診大廳人頭攢動。一早就到這裡排隊候診的瓊海市民李女士說,「這裡的專家號太難約了,我提前半個月預約才約到號。」
  • 專家:35歲以上孕婦容易生出染色體異常患兒
    孕前、孕中如何防控能避免生出缺陷兒?  昨日,在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全國婦聯的聯合指導下,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中國婦女活動中心共同主辦,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婦女聯合會、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聯合承辦的2015年「婦幼健康中國行——走進廣東」活動在廣州啟動,專家對防控缺陷兒出生建言獻策。專家指出,高齡孕婦生子最需要防範的就是染色體異常,例如「唐寶寶」(唐氏症候群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