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從家裡有了小孩之後,大人們之間的話題,就總是圍繞著小孩轉,初為人父人母的人,自然在看小孩方面,總是有一些不足之處,這想必也是很多新手爸媽,最為頭疼的地方吧,其實小寶寶出生以後,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就是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會出現四個敏感期,要是處理不好,其實會傷害了小孩的幼小心靈,那這四個敏感期,到底是什麼呢?
一歲寶寶面臨的四個敏感期,作為寶媽的你都知道嗎?
1、光感敏感期,多發生在0—3個月
其實寶寶出生的3個月之內,是寶媽最辛苦的時期,也是小孩與家長磨合的時期,初為人母的女孩子,剛剛遇到這個小生命,自然是手忙腳亂,而作為新生兒,初次見到外面的世界,自然也是充滿了好奇,這個階段的小寶寶,雖然小巧可愛,但是此時卻對光感有強烈反應,尤其是對於白天和黑夜的光線差異,非常的敏感和脆弱,這個階段寶媽要做的,就是白天儘量拉著窗簾,不要陽光直射,晚上也要關燈睡覺,讓寶寶自然地去適應和感受,自然光線的變化,同時還可以做一些黑白卡的測試,增強和刺激寶寶的視覺。
2、移動敏感期,多發生於4—5個月
這個時期的寶寶,要比上一個階段的寶寶,更快地適應周邊的環境,但是寶媽也發現了,這個階段的寶寶,對於聲音和外界的事物,有著明顯的好奇心理,尤其是眼睛,會隨著聲音去尋找,這個階段寶媽不要什麼也不做,可以用一些色彩鮮豔的東西,讓寶寶更快去適應,同時慢慢去移動,讓寶寶提高移動能力。
3、觸覺敏感期,多發生於6個月左右
處在這個階段的寶寶,自然也是最活躍的時期,非常喜歡亂動、亂摸,甚至還有很強的好奇心,此時寶媽需要幫助寶寶,更快地去適應能力,經常對小孩,進行撫摸或者是按摩操,是可以幫助寶寶更快提高五官刺激的,同時家人們要多與小孩進行互動,這樣會提高小孩對於刺激的發應能力。
4、口輕敏感期,多見於6—12個月
小孩的口腔敏感期,其實就是喜歡咬東西,無論身邊有什麼,都會興奮地抓起來,其實此時的小孩,正處於口腔發育的階段,此時強迫孩子不要吃或者咬東西,其實是不利的,而是應該幫助小孩,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輔食,還有多準備一些磨牙的物品,這樣會有利於幫助寶寶,更快地度過口腔敏感的時期。
寫在最後:
其實照顧小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寶寶在每一個階段,都會經歷不同的敏感期,這是寶寶身體發育的必經階段,還希望每一位寶媽,都可以掌握正確的方法,去正確地對待和撫養小孩,尤其是在小孩1歲左右,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時期,希望寶媽們可以多多學習,幫助寶寶度過敏感期。